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红薯叶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0898发布日期:2019-01-16 06:33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红薯叶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红薯叶(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又称地瓜叶,其一般食用的部分是秋天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红薯叶具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促进新陈代谢、通便利尿、升血小板、预防动脉硬化、催乳解毒等保健功能,而且长期食用可使肌肤变光滑,延缓衰老。但是目前国内的红薯叶大多被废弃或者作为饲料使用,使其营养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茶叶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因为其冲泡方便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比不可少的消耗品,为了将红薯叶的营养价值利用起来,现有技术中将红薯叶与茶叶复合制成相应的红茶或者绿茶,使茶叶的营养价值提高,也解决了红薯叶被废弃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红薯叶茶基本都是将红薯叶与茶叶混合制成的,其主料还是以茶叶为主,不能更好的解决红薯叶废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红薯叶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红薯叶代用茶原料全部是红薯叶,不需要与茶叶复合,可以更好利用废弃的红薯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橘子皮、紫苏叶、丁香,所述橘子皮、紫苏叶、丁香的添加量分别为红薯叶代用茶质量的0.1%-0.2%。

其中,所述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在红薯叶代用茶杀青过程中加入。

优选地,所述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是以汁液状喷洒到红薯叶上的。

本发明提供的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在红薯叶杀青过程中加入,可以除去红薯叶的异味,对红薯叶提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红薯叶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挑选长势良好的嫩叶进行清洗晾晒,将晾晒好的嫩叶与添加剂混合进行杀青处理,杀青后进行揉搓、翻炒得到初级原料;再将初级原料进行揉搓、发酵、翻炒得到中级原料;最后将中级原料晾晒烘烤即可得到红薯叶代用茶;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原料:橘子皮、紫苏叶、丁香,所述橘子皮、紫苏叶、丁香的添加量分别为红薯叶代用茶质量的0.1%-0.2%。

其中,将所述添加剂制成汁液,待汁液晾凉后均匀喷洒到晾晒好的嫩叶上进行杀青处理。

优选地,所述杀青处理的温度为75-85℃,杀青时间为15-30min。

优选地,所述发酵温度为35-45℃、发酵时间为6-10h。

优选地,所述初级原料的含水率为30-40%;所述中级原料的含水率为15-20%。

优选地,所述烘烤温度为180-220℃、烘烤时间为30-50min。

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上述工艺制备得到的红薯叶代用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1、本发明公开的红薯叶代用茶,全部由红薯叶制成,不需要与茶叶复合,可以更好地利用废弃的红薯叶,使红薯叶的营养价值得到利用;2、公开了一种红薯叶代用茶用添加剂,在红薯叶代用茶杀青过程中以汁液状喷洒到红薯叶上,可以去除红薯叶本身的异味,使红薯叶代用茶更加清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配方工艺只是本发明中一些优选配方和工艺,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

实施例1

挑选红薯茎秆尖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片嫩叶进行清洗晾晒,将晾晒后的嫩叶下锅杀青;分别称取红薯叶质量0.1%的橘子皮、0.13%的紫苏叶和0.15%的丁香,将橘子皮、紫苏叶和丁香混合后用温水熬制成汁液,待汁液晾凉后均匀喷洒到杀青锅的红薯叶上,杀青温度为85℃,杀青时间为15min;进行两次重复杀青后再进行揉搓,然后翻炒至含水率为40%得到初级原料;将初级原料进行揉搓后发酵,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10h,然后将发酵后的初级原料翻炒至含水率为20%得到中级原料;最后将中级原料用烤箱烘烤,烘烤温度为180℃,烘烤时间为50min,烘烤结束后即可得到红薯叶代用茶。

实施例2

挑选红薯茎秆尖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片嫩叶进行清洗晾晒,将晾晒后的嫩叶下锅杀青;分别称取红薯叶质量0.15%的橘子皮、0.18%的紫苏叶和0.2%的丁香,将橘子皮、紫苏叶和丁香混合后用温水熬制成汁液,待汁液晾凉后均匀喷洒到杀青锅的红薯叶上,杀青温度为75℃,杀青时间为30min,进行两次重复杀青后再进行揉搓,然后翻炒至含水率为30%得到初级原料;将初级原料进行揉搓后发酵,发酵温度为45℃,发酵时间为6h,然后将发酵后的初级原料翻炒至含水率为15%得到中级原料;最后将中级原料用烤箱烘烤,烘烤温度为220℃,烘烤时间为30min,烘烤结束后即可得到红薯叶代用茶。

实施例3

挑选红薯茎秆尖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片嫩叶进行清洗晾晒,将晾晒后的嫩叶下锅杀青;分别称取红薯叶质量0.2%的橘子皮、0.15%的紫苏叶和0.1%的丁香,将橘子皮、紫苏叶和丁香混合后用温水熬制成汁液,待汁液晾凉后均匀喷洒到杀青锅的红薯叶上,杀青温度为80℃,杀青时间为20min,进行两次重复杀青后再进行揉搓,然后翻炒至含水率为35%得到初级原料;将初级原料进行揉搓后发酵,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8h,然后将发酵后的初级原料翻炒至含水率为20%得到中级原料;最后将中级原料用烤箱烘烤,烘烤温度为200℃,烘烤时间为40min,烘烤结束后即可得到红薯叶代用茶。

实施例4

挑选红薯茎秆尖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片嫩叶进行清洗晾晒,将晾晒后的嫩叶下锅杀青;分别称取红薯叶质量0.13%的橘子皮、0.13%的紫苏叶和0.13%的丁香,将橘子皮、紫苏叶和丁香混合后用温水熬制成汁液,待汁液晾凉后均匀喷洒到杀青锅的红薯叶上,杀青温度为80℃,杀青时间为20min,进行两次重复杀青后再进行揉搓,然后翻炒至含水率为35%得到初级原料;将初级原料进行揉搓后发酵,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8h,然后将发酵后的初级原料翻炒至含水率为20%得到中级原料;最后将中级原料用烤箱烘烤,烘烤温度为200℃,烘烤时间为40min,烘烤结束后即可得到红薯叶代用茶。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在杀青过程中不加入添加剂,其他工艺及参数均相同。将对比例1与实施例4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进行对比,对比例1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在口感上有明显的青草味。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杀青中加入的添加剂为橘子皮与紫苏叶的混合物,其他工艺及参数均相同。将对比例2与实施例4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进行对比,对比例2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没有实施例4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的清香。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杀青中加入的添加剂为陈皮与紫苏叶的混合物,其他工艺及参数均相同。将对比例2与实施例4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进行对比,对比例2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没有实施例4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的清香,且与对比例2中制得的红薯叶代用茶相比,对比例3的红薯叶代用茶的口感较差,仍存在一点草腥味。

接下来对实施例4制备的红薯叶代用茶进行一系列检测。

(1)感官指标

取实施例4的红薯叶代用茶,置于洁净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组织形态及杂质,嗅其气味;取2g红薯叶代用茶,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90℃-100℃的蒸馏水,浸泡5-6min后,嗅其气味,品尝其滋味,静置2min后,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汤色、组织形态及杂质。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红薯叶代用茶的感官指标

(2)理化指标

按照gb5009.3对红薯叶代用茶的水分进行检测;按照gb5009.4对红薯叶代用茶的总灰分进行检测;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中的二十四《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进行红薯叶代用茶中总黄酮的检测;按照gb5009.12对红薯叶代用茶的铅含量进行检测;按照gb/t5009.19对红薯叶代用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进行检测;按照gb/t5009.176对红薯叶代用茶中的三氯杀螨醇进行检测;按照gb/t5009.110对红薯叶代用茶中的氰戊菊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红薯叶代用茶中的铅、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以及氰戊菊酯等含量均低于标准指标,且总黄酮含量远高于标准指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表2红薯叶代用茶理化指标

(3)红薯叶代用茶营养成分

按照国标gb7718-2011制作红薯叶代用茶的营养成分表,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红薯叶代用茶含有41%的蛋白质和18%的碳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表3红薯叶代用茶营养成分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