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碱性能的再生丙纶纱线及其生产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2304阅读:1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耐酸碱性能的再生丙纶纱线及其生产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是一种人工高分子合成的聚合物,是较为新型的工业材料,而pp塑料(聚丙烯)是继尼龙之后发展的又一优良树脂品种,它是一种高密度、无侧链、高结晶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塑料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方便与利益,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有数据表明,塑料总量中约70%-80%的通用塑料在10年内将转化为废塑料,其中50%将在2年内转化为废塑料,这些废塑料如果随意丢弃或不恰当地处理,会给人类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和危害,人们将之称为“白色污染”,因此,对塑料的再回收和再利用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丙纶的生产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丙烯作为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对其原料进行改性、熔体、纺丝,纺丝熔体再经过过滤、吹风冷却、卷绕,最终制得纤维,该工艺生产的丙纶丝强度偏低;另一种是采用聚丙稀树脂为原料,纺丝成型,然后在锭子式牵引加捻机进行两级牵引和加捻,制得高强度的聚丙烯长丝。本领域的大部分生产企业在生产再生pp纺丝时,其生产模式主要是采用将各废物料进行塑化造粒,再将塑化颗粒料进一步地熔融纺丝,该生产模式不仅存在工艺流程复杂繁琐,而且制得的再生丙纶不具备高拉丝性,不利于其应用生产。另一方面,传统的pp类废旧塑料回收生产企业,他们在回收再生的生产加工中,都是直接将pp类废旧塑料进行混合塑化、熔融,然后冷却切粒,形成pp塑料粒,再把该塑料粒重新进行熔融、纺丝,制成丙纶纺线,传统工艺不仅不能对各种的废旧pp进行分类使用生产,不能够很好地分类利用各种废旧塑料制品,而且不能进一步地提高再生pp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耐酸碱性能的再生丙纶纱线及其生产制备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使生产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和回收各种不同种类的废旧pp塑料,在进行选择性挑选和配比后,可以很好地控制废旧塑料在螺杆熔融后液体的流动速率,保证废旧塑料熔融后能平稳地在箱体中流动,利用稳定的物料熔融指数保证纺丝的稳定性,并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再生丙纶纱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酸碱性能的再生丙纶纱线,所述再生丙纶纱线包括以下组分配料:废pp绳状塑料、废pp纱料、水口料、沉水料、降温母粒料以及色母颗粒料,其中,所述各组分配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废pp绳状塑料59~61份、废pp纱料9~11份、水口料14~16份、沉水料9~11份、降温母粒料2~3份、色母颗粒料2~3份。

更进一步,所述再生丙纶纱线的各组分配料按质量份数分别为:废pp绳状塑料60份、废pp纱料10份、水口料15份、沉水料10份、降温母粒料2.5份、色母颗粒料2.5份。

更进一步,所述废pp绳状塑料包括农业细绳和马草粗绳,其中,所述农业细绳和马草粗绳质量份数比为1:1。

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再生丙纶纱线的生产制备工艺,该生产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分别单独挑选废pp绳状塑料、废pp纱料、水口料和沉水料;

步骤二:将挑选后的各物料分别进行破碎或剪切,并使用清水进行漂洗;

步骤三:将漂洗后的各配料进行脱水,脱水后按质量份数为:废pp绳状塑料59~61份、废pp纱料9~11份、水口料14~16份、沉水料9~11份进行混合配料,同时将质量份数为:2~3份的降温母粒料、2~3份的色母颗粒料混合加入该混合配料中;

步骤四:将步骤三混合而成的混合配料进行压实塑化、螺杆熔融,然后过滤、输出纺丝并冷却;

步骤五:将冷却后的纺丝上油并牵伸,形成丙纶纱线。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四的混合配料在熔融后其熔体的熔融指数为15~20。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四的混合配料在熔融后其熔体的熔融指数为17。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的螺杆温度为265摄氏度。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利用各种废旧pp物料所具有的不同熔融指数性能,对各类废旧物料进行合理地分类、搭配和混合,不仅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各种废旧物料进行再生产,而且按此比例搭配混合的废旧物料可以很好地控制其在螺杆熔融后液体的流动速率,保证废旧塑料熔融后能平稳地在箱体中流动,利用稳定的物料熔融指数保证纺丝的稳定性,并生产出高纺丝性能高质量的再生丙纶纱线。

2、本发明采用直纺的生产工艺,减少了主要物料中间环节的造粒工作,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水电及各类耗用,使再生的丙纶质量更好成本更低。

3、本发明通过对各种物料的精准分类和搭配混合,可以在生产中尽可能地减少调节辅料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同时保证了再生产品的特有性能和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耐酸碱性能的再生丙纶纱线,所述再生丙纶纱线包括以下组分配料:废pp绳状塑料、废pp纱料、水口料、沉水料、降温母粒料以及色母颗粒料,其中,所述各组分配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废pp绳状塑料60份、废pp纱料10份、水口料15份、沉水料10份、降温母粒料2.5份、色母颗粒料2.5份,所述废pp绳状塑料包括农业细绳和马草粗绳,其中,所述农业细绳和马草粗绳质量份数比为1:1。

将上述物料配方生产制备再生丙纶纱线,其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分别单独挑选废pp绳状塑料、废pp纱料、水口料和沉水料;

步骤二:将挑选后的各物料分别进行破碎或剪切,并使用清水进行漂洗;

步骤三:将漂洗后的各配料进行脱水,脱水后按质量份数为:废pp绳状塑料60份、废pp纱料10份、水口料15份、沉水料10份进行混合配料,同时将质量份数为:2.5份的降温母粒料、2.5份的色母颗粒料混合加入该混合配料中;

步骤四:将步骤三混合而成的混合配料进行压实塑化、螺杆熔融,然后过滤、输出纺丝并冷却,混合配料在熔融后其熔体的熔融指数为17,螺杆温度为265摄氏度。

步骤五:将冷却后的纺丝上油并牵伸,形成丙纶纱线。

在生产过程中,各类物料的批次不同,融指有偏差,使用前需进行融指检,一般绳子料的融指在2-8之间,打包带在1-4之间,废纱废带在18-30之间。本发明通过利用各种废旧pp物料所具有的不同熔融指数性能,对各类废旧物料进行合理地分类、搭配和混合,不仅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各种废旧物料进行再生产,而且按此比例搭配混合的废旧物料可以很好地控制其在螺杆熔融后液体的流动速率,保证废旧塑料熔融后能平稳地在箱体中流动,利用稳定的物料熔融指数保证纺丝的稳定性,并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再生丙纶纱线。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直纺的生产工艺,减少了其它主要物料中间环节的造粒工作,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水电及各类耗用,使再生的丙纶质量更好成本更低。再者,本发明通过对各种物料的精准分类和搭配混合,可以在生产中尽可能地减少调节辅料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同时保证了再生产品的特有性能和质量稳定。

实施例二

一种耐酸碱性能的再生丙纶纱线,所述再生丙纶纱线包括以下组分配料:废pp绳状塑料、废pp纱料、水口料、沉水料、降温母粒料以及色母颗粒料,其中,所述各组分配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废pp绳状塑料61份、废pp纱料9份、水口料14份、沉水料11份、降温母粒料2.5份、色母颗粒料2.5份,所述废pp绳状塑料包括农业细绳和马草粗绳,其中,所述农业细绳和马草粗绳质量份数比为1:1。

上述配比的混合配料的生产工艺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在此就不再复述,该实施例二的混合配料也可以制得如实施例一生产的高纺丝性能的再生丙纶纱线。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