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初生纤维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7287发布日期:2019-12-03 19:04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初生纤维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连续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初生纤维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纤维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配料、双螺杆挤出、喷丝、冷却水槽冷却、萃取、干燥、卷绕、受热拉伸、退绕、收卷。冷却水槽内拉出的初生纤维会携带大量液体。

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初生纤维产出过程中无除水装置,初生纤维经过冷却水槽后成为冻胶丝,直接由水槽出丝进入下一工序,造成大量冷却水及少部分溶剂滴落在生产区域,导致地面湿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造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初生纤维的除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初生纤维除水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初生纤维除水装置,设置于冷却水槽与进丝辊之间,其包括:在冷却水槽的液面区域内依走丝顺序设置的压丝辊和导丝辊,导丝辊位于冷却水槽的液面上方,且导丝辊高于压丝辊;压丝辊压在初生纤维之上,导丝辊从下方托住初生纤维;还包括分丝装置和接水盘,分丝装置沿走丝方向设置于导丝辊和进丝辊之间,且在竖直方向上低于进丝辊;接水盘前端与冷却水槽相接,且接水盘前端低于分丝装置,接水盘后端位于进丝辊下方;接水盘后端高于前端,接水盘宽度大于分丝装置。

优选的,分丝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冷却水槽范围之内;接水盘整体高于冷却水槽液面。

进一步的,接水盘内的最低位置与冷却水槽连通。

优选的,接水盘低位设置有排液装置。

优选的,导丝辊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导丝辊或压丝辊沿走丝的长度方向上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包括两根相对的竖直轨道,两根竖直轨道与冷却水槽沿走丝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导丝辊两端分别与竖直轨道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优选的,分丝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

优选的,压丝辊位于冷却水槽液面处,沿走丝的长度方向,压丝辊位于导丝辊的前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初生纤维除水装置,通过重力作用下可将冻胶丝上大部分的水分除去,残留部分可利用接水盘进行收集,导丝辊和分丝装置的积水也被接水盘收集,从而达到保持生产区域干燥,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较高的接水盘可以较早的承接滴落的水滴,防止滴水四溅,同时占用较少的生产线空间,使得生产线上可以布置其余设备。

将接水盘与冷却水槽连通,可以直接回收利用水资源,生产线形成自动的循环路线,节省资源,节约工时。

设置排液装置可以集中回收,保证水质。

可上下移动的导丝辊与压丝辊配合,在出丝过程中可自由调节出丝角度,通过重力作用下可将冻胶丝上大部分的水分除去,并可适应不同的生产节奏,方便灵活。

通过调节水平位置,冻胶丝角度范围更大。

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操纵导丝辊。导丝辊可以在作出避让动作,比如调整分丝装置时可以调远导丝辊的位置。同时压丝辊始终固定,可以保持足够的强度,压丝更稳定。

分丝装置与导丝辊工作时位置相对稳定可以保持更好的分丝效果。

将压丝辊设置在导丝辊之前,可以使冻胶丝成向后倾斜的角度,同时胶丝在两辊上的包角较小,防止卷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初生纤维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水槽;2:传动辊;3:压丝辊;4:导丝辊;5:分丝装置;6:接水盘;7:进丝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从右向左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的工作方向。以右端为前端。

初生纤维由前道工序的设备从冷却水槽1的前端送入冷却水槽1,传动辊2水平设置,用于传动初生纤维并稳定传送路线。初生纤维在进入冷却水槽1之前温度略高,经过冷却水槽1后温度下降,也可称作冻胶丝。

冷却水槽1后段设置压丝辊3。传动辊2的位置可以位于冷却水槽1更深处,压丝辊3位置高于传动辊2,使得送丝路线为斜向上方,压丝辊3位于冷却水槽1中的液面,也可以浸泡在液面之下。

高于压丝辊3的位置设置导丝辊4,冻胶丝先由前向后的方向绕经压丝辊3的下方,再由前向后的方向绕经导丝辊4的上方。导丝辊4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始终高于压丝辊3,在走丝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压丝辊3的后侧。

传动辊2、压丝辊3和导丝辊4都沿走丝的宽度方向设置。

压丝辊3的位置可调。图中压丝辊3固定,导丝辊4两端设置于一对平行的竖直轨道,竖直轨道固定于冷却水槽1的两侧。导丝辊4整体沿竖直轨道上下滑动,进而调整压丝辊3和导丝辊4之间冻胶丝的角度和行程。则冻胶丝表面的大部分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水槽内。

安装导丝辊4的两根竖直导轨可沿冷却水槽前后滑动,以调整导丝辊4和压丝辊3的相对位置。

导丝辊4后设置分丝装置5,分丝装置5设置在冷却水槽1的液面上方,其上刮落的水分也可以滴落在冷却水槽1中。冻胶丝通过分丝装置5之后由进丝辊7送入下道工序。

进丝辊7设置位置高于分丝装置5,分丝装置5在高度方向上一般不低于导丝辊4,以免冷胶丝脱离分丝装置5。分丝装置5的具体结构可以选用不同样式,一般不必调整,如果需要,可以设置分丝装置5也固定于一对平行的竖直轨道上,可以调整高度。此对导轨也可与冷却水槽1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以适应导丝辊4的位置。

在进丝辊7和冷却水槽1之间设置接水盘6。接水盘6整体位于冻胶丝之下,宽度大于冻胶丝行进路线的宽度,其前端贴合冷却水槽1,后端位于进丝辊7之下。图中接水盘6整体高于冷却水槽1,同时后端高于前端。

冻胶丝残余的水分跌落到接水盘6内,沿接水盘6的斜面回流到冷却水槽1中。可以在接水盘6与冷却水槽1之间只开设一个小缺口作为通道。通道中间可以设置一层过滤网。

当然也可以在接水盘6低位处设置排液装置,不直接回流到冷却水槽1中,而是集中处置回流液。此时则可以依据情况设置接水盘6可以低于冷却水槽1内的液面。

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