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747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转移纸的纸层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热转印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向个性化数码热转印印刷方向发展,个性化的衣服、鞋帽、饰品、装饰品等印刷,以及特殊的无法制版进行印刷的物体都可以采用热转印印刷。个性化印刷能够满足现代年轻人最求时尚的需求,热转印技术和热转印纸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随着工艺的进一步成熟和新技术的不断融入,热转印作为特种印刷的一种,将在一些特殊的印刷领域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热转印纸的结构和生产方法已为公知,其由镀介质转移膜、胶层、纸层和背涂胶层组成,镀介质转移膜、胶层、纸层、背涂胶层依次复合成一体,而作为纸层的纸张材料因其要求高,始终无法提高其产量。

在传统的由含水木质纤维原料制造纸张材料时,在成形网例如长网部分上、或者在双网成形器例如所谓的间歇成形器中进行初始成形,其中以同一方向移动的一对相对网环形成闭合间歇,浆料射流从浆料箱供给到该间歇中从而进入到成形网之间的空间中;为了开始成形原纸,通过留下任意分布在成形网上或者在一起移动的成形网之间的浆料,除掉通过成形网的浆料中的水分,使浆料逐步脱水形成原纸。

但是,上述造纸方式,其成形网在一个回转循环内,只能进行一次原纸的成形制造,严重妨碍了纸张材料的生产产量。

例如,在专利号为cn20360296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一种造纸用的夹网成型器,虽然其解决了成品纸的两个面的外观存在差异的技术问题,但是其成形网在一个回转循环内,仅能进行一次原纸的成形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利用成形网在完成一次原纸成形后的回转过程中,直接利用成形网进行二次的原纸成形,并通过恒压机构,使对成形的两次制造原纸成形的区域施加静态压力,使用于成形的浆料能紧密的附着在成形网,解决了成形网一个回转循环只能进行一次原纸成形制造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了成形后原纸的紧密度,保证了成形原纸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包括机架,该机架为框形设置,还包括:

成形网,所述成形网回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形成无端网环,其包括上部的第一成形区与下部的第二成形区,该第一成形区与第二成形区的两端通过回转区连接,且该第一成形区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的输出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成形区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的输入端的上方;

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位于所述机架的两侧,其包括第一供料组件与第二供料组件,所述第一供料组件对所述第一成形区的输入端进行供料,所述第二供料组件对所述第二成形区的输入端进行供料;

真空吸水机构,所述真空吸水机构位于所述机架的一侧,其末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输入端的后方与所述第二成形区输入端的后方,且其分别对第一成形区与第二成形区上的物料进行水分吸除;以及

恒压机构,所述恒压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与第二成形区之间,其用于对所述第一成形区于第二成形区上的物料进行压实。

作为改进,其所述第一供料组件包括:

第一供料箱,所述第一供料箱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输入端的一侧;

第一供料泵,所述第一供料泵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料箱的顶部;

第一供料头,所述第一供料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的输入端,其端部的第一出料口为弧形设置,且其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料箱连通,并由所述第一供料泵泵送桨料;

第一平摊辊,所述第一平摊辊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料头的后侧,其与所述第一出料口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以及

第一抹平辊,所述第一抹平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平摊辊的后侧,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且其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的上方。

作为改进,其所述第二供料组件包括:

第二供料箱,所述第二供料箱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输入端的一侧;

第二供料泵,所述第二供料泵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料箱的顶部;以及

第二供料头,所述第二供料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形区的输入端,其端部的第二出料口为弧形设置,且其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供料箱连通,并由所述第二供料泵泵送桨料;

第二平摊辊,所述第二平摊辊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料头的后侧,其与所述第一出料口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以及

第二抹平辊,所述第一抹平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平摊辊的后侧,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且其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平摊辊与所述第二平摊辊的轴向上对称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平摊螺纹。

作为改进,所述真空吸水机构包括: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

第一吸水板,所述第一吸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的下侧,其位于该第一成形区输入端的后侧,且其内部中空,并与所述真空泵连通;以及

第二吸水板,所述第二吸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形区的下侧,其位于该第二成形区输入端的后侧,且其内部中空,并与所述真空泵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吸水板与所述第二吸水板的上端面均等距设置有若干吸水槽,且所述真空泵通过该吸水槽对浆料进行真空吸水。

作为改进,所述恒压机构包括:

第一恒压板,所述第一恒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的下侧中部,其中空设置,且其上端面上均布有若干的风孔;

第二恒压板,所述第二恒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形区的上侧,其位于该第二成形区的输出端处,且其中空设置,该第二恒压板的下端面上均布有若干的风孔;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竖直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其位于所述第一恒压板与第二恒压板之间,且其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该所述第一恒压板与第二恒压板。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恒压板的下端面与第二恒压板的上端面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口,且该第一连接口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口。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恒压板的上端面与第二恒压板的下端面的中部均设置有凹坑,该凹坑均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口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成形区与第二成形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摆动桨,该摆动桨的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沿该摆动桨周向上沿其轴向圆周阵列有若干的桨叶,该桨叶的外端部为圆滑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成形网在完成一次原纸成形后的回转过程中,直接利用成形网进行二次的原纸成形,使成形网在一次回转的过程中,进行两次原纸成形,提高单位时间内原纸成形的数量,进而提高整体的产量;

(2)本发明通过在成形网形成的无端网环的内部设置恒压机构,利用恒压机构分别对位于成形网上部的第一成形区和位于成形网下部的第二成形区,产生恒压吸附和压缩的效果,使浆料在第一成形区和第二成形区更加的紧密,进而提升成形后原纸的紧密度;

(3)本发明在成形网完成第一次原纸成形后,回转过程中进行第二原纸成形,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次原纸成形后,成形网上含有大量从浆料中排出的水分,该水分去除了成形网上的气泡,因此在第二次原纸成形中,成形网上含有的气泡无法对成形过程中产生影响,反之亦然,避免了成形网上气泡破坏原纸品质的可能;

(4)本发明在设置成形网时,充分考虑到成形网在第一成形区与第二成形区完成原纸成形后,浆料在成形网上残留的杂质对下次原纸产生的影响,通过利用下次原纸成形时,供料机构对成形网供料,浆料内的水分冲刷成形网,达到清理成形网上杂质的目的,且由于成形网的回转路径较短,残留杂质的湿度极高,通过水分极易冲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成形原纸产量高,原纸紧密度高,原纸品质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热转移纸用的纸层原纸材料的成形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供料机构部分结构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平摊辊与第二平摊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吸水板与第二吸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恒压机构立体结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恒压板与第二恒板的进风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恒压板与第二恒板的出风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为框形设置,还包括:

成形网2,所述成形网2回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形成无端网环,其包括上部的第一成形区21与下部的第二成形区22,该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的两端通过回转区23连接,且该第一成形区21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22的输出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成形区2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22的输入端的上方;

供料机构3,所述供料机构3位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其包括第一供料组件31与第二供料组件32,所述第一供料组件31对所述第一成形区21的输入端进行供料,所述第二供料组件32对所述第二成形区22的输入端进行供料;

真空吸水机构4,所述真空吸水机构4位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其末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输入端的后方与所述第二成形区22输入端的后方,且其分别对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上的物料进行水分吸除;以及

恒压机构5,所述恒压机构5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之间,其用于对所述第一成形区21于第二成形区22上的物料进行压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成形网2的第一成形区21和第二成形区22同时进行浆料到原纸的成形加工工作,且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是始终在进行转换,在第一成形区21的成形网完成原纸成形后,会回转到第二成形区22进行再一次的原纸成形,而第二成形区22也是亦然。

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在进行原纸成形的过程中,其均被浆料挤压排出的水分浸湿,将成形网孔之间的气泡排出,之后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之间的成形网对换,再次进行原纸成形时,无需考虑成形网上的气泡对浆料成形原纸产生的影响。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成形网2的驱动力来自于驱动电机20的带动。

如图1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供料组件31包括:

第一供料箱311,所述第一供料箱311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输入端的一侧;

第一供料泵312,所述第一供料泵312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料箱311的顶部;

第一供料头313,所述第一供料头313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的输入端,其端部的第一出料口3131为弧形设置,且其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料箱311连通,并由所述第一供料泵312泵送桨料;

第一平摊辊314,所述第一平摊辊314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料头313的后侧,其与所述第一出料口3131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以及

第一抹平辊315,所述第一抹平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平摊辊314的后侧,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且其位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的上方。

如图1与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供料组件32包括:

第二供料箱321,所述第二供料箱321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22输入端的一侧;

第二供料泵322,所述第二供料泵322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料箱321的顶部;以及

第二供料头323,所述第二供料头323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形区22的输入端,其端部的第二出料口3231为弧形设置,且其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供料箱321连通,并由所述第二供料泵322泵送桨料;

第二平摊辊324,所述第二平摊辊324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料头323的后侧,其与所述第一出料口3231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以及

第二抹平辊325,所述第一抹平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平摊辊324的后侧,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且其位于所述第二成形区22的上方。

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平摊辊314与所述第二平摊辊324的轴向上对称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平摊螺纹3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供料泵312自第一供料箱311内泵送浆料进入到第一供料头313内,而第一供料头313从第一出料口3131将浆料喷射而出对第一成形区21的输入端进行供料,而第一平摊辊314由成形网2输送过程中转动的输送辊提供动力进行旋转,通过平摊螺纹300对喷射出的浆料向两侧摊平,避免浆料集中,之后利用第一抹平辊315对浆料进行抹平,去除平摊螺纹300在浆料上留下的印痕,且同时对浆料进行挤压,去除浆料内的水分。

同理,第二供料泵322自第二供料箱321内泵送浆料进入到第二供料头323内,而第二供料头323从第二出料口3231将浆料喷射而出对第二成形区22的输入端进行供料,而第二平摊辊324由成形网2输送过程中转动的输送辊提供动力进行旋转,通过平摊螺纹300对喷射出的浆料向两侧摊平,避免浆料集中,之后利用第二抹平辊325对浆料进行抹平,去除平摊螺纹300在浆料上留下的印痕,且同时对浆料进行挤压,去除浆料内的水分。

如图2与图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真空吸水机构4包括:

真空泵41,所述真空泵41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

第一吸水板42,所述第一吸水板42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的下侧,其位于该第一成形区21输入端的后侧,且其内部中空,并与所述真空泵41连通;以及

第二吸水板43,所述第二吸水板43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形区22的下侧,其位于该第二成形区22输入端的后侧,且其内部中空,并与所述真空泵41连通。

如图5与图6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吸水板42与所述第二吸水板43的上端面均等距设置有若干吸水槽40,且所述真空泵41通过该吸水槽40对浆料进行真空吸水。

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41通过第一吸水板42对第一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水分吸出,且由于第一吸水板42上的吸水槽40沿上端面等距设置,在相邻两吸水槽40之间是密封设置的,因此,只有在开设有吸水槽40的区域存在吸力,而相邻两吸水槽40之间的区域并不存在吸力,第一成形区21上的浆料在间隔受到吸力的过程中,发生震荡幅度小,频率快的震荡运动,实现震动脱水。

同理,真空泵41通过第二吸水板43对第二成形区22上的浆料进行水分吸出,且由于第二吸水板43上的吸水槽40沿上端面等距设置,在相邻两吸水槽40之间是密封设置的,因此,只有在开设有吸水槽40的区域存在吸力,而相邻两吸水槽40之间的区域并不存在吸力,第二成形区22上的浆料在间隔受到吸力的过程中,发生震荡幅度小,频率快的震荡运动,实现震动脱水的同时,由于震荡运动的频率低,又不会损坏成形原纸的品质。

如图7、图8与图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恒压机构5包括:

第一恒压板51,所述第一恒压板51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的下侧中部,其中空设置,且其上端面上均布有若干的风孔511;

第二恒压板52,所述第二恒压板52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形区22的上侧,其位于该第二成形区22的输出端处,且其中空设置,该第二恒压板52的下端面上均布有若干的风孔511;以及

风机53,所述风机53竖直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其位于所述第一恒压板51与第二恒压板52之间,且其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该所述第一恒压板51与第二恒压板52。

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第一恒压板51的下端面与第二恒压板52的上端面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口501,且该第一连接口501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口502。

如图9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恒压板51的上端面与第二恒压板52的下端面的中部均设置有凹坑503,该凹坑503均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口501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风机53在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之间形成气流流转,在第一成形区21的下方形成吸附恒压,对第一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吸附,并在第二成形区21的上方形成吹动恒压,对第二成形区22上的浆料进行加压,使浆料压紧在第二成形区22上。

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在第一恒压板51与第二恒压板52的区域范围内压力平均一致,通过将第一恒压板51、第二恒压板52分别与风机53连通的面上设置一个第一连接口501与四个第二连接口502,通过第一连接口501与第二连接口502分散风机53的风压,使风压分散的更加平均。

更近一步说明的是,在设置第一恒压板51与第二恒压板52的第一连接口501的区域时,设置了凹坑503,通过凹坑503减缓由于第一连接口501距离风机53距离近带来的风压过大的问题,平衡各部的风压,到达风压均等。

实施例2:

图10为本发明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0所示,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还包括摆动将6,所述摆动桨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的输出端,该摆动桨6的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沿该摆动桨6周向上沿其轴向圆周阵列有若干的桨叶61,该桨叶61的外端部为圆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利用成形网2的运转的驱动,带动摆动桨6进行旋转,通过摆动桨6在旋转过程中桨叶61对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输出的原纸进行刮动,而相邻两桨叶之间的区域又对原纸形成释放,实现对原纸间歇的扯动,使原纸更利于从成形网2上分离。

实施例3:

图11为本发明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的实施例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1所示,一种热转移纸生产加工系统,还包括废水回收装置7,该废水回收装置7包括:

废水槽71,所述废水槽71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区22输入端处,该废水槽7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平摊辊314以及第一抹平辊315与第二平摊辊324以及第二抹平辊325的下方;以及

集水箱72,所述集水箱72与所述废水槽71通过管道与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均是含有大量化学药剂与成分的污水,如果任由污水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甚至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废水槽71分别对第一平摊辊314以及第一抹平辊315对第一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以及第二平摊辊324以及第二抹平辊325对第二成形区22上的浆料进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之后将污水集中至集水箱72内集中排出到后续的污水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

工作过程如下:

成形网2上的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同步进行纸浆成形原纸的成形工作,第一供料组件31对第一成形区21的输入端进行浆料注入,注入的浆料通过第一平摊辊314向两侧平摊,之后通过第一抹平辊315对该浆料进行抹平以及挤压脱水,而此时,第二供料组件32同步对第二成形区22的输入端进行浆料注入,注入的浆料通过第二平摊辊324向两侧平摊,之后通过第二抹平辊325对该浆料进行抹平以及挤压脱水;之后通过真空吸水机构4分别同步对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上的浆料进行真空震荡吸水,最后由恒压机构5分别同步对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上的浆料进行恒压压紧,最终第一成形区21与第二成形区22上的浆料均形成原纸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