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纸脱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7937发布日期:2020-04-03 18:3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纸脱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纸脱墨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废纸脱墨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1152059.3的废纸脱墨装置,该装置包括脱墨箱,在所述脱墨箱内设有中间分隔板,所述中间分隔板将脱墨箱分隔为上腔与下腔,脱墨箱底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安装有伸入至下腔内的搅拌架,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脱墨箱底部,由于脱墨箱下腔内存储有纸浆液体,由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处的压强较大,因此导致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脱墨箱之间的缝隙容易出现漏液现象,而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的位置是脱墨箱最低洼处,容易沉积纸浆液体,进而导致每次均有纸浆液体沉积在脱墨箱底部而无法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废纸脱墨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搅拌机与搅拌架的连接处设置在脱墨箱的最低处而导致容易出现漏液现象以及不利于纸浆液体排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纸脱墨机,包括:箱体、顶盖、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两脱墨机构以及搅拌机构,箱体通过立架立于底面上,箱体内安装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将箱体内腔分为位于第一分隔板上方的上腔以及位于第一分隔板下方的下腔,箱体顶部由顶盖开闭,在第一分隔板上方立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将上腔分隔为左腔和右腔,左腔和右腔分别位于第二分隔板两侧,在顶盖上安装有两相互间隔的两脱墨机构,两脱墨机构分别用于对左腔和右腔内的纸浆液体进行脱墨处理;

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以及搅拌架,第二分隔板凹陷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搅拌电机,安装槽亦由顶盖开闭,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后申请入至下腔内,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位于下腔内的搅拌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板,实现了为搅拌机构的搅拌电机提供安装基础,避免了搅拌电机进水,保护了搅拌电机,延长了搅拌电机的使用寿命,且实现了顶盖打开后,即可将搅拌电机裸露在外,方便的搅拌电机的检修,使得下腔底部能够作为排水的的,箱体底部连通有与下腔连通的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用于开闭排液管的排液阀,第一分隔板下凹形成两放液管,两放液管分别与左腔和右腔连通,放液管上安装有用于开闭放液管的放液阀,实现了在下腔最低处安装排液管,实现了能够将下腔内纸浆液体完全排除,避免了长期有纸浆液体残留。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废纸脱墨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采样装置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箱体1、顶盖2、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脱墨机构5、搅拌机构6、搅拌电机61、搅拌架62、采样装置7、堵头71、固定环711、密封圈712、推杆72、第一弹簧73、伸缩本体731、第一安装钩732、第二安装钩733、安装筒74、本体741、第一圆环742、第二圆环743、取样管75、安装段721、助推段722、第一连接组件76、第二弹簧761、l形杆762、卡销763、助拆组件77、螺纹套771、作用杆772、第三弹簧773、螺杆774、第二连接组件78、移动杆781、第四弹簧782、第三连接组件79、插杆791、移动块792、第五弹簧79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纸脱墨机,包括:箱体1、顶盖2、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两脱墨机构5以及搅拌机构6,箱体1通过立架立于底面上,箱体1内安装有第一分隔板3,第一分隔板3将箱体1内腔分为位于第一分隔板3上方的上腔以及位于第一分隔板3下方的下腔,箱体1顶部由顶盖2开闭,在第一分隔板3上方立有第二分隔板4,第二分隔板4将上腔分隔为左腔和右腔,左腔和右腔分别位于第二分隔板4两侧,在顶盖2上安装有两相互间隔的两脱墨机构5,两脱墨机构5分别用于对左腔和右腔内的纸浆液体进行脱墨处理;

搅拌机构6包括:搅拌电机61以及搅拌架62,第二分隔板4凹陷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搅拌电机61,安装槽亦由顶盖2开闭,搅拌电机6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分隔板3和第二分隔板4后申请入至下腔内,搅拌电机6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位于下腔内的搅拌架62。

为了实现对下腔内纸浆液体进行检测,以避免因脱墨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后续纸浆液体重新成型,在箱体1上安装有用于采样下腔内纸浆液体的采样装置7。

采样装置7包括:包括:堵头71、推杆72、第一弹簧73、安装筒74以及取样管75,安装筒74插入至箱体1壁内,箱体1外壁上安装有位于安装筒74下方的取样管75,箱体1内壁凹陷形成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将下腔与安装筒74位于箱体1壁内的端面连通,安装筒74位于箱体1壁内的端面凹陷形成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至取样管75;安装筒74内安装有能相对安装筒74和箱体1移动的推杆72,推杆72一端位于安装筒74外,推杆72另一端固定至位于第一通孔内的堵头71,推杆72连接至第一弹簧73一端,第一弹簧73另一端连接至安装筒74,在第一弹簧73弹力下能保持堵头71将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连接处封闭。通过设置采样管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实现了采样时能够将溶液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引出,避免了因脱墨箱顶部设置上腔而导致采样困难的问题出现,减化了采样的步骤,实现了工作过程中也能采样,并根据采样后溶液检测值调节化学药品的含量,使得溶液内化学药品含量得以精确,使得脱墨效果得以保证,避免因化学药品含量不到位而影响脱墨质量。当需要采样时,仅需推动推杆72,使得堵头71脱离第一通孔,由于推动杆与第一通孔之间有间隙,就能使得溶液被引入至第二通孔内,继而从第二通孔内排出,采样管位于安装筒74下方,使得溶液通过重力更容易往采样管内流动。

由于第一弹簧73需要一直处于拉长状态才能保证第二通孔被密封严实,因此长期处于被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73极易损坏,导致堵头71的密封性能无法实现,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实现定期更换第一弹簧73、助推段722以及安装环,推杆72包括:安装段721、助推段722以及第一连接组件76,安装段721一端伸入至第一通孔内且用于安装堵头71,安装段721另一端伸入至安装筒74内,安装段72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76与助推段722一端可拆卸连接,助推段722用于安装第一弹簧73,助推段722另一端穿出安装筒74;

在安装筒74上安装有助拆组件77,助拆组件77位于助推段722与安装段721旁;

第一连接组件76内设置有弹性件,在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助推段722与安装段721连接,调节助拆组件77能迫使连接组件不将助推段722与安装段721连接。

为了实现第一弹簧73的可拆卸连接,第一弹簧73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78与助推段722可拆卸连接,第一弹簧73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组件79与安装筒74可拆卸连接。

安装筒74包括:本体741、第一圆环742以及第二圆环743,本体741与中空圆柱形,本体741一端与箱体1固定,本体741另一端内安装有第一圆环742,第一圆环742背离第二圆环743一侧安装有第二圆环743,第二圆环743通过螺钉与第一圆环742连接,在本体741上安装有助拆组件77。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第一连接组件76以及助拆组件77,助推段722包括:长方体部以及圆柱部,长方体部一端位于安装筒74外,长方体部另一端固定至位于第一空腔内的圆柱部一端,圆柱部另一端插入至安装段721内,长方体部不能相对安装环旋转,圆柱部能在安装段721内自转,圆柱部外壁凹陷形成环形卡槽,由于助推段722需要安装第一弹簧73,因此旋转安装环时,如果使得安装环与助推段722发生相对旋转,会导致第一弹簧73发生扭转而损坏,为了避免此现象故设置长方体部,同时设置圆柱部,使得助推段722能够相对安装段721旋转,因为此时安装段721处于不能移动的状态,同时设置环形的卡槽,方便了后续卡销763与卡槽对准,不会因安装环带动助推段722的旋转角度而导致卡销763无法与卡槽对准;

第一连接组件76包括:第二弹簧761、l形杆762以及卡销763,在卡槽旁设置有卡销763,卡销763与圆柱部垂直,安装段721内开设有位于圆柱部旁的第二空腔,卡销763伸入至第二空腔内且固定至l形杆762一端,l形杆762另一端能穿出安装段721,l形杆762固定至第二弹簧761一端,第二弹簧761另一端固定至安装段721,在第二弹簧761弹力下能保持卡销763插入至卡槽内,第二弹簧761为弹性件;

助拆组件77包括:螺纹套771、作用杆772、第三弹簧773以及螺杆774,在本体741上安装有螺纹套771,螺纹套77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774,螺杆774靠近作用杆772一端,作用杆772另一端能与l形杆762紧贴,螺杆774以及作用杆772均与卡销763平行,作用杆772固定至第三弹簧773一端,第三弹簧773另一端固定至作用杆772,在第三弹簧773弹力下能保持作用杆772远离l形杆762。

为了实现在密封第二通孔时堵头71能够将第二通孔远离采样管的口边缘压紧,堵头71包括:固定环711以及密封圈712,安装段721位于第一通孔内的端部穿过且固定有固定环711,在固定环711靠近安装筒74一侧固定有密封圈712,密封圈712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密封圈712用于封闭第二通孔远离采样管的口。

第一弹簧73包括:伸缩本体741731、第一安装钩732以及第二安装钩733,伸缩本体741731具有弹性,伸缩本体741731一端固定至第一安装钩732,伸缩本体741731另一端固定至两第二安装钩733。

第二连接组件78包括:移动杆781以及第四弹簧782,圆柱部插入至安装段721内的端面凹陷形成第一移动孔,在第一移动孔内安装有移动杆781,移动杆781能在与助推段722平行的方向上相对助推段722移动,移动杆781连接至第四弹簧782一端,第四弹簧782另一端固定至圆柱部,在圆柱部上开设有将第一移动孔连通的第一插孔,第一插孔供第一安装钩732插入,第一安装钩732插入至第一插孔的方向与移动段平行,当圆柱部未插入至安装段721内时在第四弹簧782弹力下保持移动杆781远离第一插孔,当圆柱部插入至安装段721内后在安装段721对移动杆781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杆781插入至第一安装钩732内。

第三连接组件79有两个,每一第二安装钩733均通过一第三连接组件79与第二圆环743连接,助推段722在第二圆环743导向下移动,第一圆环742的内直径大于第二圆环743的内直径,以使得第一圆环742的内壁不会与第一弹簧73接触,避免第一圆环742影响第一弹簧73的伸缩。

每一第三连接组件79均包括:插杆791、移动块792以及第五弹簧793,第二圆环743侧壁凹陷形成第二移动孔,在第二移动孔内安装有移动块792,移动块792固定至第五弹簧793一端,第五弹簧793另一端固定至第二圆环743,在第二圆环743导向下移动块792能在与助推段722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移动块792上固定有插杆791,在第二圆环743上开设有供插杆791滑动的滑槽,插杆791与助推段722平行,第二圆环743上开设有供第二安装钩733插入的第二插孔,第二安装钩733插入至第二插孔内的方向与移动块792平行,在第一圆环742上开设有两第三插孔,每一插杆791均插入至第三插孔内,第三在第五弹簧793弹力下能保持移动块792远离第二插孔,当圆柱部靠近安装段721时插杆791插入至第三插孔内且移动块792插入至第二安装钩733内。插杆791旋转适应的长度,以保证在将助推段722以及第一弹簧73插入至本体741内过程中,在第一弹簧73刚开始发生形变时插杆791已经插入至第二插孔内,实现对第二安装钩733的限位,避免第二安装钩733与移动块792脱离,同时当第一弹簧73继续发生形变时插杆791不会阻碍第一弹簧73和助推段722插入至本体741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拆卸第一弹簧73时,首先,旋转螺钉,使得第二圆环743与第一圆环742脱离;然后,需要拉动助推段722,使得固定环711将密封圈712压紧在安装筒74上,由于此时第一弹簧73损坏,可能无法保持固定环711将密封圈712压紧在安装筒74上的状态,故需要手动拉动助推段722以保持此状态,当然安装段721外形为长方体形,安装段721不能相对安装筒74旋转,故此时即是作用杆772与l形杆762对准的状态;再后,旋转螺杆774,使得螺杆774挤压作用杆772向l形杆762移动,迫使第三弹簧773被压缩,作用功能挤压l形杆762移动,第二弹簧761发生形变,最终,卡销763远离卡槽缩入至安装段721内,作用杆772伸入至安装段721内,限制安装段721不能移动;最后,拉动助推段722,将第一弹簧73、助推段722以及安装环拆卸,即可放上新的第一弹簧73、助推段722以及第二圆环743,在第五弹簧793弹力下移动块792脱离第二安装钩733,在第四弹簧782弹力下移动杆781脱离第一安装钩732,拉动第一弹簧73即可轻易与助推段722和第二圆环743脱离,同时助推段722与第二圆环743也脱离,可以实现单个第一弹簧73、助推段722以及第二圆环743的拆卸,同时保证采样装置7能够在不使用时将第二通孔密封,保证密封性能,避免漏液。

当安装时,首先,将助推段722穿过第二圆环743;然后,将第一弹簧73的第一安装钩732插入至第一插孔内,将第一弹簧73的第二安装钩733插入至第二插孔内,手动保持第一弹簧73与第二圆环743和助推段722不会发生相对位移;再后,将第一弹簧73和助推段722向本体741内推送,随着慢慢的推送,当第一弹簧73即将发生形变前,插杆791插入至第三插孔内,由于插杆791不会与第三插孔自动对准,因此需要手动移动插杆791使得插杆791与第三插孔对准后插入,且移动杆781穿过第一安装钩732,在第一弹簧73发生形变前,先对第一安装钩732和第二安装钩733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弹簧73一助推段722和第二圆环743脱离,随后,第二圆环743与第一圆环742紧贴,第一弹簧73开设拉长,此时由于已经对第一安装钩732和第二安装钩733进行限位,因此第一弹簧73不会与第二圆环743以及助推段722脱离,插杆791和移动杆781均不会阻碍助推段722和第一弹簧73的移动,保持助推段722与安装段721紧贴的位置;最后,旋转螺杆774,使得作用杆772脱离l形杆762,在第二弹簧761弹力下使得卡销763插入至圆柱部上的卡槽内,实现助推段722相对安装段721的安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