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纱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4701发布日期:2019-04-17 02:42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节纱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节纱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竹节纱特征是具有粗细分布不均匀的外观,是花式纱中种类最多的一种,有粗细节状竹节纱、疙瘩状竹节纱、短纤维竹节纱、长丝竹节纱等。竹节纱的显著特点是:纱线忽细忽粗,有一节叠出的称竹节,而竹节可以是规则分布也可以是不规则分布,分气流纺竹节纱和环锭纺竹节纱。

竹节纱的生产原理为:通过改变正常的牵伸倍数,在正常的纱上突然产生一个粗节,像竹节一样因而称为竹节纱。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一个装置来改变后罗拉的转速,从而改变牵伸倍速,进而实现生产竹节纱的目的,但是该种改变后罗拉转速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竹节纱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皮辊升降来实现生产竹节纱的竹节纱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节纱生产装置,包括:四列牵伸罗拉对及竹节控制机构,四列牵伸罗拉对分别为后罗拉牵伸对、第一中罗拉牵伸对、第二中罗拉牵伸对及前罗拉牵伸对,所述后罗拉牵伸对包括:后罗拉及后皮辊,所述后罗拉包括后罗拉轴及后罗拉套,所述后罗拉轴的一端设有后连接齿轮,所述第一中罗拉牵伸对包括:第一中罗拉及第一中皮辊,所述第一中罗拉包括第一中罗拉轴及第一中罗拉套,所述第一中罗拉轴的一端设有第一中连接齿轮,所述第二中罗拉牵伸对包括:第二中罗拉及第二中皮辊,所述第二中罗拉包括第二中罗拉轴及第二中罗拉套,所述第二中罗拉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中连接齿轮,所述前罗拉牵伸对包括:前罗拉及前皮辊,所述前罗拉包括前罗拉轴及前罗拉套,所述前罗拉轴的一端设有前连接齿轮,所述后连接齿轮与第一中连接齿轮相啮合从而使后罗拉与第一中罗拉之间形成后牵伸区,所述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为1.2倍,所述第一中连接齿轮与第二中连接齿轮相啮合从而使第一中罗拉与第二中罗拉之间形成中牵伸区,所述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为15倍,所述第二中连接齿轮与前连接齿轮相啮合从而使第二中罗拉与前罗拉之间形成前牵伸区,所述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为2倍,所述前罗拉轴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后罗拉的一侧设有喇叭口,粗纱由喇叭口喂入后罗拉,所述竹节控制机构包括plc控制器、后气缸、中气缸、前气缸、与后气缸电连接的后电磁阀、与中气缸电连接的中电磁阀及与前气缸电连接的前电磁阀,所述后气缸的活塞与后皮辊相连,所述中气缸的活塞与第二中皮辊相连,所述前气缸的活塞与前皮辊相连,所述后电磁阀、中电磁阀及前电磁阀均由plc控制器控制。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竹节纱生产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节纱生产方法,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后电磁阀、中电磁阀及前电磁阀,再通过后电磁阀来控制后气缸活塞的升降、通过中电磁阀来控制中气缸活塞的升降,通过前电磁阀控制前气缸活塞的升降,进而实现控制后皮辊、第二中皮辊及前皮辊的升降,产生不同的牵伸倍数,从而实现生产竹节纱。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竹节纱生产装置进一步设置为:当前皮辊升起时,所述第二中皮辊及后皮辊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18倍。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竹节纱生产装置进一步设置为:当前皮辊及后皮辊升起时,所述第二中皮辊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15倍。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竹节纱生产装置进一步设置为:当第二中皮辊升起时,前皮辊及后皮辊均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36倍。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竹节纱生产装置进一步设置为:当第二中皮辊与后皮辊升起时,前皮辊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30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竹节纱生产装置通过增加了一套用于控制皮辊升降的装置,从而通过改变不同皮辊的升降来实现不同的牵伸倍数,以实现生产竹节纱的目的;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生产竹节纱,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通过改变牵伸倍数和电磁阀升降时间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规格的竹节,并且可以分段做正常纱和竹节纱,互不影响,不浪费,操作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竹节纱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后罗拉牵伸对,10、后罗拉,100、后罗拉轴,101、后罗拉套,11、后皮辊,12、后连接齿轮,2、第一中罗拉牵伸对,20、第一中罗拉,200、第一中罗拉轴,201、第一中罗拉套,21、第一中皮辊,22、第一中连接齿轮,3、第二中罗拉牵伸对,30、第二中罗拉,300、第二中罗拉轴,301、第二中罗拉套,31、第二中皮辊,32、第二中连接齿轮,4、前罗拉牵伸对,40、前罗拉,400、前罗拉轴,401、前罗拉套,41、前皮辊,42、前连接齿轮,5、竹节控制机构,50、plc控制器,51、后气缸,52、中气缸,53、前气缸,54、后电磁阀,55、中电磁阀,56、前电磁阀,6、电机,7、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竹节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图1所示,一种竹节纱生产装置,包括:四列牵伸罗拉对1、2、3、4及竹节控制机构5,四列牵伸罗拉对分别为后罗拉牵伸对1、第一中罗拉牵伸对2、第二中罗拉牵伸对3及前罗拉牵伸对4,所述后罗拉牵伸对1包括:后罗拉10及后皮辊11,所述后罗拉10包括后罗拉轴100及后罗拉套101,所述后罗拉轴100的一端设有后连接齿轮12,所述第一中罗拉牵伸对2包括:第一中罗拉20及第一中皮辊21,所述第一中罗拉20包括第一中罗拉轴200及第一中罗拉套201,所述第一中罗拉轴200的一端设有第一中连接齿轮22,所述第二中罗拉牵伸对3包括:第二中罗拉30及第二中皮辊31,所述第二中罗拉30包括第二中罗拉轴300及第二中罗拉套301,所述第二中罗拉轴300的一端设有第二中连接齿轮32,所述前罗拉牵伸对4包括:前罗拉40及前皮辊41,所述前罗拉40包括前罗拉轴400及前罗拉套401,所述前罗拉轴400的一端设有前连接齿轮42,所述后连接齿轮12与第一中连接齿轮22相啮合从而使后罗拉10与第一中罗拉20之间形成后牵伸区,所述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为1.2倍,所述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为第一中连接齿轮22与后连接齿轮12的齿数比决定,所述第一中连接齿轮22与第二中连接齿轮32相啮合从而使第一中罗拉20与第二中罗拉30之间形成中牵伸区,所述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为15倍,所述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由第二中连接齿轮32与第一中连接齿轮22的齿数比决定,所述第二中连接齿轮32与前连接齿轮42相啮合从而使第二中罗拉30与前罗拉40之间形成前牵伸区,所述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为2倍,所述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由前连接齿轮42与所述第二中连接齿轮32的齿数比决定。所述前罗拉轴400由电机6驱动,所述后罗拉10的一侧设有喇叭口7,粗纱由喇叭口7喂入后罗拉10,所述竹节控制机构5包括plc控制器50、后气缸51、中气缸52、前气缸53、与后气缸51电连接的后电磁阀54、与中气缸52电连接的中电磁阀55及与前气缸53电连接的前电磁阀56,所述后气缸51的活塞与后皮辊11相连,所述中气缸52的活塞与第二中皮辊31相连,所述前气缸53的活塞与前皮辊41相连,所述后电磁阀54、中电磁阀55及前电磁阀56均由plc控制器50控制。

一种竹节纱生产方法,通过plc控制器50控制后电磁阀54、中电磁阀55及前电磁阀56的开关,再通过后电磁阀54来控制后气缸51活塞的升降,通过中电磁阀55来控制中气缸52活塞的升降,通过前电磁阀56控制前气缸53活塞的升降,由于后气缸51活塞与后皮辊11相连,中气缸52活塞与第二中皮辊31相连,前气缸53活塞与前皮辊41相连,从而实现控制后皮辊11、第二中皮辊31及前皮辊41的升降,产生不同的牵伸倍数,从而实现生产竹节纱。皮辊升起时,其与罗拉处于脱开状态,皮辊降落时,其与罗拉处于压紧状态,第一中皮辊21始终处于降落状态,即第一中皮辊21与第一中罗拉套201始终处于压紧状态,当前皮辊41升起时,所述第二中皮辊31及后皮辊11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18倍(即总的牵伸倍数为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乘以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当前皮辊41及后皮辊11升起时,所述第二中皮辊31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15倍(即总的牵伸倍数为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当第二中皮辊31升起时,前皮辊41及后皮辊11均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36倍(即总的牵伸倍数为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乘以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乘以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当第二中皮辊31与后皮辊11升起时,前皮辊41降落,其总的牵伸倍数为30倍(即总的牵伸倍数为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乘以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竹节纱生产装置通过增加了一套用于控制皮辊升降的装置,从而通过改变不同皮辊的升降来实现不同的牵伸倍数,以实现生产竹节纱的目的;而且通过改变牵伸倍数和电磁阀升降时间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规格的竹节,并且可以分段做正常纱和竹节纱,互不影响,不浪费,操作简单,效率高。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