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纤维云母纸生产加工的散热脱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886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纤维云母纸生产加工的散热脱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云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纤维云母纸生产加工的散热脱丝装置。



背景技术:

云母纸是以云母矿物为原料,用化学制浆或水力机械制浆在圆网造纸机较慢的车速下抄成纸卷,再分切成卷筒纸或平板纸。云母纸具有耐热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富有弹性、高剥离性、很大的耐剪切力和抗张强度等优异性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脱丝电机电气绝缘领域。

云母纸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七个步骤,分别是粉碎、分级、制浆、抄造、成型、压榨及烘干,其中烘干作为最后一个步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云母纸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需要加入一些动植物或化学纤维来提高云母纸的柔韧性及强度,制得纤维云母纸;纤维云母纸在烘干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的蒸发以及滚轮的传递,容易冒出纤维丝,从而使加工出来的云母纸表面粗糙、缺少光泽,影响了云母纸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纤维云母纸生产加工的散热脱丝装置,可以对云母纸进行快速冷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去除云母纸表面的纤维丝,提高了光滑度,确保了质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云母纸传输的通道3;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风室4和电机室11,所述通风室4与抽风管道5连接;所述抽风管道5与抽风机15的入风口连接;上箱体底板12的底部和下箱体顶板13的顶部均设置有方槽10;所述方槽10内分别设置有多个刀片14;所述刀片14通过转轴8与脱丝电机7连接;所述脱丝电机7安装在电机室11内;所述上箱体底板12与下箱体顶板13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通孔9。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管道5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6。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15的出风口安装有布袋除尘器16。

进一步的,云母纸放置在通道3中上下表面间隙均≤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纤维云母纸生产加工的散热脱丝装置,可以对云母纸进行快速冷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去除云母纸表面的纤维丝,提高了光滑度,确保了质量。

1、抽风机的出风口安装有布袋除尘器,可以对削除的纤维丝进行净化和收集,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2、抽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可以使用于云母纸传输的通道上下面风量保持一致,提高脱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上箱体;2、下箱体;3、通道;4、通风室;5、抽风管道;6、风量调节阀;7、脱丝电机;8、转轴;9、通孔;10、方槽;11、电机室;12、上箱体底板;13、下箱体顶板;14、刀片;15、抽风机;16、布袋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云母纸传输的通道3;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风室4和电机室11,所述通风室4与抽风管道5连接;所述抽风管道5与抽风机15的入风口连接;上箱体底板12的底部和下箱体顶板13的顶部均设置有方槽10;所述方槽10内分别设置有多个刀片14;所述刀片14通过转轴8与脱丝电机7连接;所述脱丝电机7安装在电机室11内;所述上箱体底板12与下箱体顶板13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通孔9。

优选的,所述抽风管道5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6。

优选的,所述抽风机15的出风口安装有布袋除尘器16。

优选的,云母纸放置在通道3中上下表面间隙均≤1.5mm。

具体使用时,如图1-2所示,云母纸在通道内传输时,上下表面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迫使纤维丝竖起,同时脱丝电机带动刀片旋转,将竖起的纤维丝切除;切除的纤维丝随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中净化和收集;散热脱丝装置同时可以将云母纸的热量带走,起到快速冷却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