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8984发布日期:2019-08-20 20:0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纤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



背景技术:

短纤维的加工工艺如下:先对聚酯切片进行干燥、熔融,再与聚酯熔融体混合后送入纺丝机纺丝,由喷丝板纺出初生丝,初生丝经侧吹或环吹冷却成形,对丝束进行上油后卷绕,经卷绕入盛丝筒为原丝。原丝然后转移到导丝架上,之后牵引出来进行头道牵伸。

上油主要是为改善初生丝或其成品纤维在后加工及其在后续纺织加工中的加工性能(如集束性、平滑性、抗静电性、开松性等),在制得初生丝之后或在初生丝的后加过程中,对加工中纤维施以上油剂加工工序,一般上油工序就是让丝束通过沾满粘胶短纤维油剂的油辊。当原丝经过导丝架时,纤维丝束上的多余的未被吸收的油剂则会被导丝架刮擦下来,如果没有集油装置,那么这些油剂就会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浪费和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可自动收集油液并密封保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包括收集斗、集油总管、集油支管、集油罐和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收集斗位于导丝架下方,集油总管连通在收集斗底部,转运小车上设有若干集油罐,每个集油罐上端开有与集油支管连接的进油口,集油支管与集油罐数量位置均一一对应,若干根集油支管连接到集油总管上,所述集油罐上设有当集油罐内油液达到一定液位时可自动关闭对应集油支管的自关机构。

收集斗可通过捆绑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导丝架下方,通过收集斗,可以将导丝架上滴下的油液收集并汇集到集油总管。通过自关机构,当一个集油罐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后,自动关闭集油支管,那么油液会沿着集油总管流入到下一个集油罐的集油支管内。当需要将油液转移时,拔出集油支管,推动转运小车到转运处。

进一步的,所述自关机构包括位于集油罐内腔的浮球、重力杆、连接在集油支管上的阀门,阀门上具有通过摆动来控制开闭的阀杆,所述集油罐上端连接有连通集油罐内腔的套筒,套筒与重力杆滑动配合,所述阀杆上开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滑孔,重力杆下端与浮球连接,重力杆上端连接有销轴,销轴穿设在条形滑孔中沿着条形滑孔移动。重力杆的升降带动阀杆的摆动,使阀门关闭或打开。集油罐内的液位随着不断收集的油液上升,带动浮球上升,重力杆在浮球的带动下也沿着套筒上移,当下挡环与套筒下端抵靠时,阀门也刚好处于关闭状态;在无液位的浮力时,重力杆及浮球由于自身重力而下滑,使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油液可正常流入集油罐。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竖直设置,重力杆上设有上挡环和下挡环,上挡环位于套筒上端,下挡环位于套筒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挡环上表面设有与套筒下端相抵靠的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提高下挡环与套筒抵靠时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杆内部中空且开有出气孔和进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通过重力杆内腔连通,进气孔距离下挡环1-2cm,出气孔位于上挡环上端。在液位未达到浮球位置时,集油罐内部空气由重力杆的进气孔进入并由出气孔排出,油液托动浮球及重力杆上移,使下挡环与套筒下端相抵靠时,进气孔位于套筒内,而阀门也处于关闭状态,集油罐内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油液挥发或散热出刺鼻气味。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运小车包括内置集油罐的车厢、连接在车厢底部的万向轮,车厢外侧连接有便于推动整个转运小车的车把。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罐具有八个并分成两列排列,集油总管位于转运小车的一端部。油液会一次优先装满靠近集油总管的两个集油罐,然后油液才会流向后面的两个集油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可收集到导丝架上的油液全部收集并集中到集油总管内,避免油液污染生产车间。

2.具有自关机构,一个集油罐收集满后自动关闭对应的阀门,进行密封保存,接着便使油液流入到下一个空的集油罐内,无需工人值守。

3.转运小车具有万向轮,工人推动转运小车比较轻松,可以便捷地将油液转移到转运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自关机构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自关机构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斗;2、集油总管;3、集油支管;4、集油罐;41、进油口;5、转运小车;51、车厢;52、万向轮;53、车把;6、浮球;7、重力杆;71、销轴;72、上挡环;73、下挡环;74、橡胶密封垫;75、出气孔;76、进气孔;8、阀门;81、阀杆;82、条形滑孔;9、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短纤维生产用集油装置,包括收集斗1、集油总管2、集油支管3、集油罐4和转运小车5。收集斗1位于导丝架下方,集油总管2连通在收集斗1底部,转运小车5上设有若干集油罐4,每个集油罐4上端开有与集油支管3连接的进油口41,集油支管3与集油罐4数量位置均一一对应,若干根集油支管3连接到集油总管2上。

所述的转运小车5包括内置集油罐4的车厢51、连接在车厢51底部的万向轮52,车厢51外侧连接有便于推动整个转运小车5的车把53。所述集油罐4具有八个并分成两列排列,集油总管2位于转运小车5的一端部。油液会一次优先装满靠近集油总管2的两个集油罐4,然后油液才会流向后面的两个集油罐4。

如图2、图3所示,集油罐4上设有当集油罐4内油液达到一定液位时可自动关闭对应集油支管3的自关机构。

具体来说,所述自关机构包括位于集油罐4内腔的浮球6、重力杆7、连接在集油支管3上的阀门8,阀门8上具有通过摆动来控制开闭的阀杆81,所述集油罐4上端连接有连通集油罐4内腔的套筒9,套筒9与重力杆7滑动配合,所述阀杆81上开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滑孔82,重力杆7下端与浮球6连接,重力杆7上端连接有销轴71,销轴71穿设在条形滑孔82中沿着条形滑孔82移动。重力杆7的升降带动阀杆81的摆动,使阀门8关闭或打开。集油罐4内的液位随着不断收集的油液上升,带动浮球6上升,重力杆7在浮球6的带动下也沿着套筒9上移,当下挡环73与套筒9下端抵靠时,阀门8也刚好处于关闭状态;在无液位的浮力时,重力杆7及浮球6由于自身重力而下滑,使阀门8处于打开状态,油液可正常流入集油罐4。

所述套筒9竖直设置,重力杆7上设有上挡环72和下挡环73,上挡环72位于套筒9上端,下挡环73位于套筒9下端。所述下挡环73上表面设有与套筒9下端相抵靠的橡胶密封垫74。橡胶密封垫74提高下挡环73与套筒9抵靠时的密封效果。

所述重力杆7内部中空且开有出气孔75和进气孔76,进气孔76和出气孔75通过重力杆7内腔连通,进气孔76距离下挡环731-2cm,出气孔75位于上挡环72上端。在液位未达到浮球6位置时,集油罐4内部空气由重力杆7的进气孔76进入并由出气孔75排出,油液托动浮球6及重力杆7上移,使下挡环73与套筒9下端相抵靠时,进气孔76位于套筒9内,而阀门8也处于关闭状态,集油罐4内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油液挥发或散热出刺鼻气味。

收集斗1可通过捆绑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导丝架下方,通过收集斗1,可以将导丝架上滴下的油液收集并汇集到集油总管2。通过自关机构,当一个集油罐4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后,自动关闭集油支管3,那么油液会沿着集油总管2流入到下一个集油罐4的集油支管3内。当需要将油液转移时,拔出集油支管3,推动转运小车5到转运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