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臭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741发布日期:2018-11-09 20:3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除臭混纺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功能性和健康环保性需求的提高,纱线及制将进一步向功能性、差别化发展,混纺纱是指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等。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混纺纱,混纺纱的抗菌除臭效果不佳,不具备多重抗菌除臭防范措施,无法保证其抗菌除臭的效果,抗菌除臭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除臭混纺纱,具备抗菌除臭效果好、具备多重防护措施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混纺纱,混纺纱的抗菌除臭效果不佳,不具备多重抗菌除臭防范措施,无法保证其抗菌除臭的效果,抗菌除臭的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抗菌除臭效果好、具备多重防护措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除臭混纺纱,包括上基布,所述上基布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条,所述上基布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条,所述上基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抗菌除臭层,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芯体,所述芯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二防静电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抗菌除臭层,所述第二抗菌除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层,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基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的材料均为甲壳素纤维,且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的两侧均与第一粘条和第二粘条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基布的材料为铜离子纤维,且下基布的两侧与第一粘条和第二粘条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以芯体为对称点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以芯体为对称点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以芯体为对称点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以芯体为对称点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上基布和下基本以芯体为对称点对称分布,且上基布的材料为铜离子纤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除臭混纺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抗菌除臭混纺纱,通过上基布、下基布、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由于上基布和下基布的材料均为铜离子纤维,而铜离子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可进一步增加抗菌效果,抑制细菌,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可对臭味进行吸收,进行除臭,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的材料为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除臭效果,可防止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上滋生细菌,进一步有助于增加抗菌除臭的效果,由于结构是以芯体为对称点对称分布,当混纺纱螺旋交捻成型时,结构会被折叠累加,多重防护措施,抗菌效果好。

2、该抗菌除臭混纺纱,通过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可有效的防止静电的产生,可有效的防止混纺纱产生的静电,防止产生的静电对人体的不适感,由于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是以芯体为对称点对称分布,当混纺纱螺旋交捻成型时,结构会被折叠累加,有助于增加防静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纱成型俯视图。

图中:1上基布、2第一抗菌层、3第一活性炭层、4第一抗菌除臭层、5第一防静电层、6芯体、7第一粘条、8第二防静电层、9第二抗菌除臭层、10第二活性炭层、11第二抗菌层、12下基布、13第二粘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包括上基布1,上基布1和下基本12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且上基布1的材料为铜离子纤维,铜离子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上基布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条7,上基布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条13,上基布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抗菌层2,第一抗菌层2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一抗菌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层3,第一活性炭层3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一活性炭层3和第二活性炭层10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第一抗菌层2和第二抗菌层11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第一活性炭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抗菌除臭层4,第一抗菌除臭层4和第二抗菌除臭层9的材料均为甲壳素纤维,且第一抗菌除臭层4和第二抗菌除臭层9的两侧均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甲壳素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除臭效果,第一抗菌除臭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静电层5,第一防静电层5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一防静电层5和第二防静电层8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第一抗菌除臭层4和第二抗菌除臭层9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第一防静电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芯体6,芯体6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芯体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静电层8,第二防静电层8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二防静电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抗菌除臭层9,第二抗菌除臭层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层10,第二活性炭层10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二活性炭层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抗菌层11,第二抗菌层11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二抗菌层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基布12,下基布12的材料为铜离子纤维,且下基布12的两侧与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混纺纱通过上基布1、第一抗菌层2、第一活性炭层3、第一抗菌除臭层4、第一防静电层5、芯体6、第二防静电层8、第二抗菌除臭层9、第二活性炭层10、第二抗菌层11和下基布12呈螺旋状交捻而成,然后通过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把两端封住。

在使用时,通过上基布1、第一抗菌层2、第一活性炭层3、第一抗菌除臭层4、第一防静电层5、芯体6、第二防静电层8、第二抗菌除臭层9、第二活性炭层10、第二抗菌层11和下基布12呈螺旋状交捻而成,然后通过第一粘条7和第二粘条13把两端封住,防止脱离,通过上基布1、下基布12、第一抗菌层2和第二抗菌层11,由于上基布1和下基布12的材料均为铜离子纤维,而铜离子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第一抗菌层2和第二抗菌层11可进一步增加抗菌效果,抑制细菌,第一活性炭层3和第二活性炭层10可对臭味进行吸收,进行除臭,第一抗菌除臭层4和第二抗菌除臭层9的材料为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除臭效果,可防止第一活性炭层3和第二活性炭层10上滋生细菌,进一步有助于增加抗菌除臭的效果,由于结构是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当混纺纱螺旋交捻成型时,结构会被折叠累加,多重防护措施,抗菌效果好。

综上所述,该抗菌除臭混纺纱,通过上基布1、下基布12、第一抗菌层2和第二抗菌层11,由于上基布1和下基布12的材料均为铜离子纤维,而铜离子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第一抗菌层2和第二抗菌层11可进一步增加抗菌效果,抑制细菌,第一活性炭层3和第二活性炭层10可对臭味进行吸收,进行除臭,第一抗菌除臭层4和第二抗菌除臭层9的材料为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除臭效果,可防止第一活性炭层3和第二活性炭层10上滋生细菌,进一步有助于增加抗菌除臭的效果,由于结构是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当混纺纱螺旋交捻成型时,结构会被折叠累加,多重防护措施,抗菌效果好,通过第一防静电层5和第二防静电层8,可有效的防止静电的产生,可有效的防止混纺纱产生的静电,防止产生的静电对人体的不适感,由于第一防静电层5和第二防静电层8是以芯体6为对称点对称分布,当混纺纱螺旋交捻成型时,结构会被折叠累加,有助于增加防静电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