一种双阻尼吊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80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阻尼吊锭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的吊锭,特别涉及一种双阻尼吊锭。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细纱机的吊锭主要起悬挂粗纱筒管和退绕的作用。粗纱在经过粗纱工序进入细纱工序前,被缠绕在粗纱筒管上,将粗纱筒装到吊锭上,粗纱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进入细纱机的牵伸部件。为了使粗纱的退绕速度与牵伸部件同步,传统的吊锭往往采用阻尼弹簧式吊锭来调节粗纱的退绕速度。

中国专利文献CN204780007U公开了一种改进控制吊锭退绕张力的吊锭结构,具有吊锭主体、吊锭帽、吊锭螺杆,吊锭帽内具有吊锭内套,在吊锭螺杆尾部轴线方向套装滚珠托,保持架使滚珠均匀分布在滚珠托与吊锭内套之间,在吊锭内套上方装有滑动接触的阻尼圈,在阻尼圈顶部外侧和吊锭帽顶部内侧之间套装有阻尼弹簧,阻尼弹簧上方套装有吊锭帽,吊锭螺杆与阻尼圈接触区域设置有增粗区域,增粗区域加工出两个对称的平面,阻尼圈中间的圆孔设置成扁圆孔。但是由于该结构是针对粗纱退绕而设计的,用于长丝退绕时,仅靠单一阻尼弹簧对吊锭主体的阻尼作用不足,不能满足启动、运转、停车时的同步问题,会导致过退绕,即退绕长度大于所需的输出长度,而使多退绕出的长丝相互缠结,形成辫子纱而影响质量,尤其是停车后再启动时易导致邻纱缠结而增加断丝,影响生产效率。现有生产中,通过附加长丝退绕纱架的方式,使长丝卷处于静态轴向退绕的状态,虽解决了退绕同步问题,但由于制作长丝卷时为径向卷绕,因此,退绕变为轴向退绕时会导致退绕中丝卷层与层间的摩擦增加,而出现脱圏断丝现象。同时,附加长丝退绕纱架费时费力,成本增加,而且附加的退绕纱架在原有纱架的上方,操作不方便,且纱架位置过高,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阻尼吊锭,具有更广的阻尼调节范围,既可以满足普通纺纱时粗纱退绕的要求,也可以用于长丝包芯纱纺纱时长丝退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阻尼吊锭,包括吊锭主体、吊锭内套和吊锭螺杆,所述吊锭主体的顶部与吊锭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吊锭内套套设在吊锭螺杆上并罩在吊锭主体的一端,所述吊锭螺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吊锭内套抵触,所述支撑弹簧外设有第一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第一阻尼弹簧一端与吊锭内套抵触,另一端与吊锭主体抵触,所述支撑弹簧和第一阻尼弹簧中间装有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弹簧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第二阻尼弹簧的长度低于第一阻尼弹簧,所述吊锭螺杆上固定有分档调节盘,所述吊锭内套远离吊锭主体的一端设有卡板,所述分档调节盘的侧面设有不同深度的用来供卡板嵌入的分档卡槽以调节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压缩量,通过下拉并旋转所述吊锭内套使卡板嵌入不同的分档卡槽中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双阻尼吊锭分成两档阻尼区间,第一阻尼区由第一阻尼弹簧形成,适用于粗纱退绕;第二阻尼区由第一和第二阻尼弹簧共同作用形成,适用于长丝的退绕。当双阻尼吊锭悬挂粗纱管退绕时,通过下拉并旋转吊锭内套使吊锭内套上的卡板嵌入不同深度的分档卡槽中,以调节第一阻尼弹簧压缩量,改变对吊锭主体的阻尼作用,从而调节了粗纱的退绕速度。当用于长丝退绕时,普通吊锭仅靠压缩第一阻尼弹簧产生的阻尼值不足,而对于双阻尼吊锭,下拉并旋转吊锭内套使吊锭内套上的卡板嵌入到分档调节盘上深度最浅的卡槽,长度较短的第二阻尼弹簧也被压缩,阻尼值增大,从而使双阻尼吊锭也可以满足长丝退绕需要更大阻尼值的要求,这样同一双阻尼吊锭可满足普通纺纱时粗纱退绕的要求和长丝包芯纱纺纱时长丝退绕的要求,只要调整阻尼档位即可,省时省力,市场适应性强,并且可在原有的吊锭基础上进行改造,无需附加长丝退绕装置,投资少。

进一步的,所述吊锭螺杆上套设有用于与吊锭主体顶部抵触的阻尼圈,所述阻尼圏为与吊锭主体顶部相互配合的圆凸状,所述阻尼圏向上延伸有限位环一,所述第二阻尼弹簧一端置于限位环一内,所述限位环一具有与第二阻尼弹簧的直径相配的内径,所述第一阻尼弹簧一端套在限位环一外,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具有与限位环一的外径相配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锭主体顶部的阻尼圏为圆凸状,能够与同样圆凸状的吊锭主体的顶部形成滑动配合,通过阻尼圏将第一阻尼弹簧固定在限位环一外,将第二阻尼弹簧固定在限位环一内,避免吊锭主体旋转时引起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的摆动,影响阻尼作用,并且避免两个阻尼弹簧相互缠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圏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阻尼垫片,所述阻尼垫片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阻尼垫片向上延伸有限位环二,所述支撑弹簧一端置于限位环二内,所述限位环二具有与支撑弹簧的直径相配的内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弹簧的一端限制在阻尼垫片的限位环二内,而且阻尼垫片将支撑弹簧与第二阻尼弹簧分隔开,避免两个弹簧相互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吊锭螺杆上位于阻尼垫片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阻尼垫片朝向吊锭主体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垫片的孔径小于固定环的外径,使阻尼垫片卡在吊锭螺杆的固定环上,避免了阻尼垫片在吊锭螺杆上摆动,而且固定环将阻尼垫片和阻尼圏隔离,使阻尼垫片不会随阻尼圏的旋转而转动,使阻尼垫片上的支撑弹簧可以稳定地支撑吊锭内套。

所述分档卡槽是由若干个分隔板沿分档调节盘的径向方向分布在分档调节盘的外侧,所述分档卡槽的截面为四边形,所述卡板的形状与分档卡槽相匹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档卡槽与卡板形状相互匹配,不会因为卡板与卡槽之间留有间隙,使两者之间发生碰撞,不易造成卡板或者卡槽的损坏以及减少噪音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档调节盘内部设有正六边形的凹槽,所述吊锭螺杆上设置用于限制分档调节盘转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与凹槽配合,所述吊锭螺杆上与固定板对应的位置设有截面为四边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固定部嵌入的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吊锭螺杆上的分档调节盘被固定部固定,不会在吊锭螺杆上摆动,使吊锭内套的卡板稳定地嵌入分档卡槽中;而且由于固定部对分档调节盘的限制作用,使得分档调节盘与吊锭螺杆固定,进而在转动吊锭内套时不会带动分档调节盘一起转动,使得调节卡板与分档卡槽之间的位置时更加的容易。

进一步的,所述双阻尼吊锭上设有吊锭帽,所述吊锭帽套设在吊锭螺杆上并罩在吊锭内套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锭内套上部和分档调节盘罩在吊锭帽中,可以防止粉尘飞絮进入吊锭内套和分档调节盘之间,保证分档调节盘的使用时效。

进一步的,所述吊锭内套外部设有用来标记分档调节盘的不同档位的贴纸,所述贴纸上的数字和颜色与分档卡槽的档位相对应,所述吊锭帽上设有用于观察不同档位的观察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更换阻尼档位时,不需要打开吊锭帽,只需通过吊锭帽上的观察窗就可以判断档位,进行相应调节,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吊锭帽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垫片一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垫片一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在吊锭螺杆上的螺母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锭帽和分档调节盘固定在吊锭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档调节盘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垫片二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垫片二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在吊锭螺杆上的螺母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档调节盘固定在吊锭螺杆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下拉并旋转吊锭内套使吊锭内套上的卡板嵌入不同深度的分档卡槽中,使吊锭内套与吊锭主体之间的距离改变,进而使弹簧的压缩量发生改变,即可改变阻尼值,通过第二阻尼弹簧的进一步压缩,使原有的第一阻尼弹簧产生的阻尼作用进一步增大,使同一吊锭可同时满足普通纺纱时粗纱退绕的要求和长丝包芯纱纺纱时长丝退绕的要求;

通过阻尼圏和阻尼垫片,使第一阻尼弹簧、第二阻尼弹簧和支撑弹簧,不会发生相互干扰,使阻尼效果稳定;

通过阻尼垫片和固定环,使得支撑弹簧不会随吊锭主体的旋转而转动或者摆动,可以稳定的支撑吊锭内套;

通过吊锭帽上的观察窗即可判断档位,更换阻尼档位不需要打开吊锭帽,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吊锭内套、吊锭螺杆及分档调节盘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阻尼圏、阻尼垫片、分档调节盘和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分档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吊锭帽和吊锭内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吊锭主体;2、吊锭内套;3、吊锭螺杆;4、分档调节盘;41、分档卡槽;42、分隔板;43、卡板;5、固定部;51、固定板;52、凹槽;53、缺口;6、垫片二;7、螺母二;8、固定环;81、阻尼垫片;82、限位环二;83、支撑弹簧;84、阻尼圏;85、限位环一;86、第一阻尼弹簧;87、第二阻尼弹簧;9、吊锭帽;91、垫片一;92、螺母一;93、贴纸;1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双阻尼吊锭,如图1和2所示,包括吊锭主体1、吊锭内套2和吊锭螺杆3,吊锭主体1的顶部与吊锭螺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吊锭内套2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并罩在吊锭主体1的一端。这样,在退绕的过程,当吊锭螺杆3远离吊锭主体1一端固定时,吊锭主体1旋转不会带动吊锭螺杆3转动。

如图2、3和4所示,吊锭主体1的顶部为向上拱起的圆凸状,吊锭主体1的顶部抵触有与吊锭主体1相配合的圆凸状的阻尼圏84,阻尼圏84向上延伸有限位环一85,在吊锭螺杆上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支撑弹簧83、第二阻尼弹簧87和第一阻尼弹簧86,第一阻尼弹簧86一端置于限位环一85外,另一端与吊锭内套2抵触,第二阻尼弹簧87一端置于限位环一85内,第二阻尼弹簧87的长度小于第一阻尼弹簧86,阻尼值处于低档位时吊锭内套2抵触第一阻尼弹簧86,不抵触第二阻尼弹簧87,调高阻尼档位时吊锭内套2抵触第一阻尼弹簧86和第二阻尼弹簧87,阻尼值增大,可以用于长丝退绕。吊锭螺杆3上位于阻尼圏84上部套设有固定环8并与吊锭螺杆3固定连接,固定环8上抵触有带有限位环二82的阻尼垫片81,阻尼垫片81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固定环8将阻尼圏84和阻尼垫片81隔离,阻尼垫片81的孔径小于固定环8的外径使阻尼垫片81卡在固定环8上,不会摆动或下移,支撑弹簧83一端置于限位环二82内,另一端与吊锭内套2抵触,使支撑弹簧83不会随吊锭主体1的旋转而摆动或旋转,稳定地固定住吊锭内套2。

如图1、4和5所示,吊锭螺杆3上在吊锭内套2远离吊锭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分档调节盘4,分档调节盘4侧面有4个不同深度的分档卡槽41,吊锭内套2远离吊锭主体1的一端设有两个呈180°对称的卡板43,卡板43与分档卡槽41的截面的形状都为四边形,两者相互配合使卡板43能够稳定嵌入分档卡槽41中,吊锭螺杆3上位于吊锭内套2的上部设有截面为四边形的固定部5,固定部5上设有正六边形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带有缺口53使固定板51恰好嵌入固定部5中,由于分档调节盘4内部具有与固定板51形状匹配的凹槽52(如图6所示),分档调节盘4恰好套在固定板51上,使分档调节盘4固定在吊锭螺杆3上不会下移,分档调节盘4远离吊锭主体1的一端设有垫片二6,垫片二6上有通过螺纹连接在吊锭主体1上的螺母二7,使分档调节盘4固定在吊锭螺杆3上不会上移。

具体工作流程:在粗线退绕之前或者退绕过程中,当需要减小粗线的牵引速度即增大阻尼值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下拉吊锭内套2,其支撑弹簧83和第一阻尼弹簧86压缩而具有弹性回复力,使嵌入分档卡槽41中的卡板43拉出,然后逆时针旋转吊锭内套2,由于吊锭内套2的内侧与支撑弹簧83和第一阻尼弹簧86上端抵触,使吊锭内套2不易随卡板43的拉动而摆动,进而使吊锭内套2的卡板43易于从分档卡槽41中拉出并旋转,而且由于卡板43与分档卡槽41的形状相匹配,工作人员只需对准分档卡槽41放松吊锭内套2,在支撑弹簧83和第一阻尼弹簧86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即可使卡板43稳定地嵌入深度更浅的分档卡槽41中,当卡板43嵌入更浅的分档卡槽41时,吊锭内套2与吊锭主体1之间的距离减少,进而使第一阻尼弹簧86进一步压缩,增大了第一阻尼弹簧86的压缩量,从而增大了第一阻尼弹簧86对吊锭主体1的阻尼作用,减少了粗线的牵引速度。

当用于长丝退绕时,将嵌入分档卡槽41中的卡板43拉出,其支撑弹簧83、第一阻尼弹簧86和第二阻尼弹簧87压缩而具有弹性回复力,然后逆时针旋转吊锭内套2,使卡板43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稳定地嵌入深度最浅的第四档的分档卡槽41中,吊锭内套2与吊锭主体1之间的距离减少,吊锭内套2将同时压缩第一阻尼弹簧86和长度较第一阻尼弹簧86短的第二阻尼弹簧87,使第一阻尼弹簧86和第二阻尼弹簧87进一步压缩,增大了第一阻尼弹簧86和第二阻尼弹簧87对吊锭主体1的阻尼作用,减少了粗线的牵引速度,使其可以满足长丝退绕的需要。这样实现了同一双阻尼吊锭既可用于粗纱退绕又可用于长丝退绕。

实施例2,一种双阻尼吊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7所示,在应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结构,吊锭内套2外部设有表示分档调节盘4的不同档位的贴纸93,贴纸93的不同高度上标记有数字,数字与分档卡槽41的档位相对应且每个档位对应一种颜色,在吊锭内套2上部设有吊锭帽9,吊锭帽9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并罩在吊锭内套2的一端,吊锭帽9上设有用于观察不同档位的观察窗10。通过观察窗可以看到吊锭内套2外面贴纸93上的颜色和数字,更换阻尼档位时,不需要打开吊锭帽9,只需通过观察窗10就可以判断档位,进行相应调节,方便快捷,吊锭帽9上远离吊锭主体1的一端设有垫片一91,垫片一91上设有通过螺纹连接在吊锭主体1上的螺母一92,使吊锭帽9固定在吊锭螺杆3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