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粉碎脱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304发布日期:2019-10-13 02:4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废纸粉碎脱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纸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纸粉碎脱墨装置。



背景技术:

废纸脱墨是将废纸回收后,实现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废纸脱墨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相结合的过程,一般是通过脱墨化学品来破坏印刷油墨对纤维的粘附,在适当的温度和机械外力作用下,将油墨从纤维上分离下来,并从纸浆中分离出去的工艺过程。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废纸脱墨装置,但是几乎都是仅能实现将废纸上的油墨溶解到脱墨剂中,不具备粉碎功能,并且现阶段的废纸脱墨装置都不能实现流水线操作,操作费时费力,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废纸粉碎脱墨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废纸脱墨装置不具备粉碎功能,操作费时费力,并且不能实现流水线操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纸粉碎脱墨装置,包括顶部设置进料管底部设置出料管的壳体,所述进料管上设置粉碎装置,并且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设置连接法兰;所述出料管上设置出料流量调节阀。

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设置开有多个通孔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平行且间隔一段距离。

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呈螺旋上升状的搅拌轮,所述搅拌轮同心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过滤板和所述壳体的底板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第一电机相连。

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对称设置两个气泡生成装置,所述气泡生成装置为两端封堵且表面设置多个小孔的管体,所述气泡生成装置的中部通过空气管与气泵相连。

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处设置由支撑架支撑固定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外部套接扁平状的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自然下垂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皮带随所述摩擦轮转动时,向所述壳体内部运动侧的所述皮带处设置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为刀刃端,所述刀刃端靠近所述皮带的外表面,并迎向所述皮带的运动方向;所述刮板的下方设置接墨盒。

上述废纸粉碎脱墨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粉碎装置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刀轮组成。

上述废纸粉碎脱墨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空气管的内部设有止回阀。

上述废纸粉碎脱墨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壳体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地面上。

上述废纸粉碎脱墨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气泵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上述废纸粉碎脱墨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的底板之间通过机械轴封密封连接。

本发明通过气泡生成装置生成的气泡将脱墨剂中的油墨携带到液体表面,通过气泡的吸附作用可使气泡携带油墨吸附在皮带上,最终被刮板刮入到接墨盒中。本发明的进料管端部设置连接法兰和粉碎装置,纸片被输送过来后会被进一步的粉碎成足够细小的碎纸片,碎纸片与装置内的脱墨剂充分接触脱墨后,透过过滤板上的小孔落入到下方,经过出料口排出。可通过控制粉碎装置的粉碎速率来控制进料速率,调节出料流量调节阀使进出料的速率相同,即可实现装置的连续工作。本发明同时具备废纸的粉碎和脱墨功能,并且能够实现流水线作业,使用方便,效率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料管,21、粉碎装置,22、连接法兰,3、出料管,31、出料流量调节阀,4、第一电机,5、搅拌轮,6、气泡生成装置,7、支撑架,8、第二电机,9、摩擦轮,10、皮带,11、刮板,12、接墨盒,13、支架,14、空气管,15、气泵,16、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废纸粉碎脱墨装置,包括顶部设置进料管2底部设置出料管3的壳体1,所述进料管2上设置粉碎装置21,所述粉碎装置21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刀轮组成。

所述进料管2的顶部设置连接法兰22;所述出料管3上设置出料流量调节阀31。

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开有多个通孔的过滤板16,所述过滤板16与所述壳体1的底板平行且间隔一段距离。

所述壳体1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呈螺旋上升状的搅拌轮5,所述搅拌轮5同心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过滤板16和所述壳体1的底板与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第一电机4相连,转轴与所述壳体1的底板之间通过机械轴封密封连接。

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对称设置两个气泡生成装置6,所述气泡生成装置6为两端封堵且表面设置多个小孔的管体,所述气泡生成装置6的中部通过空气管14与气泵15相连。为了防止壳体1内的液体倒流到气泵15中,所述空气管14的内部设有止回阀。所述气泡生成装置6在脱墨剂中生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向上运动时将溶解下来的油墨带到脱墨剂的顶层溶液中。

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由支撑架7支撑固定的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转动轴上连接有摩擦轮9,所述摩擦轮9的外部套接扁平状的皮带10,所述皮带10的另一端自然下垂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

所述皮带10随所述摩擦轮9转动时,向所述壳体1内部运动侧的所述皮带10处设置刮板11,所述刮板11的一端为刀刃端,所述刀刃端靠近所述皮带10的外表面,并迎向所述皮带10的运动方向(图中箭头所示为皮带10的运动方向);所述刮板11的下方设置接墨盒12。

优选方式下,所述壳体1通过支架13支撑固定在地面上,并且所述气泵15安装在所述支架13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全关出料流量调节阀31,启动粉碎装置21,通过进料管2向壳体1内输送废纸片和脱墨剂,粉碎装置21对废纸片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待加入的脱墨剂和废纸片没过搅拌轮5后,启动第一电机4使搅拌轮5转动搅拌;当液位上升至没过皮带10下端10~20cm时,启动气泵15和第二电机8,使气泡生成装置6和皮带10开始工作,气泡生成装置6产生的气泡将溶解的油墨带到液体表面,进而吸附在皮带10上,由皮带10携带至刮板11处,由刮板11将油墨刮到接墨盒12中。

而粉碎到足够细小的废纸片被脱墨后通过重力作用透过过滤板16上的小孔落入到过滤板16的下方。

此时可慢慢打开出料流量调节阀31,控制出料流量,使出料流速与进料流速相同,壳体1内的液面始终保持在没过皮带10下端10~20cm处,即可实现连续的废纸粉碎及脱墨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