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的纱线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231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用于纺织的纱线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纱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纺织的纱线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纺织领域中,纱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丝型,长丝型纱线加工的织物外观光滑,毛羽感不强;一种是短纤维加捻型,短纤维加工需要经过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多道工序,步骤比较多,成本高,加工步骤繁琐。

公告号为cn10338259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光催化膜裂纱线的生产装置,包括布卷切割机和粗纱机,所述布卷切割机包括布卷固定机构和切割机构,布卷固定机构包括旋转轴,面状材料固定于旋转轴上,切割机构包括刀架,刀架上安装有切割刀的,第一丝杠机构和第一手柄与刀架联动连接,用于控制刀架和切割刀的垂直方向动作,第二丝杠机构和第二手柄与刀架联动连接,用于控制刀架和切割刀的水平方向动作;粗纱机包括小布条卷架,位于小布条卷架下方的牵伸机构,锭翼安装在牵伸机构下方。

此发明所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面状物切割成线状材料,通过加捻加工成纱线,步骤简单,工期短,所得纱线强度大、毛型感强。然而,在将面状物切割成线状材料时,需要手动调节切割刀的位置,即当切割刀切完一段面状物时,还需要手动将切割刀竖直下移,然后再将切割刀水平移动一定的距离,才能利用切割刀进行下一次的切割,操作非常繁琐,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织的纱线生产装置,利用该装置生产纱线,在切割面状布料时,不需要手动操作即能实现连续切割,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包括布卷切割机构和制纱机构,所述布卷切割机构包括电机、布卷固定单元和用于套接面状布料卷的转轴,所述布卷固定单元包括动支架和静支架,所述动支架位于面状布料卷的一端,所述静支架位于面状布料卷的另一端,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支架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动支架水平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布卷切割机构还包括切割单元和牵引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切割刀和刀架,所述切割刀滑动连接在所述刀架上,所述切割刀尾端设有第一弹性物,所述牵引单元包括内轮和套在所述内轮外的外轮,所述内轮边缘周向设有多个凸起和第二弹性物,所述凸起通过第二弹性物与所述内轮活动连接,所述外轮内侧周向设有用于在内轮旋转时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孔,所述内轮上收卷有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自由端与所述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外轮分别连接有拉簧和第二牵引线,所述外轮在旋转时能将第二牵引线收卷,所述第二牵引线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弹性物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单元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内轮、外轮和拉簧的固定座;所述制纱机构包括用于牵伸小布条卷的牵伸单元、用于加捻小布条卷的锭翼和用于收卷被锭翼加捻后制成的纱线的纱线辊。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时,将面状布料卷套接在转轴上,并使动支架和静支架配合,将面状布料卷限位在动支架和静支架之间,防止面状布料卷从转轴上滑落,根据预设的小布条宽度,将切割单元的切割刀固定在预设位置处,并使切割刀抵在面状布料卷表面,切割刀抵在面状布料卷表面时会挤压连接在其下的第一弹性物收缩。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面状布料卷旋转,面状布料卷旋转时,由于第一弹性物会对切割刀产生面向面状布料卷中心的弹性力,抵在面状布料卷表面的切割刀将不断沿面状布料卷径向方向切割面状布料卷,直至与坚固的转轴表面相抵,此时切割刀已经从面状布料卷切下预定宽度的小布条卷,在转轴的旋转运动下带动小布条卷放卷,并使小布条卷依次通过制纱机构的牵伸单元、锭翼,从而制成纱线,制成的纱线被纱线辊收卷备用。当小布条卷放卷完毕后,驱动单元驱动动支架向靠近静支架的方向水平移动,动支架移动会推动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在转轴上向靠近静支架的方向水平移动,直至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重新与静支架相抵,实现用于切割的面状布料卷的补料。动支架水平移动时,会拉扯第一牵引线,第一牵引线受到动支架的拉扯后会主动地从内轮放卷,从而带动内轮旋转,内轮旋转时会产生向外的离心力,此离心力大于第二弹性物对内轮边缘设有的凸起的拉扯力,因此内轮旋转时,凸起将向外伸展并与外轮内侧的凹孔扣合,凸起与凹孔扣合后,内轮的旋转将通过凸起传递给外轮,从而带动外轮旋转,外轮旋转时会对第二牵引线进行收卷,并对拉簧进行拉扯,第二牵引线在被外轮收卷后,由于其自由端与第一弹性物的自由端固定,它随即会对第一弹性物产生拉扯力,第一弹性物的自由端受到拉扯后会带动其上的切割刀在刀架内向远离转轴的方向移动,如此,当动支架推动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向靠近静支架的方向移动时,切割刀也会随之向远离面状布料卷的方向竖直移动,从而避免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向靠近静支架的方向移动时,切割刀仍然处于与转轴相抵的位置,造成面状布料卷被切割刀沿转轴轴向切断,从而使面状布料卷被损坏,无法再进行纱线的制作。当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重新与静支架相抵后,动支架停止移动并停止对第一牵引线的拉扯,第一牵引线不再受到动支架的拉扯后,内轮将停止放卷第一牵引线,即内轮将停止转动,内轮停止转动后其产生的离心力随即消失,内轮上的凸起会在第二弹性物的拉扯作用下向靠近内轮的方向回缩,凸起回缩后便不再与外轮的凹孔扣合,此时外轮将不再受到内轮的牵制,而是会在拉簧的拉扯作用下进行回转,外轮回转时,将对已经被收卷的第二牵引线进行放卷,第二牵引线被放卷后,其自由端放松,不再对第一弹性物有拉扯力,此时第一弹性物将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带动切割刀向靠近转轴的方向竖直移动,直至切割刀再次与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表面相抵,并在面状布料卷旋转时,将面状布料卷切割成预设宽度的小布条卷。如此,由以上操作便可以实现面状布料卷的自动连续切割和制纱。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将非织造布、废弃的机织布或者针织布等面状布料卷切割成小布条,最终加工成纱线,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采用本技术方案切割面状布料卷时,利用动支架与牵引单元的配合,不需要人工调节,便可以实现切割刀的自动出刀和进刀,省时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在切割面状布料时实现了连续自动切割,操作简便,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制纱效率。

进一步,所述静支架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小于所述面状布料卷的卷径,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静支架外侧。

当切割刀切割出小布条卷后,先将小布条卷放卷出一部分,使小布条卷的卷径小于静支架上的通孔,然后停止对小布条卷的放卷,利用驱动单元驱动动支架向靠近静支架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向靠近静支架的方向移动,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向靠近静支架的方向移动时,会将切割后的小布条卷推出静支架的通孔,使切割后的小布条卷位于静支架外侧的转轴上,此时,转轴旋转既可以带动切割刀切割面状布料卷,也会使位于静支架外侧的小布条卷进行放卷,而不需要等到小布条卷放卷完再进行送料和切割,节省了切割和放卷时间,提高了制纱效率。

进一步,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静支架外侧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支架。设置限位支架可以防止被切割出的小布条卷从转轴上滑落。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物和第二弹性物均为弹簧。弹簧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上端和下端宽度不一样的凹面块和与所述凹面块的凹面相抵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动支架固定连接。

将凹面块设计成上端和下端宽度不一样的形状,当凹面块竖直移动时,与凹面块的凹面相抵的连杆便会被凹面块水平推动,从而使动支架朝一固定的方向水平移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纺织的纱线生产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轮与外轮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面状布料卷1、小布条卷11、转轴2、电机21、动支架31、连杆311、凹面块312、静支架32、通孔321、限位支架33、切割刀41、刀架42、第一弹簧43、内轮51、凸起511、第二弹簧512、外轮52、凹孔521、第一牵引线53、第二牵引线54、拉簧55、固定座56、牵伸单元6、锭翼7、纱线辊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所示:用于纺织的纱线生产装置,包括布卷切割机构和制纱机构,所述布卷切割机构包括电机21、布卷固定单元和用于套接面状布料卷1的转轴2,所述布卷固定单元包括动支架31和静支架32,动支架31位于面状布料卷1的一端,静支架32位于面状布料卷1的另一端,转轴2与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动支架31连接有用于驱动动支架31水平移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上端窄、下端宽的凹面块312和与凹面块312的凹面相抵的连杆311,连杆311与动支架31固定连接,静支架32开有通孔321,通孔321直径小于面状布料卷1的卷径,转轴2通过通孔321延伸至静支架32外侧,且延伸至静支架32外侧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支架33;布卷切割机构还包括切割单元和牵引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切割刀41和刀架42,切割刀41滑动连接在刀架42上,切割刀41尾端设有第一弹簧43,所述牵引单元包括内轮51和套在内轮51外的外轮52,内轮51边缘周向设有多个凸起511和第二弹簧512,凸起511通过第二弹簧512与内轮51活动连接,外轮52内侧周向设有用于在内轮51旋转时与凸起511匹配的凹孔521,内轮51上收卷有第一牵引线53,第一牵引线53自由端与动支架31固定连接,外轮52分别连接有拉簧55和第二牵引线54,外轮52在旋转时能将第二牵引线54收卷,第二牵引线54自由端与第一弹簧4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单元连接有用于固定内轮51、外轮52和拉簧55的固定座56;所述制纱机构包括用于牵伸小布条卷11的牵伸单元6、用于加捻小布条卷11的锭翼7和用于收卷被锭翼7加捻后制成的纱线的纱线辊8。

具体实施时,将面状布料卷1套接在转轴2上,并使动支架31和静支架32配合,将面状布料卷1限位在动支架31和静支架32之间,防止面状布料卷1从转轴2上滑落,根据预设的小布条宽度,将切割单元的切割刀41固定在预设位置处,并使切割刀41抵在面状布料卷1表面,切割刀41抵在面状布料卷1表面时会挤压连接在其下的第一弹簧43收缩。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转轴2旋转,从而带动面状布料卷1旋转,面状布料卷1旋转时,由于第一弹簧43会对切割刀41产生面向面状布料卷1中心的弹性力,抵在面状布料卷1表面的切割刀41将不断沿面状布料卷1径向方向切割面状布料卷1,直至与坚固的转轴2表面相抵,此时切割刀41已经从面状布料卷1切下预定宽度的小布条卷11,当切割刀41切割出小布条卷11后,先将小布条卷11放卷出一部分,使小布条卷11的卷径小于静支架32上的通孔,然后停止对小布条卷11的放卷,使凹面块312竖直上移,则与连杆311连接的动支架31会向靠近静支架32的方向水平移动,从而推动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1在转轴2上向靠近静支架32的方向移动,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1向靠近静支架32的方向移动时,会将切割后的小布条卷11推出静支架32的通孔321,使切割后的小布条卷11位于静支架32外侧的转轴2上,而设置在静支架32外侧的限位支架33可防止小布条卷11从转轴2上滑落,此时,转轴2旋转既可以带动切割刀41切割面状布料卷1,也会使位于静支架32外侧的小布条卷11进行放卷,放卷出的小布条卷11依次通过制纱机构的牵伸单元6、锭翼7,从而制成纱线,制成的纱线被纱线辊8收卷备用。在动支架31向靠近静支架32的方向水平移动时,会拉扯第一牵引线53,第一牵引线53受到动支架31的拉扯后会主动地从内轮51放卷,从而带动内轮51旋转,内轮51旋转时会产生向外的离心力,此离心力大于第二弹簧512对内轮51边缘设有的凸起511的拉扯力,因此内轮51旋转时,凸起511将向外伸展并与外轮52内侧的凹孔521扣合,凸起511与凹孔521扣合后,内轮51的旋转将通过凸起511传递给外轮52,从而带动外轮52旋转,外轮52旋转时会对第二牵引线54进行收卷,并对拉簧55进行拉扯,第二牵引线54在被外轮52收卷后,由于其自由端与第一弹簧43的自由端固定,它随即会对第一弹簧43产生拉扯力,第一弹簧43的自由端受到拉扯后会带动其上的切割刀41在刀架42内向远离转轴2的方向移动,如此,当动支架31推动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1向靠近静支架32的方向移动时,切割刀41也会随之向远离面状布料卷1的方向竖直移动,从而避免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1向靠近静支架32的方向移动时,切割刀41仍然处于与转轴2相抵的位置,造成面状布料卷1被切割刀41沿转轴2轴向切断,从而使面状布料卷1被损坏,无法再进行纱线的制作。当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1移动到重新与静支架32相抵后,动支架31停止移动并停止对第一牵引线53的拉扯,第一牵引线53不再受到动支架31的拉扯后,内轮51将停止放卷第一牵引线53,即内轮51停止转动,内轮51停止转动后其产生的离心力随即消失,内轮51上的凸起511会在第二弹簧512的拉扯作用下向靠近内轮51的方向回缩,凸起511回缩后便不再与外轮52的凹孔521扣合,此时外轮52将不再受到内轮51的牵制,而是会在拉簧55的拉扯作用下进行回转,外轮52回转时,将对已经被收卷的第二牵引线54进行放卷,第二牵引线54被放卷后,其自由端放松,不再对第一弹簧43有拉扯力,此时第一弹簧43将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带动切割刀41向靠近转轴2的方向竖直移动,直至切割刀41再次与未被切割的面状布料卷1表面相抵,并在面状布料卷1旋转时,将面状布料卷1切割成预设宽度的小布条卷11。如此,由以上操作便可以实现面状布料卷1的自动连续切割和制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