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4159发布日期:2020-02-21 20:20阅读:1389来源:国知局
抓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抓棉机。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中使用的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后制成,开清棉工序是纺纱生产的第一步,主要完成棉纤维的初步开松、除杂和喂入功能。

抓棉机是开清棉联合机的第一台机器,将预定配比的棉纤维依次抓取,喂入机器并使之混合,目前使用较多的自动抓棉机分为两种:往复式抓棉机和圆盘式抓棉机;其中圆盘式抓棉机利用抓取小车绕中心轴运转,抓棉打手逐层均匀抓取原棉;此种抓棉方式能够实现棉纤维由粗到细充分、均匀的混合,确保小比例成分能够均匀的混合到其他成分中去,此种圆盘式抓棉机在抓取回用棉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优势。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9707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圆盘式抓棉机,包括圆盘底座,圆盘底座轴心处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置有驱动中心轴转动的第一电机,中心轴沿径向设置有抓棉打手,抓棉打手远离中心轴的顶端连接有小车支架,中心轴位于抓棉打手转动方向的前方设置有辅助打手;中心轴与辅助打手之间连接有轴承,中心轴内设置有能够驱动辅助打手转动的第二电机,辅助打手内部设置有尖刺部,尖刺部上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伸入棉花内的尖刺,辅助打手侧壁设置有供尖刺伸出的通孔。采用本结构的圆盘式抓棉机,能够在抓棉打手抓取棉纤维之前将棉纤维挑松,对于由于棉纤维结块或者没有完全分散开,造成的抓棉打手抓取的棉纤维量不均匀现象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但是,棉块比较容易吸收灰尘,当抓棉打手和辅助打手对棉块进行击打时,会使掺杂在棉块内的灰尘飞起,从而有害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棉机,其通过设置除尘装置,便于对抓棉打手和辅助打手击打棉块时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因而能够减轻灰尘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抓棉机,包括圆盘、设置在圆盘上的抓棉打手以及设置在圆盘上的辅助打手,所述圆盘的下方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设置于圆盘下方的风机、连通于风机出风口的排尘管、连通于风机进风口的连接管以及与连接管远离风机一端连通的多个套管;每个所述套管中可拆卸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远离套管的一端朝向圆盘内部设置,每个所述套管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吸尘管的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圆盘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启动风机,然后风机使连接管产生负压,然后套管和吸尘管依次产生负压,从而便可对圆盘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排尘管将灰尘排出,因而能够减轻灰尘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吸尘管在对圆盘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会吸入很多棉絮,吸尘管可拆卸连接于套管,从而便于对吸尘管内的棉絮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于套管内壁的圆环以及沿圆环的周向均布的多个弹性片;每个所述弹性片朝下倾斜设置;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弹性片向靠近套管内壁运动的推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吸尘管进行固定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此时弹性片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吸尘管插入套管内,然后松开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在弹性片的作用下复位,当推动组件复位后,此时弹性片对吸尘管进行抵压,从而便可对吸尘管进行固定;当需要拆下吸尘管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然后将吸尘管拔出即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对吸尘管进行拆装,因而便于对吸尘管内的棉絮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按压环以及与按压环内腔连通的推动管;所述按压环凸出套管的顶部设置;所述推动管沿套管的轴向滑移于套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推动按压环移动,按压环移动带动推动管移动,这样便于对弹性片进行抵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管的形状呈圆台状,并且所述推动管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按压环的一端到远离按压环的一端依次递增;所述按压环与推动管之间设置有柱形的过渡段,所述套管的顶部内壁固接有环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周面抵接于过渡段的外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将吸尘管插入套管内,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推动管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吸尘管移动的可能性;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降低空气从推动管与套管的连接处进入套管的可能性,因而能够使吸尘管内的吸力较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的内周面上安装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进一步降低空气从推动管与套管的连接处进入套管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尘管的一侧安装有灰尘处理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灰尘处理机构,便于对吸尘管吸入的灰尘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灰尘处理机构包括与排尘管连通的螺旋分离器、连通于螺旋分离器顶部的出风管、连通于螺旋分离器底部的出尘管以及安装于出尘管下方的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风机的作用下,灰尘依次经过吸尘管、套管、连接管以及风机后进入螺旋分离器中,然后灰尘在螺旋分离器的作用下从出尘管进入收集箱内;通过灰尘处理机构,便于对灰尘进行处理,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管上安装有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器,能够降低灰尘从出风管处进入空气中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需要对圆盘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启动风机,然后风机使连接管产生负压,然后套管和吸尘管依次产生负压,从而便可对圆盘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排尘管将灰尘排出,因而能够减轻灰尘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吸尘管在对圆盘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会吸入很多棉絮,吸尘管可拆卸连接于套管,从而便于对吸尘管内的棉絮进行处理;

2.当需要对吸尘管进行固定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此时弹性片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吸尘管插入套管内,然后松开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在弹性片的作用下复位,当推动组件复位后,此时弹性片对吸尘管进行抵压,从而便可对吸尘管进行固定;当需要拆下吸尘管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然后将吸尘管拔出即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对吸尘管进行拆装,因而便于对吸尘管内的棉絮进行处理;

3.在风机的作用下,灰尘依次经过吸尘管、套管、连接管以及风机后进入螺旋分离器中,然后在螺旋分离器的作用下从出尘管进入收集箱内;通过灰尘处理机构,便于对灰尘进行处理,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灰尘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盘;11、抓棉打手;12、辅助打手;2、除尘装置;21、风机;22、排尘管;23、连接管;24、套管;25、吸尘管;3、灰尘处理机构;31、螺旋分离器;32、出风管;33、出尘管;34、收集箱;35、过滤器;4、固定机构;41、圆环;42、弹性片;43、推动组件;431、按压环;432、推动管;433、过渡段;44、限位块;4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抓棉机,如图1所示,包括圆盘1、安装在圆盘1上的抓棉打手11以及安装在圆盘1上的辅助打手12,圆盘1的下方安装有除尘装置2。

如图1所示,除尘装置2包括设置于圆盘1下方的风机21、连通于风机21出风口的排尘管22、连通于风机21进风口的连接管23以及与连接管23远离风机21一端连通的多个套管24;每个套管24中可拆卸连接有吸尘管25,吸尘管25远离套管24的一端朝向圆盘1内部设置,并且吸尘管25远离套管24的一端可安装喇叭口,每个套管24中安装有用于固定吸尘管25的固定机构4。当需要对圆盘1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启动风机21,然后风机21使连接管23产生负压,然后套管24和吸尘管25依次产生负压,从而便可对圆盘1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排尘管22将灰尘排出,因而能够减轻灰尘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吸尘管25在对圆盘1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会吸入很多棉絮,吸尘管25可拆卸连接于套管24,从而便于对吸尘管25内的棉絮进行处理。

如图1和图2所示,排尘管22的一侧安装有灰尘处理机构3;灰尘处理机构3包括与排尘管22连通的螺旋分离器31、连通于螺旋分离器31顶部的出风管32、连通于螺旋分离器31底部的出尘管33以及安装于出尘管33下方的收集箱34;出风管32上安装有过滤器35。在风机21的作用下,灰尘依次经过吸尘管25、套管24、连接管23以及风机21后进入螺旋分离器31中,然后灰尘在螺旋分离器31的作用下从出尘管33进入收集箱34内;通过灰尘处理机构3,便于对灰尘进行处理,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机构4包括固接于套管24内壁的圆环41以及沿圆环41的周向均布的多个弹性片42;每个弹性片42朝下倾斜设置,弹性片42可选用弹簧钢片;套管24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弹性片42向靠近套管24内壁运动的推动组件43。当需要对吸尘管25进行固定时,通过推动组件43对弹性片42进行抵压,此时弹性片42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吸尘管25插入套管24内,然后松开推动组件43,推动组件43在弹性片42的作用下复位,当推动组件43复位后,此时弹性片42对吸尘管25进行抵压,从而便可对吸尘管25进行固定;当需要拆下吸尘管25时,通过推动组件43对弹性片42进行抵压,然后将吸尘管25拔出即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4,便于对吸尘管25进行拆装,因而便于对吸尘管25内的棉絮进行处理。

如图3所示,推动组件43包括按压环431以及与按压环431内腔连通的推动管432;按压环431凸出套管24的顶部设置;推动管432沿套管24的轴向滑移于套管24内,手动推动按压环431移动,按压环431移动带动推动管432移动,这样便于对弹性片42进行抵压。推动管432的形状呈圆台状,并且推动管432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按压环431的一端到远离按压环431的一端依次递增;这样一方面便于将吸尘管25插入套管24内,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推动管432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吸尘管25移动的可能性。按压环431与推动管432之间设置有柱形的过渡段433,套管24的顶部内壁固接有环形的限位块44,限位块44的内周面抵接于过渡段433的外周面;通过设置限位块44,能够降低空气从推动管432与套管24的连接处进入套管24的可能性,因而能够使吸尘管25内的吸力较大。限位块44的内周面上安装有密封圈45,通过设置密封圈45,能够进一步降低空气从推动管432与套管24的连接处进入套管24的可能性。

该种抓棉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圆盘1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启动风机21,然后风机21使连接管23产生负压,然后套管24和吸尘管25依次产生负压;接下来灰尘依次经过吸尘管25、套管24、连接管23以及风机21后进入螺旋分离器31中,然后灰尘在螺旋分离器31的作用下从出尘管进入收集箱34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