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丝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7279发布日期:2019-12-03 19:0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丝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母丝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锦纶丝的制造过程中,在母丝上油定型前,为防止上油时母丝粘连在一起,需要对母丝先进行完全冷却,分成单纤后再进行上油,使得丝束成型更好。现有的冷却装置主要通过甬道连接纺丝箱和风箱,通过风箱送出风以对纺丝箱内竖直悬挂的母丝进行冷却,但是受风力和风向的影响,吹出的风将不能对母丝均匀冷却,无法保证纺丝箱内的所有母丝都进行了完全冷却,这样母丝在上油时仍然容易粘连在一起难以分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丝冷却装置,可以高效的对纺丝箱内的所有母丝进行均匀降温冷却,避免母丝在上油时粘连在一起难以分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母丝冷却装置,其包括一个相对的两端设有开口且用于供母丝穿过的风箱,所述风箱设有多个注风口,每个所述注风口均设有一个注风管,多个所述注风管连通风机;所述风箱内还设有多个用于喷射水雾的雾化喷头,多个所述雾化喷头连接加湿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注风管的出风端设有与风箱转动连接的吹风部,所述吹风部凸出于注风口伸向风箱内部,所述吹风部弯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箱的内壁的横截面呈流线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部的弯折角度小于或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部内设有隔风板以将吹风部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小于第二风道的吹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靠近风箱内壁。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雾化喷头呈矩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风箱为铜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其一,当母丝通过风箱时,风机工作并通过注风管向风箱内送风,加快了母丝周围的空气流速,利于母丝散热;加湿器工作并通过雾化喷头向风箱内输送水雾,水雾可以增大风箱内的湿度,同时水雾可以吸收母丝散发的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母丝进行吹风和加湿双重降温,可以高效的对纺丝箱内的所有母丝进行均匀降温冷却,避免母丝在上油时粘连在一起难以分开;

其二,注风管的出风端设有与风箱转动连接的吹风部,吹风部凸出于注风口伸向风箱内部,吹风部弯折设置,通过转动每个吹风部,调整吹风部的吹风方向呈同一个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使风箱内的空气流向形成一个环流,有利于提高风箱内的空气流速,进而提高对母丝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风箱;11、轴承;20、风机;21、注风管;30、吹风部;31、隔风板;32、第一风道;33、第二风道;41、雾化喷头;42、加湿盘;43、加湿管;44、加湿器;45、控制阀;50、母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母丝50冷却装置,其包括一个相对的两端设有开口且用于供母丝50穿过的风箱10,所述风箱10设有多个注风口(图中没有注释),每个所述注风口均设有一个注风管21,多个所述注风管21连通风机20,可以根据风箱10的大小增减注风管21的数量,这里设有四个注风管21;所述风箱10内还设有多个用于喷射水雾的雾化喷头41,多个所述雾化喷头41连接加湿器44,这里的加湿器44采用超声波加湿器44。具体工作时,当母丝50通过风箱10时,风机20工作并通过注风管21向风箱10内送风,加快了母丝50周围的空气流速,利于母丝50散热;加湿器44工作并通过雾化喷头41向风箱10内输送水雾,水雾可以增大风箱10内的湿度,同时水雾可以吸收母丝50散发的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母丝50进行吹风和加湿双重降温,可以高效的对纺丝箱内的所有母丝50进行均匀降温冷却,避免母丝50在上油时粘连在一起难以分开。

优选地,每个所述注风管21的出风端设有与风箱10转动连接的吹风部30,所述吹风部30凸出于注风口伸向风箱10内部,所述吹风部30弯折设置。具体地,吹风部30的弯折角度小于或等于90°,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为90°,这样可以避免从吹风部30吹出的风直接冲击母丝50,造成部分母丝50变形甚至断裂。风箱10的每个注风口处均嵌设有一个轴承11,轴承11的内圈套接在吹风部30的外壁上,这样可以转动吹风部30以改变吹风部30的吹风方向,通过转动每个吹风部30,调整吹风部30的吹风方向呈同一个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使风箱10内的空气流向形成一个环流,有利于提高风箱10内的空气流速,进而提高对母丝50的散热效率。

优选地,为了减小风箱10内空气流动时的阻力,所述风箱10的内壁的横截面呈流线型设置。具体地,风箱10内壁的转角处导圆角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吹风部30内设有隔风板31以将吹风部30分隔为第一风道32和第二风道33,所述第一风道32的出风口小于第二风道33的吹风口,所述第一风道32的出风口靠近风箱10内壁。具体地,由于第一风道32的出风口小于第二风道33的吹风口,当风机20工作时,从第一风道32吹出的风的速度大于从第二风道33的吹的风速度,从第一风道32吹出的风可以带动从第二风道33的吹的风形成漩涡吹向母丝50,利于母丝50干燥且不易破坏母丝50质量,同时从第一风道32吹出的风靠近风箱10且风速较快,有利于吹散从雾化喷头41喷射出的水雾,加快水雾流动,提高母丝50降温的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多个所述雾化喷头41呈矩形阵列分布,这样可以更加均匀的往风箱10内喷射水雾,使母丝50的冷却更加均匀。具体地,加湿器44设有两个加湿管43,每个加湿管43远离加湿器44的一端设有中空设置的加湿盘42,两个加湿盘42分别固定于风箱10的上下两侧,每个加湿盘42上均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雾化喷头41,雾化喷头41的开口位于风箱10内,加湿器44产生的水雾通过加湿管43经加湿盘42从雾化喷头41进入风箱10内。同时加湿管43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阀45,控制阀45可以调节喷射水雾的多少,避免母丝50过湿,影响后续的上油工序。

优选地,为了提高风箱10的散热效率,这里的风箱10采用铜箱,铜的导热效率较高,可以快速散掉风箱10内的热量,利于母丝50冷却。

工作原理:

首先调节吹风部30,使吹风部30的吹风方向呈同一个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使风箱10内的空气流向形成一个环流;然后启动风机20并通过注风管21向风箱10内送风,启动加湿器44并通过雾化喷头41向风箱10内输送水雾;最后将母丝50通过风箱10,风箱10内形成的旋涡状的风可以对母丝50进行散热且不易损坏母丝50,同时风中夹杂的水雾可以快速降低母丝50的温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母丝50进行吹风和加湿双重降温,可以高效的对纺丝箱内的所有母丝50进行均匀降温冷却,避免母丝50在上油时粘连在一起难以分开。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