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03106发布日期:2018-11-28 00:2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服装的功能性和服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性纤维及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因此,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然而,现有各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例如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具有综合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纤维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较佳的功能性高品质纱线,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在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生产工艺,两根不同原料的粗纱由后罗拉共同喂入,通过在中上胶辊的胶辊轴内嵌入连接有集合分束装置,两根粗纱经由后牵伸区牵伸得到的两根须条经由集合分束装置后首先进行集合聚集,从而使得两根须条内的纤维进行挤压混合成一根混合须条,混合须条再经由集合分束装置后进行分束作用,从而将混合须条内的两种纤维随机分配成几束,被分割成的每束纤维须条在前牵伸区内分别进行主牵伸,主牵伸过程中纤维束内的纤维之间进行相互滑移,最后得到牵伸后的无捻纤维束须条,各纤维束须条在由前罗拉钳口输出牵伸区后在第一加捻捻度的作用下首先各自独立的完成一次加捻得到具有一定捻度的子须条,且在第一加捻过程中,各纤维束须条内的纤维在捻度作用下进行相互内外转移,从而实现各纤维束内的两种纤维的更均匀混合,最后各子须条在第二加捻捻度的作用下加捻得到最终的混纺纱,从而实现两根粗纱中的两种不同纤维在细纱工序的相互随机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以实现由后罗拉喂入的两根粗纱中的两种不同纤维在细纱工序少纤维状态下的均匀随机混合,从而实现具有优异混合效果的混合纱的高效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采用环锭纺细纱机纺制,环锭纺细纱机包括前排车台面和后排车台面,前排车台面和后排车台面的结构相同,前排车台面和后排车台面由偶数个锭位组成,每个锭位的结构相同,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构成一个锭位组,每个锭位包括牵伸系统,所述牵伸系统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所述后下罗拉包括后下罗拉轴,前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后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后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后下罗拉轴上套有后下罗拉套,所述后下罗拉套与后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后上胶辊包括后上胶辊轴,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轴上套有后上胶辊套,所述后上胶辊套通过后上辊筒与后上胶辊轴之间连接,所述后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所述后上胶辊套紧套在后上辊筒上,所述后上辊筒套在后上胶辊轴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中下罗拉包括中下罗拉轴,前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中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中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中下罗拉轴上套有中下罗拉套,所述中下罗拉套与中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中上胶辊包括中上胶辊轴,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中上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中上胶辊轴上套有中上胶辊套,所述中上胶辊套通过中上辊筒与中上胶辊轴之间连接,所述中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所述中上胶辊套紧套在中上辊筒上,所述中上辊筒套在中上胶辊轴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前下罗拉包括前下罗拉轴,前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前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前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前下罗拉轴上套有前下罗拉套,所述前下罗拉套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前上胶辊包括前上胶辊轴,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前上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前上胶辊轴上套有前上胶辊套,所述前上胶辊套通过前上辊筒与前上胶辊轴之间连接,所述前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所述前上胶辊套紧套在前上辊筒上,所述前上辊筒套在前上胶辊轴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在一定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中上胶辊轴之间设置有集合分束装置,所述集合分束装置包括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的顶端固定在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之间的中上胶辊轴上,在所述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横杆,所述左连接横杆的右端与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横杆的左端连接有左集合分束器,所述左集合分束器位于一个锭位组的左边一个锭位的中下罗拉套的上方,在所述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横杆,所述右连接横杆的左端与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横杆的右端连接有右集合分束器,所述右集合分束器位于一个锭位组的右边一个锭位的中下罗拉套的上方,所述左集合分束器和右集合分束器的结构相同,所述左集合分束器和右集合分束器包括上集合器和下分束器,所述上集合器包括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所述左集合弧为向右凸的弧形结构,所述右集合弧为向左凸的弧形结构,所述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关于两者的中间竖线呈轴对称,所述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底部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顶部为直线结构,沿着牵伸区内的须条运动方向所述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之间组成的集合通道的宽度首先逐渐减小、而后逐渐增大,且集合通道下端出口的宽度小于上端进口的宽度,在所述上集合器的底端设置有下分束器,所述下分束器包括分束器中间轴,所述分束器中间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上集合器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分束器中间轴上套有分束辊,所述分束辊为空心圆柱形结构,所述分束辊的通过中间空心结构套在分束器中间轴上,且分束辊可沿着分束器中间轴自由转动,在所述分束辊的表面圆周上等间距的开有分束槽,分束槽的数量在3-8之间,所述右连接横杆与一个锭位组的右边一个锭位的右集合分束器的左集合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横杆与一个锭位组的左边一个锭位的左集合分束器的右集合弧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共同固定在一个加压组件上,每个锭位组的加压组件相互独立。

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混纺纱生产方法,使用时,加压组件下压,从而使得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套与后下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中上胶辊套与中下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前上胶辊套与前下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此时集合分束装置的左集合分束器与右集合分束器随着加压组件的下压也随之下压,从而使得上集合器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底端弧面与中下罗拉套之间滑动契合,同时使得下分束器的分束辊与中下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分别带动前减速箱和后减速箱转动,前减速箱与前排车台面的最右侧锭位的中下罗拉轴的右端连接,后减速箱与后排车台面的最右侧锭位的中下罗拉轴的右端连接,第一电机转动继而分别通过前减速箱和后减速箱带动前排车台面的中下罗拉轴和后排车台面的中下罗拉轴转动,中下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中下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套和分束辊转动,中下罗拉轴与前下罗拉轴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中下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前下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前下罗拉套转动,且前下罗拉套的转速大于中下罗拉套的转速,前下罗拉套的转速与中下罗拉套的转速之比等于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套转动,中下罗拉轴与后下罗拉轴之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连接,中下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后下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后下罗拉套转动,且后下罗拉套的转速小于中下罗拉套的转速,中下罗拉套的转速与后下罗拉套的转速之比等于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且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小于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套转动, 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经带有双口的喇叭口由后下罗拉套与后上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喂入,喂入时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且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为除了纤维原料不同其他均相同的粗纱,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具有一定的捻度,而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分别由中下罗拉套与中上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分别得到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此过程中,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分别后牵伸区内受到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的牵伸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内的纤维相互之间发生微小滑移,从而使得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线密度减小,同时在纤维发生滑移过程中,纤维为克服捻度而发生沿着自身轴向的转动,且转动方向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内的捻度减小甚至消除,具有弱捻或无捻的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经中罗拉牵伸对输出后随即进入集合分束装置的上集合器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之间组成的集合通道,此时首先随着集合通道宽度的逐渐减小,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在集合通道的挤压作用下实现两者的汇合从而得到第三混合须条,汇合过程中,由于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的捻度小或无捻,从而使得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内的纤维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内的两种纤维通过相互挤压作用进行相互的渗透转移,从而实现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内的两种纤维在第三混合须条内的第一次机械作用下的混合,而后随着集合通道宽度的逐渐增加,第三混合须条内的纤维又逐渐分散,在分散过程中,纤维在第三混合须条内逐渐随机扩散,从而实现两种纤维在扩散过程中的第二次随机混合,扩散后的第三混合须条随后进入下分束器,在下分束器的分束辊的转动下,第三混合须条内的纤维随机被分配到各分束槽内,从而将第三须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纤维束,分割而成的纤维条的数量等于分束辊中分割槽的数量,在分割过程中第三混合须条内的两种纤维被随机分配到各纤维束内从而实现两种纤维的第三次随机混合,分割后的各纤维条由分束辊输出后分别由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分别得到各子纤维带,此过程中,各纤维条分别在前牵伸区内受到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的牵伸作用,从而使得各纤维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且滑移过程中当纤维条具有捻度时纤维为克服纤维条内的捻度而发生沿着自身轴向的转动,且转动方向与纤维条的捻度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纤维条内的捻度进一步减小甚至消除,各子纤维带由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的前部钳口输出后首先分别受到由下而上传递过来的第一捻度的加捻作用得到子纤维束,在第一捻度作用下,各子纤维带内的纤维相互内外转移从而使得子纤维带获得一定的捻度,从而实现各子纤维带内的两种纤维在子纤维束内的第四次随机均匀混合,而后各子纤维束在第二捻度的作用下共同加捻得到最终的混纺纱,在第二捻度作用下,各子纤维束之间相互缠绕从而使得混纺纱获得一定的捻度,因此使得混纺纱具有股线的特征,从而有效改善混纺纱的综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混纺纱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采用环锭纺细纱机纺制,环锭纺细纱机包括前排车台面和后排车台面,前排车台面和后排车台面的结构相同,前排车台面和后排车台面由偶数个锭位组成,每个锭位的结构相同,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构成一个锭位组,也就是一个锭位组包括左锭位1和右锭位2,每个锭位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后下罗拉4和后上胶辊3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中下罗拉6和中上胶辊5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前下罗拉8和前上胶辊7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后下罗拉包括后下罗拉轴12,前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后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后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后下罗拉轴上套有后下罗拉套11,后下罗拉套与后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上胶辊包括后上胶辊轴10,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轴上套有后上胶辊套9,后上胶辊套通过后上辊筒与后上胶辊轴之间连接,后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后上胶辊套紧套在后上辊筒上,后上辊筒套在后上胶辊轴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中下罗拉包括中下罗拉轴16,前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中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中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中下罗拉轴上套有中下罗拉套15,中下罗拉套与中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中上胶辊包括中上胶辊轴14,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中上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中上胶辊轴上套有中上胶辊套13,中上胶辊套通过中上辊筒与中上胶辊轴之间连接,中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中上胶辊套紧套在中上辊筒上,中上辊筒套在中上胶辊轴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前下罗拉包括前下罗拉轴20,前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前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排车头面的各锭位的前下罗拉轴相互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前下罗拉轴上套有前下罗拉套19,前下罗拉套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前上胶辊包括前上胶辊轴18,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前上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的前上胶辊轴上套有前上胶辊套17,前上胶辊套通过前上辊筒与前上胶辊轴之间连接,前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前上胶辊套紧套在前上辊筒上,前上辊筒套在前上胶辊轴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在一定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中上胶辊轴之间设置有集合分束装置,集合分束装置包括连接竖杆21,连接竖杆的顶端固定在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之间的中上胶辊轴上,在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横杆22,左连接横杆的右端与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左连接横杆的左端连接有左集合分束器,左集合分束器位于一个锭位组的左边一个锭位的中下罗拉套的上方,在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横杆23,右连接横杆的左端与连接竖杆的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右连接横杆的右端连接有右集合分束器,右集合分束器位于一个锭位组的右边一个锭位的中下罗拉套的上方,左集合分束器和右集合分束器的结构相同,左集合分束器和右集合分束器包括上集合器24和下分束器25,上集合器包括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左集合弧为向右凸的弧形结构,右集合弧为向左凸的弧形结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关于两者的中间竖线呈轴对称,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底部均为弧形结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顶部为直线结构,沿着牵伸区内的须条运动方向所述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之间组成的集合通道的宽度首先逐渐减小、而后逐渐增大,且集合通道下端出口的宽度小于上端进口的宽度,在上集合器的底端设置有下分束器,下分束器包括分束器中间轴,分束器中间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上集合器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分束器中间轴上套有分束辊,分束辊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分束辊的通过中间空心结构套在分束器中间轴上,且分束辊可沿着分束器中间轴自由转动,在分束辊的表面圆周上等间距的开有分束槽,分束槽的数量在3-8之间,右连接横杆与一个锭位组的右边一个锭位的右集合分束器的左集合弧的顶端固定连接,左连接横杆与一个锭位组的左边一个锭位的左集合分束器的右集合弧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共同固定在一个加压组件上,每个锭位组的加压组件相互独立。

使用时,加压组件下压,从而使得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套9与后下罗拉套11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中上胶辊套13与中下罗拉套15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前上胶辊套17与前下罗拉套19之间紧密按压接触,此时集合分束装置的左集合分束器与右集合分束器随着加压组件的下压也随之下压,从而使得上集合器24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的底端弧面与中下罗拉套之间滑动契合,同时使得下分束器25的分束辊与中下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分别带动前减速箱和后减速箱转动,前减速箱与前排车台面的最右侧锭位的中下罗拉轴16的右端连接,后减速箱与后排车台面的最右侧锭位的中下罗拉轴16的右端连接,第一电机转动继而分别通过前减速箱和后减速箱带动前排车台面的中下罗拉轴和后排车台面的中下罗拉轴转动,中下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中下罗拉套15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套13和分束辊转动,中下罗拉轴与前下罗拉轴20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中下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前下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前下罗拉套19转动,且前下罗拉套的转速大于中下罗拉套的转速,前下罗拉套的转速与中下罗拉套的转速之比等于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套17转动,中下罗拉轴与后下罗拉轴12之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连接,中下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后下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后下罗拉套11转动,且后下罗拉套的转速小于中下罗拉套的转速,中下罗拉套的转速与后下罗拉套的转速之比等于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且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小于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套9转动, 第一粗纱3和第二粗纱4经带有双口的喇叭口由后下罗拉套与后上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喂入,喂入时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且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为除了纤维原料不同其他均相同的粗纱,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具有一定的捻度,而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分别由中下罗拉套与中上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分别得到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此过程中,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分别后牵伸区内受到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的牵伸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内的纤维相互之间发生微小滑移,从而使得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线密度减小,同时在纤维发生滑移过程中,纤维为克服捻度而发生沿着自身轴向的转动,且转动方向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内的捻度减小甚至消除,具有弱捻或无捻的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经中罗拉牵伸对输出后随即进入集合分束装置的上集合器24的左集合弧和右集合弧之间组成的集合通道,此时首先随着集合通道宽度的逐渐减小,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在集合通道的挤压作用下实现两者的汇合从而得到第三混合须条,汇合过程中,由于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的捻度小或无捻,从而使得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内的纤维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内的两种纤维通过相互挤压作用进行相互的渗透转移,从而实现第一须条和第二须条内的两种纤维在第三混合须条内的第一次机械作用下的混合,而后随着集合通道宽度的逐渐增加,第三混合须条内的纤维又逐渐分散,在分散过程中,纤维在第三混合须条内逐渐随机扩散,从而实现两种纤维在扩散过程中的第二次随机混合,扩散后的第三混合须条随后进入下分束器25,在下分束器25的分束辊的转动下,第三混合须条内的纤维随机被分配到各分束槽内,从而将第三须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纤维束,分割而成的纤维条的数量等于分束辊中分割槽的数量,在分割过程中第三混合须条内的两种纤维被随机分配到各纤维束内从而实现两种纤维的第三次随机混合,分割后的各纤维条由分束辊输出后分别由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分别得到各子纤维带26,此过程中,各纤维条分别在前牵伸区内受到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的牵伸作用,从而使得各纤维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且滑移过程中当纤维条具有捻度时纤维为克服纤维条内的捻度而发生沿着自身轴向的转动,且转动方向与纤维条的捻度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纤维条内的捻度进一步减小甚至消除,各子纤维带由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的前部钳口输出后首先分别受到由下而上传递过来的第一捻度的加捻作用得到子纤维束,在第一捻度作用下,各子纤维带内的纤维相互内外转移从而使得子纤维带获得一定的捻度,从而实现各子纤维带内的两种纤维在子纤维束内的第四次随机均匀混合,而后各子纤维束在第二捻度的作用下共同加捻得到最终的混纺纱27,在第二捻度作用下,各子纤维束之间相互缠绕从而使得混纺纱获得一定的捻度,因此使得混纺纱具有股线的特征,从而有效改善混纺纱的综合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