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底框包装盒贴内衬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6808发布日期:2019-10-09 00:0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底框包装盒贴内衬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盒包装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框包装盒贴内衬纸机。



背景技术:

在包装领域,纸盒包装占较大比例,目前,纸盒(如天地盖式鞋盒、衬衫盒、礼品盒、手机盒等)用的坯盒是经灰纸板模切、四角贴合而成的,纸盒是一个立体的造型,在纸盒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纸盒进行围框、折边处理,形成无底框的包装盒,再对无底框包装盒进行贴内衬纸,现有的贴内衬纸机,需要人工辅助,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底框包装盒折边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无底框包装盒贴内衬纸机,包括上模与下模,上模连接在模具气缸下方,下模设置在转盘上,转盘下方连接有凸轮分割器,下模的四面由定位板组成,四个定位板组成的腔室的大小与包装盒大小匹配,上模配合在下模中,上模与包装盒的内腔相匹配,转盘右侧设置有内衬纸上料机构。

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四组下模,且以转盘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定位板包括前定位板、后定位板、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之间连接有螺杆,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之间连接有螺杆。

所述下模内侧设置有压台,压台上配合有压板,压板铰接在压板气缸的伸缩杆上,压板通过铰接板连接有固定板,铰接板与压板、固定板铰接连接。

所述内衬纸上料机构包括吸盘和吸模,吸盘和吸模均通过气缸连接在电动滑台上,吸盘下方设置有上料台,上料台由气缸提供动力,吸模下方设置有定位平台。

所述转盘中心处设置有吸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下模的配合将内衬纸压入无底框的包装盒中,转盘的转动,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转换,实现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衬纸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一种无底框包装盒贴内衬纸机,包括上模1与下模2,上模1连接在模具气缸3下方,下模2设置在转盘4上,转盘4下方连接有凸轮分割器,下模2的四面由定位板组成,四个定位板组成的腔室的大小与包装盒大小匹配,上模1配合在下模2中,上模1与包装盒的内腔相匹配,转盘4右侧设置有内衬纸上料机构5。

转盘4上设置有四组下模2,且以转盘4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通过转盘的转动,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转换,实现连续生产。

定位板包括前定位板6、后定位板7、左定位板8和右定位板9,前定位板6和后定位板7之间连接有螺杆,左定位板8和右定位板9之间连接有螺杆,通过螺杆能够调节前定位板6和后定位板7之间的距离、左定位板8和右定位板9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包装盒。

如图2-4中所示,转盘4中心处设置有吸风口15,下模2内侧设置有压台10,压台10上配合有压板11,压板11铰接在压板气缸12的伸缩杆上,压板11通过铰接板13连接有固定板14,铰接板13与压板11、固定板14铰接连接,通过压板气缸12的伸缩杆、压板11、铰接板13与固定板14形成连杆机构,压板气缸伸缩杆的伸出使压板11压在压板上,压板气缸伸缩杆缩回使压板抬起。

如图5中所示,内衬纸上料机构5包括吸盘51和吸模52,吸盘51和吸模52均通过气缸连接在电动滑台53上,吸盘51下方设置有上料台54,上料台54由气缸提供动力,吸模52下方设置有定位平台55,定位平台上内衬纸的周围设置有定位装置,保证内衬纸方向正确、不歪斜。通过电动滑台带动吸盘51和吸模52运动,实现吸盘将内衬纸从上料台移至定位平台,以及吸模将定位平台上的内衬纸移送至下模中。

下面结合包装盒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包装盒上带有丝带,将包装盒放置在下模2中时,将丝带牵引至压台10上,转盘中心处的吸风口15吸引着丝带伸展开来,压板气缸12的伸缩杆伸出,使压板11压在压台上,压住丝带,转盘转动90度,吸模52将定位平台上的内衬纸放置在包装盒内,同时吸模向下压内衬纸,使内衬纸下落至包装盒底部,转盘4继续转动90度到上模下方,上模1在模具气缸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上模压入包装盒内,使内衬纸完全的贴在包装盒底部,上模下压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90度,将包装盒移出下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