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0899发布日期:2019-01-16 06: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的产品多种多样,用于来包装产品的包装盒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各种产品盒子用于封装前,先要制造出盒胚,然后在盒胚的表面上贴上与产品相应的图案面纸,而贴上这些面纸需经过折边和压泡等多个工序,现有设备是半自动化生产,其加工效率较低,且质量不佳,由于是通过人工操作来控制纸盒的加工,容易造成压泡距离过窄或过宽而造成纸盒的面纸贴合的位置偏移,产生次品,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布了专利号为201710727095.0的发明专利,包括机架和折入压泡机构,机架项部设有支撑板,机架内部设有底托机构,底托机构设有一伸出于支撑板顶部并可在支撑板上方垂直升降的底托,支撑板上环绕底托机构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调节座,折入压泡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纵向设置的调节座上的第一折入压泡机构和第二折入压泡机构、分别固定在两个横向设置的调节座上的第三折入压泡机构和第四折入压泡机构,第一折入压泡机构、第二折入压泡机构、第三折入压泡机构和第四折入压泡机构均设有通过气动控制进行伸缩运动的打耳组件,第一折入压泡机构和第二折入压泡机构的高度相同,第三折入压泡机构和第四折入压泡机构的高度相同,第一折入压泡机构和第三折入压泡机构之间存在高度差异,第一折入压泡机构、第二折入压泡机构、第三折入压泡机构和第四折入压泡机构均设有通过气动控制进行伸缩运动的铲刀组件;支撑板上位于底托机构的上方设有压入机构,支撑板上对应压入机构设有对其进行固定并调节其高度的升降架,压入机构设有通过丝杆驱动实现双行程运动的脱模模具;机架的外围设有上料工位,对应上料位的折入压泡机构的项部设有安全光栅。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在成型不同尺寸和规格过程中,需要更换铲刀,然后人工凭借经验,手动调节确定参数,每次调节至少耗费1个小时以上,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前由于结构之间的干涉,每次加工不同的产品,就必须更换不同的铲刀,且毛刷辊也无法进行微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包括有用于对面纸进行定位的按压机构、将面纸折起的折面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有盒体模具和用于驱动盒体模具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折面装置包括有用于将面纸的长边面纸折起的第一折起机构、用于将面纸的短边面纸折起的第二折起机构和折耳机构,所述盒体模具设置在折面装置的中心,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盒体模具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折起机构包括有用于将面纸的长边面纸折起的第一折面组件、第二折面组件和能够驱动第一折面组件与第二折面组件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折起机构包括有用于将面纸的长边面纸折起的第三折面组件、第四折面组件和用于驱动第一折面组件与第二折面组件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折面组件、第二折面组件、第三折面组件和第四折面组件呈矩形分布在盒体模具的周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传感器组件。

所述第一折面组件通过长条状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折面组件包括有第一毛刷辊、第一铲刀组件和第一压泡组件,第一毛刷辊的轴线与第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铲刀和用于驱动第一铲刀在垂直第一毛刷辊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压泡板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压泡板的所在平面与第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铲刀沿着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一铲刀驱动气缸。

所述第二折面组件通过长条状的第二安装板与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折面组件包括有第二毛刷辊、第二铲刀组件和第二压泡组件,第二毛刷辊的轴线与第二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铲刀和用于驱动第二铲刀在垂直第二毛刷辊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压泡板和第四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压泡板的所在平面与第二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第四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第三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铲刀沿着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一铲刀驱动气缸。

所述第三折面组件通过长条状的第三安装板与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折面组件包括有第三毛刷辊、第三铲刀组件和第三压泡组件,第三毛刷辊的轴线与第三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三铲刀和用于驱动第三铲刀在垂直第三毛刷辊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五驱动气缸,所述第三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压泡板和第六驱动气缸,所述第三压泡板的所在平面与第三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五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第六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铲刀沿着第三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三铲刀驱动气缸。

所述第四折面组件通过长条状的第四安装板与第四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折面组件包括有第四毛刷辊、第四铲刀组件和第四压泡组件,第四毛刷辊的轴线与第四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四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四铲刀和用于驱动第四铲刀在垂直第四毛刷辊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七驱动气缸,所述第四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四压泡板和第八驱动气缸,所述第四压泡板的所在平面与第四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七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第八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第四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铲刀沿着第四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一铲刀驱动气缸。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两个第一双向丝杆和两个第一滑道,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一滑道一一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一双向丝杆一一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端部通过同步带同步转动,其中一个第一双向丝杆的端部与第一驱动电机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两个第二双向丝杆和两个第二滑道,所述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二滑道一一滑动配合,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二双向丝杆一一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端部通过同步带同步转动,其中一个第二双向丝杆的端部与第一驱动电机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折耳机构包括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两端的导向杆、若干个分别设置在打耳气缸和若干个打耳毛刷,所有打耳毛刷与所有打耳气缸的输出端一一固定连接,每两个打耳气缸与其中一个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盒体模具包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下模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自身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驱动电缸和与上模连通的吸附气泵,所述驱动电缸竖直设置,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以承托纸箱的中模。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有安全光栅、若干个分别设置在驱动电缸两端的槽式光电传感器和若干个设置在第一双向丝杆两端的接近传感器,安全光栅、所有槽式光电传感器和所有接近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

1)将粘带裱好胶水面纸的纸盒套吸在上模及中模上,启动设备,驱动电缸带动盒体模具往第一铲刀位运动,期间经过上第一毛刷辊和第二毛刷辊将纸盒前后两边的面纸刷粘于纸盒两边,到达第一铲刀位后,上模运行到分模位,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铲刀将前、后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退出的同时,上模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一压泡板和第二压泡板再将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

2)压泡完成后,第一压泡板和第二压泡板退回始位,盒体模具带动纸盒下行到打耳位停顿,打耳气缸带动打耳毛刷运动将面纸耳朵刷贴于左右两侧壁;

3)盒体模具下行到第三铲刀位,同时打耳气缸退回始位、上模运行到分模位;第三铲刀和第四铲刀将左、右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三铲刀和第四铲刀退回的同时上模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三压泡板和第四压泡板再将左右两边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

4)压泡完成后,第三压泡板和第四压泡板退回始位。盒体模具回归原点。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全程实现自动化生产,省去人工操作的步骤,改进之后,成为了参数化设备,输入参数后,自动快速到达工作位置,降低人力消耗,准备工时减少,避免每次加工不同的产品更换不同的铲刀,铲刀和压泡板分两层,避免了干涉,先形成盒型,再压泡,比之前的直线轴承直线度好,没有间隙,平行度高,导向性好,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按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折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折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第一折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第一折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第二折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第二折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按压机构1,折面装置2,盒体模具3,上模31,下模32,升降机构4,驱动电缸41,第一折面组件5,第一毛刷辊51,第一铲刀52,第一驱动气缸53,第一压泡板54,第二驱动气缸55,第一安装板56,第二折面组件6,第二毛刷辊61,第二铲刀62,第三驱动气缸63,第二压泡板64,第四驱动气缸65,第二安装板66,第三折面组件7,第三毛刷辊71,第三铲刀72,第五驱动气缸73,第三压泡板74,第六驱动气缸75,第三安装板76,第四折面组件8,第四毛刷辊81,第四铲刀82,第七驱动气缸83,第四压泡板84,第八驱动气缸85,第四安装板86,打耳气缸91,打耳毛刷92,导向杆93,第一驱动组件10,第一驱动电机101,第一双向丝杆102,第一滑道103,第二驱动组件11,第二驱动电机111,第二双向丝杆112,第二滑道113,安全光栅12,槽式光电传感器13,第一铲刀气缸14,第二铲刀气缸15,第三铲刀气缸16,第四铲刀气缸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包括有用于对面纸进行定位的按压机构1、将面纸折起的折面装置2和控制装置,所述按压机构1包括有盒体模具3和用于驱动盒体模具3升降的升降机构4,所述折面装置2包括有用于将面纸的长边面纸折起的第一折起机构、用于将面纸的短边面纸折起的第二折起机构和折耳机构,所述盒体模具3设置在折面装置2的中心,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在盒体模具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折起机构包括有用于将面纸的长边面纸折起的第一折面组件5、第二折面组件6和能够驱动第一折面组件5与第二折面组件6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0,所述第二折起机构包括有用于将面纸的长边面纸折起的第三折面组件7、第四折面组件8和用于驱动第一折面组件5与第二折面组件6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11,所述第一折面组件5、第二折面组件6、第三折面组件7和第四折面组件8呈矩形分布在盒体模具3的周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传感器组件,将粘带裱好胶水面纸的纸盒套吸在盒体模具3,启动设备,盒体模具3往第一铲刀位运动,第一折起机构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并压实,压泡完成后,盒体模具3带动纸盒下行到打耳位停顿,打耳气缸91带动打耳毛刷92运动将面纸耳朵刷贴于左右两侧壁,盒体模具3下行到第三铲刀位,同时折耳机构退回始位、第二折起机构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并压实,压泡完成后,盒体模具3回归原点。

所述第一折面组件5通过长条状的第一安装板56与第一驱动组件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折面组件5包括有第一毛刷辊51、第一铲刀组件和第一压泡组件,第一毛刷辊51的轴线与第一安装板5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铲刀52和用于驱动第一铲刀52在垂直第一毛刷辊51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53,所述第一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驱动气缸55,所述第一压泡板54的所在平面与第一安装板5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气缸55的驱动方向与第一驱动气缸53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铲刀沿着第一驱动气缸53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一铲刀驱动气缸14,将粘带裱好胶水面纸的纸盒套吸在盒体模具3上,启动设备,盒体模具3往第一铲刀位运动,期间经过上第一毛刷辊51将纸盒前后两边的面纸刷粘于纸盒一边,到达第一铲刀位后,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将前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一铲刀52退出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一压泡板54再将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压泡完成后,第一压泡板5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带动纸盒下行到打耳位停顿。

所述第二折面组件6通过长条状的第二安装板66与第二驱动组件1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折面组件6包括有第二毛刷辊61、第二铲刀组件和第二压泡组件,第二毛刷辊61的轴线与第二安装板6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铲刀62和用于驱动第二铲刀62在垂直第二毛刷辊61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气缸63,所述第二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压泡板64和第四驱动气缸65,所述第二压泡板64的所在平面与第二安装板6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驱动气缸63的驱动方向与第四驱动气缸65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一驱动气缸53的驱动方向与第三驱动气缸63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铲刀沿着第二驱动气缸63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一铲刀驱动气缸15,将粘带裱好胶水面纸的纸盒套吸在上模31及中模上,启动设备,驱动电缸41带动盒体模具3往第一铲刀位运动,期间经过上第一毛刷辊51和第二毛刷辊61将纸盒前后两边的面纸刷粘于纸盒两边,到达第一铲刀位后,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将前、后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退出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再将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压泡完成后,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带动纸盒下行到打耳位停顿。

所述第三折面组件7通过长条状的第三安装板76与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折面组件7包括有第三毛刷辊71、第三铲刀组件和第三压泡组件,第三毛刷辊71的轴线与第三安装板7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三铲刀72和用于驱动第三铲刀72在垂直第三毛刷辊71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五驱动气缸73,所述第三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压泡板74和第六驱动气缸75,所述第三压泡板74的所在平面与第三安装板7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五驱动气缸73的驱动方向与第六驱动气缸75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铲刀沿着第三驱动气缸73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三铲刀驱动气缸16,盒体模具3下行到第三铲刀位,同时打耳气缸91退回始位、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三铲刀72将左、右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三铲刀72退回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三压泡板74再将左右两边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压泡完成后,第三压泡板7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回归原点。

所述第四折面组件8通过长条状的第四安装板86与第四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折面组件8包括有第四毛刷辊81、第四铲刀组件和第四压泡组件,第四毛刷辊81的轴线与第四安装板8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四铲刀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四铲刀82和用于驱动第四铲刀82在垂直第四毛刷辊81的轴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第七驱动气缸83,所述第四压泡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四压泡板84和第八驱动气缸85,所述第四压泡板84的所在平面与第四安装板8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七驱动气缸83的驱动方向与第八驱动气缸85的驱动方向平行且同向,所述第二驱动气缸55的驱动方向与第四驱动气缸83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铲刀沿着第四驱动气缸83的驱动方向移动的第一铲刀驱动气缸17,盒体模具3下行到第三铲刀位,同时打耳气缸91退回始位、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将左、右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退回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再将左右两边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压泡完成后,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回归原点。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101、两个第一双向丝杆102和两个第一滑道103,所述第一安装板56和第二安装板66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一滑道103一一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56和第二安装板66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一双向丝杆102一一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双向丝杆102的端部通过同步带同步转动,其中一个第一双向丝杆102的端部与第一驱动电机101的端部固定连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01控制通过同步带同时驱动第一双向丝杆102和第二双向丝杆112同步旋转,使得第一安装板56和第二安装板66对向或者背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折面组件5和第二折面组件6对向移动或者背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111、两个第二双向丝杆112和两个第二滑道113,所述第三安装板76和第四安装板86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二滑道113一一滑动配合,第三安装板76和第四安装板86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二双向丝杆112一一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双向丝杆112的端部通过同步带同步转动,其中一个第二双向丝杆112的端部与第一驱动电机101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折耳机构包括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6两端的导向杆93、若干个分别设置在打耳气缸91和若干个打耳毛刷92,所有打耳毛刷92与所有打耳气缸91的输出端一一固定连接,每两个打耳气缸91与其中一个导向杆93滑动配合,所述盒体模具3包括有上模31和下模32,所述上模31与升降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下模3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自身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有驱动电缸41和与上模31连通的吸附气泵,所述驱动电缸41竖直设置,所述下模32上设置有用以承托纸箱的中模,折耳机构能够将面纸限位住,避免面纸在贴合在纸盒上的时候,出现偏移,控制器启动吸附气泵将纸盒吸附在上模31的底部。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有安全光栅12、若干个分别设置在驱动电缸41两端的槽式光电传感器13和若干个设置在第一双向丝杆102两端的接近传感器,安全光栅12、所有槽式光电传感器13和所有接近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有接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来作为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原点或极限位,所有的槽式光电传感器13的安装位置都是起到驱动电缸的原点或极限位,控制器电性连接有触摸屏,第一安装板56、第二安装板66、第三安装板67、第四安装板68的位置是控制器是跟据用户所输入的纸盒、盒体模具参数自动换算出来的。

一种智能气动盒子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

1)将粘带裱好胶水面纸的纸盒套吸在上模31及中模上,启动设备,驱动电缸41带动盒体模具3往第一铲刀位运动,期间经过上第一毛刷辊51和第二毛刷辊61将纸盒前后两边的面纸刷粘于纸盒两边,到达第一铲刀位后,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将前、后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退出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再将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

2)压泡完成后,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带动纸盒下行到打耳位停顿,打耳气缸91带动打耳毛刷92运动将面纸耳朵刷贴于左右两侧壁;

3)盒体模具3下行到第三铲刀位,同时打耳气缸91退回始位、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将左、右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退回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再将左右两边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

4)压泡完成后,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回归原点,盒体模具3的旁侧设置有脱模气缸,期间脱模气缸完成裱糊压泡的纸盒脱离至底模上,盒体模具3回归原点完成后,踢盒气缸再将纸盒撞击出机器区域,整个制盒动作完成。

工作原理:

成型工艺:将粘带裱好胶水面纸的纸盒套吸在上模31及中模上,启动设备,驱动电缸41带动盒体模具3往第一铲刀位运动,期间经过上第一毛刷辊51和第二毛刷辊61将纸盒前后两边的面纸刷粘于纸盒两边,到达第一铲刀位后,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将前、后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退出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再将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

压泡完成后,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带动纸盒下行到打耳位停顿,打耳气缸91带动打耳毛刷92运动将面纸耳朵刷贴于左右两侧壁;

盒体模具3下行到第三铲刀位,同时打耳气缸91退回始位、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将左、右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退回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再将左右两边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

压泡完成后,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回归原点,盒体模具3的旁侧设置有脱模气缸,期间脱模气缸完成裱糊压泡的纸盒脱离至底模上,盒体模具3回归原点完成后,踢盒气缸再将纸盒撞击出机器区域,整个制盒动作完成。

围边工艺:

对于较大的书型盒类型的内盒来说,因需要在其外粘贴一个底部粘合、上部可开合的皮壳,所以内盒底部就可以采用四周围裱面纸方式来生产,这样就达可以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本设备触摸屏上选择围边模式,第一毛刷辊51、第二毛刷辊61、第三毛刷辊71、第四毛刷辊81就自动后退并全程不参制盒工作,将围好边的纸盒套吸在盒体模具3上,启动设备,盒体模具3下行至上围边位停顿,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伸出将前、后纸盒底部面纸铲倒于底部并保持伸出姿态。

盒体模具3再下行一点距离,使得倒伏于底部的面纸完全压贴于纸盒底,压完后盒体模具3退回上围边位,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退回;盒体模具3下行至第一铲刀位,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将前、后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一铲刀52和第二铲刀62退出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再将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压泡完成后,第一压泡板54和第二压泡板64退回始位。

盒体模具3下行到下围边位停顿,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伸出将左、右纸盒底部面纸铲倒于底部并保持伸出姿态;盒体模具3下行一点距离,使得倒伏于底部的面纸完全压贴于纸盒底,压完后主轴退回上围边位,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退回;盒体模具3下行至第一铲刀位,上模31运行到分模位,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将左、右两边面纸铲入纸盒内,在第三铲刀72和第四铲刀82退出的同时上模31运行到合模位,将面纸压贴于纸盒内壁上,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再将面纸压实贴牢在纸盒内壁上;

压泡完成后,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退回始位,盒体模具3回归主轴原点,期间脱模气缸完成裱糊压泡的纸盒脱离至底模上,第三压泡板74和第四压泡板84回归原点完成后,踢盒气缸再将纸盒撞击出机器区域,整个围边制盒动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