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557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机构。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传统的牵伸机构在实际的过程工作过程中,对纱线的控制能力较弱,以及在实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张紧力不够,以及在也容易出现纱线走偏,需要在开启手柄进行调节较为麻烦,以及在实际固定的时候传送辊容易出现传动晃动,影响纱线传送,想要稳定,固定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紧力良好且便于调节纱线走偏、简单结构稳定传送辊的用于细纱机的牵伸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机构,所述牵伸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置于第一固定架一端的第一固定杆、置于第一固定架另一端的第三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置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三传送辊之间,第二传送辊置于第一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配合把手,所述把手一端与第一固定架铰接,所述把手一侧设有第一辊轮、第二辊轮、滚轮架和第三辊轮,第二辊轮外设有包覆滚轮架的传送带,所述滚轮架底部设有与传送带外壁抵触的第一滚轮,所述滚轮架包括置于第一滚轮正上方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包括支架和置于支撑上的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供传送带穿过的导向槽,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与传送带内壁相抵触的支撑片,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一传送辊抵触,第二辊轮与第二传送辊抵触,第三滚轮与第三传送辊抵触,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一传送辊之间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设有喇叭状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开口面积大的一端朝向第一固定杆,所述调节架两端卡于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供调节架放置的安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第一固定架进行固定,然后外接有配合把手,通过配合把手一侧的设有第一辊轮、第二辊轮、滚轮架和第三辊轮,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分别对应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对纱线进行夹紧的效果,并且通过第二辊轮外设有包覆滚轮架的传送带,所述滚轮架底部设有与传送带外壁抵触的第一滚轮,所述滚轮架包括置于第一滚轮正上方的导向座,通过传送带进行进一步的对纱线进行大面积接触,进而对摩擦力增加,进而提高整体传送能力,提高了张紧效果,再加上滚轮架包括置于第一滚轮正上方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包括支架和置于支撑上的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供传送带穿过的导向槽,通过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进行限位,可以防止传送带走偏,进而使得纱线不易走偏,以及支撑片起到了支撑,使得形成一个倾斜面,便于传送带传送,以及第一固定杆和第一传送辊之间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设有喇叭状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开口面积大的一端朝向第一固定杆,所述调节架两端卡于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供调节架放置的安置槽,使得调节架可以相对于安置槽内进行手动移动,来调节纱线的位置,并且通过喇叭状的调节件,使得顶部的纱线更好的穿过进行加工,不易刮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两端均设有卡于第一固定架上的轴承,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供轴承放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轴承连接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弧形状的顶架和与固定槽内壁抵触的侧架,顶架与轴承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两端均设有卡于第一固定架上的轴承,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与轴承连接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弧形状的顶架和与固定槽内壁抵触的侧架,顶架与轴承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这样的连接,能够进行良好的限位,并且通过两个侧架在固定槽内壁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保证其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固定的稳定,进而保证传送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传动稳定,进而保证纱线不易跑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机构,所述牵伸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101、置于第一固定架101一端的第一固定杆102、置于第一固定架101另一端的第三传送辊603、第二传送辊602和第一传送辊601,所述第一传送辊601置于第一固定杆102和第三传送辊603之间,第二传送辊602置于第一传送辊601和第三传送辊60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架101上设有配合把手201,所述把手201一端与第一固定架101铰接,所述把手201一侧设有第一辊轮301、第二辊轮401、滚轮架和第三辊轮501,第二辊轮401外设有包覆滚轮架的传送带704,所述滚轮架底部设有与传送带704外壁抵触的第一滚轮701,所述滚轮架包括置于第一滚轮701正上方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包括支架703和置于支撑上的第一限位片7031和第二限位片7032,第一限位片7031和第二限位片7032之间供传送带704穿过的导向槽,所述支架703上还设有与传送带704内壁相抵触的支撑片702,所述第一辊轮301与第一传送辊601抵触,第二辊轮401与第二传送辊602抵触,第三滚轮与第三传送辊603抵触,所述第一固定杆102和第一传送辊601之间设有调节架901,所述调节架901上设有喇叭状的调节件902,所述调节件902开口面积大的一端朝向第一固定杆102,所述调节架901两端卡于第一固定架101上,所述第一固定架101上设有供调节架901放置的安置槽90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第一固定架101进行固定,然后外接有配合把手201,通过配合把手201一侧的设有第一辊轮301、第二辊轮401、滚轮架和第三辊轮501,第一辊轮301、第二辊轮401和第三辊轮501分别对应第一传送辊601、第二传送辊602和第三传送辊60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对纱线进行夹紧的效果,并且通过第二辊轮401外设有包覆滚轮架的传送带704,所述滚轮架底部设有与传送带704外壁抵触的第一滚轮701,所述滚轮架包括置于第一滚轮701正上方的导向座,通过传送带704进行进一步的对纱线进行大面积接触,进而对摩擦力增加,进而提高整体传送能力,提高了张紧效果,再加上滚轮架包括置于第一滚轮701正上方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包括支架703和置于支撑上的第一限位片7031和第二限位片7032,第一限位片7031和第二限位片7032之间供传送带704穿过的导向槽,通过第一限位片7031和第二限位片7032进行限位,可以防止传送带704走偏,进而使得纱线不易走偏,以及支撑片702起到了支撑,使得形成一个倾斜面,便于传送带704传送,以及第一固定杆102和第一传送辊601之间设有调节架901,所述调节架901上设有喇叭状的调节件902,所述调节件902开口面积大的一端朝向第一固定杆102,所述调节架901两端卡于第一固定架101上,所述第一固定架101上设有供调节架901放置的安置槽903,使得调节架901可以相对于安置槽903内进行手动移动,来调节纱线的位置,并且通过喇叭状的调节件902,使得顶部的纱线更好的穿过进行加工,不易刮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辊601、第二传送辊602和第三传送辊603两端均设有卡于第一固定架101上的轴承604,所述第一固定架101上设有供轴承604放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轴承604连接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弧形状的顶架801和与固定槽内壁抵触的侧架802,顶架801与轴承604通过螺钉803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传送辊601、第二传送辊602和第三传送辊603两端均设有卡于第一固定架101上的轴承604,所述第一固定架101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与轴承604连接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弧形状的顶架801和与固定槽内壁抵触的侧架802,顶架801与轴承604通过螺钉803连接,通过这样的连接,能够进行良好的限位,并且通过两个侧架802在固定槽内壁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保证其第一传送辊601、第二传送辊602和第三传送辊603固定的稳定,进而保证传送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传动稳定,进而保证纱线不易跑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