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0993发布日期:2020-05-12 15:4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真空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蚕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蚕茧通常指桑蚕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保护层包括茧衣、茧层和蛹衬等部分。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蛹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可用于制药及提取蛹油,并可作鱼和家畜的饲料。据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在缫丝之前需要对蚕茧进行浸泡蒸煮,让蚕茧内部充分吸水,以便缫丝顺利完成,但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不能让蚕茧内部充分进水,达不到缫丝的最佳效果。

为了避免上述不足,安徽金丝巢丝绸有限公司于2011年07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申请号:201120245030.0)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所述容器上部设有加茧盖,所述加茧盖与容器形成可开闭连接的加茧口,所述容器底部设有出茧盖,所述出茧盖与容器形成可开闭连接的出茧口,所述容器内设有压茧板,所述压茧板将容器分成位于压茧板上方的真空腔和位于压茧板下方的渗透腔,所述真空腔侧壁上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连接抽真空设备,所述渗透腔侧壁上设有水管,所述水管连接水箱。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茧腔内吸水充分,在煮茧完成后丝胶溶解少以及缫丝时故障少,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该结构使用时非常不方便,由于抽气管的阻挡,使得压茧板不能轻易的拆卸掉,需要人工将蚕茧从压茧板上的孔洞中加入压茧板下方的渗透腔中,并且当吸水完毕需要排除蚕茧时,常出现蚕茧残留现象,不能排除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渗透装置,可以方便的加入蚕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渗透装置,包括缸、组合盘、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的缸包括缸体和缸盖,缸体上方侧壁上设置有真空管用于抽取缸体内的空气,缸体下方设置有出茧口,缸体通过缸盖密封;组合盘由多个转盘构成,每个转盘均包括半圆板和转筒,半圆板的中心位于转筒的轴芯上且半圆板的板面垂直于转筒的轴芯布置,多个转盘的半圆板重叠在一起且转盘的转筒套叠在一起,半圆板上开设有缺口和/或孔洞;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转盘转动使得半圆板上的缺口和/或孔洞处于错开或处于相对应位置;第二动力机构驱动组合盘沿缸体内部上下运动;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组合盘和第一动力机构,可以实现组合盘的状态调节,保证其可以收拢,这样在打开或关闭缸盖的时候组合盘不会与真空管发生干涉,还保证其可以打开,这样就可以实现蚕茧的按压,使得蚕茧一直处于水位之下;第二动力机构的设置,使得组合盘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这样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组合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组合盘呈半圆状;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组合盘呈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组合盘呈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组合盘呈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多轴转动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壳体和组合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动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壳体和端盖;

图9是图8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真空渗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动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伸缩杆上的压簧;

图12是第二动力机构固定在第一动力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与图1至图5,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多轴转动板装置,包括组合盘20和第一动力机构30,所述的组合盘20由多个转盘构成,每个转盘均包括圆形板和转筒212,圆形板的中心位于转筒212的轴芯上且圆形板的板面垂直于转筒212的轴芯布置,多个转盘的圆形板重叠在一起且转盘的转筒212套叠在一起,圆形板上开设有缺口和/或孔洞,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转盘转动使得圆形板上的缺口和/或孔洞处于错开或处于相对应位置。由圆形板和转筒212构成的转盘,可以套设在一起,多个转盘的转筒212套叠在一起,其端部可以伸出来便于让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多个圆形板叠加在一起时,通过其上不同位置开设缺口和/或孔洞,就能实现多个圆形板叠加状态的改变,比如某些孔被打开、某些孔被封闭,这样就能用在很多需要调节圆形板孔洞位置的系统中。

为了进一步说明各转盘的组合关系,下面提供了三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供参考。

实施例一,所述的组合盘20包括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外径等于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内径,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插置于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中且第一转盘21的圆形板抵靠在第二转盘22的圆形板上时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从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中伸出;第一动力机构30固定在第二转盘22上并驱动第一转盘21转动。这种结构下,只有两个转盘,这样就可以保持第二转盘22不动,只需要驱动第一转盘21转动即可,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上不同的缺口和/或孔洞在第一转盘21的转动过程中会发生错位或对应。

实施例二,所述的组合盘20包括第三转盘23和第四转盘24,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外径等于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内径,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插置于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中且第三转盘23的圆形板抵靠在第一转盘21的圆形板上时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从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中伸出,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外径等于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内径,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插置于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中且第二转盘22的圆形板抵靠在第四转盘24的圆形板上时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从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中伸出;第一动力机构30固定在第四转盘24上并驱动第一转盘21、第二转盘22以及第三转盘23转动。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设置了四个转盘,转盘越多,其可以实现的功能就越多。

实施例三,所述的组合盘20包括第五转盘25和第六转盘26,第五转盘25的转筒212外径等于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内径,第五转盘25的转筒212插置于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中且第五转盘25的圆形板抵靠在第三转盘23的圆形板上时第五转盘25的转筒212从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中伸出,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外径等于第六转盘26的转筒212内径,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插置于第六转盘26的转筒212中且第四转盘24的圆形板抵靠在第六转盘26的圆形板上时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从第六转盘26的转筒212中伸出;第一动力机构30固定在第六转盘26上并驱动第一转盘21、第二转盘22、第三转盘23、第四转盘24以及第五转盘25转动。同样地,实施例三中使用了六个转盘,并通过对其具体结构的描述可以看出由六个转盘组合成的组合盘20应当如何设置。

当然,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转盘,只需要依据以上三个实施例的设置方式来将多个转盘组合起来即可。

下面针对该结构在真空渗透装置的具体使用要求来阐述各转盘上的缺口和/或孔洞应当如何开设。

具体地,所述六个转盘的圆形板上均开设有缺口构成半圆板211,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第一转盘21、第三转盘23以及第五转盘25转动180度后六个转盘的圆形板组合成一个圆形。这样设置以后,就能让组合盘20可以收纳为半圆状态,如图1所示,也可以打开为圆形状态,如图3所示。实际使用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收纳的形状,比如收纳成1/4圆也是可以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转盘21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孔洞213,第三转盘23和第五转盘25上在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孔洞231和第三孔洞251,在设置第一孔洞213、第二孔洞231以及第三孔洞251后,常态下,这三个孔洞位置对应,那么这三个孔洞就构成一个可以贯通的孔洞;当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第三转盘23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孔洞213和第二孔洞231处于错开位置,这样就相当于将这个贯通的孔洞给关闭起来了,也就实现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实现孔洞的打开和关闭。第二转盘22、第四转盘24以及第六转盘26分别按相同方式设置第一孔洞213、第二孔洞231以及第三孔洞251,这样就能实现一个整圆板面上孔洞的打开和关闭。图3所示的为孔洞打开的状态,图4和图5所示的为孔洞关闭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转盘21、第三转盘23以及第五转盘25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缺口214、第二缺口232以及第三缺口252;第一转盘21上的第一孔洞213和第三转盘23上的第二孔洞231处于相对应位置或错开位置时第一缺口214和第二缺口232均处于相对应位置;第一转盘21上的第一孔洞213和第五转盘25上的第三孔洞251处于相对应位置时第一缺口214和第三缺口252处于错开位置。这样设置以后,当我们钻洞第三转盘23让第一孔洞213和第二孔洞231处于错开位置时,第一缺口214和第二缺口232依然是在对应位置;此时,再同步转动第一转盘21和第三转盘23,让对应位置的第一缺口214、第二缺口232转动到与第三缺口252对应的位置,就能实现组合盘20孔洞位置关闭、边缘缺口打开的状态。第二转盘22、第四转盘24以及第六转盘26分别按照相同方式设置第一缺口214、第二缺口232以及第三缺口252,这样就能实现一个整圆板面上边缘缺口的打开和关闭。图3和图4所示的即缺口关闭的状态,图5所示的即缺口打开的状态。

通过以上设置的孔洞和缺口,我们就能理解如何通过转动转盘来实现孔洞或缺口的打开与关闭,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置孔洞和缺口。

为了保证孔洞能最大化打开和可靠的关闭,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转盘21的半圆板21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扇形孔洞构成第一孔洞213,扇形孔洞由外弧线、内弧线以及两条半径围合而成,外弧线、內弧线、半径以及半圆板211的共用同一个圆心,扇形孔洞两条半径的夹角为,相邻两个扇形孔洞的朝向彼此一侧的两条半径的夹角为,其他转盘按相同方式布置扇形孔洞。这样设置以后,可以准确的对各转盘转角进行计算和控制,比如采用相同的夹角后,控制第三转盘23和第四转盘24转动后就可以实现孔洞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地,第一转盘21的半圆板211边缘处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弧形缺口构成第一缺口214,弧形缺口的圆心位于半圆板211的圆周上,相邻两个弧形缺口的圆心在半圆板211上的夹角为,即两个弧形缺口的圆心均与半圆板211的圆心连线后所形成的夹角为,其他转盘按相同方式布置弧形缺口。由于弧形缺口的夹角为,这样在调节孔洞的打开和关闭状态时,不会影响到弧形缺口的打开状态,并且易于计算各转盘的转角。

参阅图6至图9,第一动力机构30的结构有很多种,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动力机构30包括大齿轮31、小齿轮32以及第一电机33,从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中伸出的第五转盘25的转筒212端部、从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中伸出的第三转盘23的转筒212端部、从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中伸出的第一转盘21的转筒212端部、从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中伸出的第二转盘22的转筒212端部、从第六转盘26的转筒212中伸出的第四转盘24的转筒212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大齿轮31,五个大齿轮31的轴芯重合;每个大齿轮31旁侧均设置有与之啮合的小齿轮32,每个小齿轮32均通过一个第一电机33驱动。通过大齿轮31和小齿轮32以及第一电机33的配合,可以方便的实现第一转盘至第五转盘的独立运动,且互相之间不会产生影响;这里采用相同尺寸的大齿轮31和小齿轮32,保证各转盘转动的精确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动力机构30包括壳体34、隔板35、端盖36以及转轴37,壳体34呈桶状,壳体34内设置有台阶用于放置隔板35,壳体34的开口处通过端盖36密封,壳体34固定在第六转盘26的半圆板211上,壳体34的底部以及隔板35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通孔供其他转盘的转筒212插入,隔板35和端盖36之间沿轴向均匀间隔布置五个转轴37,小齿轮32固定在转轴37上,第一电机33固定在壳体34和隔板35围合而成的区域内并驱动转轴37转动。

采用以上结构的第一动力机构30,集成度更高,所有部件都被密封在壳体34内,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使用,比如水中,当需要第一动力机构30控制组合盘20时,只需要让发出控制信号给第一电机33即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参阅图1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真空渗透装置,包括缸10、组合盘20、第一动力机构30、第二动力机构40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的缸10包括缸体11和缸盖12,缸体11上方侧壁上设置有真空管111用于抽取缸体11内的空气,缸体11下方设置有出茧口112,缸体11通过缸盖12密封;组合盘20由多个转盘构成,每个转盘均包括半圆板211和转筒212,半圆板211的中心位于转筒212的轴芯上且半圆板211的板面垂直于转筒212的轴芯布置,多个转盘的半圆板211重叠在一起且转盘的转筒212套叠在一起,半圆板211上开设有缺口和/或孔洞;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转盘转动使得半圆板211上的缺口和/或孔洞处于错开或处于相对应位置;第二动力机构40驱动组合盘20沿缸体11内部上下运动;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动力机构30和第二动力机构40。通过设置组合盘20和第一动力机构30,可以实现组合盘20的状态调节,保证其可以收拢,这样在打开或关闭缸盖12的时候组合盘20不会与真空管111发生干涉,还保证其可以打开,这样就可以实现蚕茧的按压,使得蚕茧一直处于水位之下;第二动力机构40的设置,使得组合盘20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这样适用性更广。

参阅图7至图9,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动力机构30包括壳体34、隔板35、端盖36、转轴37、大齿轮31、小齿轮32以及第一电机33,壳体34呈桶状,壳体34内设置有台阶用于放置隔板35,壳体34的开口处通过端盖36密封,壳体34的桶底固定在最上方转盘的半圆板211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胶垫密封,壳体34的底部以及隔板35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通孔供其他转盘的转筒212插入,各转盘的转筒2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隔板35和端盖36之间沿轴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转轴37,小齿轮32固定在转轴37上,第一电机33固定在壳体34和隔板35围合而成的区域内并驱动转轴37转动;各转筒212端部均设置有一个大齿轮31且多个大齿轮31的轴芯重合,每个大齿轮31分别与转轴37上的小齿轮32相啮合;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机33的启停和正反转。采用该结构的第一动力机构有很多优点,前面已经阐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参阅图11和图12,第二动力机构40有很多种实现方式,考虑到缸体11内的结构比较紧凑,需要调节的行程也比较大,故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动力机构40包括伸缩杆41、压簧42、第二电机43以及钢丝44,伸缩杆41的一端固定在端盖36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缸盖12上,伸缩杆41可自由伸长和缩短,伸缩杆41的外侧套设有压簧42,第二电机43固定在缸盖12上,钢丝44的一端固定在端盖36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电机43的轴上,压簧42的弹性作用力让第一动力机构30和组合盘20向缸体11下方运动,第二电机43正/反转时钢丝44伸长/收缩使得第一动力机构30和组合盘20向缸体11下方/上方运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电机43的启停和正反转。由于压簧42的设置,使得伸缩杆41的长度与钢丝44的长度相吻合,当钢丝44伸长时,伸缩杆41也就伸长了,当钢丝44缩短时,伸缩杆41也就缩短了。伸缩杆41可以买成品,选择规则时需要注意,选择那种可以自由、灵活伸缩的伸缩杆41即可。

这里的组合盘20结构有很多种,可以使用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一中的组合盘20结构,该结构的组合盘20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最基本的收拢和展开功能,展开后相当于压茧板,收拢后方便缸盖12开合。

组合盘20也可以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案,该结构的组合盘20除了能够实现基本的功能外,还能实现其上孔洞的开合,从而能够实现储水和放水,这样就能保证最后排出蚕茧时,可以对残留的蚕茧进行冲洗。

组合盘20也可以采用实施例三中的方案,该结构的组合盘20不仅能实现孔洞的开合,还能实现边缘缺口的开合,这样在冲洗时,能够从组合盘20的边缘泄水,冲洗的效率更高,基本可以实现无蚕茧残留。

以上具体的实施例中,组合盘20上孔洞和缺口的开设在前文中已经详细的阐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由于采用了较大的孔洞结构,这样就不能阻挡蚕茧,故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五转盘25的半圆板211下侧板面以及第六转盘26的半圆板211上侧板面固定设置有纱网,纱网覆盖在扇形孔洞上,纱网可以允许水流通过且能阻止蚕茧通过,这样就能保证将蚕茧压在水下。实际设置时,可以在孔洞内设置纱网,但这样会比较复杂,故本发明中,将纱网设置在第五转盘25的半圆板211下侧板面以及第六转盘26的半圆板211上侧板面,这样安装和拆卸纱网非常方便,并且不会影响各转盘的转动。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真空渗透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打开缸盖12,将待处理蚕茧放入缸体11中;b、合上缸盖12,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动力机构40,第二动力机构40驱动组合盘20向缸体11下方移动至水位线位置处;c、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动力机构30,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组合盘20由半圆状展开成第一状态,第一状态即组合盘20整体为圆形盘状且盘上开设有孔洞限制蚕茧通过且容许水流过;d、向缸体11内灌水直至高于水位线后停止灌水,启动抽真空设备将缸体11内抽真空;e、待处理蚕茧充分吸水后,恢复缸体11内的气压,打开出茧口112将蚕茧和水共同排出后再关闭出茧口112;f、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动力机构30,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组合盘20收拢成半圆状;g、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动力机构40,第二动力机构40驱动组合盘20向上运动复位。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方便的向缸体11内加入蚕茧,不会受到组合盘20的影响,同时,在蚕茧加入完成后,组合盘20展开后还能起到压茧板的作用,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完全替代人工,全部由机械完成,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操作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e中,包括如下步骤:e1、待处理蚕茧充分吸水后,恢复缸体11内的气压;e2、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动力机构40,第二动力机构40驱动组合盘20向下运动至蚕茧聚集在缸体11下方;e3、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动力机构30,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组合盘20展开成第二状态,第二状态即组合盘20为实体盘状并将缸体11分为上下独立的区域;e4、打开出茧口112将组合盘20下方的蚕茧和水共同排出;e5、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动力机构30,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组合盘20展开成第一状态让组合盘20上方的水落下并冲洗残留蚕茧,冲洗完毕后关闭出茧口112。采用这些步骤,可以避免蚕茧残留现象,并且以上冲洗的过程也是自动完成的,实现起来非常方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e5中,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组合盘20展开成第三状态让组合盘20上方的水落下并冲洗残留蚕茧,第三状态即组合盘20为实体盘状且边缘处有缺口供水流下。前面的步骤中,是通过孔洞的开合实现蓄水和泄水,实际使用时,蚕茧一般残留在缸体11的内壁上,孔洞放的水一般是从组合盘20中间落下的,冲洗效果不是很好。这里让水从缸体11的边缘流下,这样冲洗残留的蚕茧会非常的有效,效果非常好,冲洗后基本无残留。

为了实现以上步骤,我们可以选用前面所描述过的真空渗透装置来执行,其具体的机构前面已经述及,这里就不再赘述。当采用最优选的六个转盘、有中间扇形的孔洞和边缘缺口、并且孔洞的夹角为、边缘缺口的夹角为这个方案时,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控制:所述的步骤c中,六个转盘的半圆板211重合即对应组合盘20的半圆状,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第一转盘21、第三转盘23以及第五转盘25转动180°让组合盘20从半圆状变为第一状态;步骤e3中,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第三转盘23和第四转盘24逆时针转动让组合盘20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步骤e5中,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第一转盘21、第二转盘22、第三转盘23以及第四转盘24顺时针转动让组合盘20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三状态;步骤f中,第一动力机构30驱动第一转盘21、第二转盘22、第三转盘23、第四转盘24以及第五转盘25分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转动180°让组合盘20从第三状态恢复至半圆状。驱动每个转盘转动,只需要让控制单元控制对应的第一电机33转动即可,转动的角度可以根据第一电机33的转角、大齿轮31和小齿轮32的齿轮比就可以方便的计算得出。

这里优选地,采用前面所述的第一动力机构30和第二动力机构40来实现组合盘20状态的切换,第一动力机构30和第二动力机构40的结构前面已经详细阐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