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2058发布日期:2020-05-08 14:06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机是将纤维条随气流输送到高速回转的转杯内壁,在凝聚槽内形成纱尾,同时被加拈成纱引出绕成卷装股纱。现有的卷装纱线上难免留有纱头,从而需要借助吸纱嘴对卷装纱线上的废纱进行吸附,现有的吸纱嘴通常距离卷装纱线一定距离,然而随着纱线的不断缠绕以及不同卷装型号的纱线的大小不同导致卷装大小的不一,吸纱嘴对卷装纱线的吸附效果低下,从而导致纱线的质量降低。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762629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4月9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吸纱装置,包括吸纱嘴,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纱装置还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转轴和摆臂,所述的摆臂的一端安装所述的吸纱嘴,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转轴安装孔,所述的转轴穿装于所述的从动轮和所述的摆臂的转轴安装孔,所述的从动轮通过传送带与所述的主动轮传动连接,通过阻旋开关感应吸纱嘴是否与卷装纱线接触,当吸纱嘴与卷装纱线接触时,阻旋开关感应反馈信号,主动轮停止旋转,从而实现了吸纱嘴能达到对不同大小卷装进行吸纱头工作,且保证吸纱头的质量,但这种纱线输送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大,机构不够灵活稳定,同时也没有专门吸收余纱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种纱输送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没有专门吸收余纱的装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它可以根据光电传感器判断空管接头是否启动,并关闭剪刀阀门ⅰ以剪断后部纱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包括皮辊和旋转轴,所述皮辊和旋转轴之间为旋转连接,其二者接触处为纱线的进料口,所述皮辊一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进料口后设置出纱管道和负压管道,且所述出纱管道出口与所述负压管道入口相互交汇,所述出纱管道入口与所述负压管道出口各自向外叉分;所述出纱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剪刀阀门ⅰ,所述负压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剪刀阀门ⅱ,根据光电传感器判断空管接头启动,并关闭剪刀阀门ⅰ以剪断后部纱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皮辊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皮辊圆形孔,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所述皮辊圆形孔内,当接头启动时,皮辊接触旋转轴从而开始旋转,光电传感器通过所述皮辊旋转产生的距离差判断空管接头启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纱管道内设置有吸气口ⅰ,所述吸气口ⅰ固定安装在靠近所述出纱管道出口处位置,所述吸气口ⅰ的吸气方向ⅰ为所述出纱管道的出口方向,所述吸气口ⅰ跟剪刀阀门ⅰ同时打开,辅助出纱管道更快速的出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管道内设置有吸气口ⅱ,所述吸气口ⅱ固定安装在所述负压管道入口处与剪刀阀门ⅱ之间,并靠近剪刀阀门ⅱ位置,所述吸气口ⅱ的吸气方向ⅱ为所述负压管道的出口方向,所述吸气口ⅱ跟剪刀阀门ⅱ同时打开,辅助负压管道更快速的吸走余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气口ⅰ跟剪刀阀门ⅰ同时关闭,并同时打开所述吸气口ⅱ跟剪刀阀门ⅱ,原本位于所述出纱管道内的纱线随即被吸入负压管道,保证纱线处于绷紧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纱管道和所述负压管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出纱管道和所述负压管道具有耐腐蚀,耐摩擦,硬度高等优点,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根据光电传感器判断空管接头是否启动,关闭剪刀阀门ⅰ以剪断后部纱线,从而保证纱线处于绷紧状态;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光电传感器通过皮辊旋转产生的距离差判断空管接头启动;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所述吸气口ⅰ跟剪刀阀门ⅰ同时打开,辅助出纱管道更快速的出纱;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所述吸气口ⅱ跟剪刀阀门ⅱ同时打开,辅助负压管道更快速的吸走余纱;

(5)所述吸气口ⅰ跟剪刀阀门ⅰ同时关闭,并同时打开所述吸气口ⅱ跟剪刀阀门ⅱ,原本位于所述出纱管道内的纱线随即被吸入负压管道,保证纱线处于绷紧状态;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所述出纱管道和所述负压管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出纱管道和所述负压管道具有耐腐蚀,耐摩擦,硬度高等优点,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管接头启动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剪刀阀门ⅰ、剪刀阀门ⅱ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电传感器;2-皮辊;3-旋转轴;4-纱线;5-出纱管道;6-负压管道;7-进料口;201-皮辊圆形孔;501-剪刀阀门ⅰ;502-吸气口ⅰ;503-吸气方向ⅰ;601-剪刀阀门ⅱ;602-吸气口ⅱ;603-吸气方向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皮辊2和旋转轴3,所述皮辊2和旋转轴3之间为旋转连接,其二者接触处为纱线4的进料口7,所述纱线4通过进料口7进入空管接头;所述皮辊2一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所述进料口7后设置出纱管道5和负压管道6;

如图3所示,所述出纱管道5出口与所述负压管道6入口相互交汇,所述出纱管道5入口与所述负压管道6出口各自向外叉分;所述出纱管道5上固定安装有剪刀阀门ⅰ501,所述负压管道6上固定安装有剪刀阀门ⅱ601,根据光电传感器1判断空管接头启动,并关闭剪刀阀门ⅰ501以剪断后部纱线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皮辊2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皮辊圆形孔201,所述皮辊2位于所述旋转轴3与所述光电传感器1之间,所述光电传感器1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所述皮辊圆形孔201内,当接头启动时,皮辊2接触旋转轴3从而开始旋转,光电传感器1通过所述皮辊2旋转产生的距离差判断空管接头启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出纱管道5内设置有吸气口ⅰ502,所述吸气口ⅰ502固定安装在靠近所述出纱管道5出口处位置,所述吸气口ⅰ502的吸气方向ⅰ503为所述出纱管道5的出口方向,即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所述吸气口ⅰ502跟剪刀阀门ⅰ501同时打开,辅助出纱管道5更快速的出纱。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负压管道6内设置有吸气口ⅱ602,所述吸气口ⅱ602固定安装在所述负压管道6入口处与剪刀阀门ⅱ601之间,并靠近剪刀阀门ⅱ601位置,所述吸气口ⅱ602的吸气方向ⅱ603为所述负压管道6的出口方向,即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所述吸气口ⅱ602跟剪刀阀门ⅱ601同时打开,辅助负压管道6更快速的吸走余纱。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吸气口ⅰ502跟剪刀阀门ⅰ501同时关闭,并同时打开所述吸气口ⅱ602跟剪刀阀门ⅱ601,原本位于所述出纱管道5内的纱线4随即被吸入负压管道6,以保证纱线4处于绷紧状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空管接头储纱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5,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出纱管道5和所述负压管道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出纱管道5和所述负压管道6具有耐腐蚀,耐摩擦,硬度高等优点,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