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95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和超高压电缆,其中各导体由用绝缘液体浸渍的分层绝缘所环绕,所述绝缘是由纸/聚烯/纸叠层构成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电缆,其中上述纸/聚丙烯/纸叠层的中心层是由经幅照的聚丙烯薄层构成的。
用于传输高压或超高压的电缆包含利用分层绝缘包绕的绞合导体,该绝缘是由用绝缘液体浸渍的纸/聚丙烯/纸叠层构成的,这种电缆已经使用很长时间。在这种电缆中,导体最好为楔块(quoins)型或“Milliken(马利肯)”型。“Millken”型导体本身利用细的导体通过使彼此绝缘的各部分集中而形成,以便将寄生电流降到最小。
然而,上述公知类型的电缆具有的缺点是,因绝缘液体的作用,沿纵向和横向,特别是沿竖直方向该聚丙烯层产生明显的膨胀,这会带来严重的缺点,影响电缆最终的电特性。
已经尝试采取几种方式克服这一缺点a)对该聚丙烯薄层进行预浸渍(UK—A—1045 527);b)在潮湿环境中用纸/聚丙烯/纸叠层包绕导体,然后干燥已包绕的导体,使得在干燥步骤期间纸的收缩能够补偿由于存在绝缘液体引起聚丙烯的膨胀(US—A—4571357、US—A—4602121);
c)生产降低膨胀度的电缆。本发明属于C的范围。
关于沿纵向产生的膨胀,所产生的最重要的缺点在于,与聚丙烯的中心层相反,构成为叠层的外围层的纸没有产生任何膨胀。
因此,在中心层和外围层之间的叠层中产生尺寸的相对变化,在接触面中这产生一个力,使叠层中的各层中产生相对滑动。
随之可能使各层彼此分离,即使是局部的,也能对电缆的性能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在电缆制造和放置的过程中,在电缆不可避免地受到弯曲时,在分层的叠层中即在电缆的绝缘中产生滑动应力。
通常这种滑动应力当叠层完整时并不是有害的,但是假如在分层的各不同层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时,当开始产生彼此分离时,就会引起在叠层的各层中扭曲、弯曲、错位和断裂。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US—A—3749812提出,在大约300℃下热压该聚丙烯薄层,并且在其冷却之前,使其夹在被加压的两层冷的纸带(处于室温下)之间。在室温和没有浸渍剂的情况下,纸的外层将聚丙烯的中心层保持在弹性伸长的状态下,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叠层也被称为“预施应力的”叠层。当该叠层后来被放在适当的绝缘液体中时,其以受控的方式膨胀,并趋于消除应力的状态。
而竖直方向膨胀引起在分层的绝缘中处于高压的状态,使得电缆整体变得极为坚硬。
这一缺点在Miliken型电缆中是特别严重的,其中,导体的低机械刚性(导体由细线构成因此是高柔性的)使得在弯曲时缺少对绝缘的适当支承,破坏它的整齐度,使得绝缘更为受到局部损伤。
根据US—A—3775549专利,利用由双取向的聚丙烯薄层构成的叠层可降低膨胀,该薄层利用一种呈熔融态流出的聚烯烃构成的粘接剂粘接到纸上,所述聚烯烃是聚丙烯或聚丙烯的共聚物。
然而,由于涉及大量的步骤,这种叠层的制作过程是十分复杂和昂贵的。事实上,首先必须压制聚丙烯薄层,然后还得沿机加工方向和横向两者进行取向。最后,利用熔融的聚丙烯或它的一种共聚物层将这一薄层连接到纸上。
因而仍然强烈感到需要一种纸/聚丙烯/纸叠层,其能利用绝缘液体浸渍而不会膨胀到明显的程度,并且能以简单的方式制造,具有高度稳定的机械和电气特性。
现在已经意外发现,利用一种其中心层由利用高能电离的射线进行照射的聚丙烯薄层构成的纸/聚丙烯/纸叠层,可以实现这些目的。
为什么被照射的聚丙烯展现这些特性的原因迄今没有确定。
有人认为这种特性可能与高结晶度有关,这种结晶度是由所添加的具有化学核化剂作用的聚丙烯提供的,此外其具有很强的结晶趋势,它们在存在绝缘液体的情况下膨胀程度较小,但是也有人指出,这是不够的,因为它们的某些电特性(特别是损耗系数)变差。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表述中,术语“高压和超高压”用于指电压为200千伏和其以上的电压。
术语“绝缘液体”是指粘度非常低(5—15厘沲级)和电阻率至少为1016欧/厘米的油类,例如矿物油、烷基萘、烷基苯。由EP—A—0001494所介绍的绝缘液体的典型示例是癸基苯(decylbenzene)、十二烷基苯、苄基甲苯、二苄基甲苯,1—甲基萘、单异丙基二苯、1—苯基—1—(3,4二甲基—二苄基)—乙烷、1,2—二苯乙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术语“叠层”是指厚度一般范围为70—300微米,最好是70—200微米的平面状材料,是利用常规技术通过将至少两层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重叠彼此构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三层的叠层是优选的,因为它们在机械应力下呈现较好的对称性,呈现的状态(摩擦)与纸带相类似。在纸/聚丙烯/纸叠层的情况下,一般或全部为由纤维素形成的纸。每一层纸最好由单层构成,其最大厚度为80微米,最好所述厚度范围为20—50微米。低密度型的纸一般具有的最大密度为0.85克/厘米3。通常对空气的不透气性范围为从10×106—30×106(伊曼纽里)Enanueli单位(G.Trogu“改进的Emanueli织物透气性测试仪和其它纸类气阻测试仪之间的比较”纸浆和造纸工业技术协会(TAPPI)第44卷第10期,1961,10,176—182A页)。优选的纸的型式是20—50微米厚的电工级纤维素纸,密度为0.65—0.75克/厘米3,对空气的不透气性为10—30×106Emanueli单位。通常聚丙烯薄层的厚度等于叠层总厚度的35—70%,最好为50—65%。
术语“聚丙烯”是指由一组合中选出的一种材料,该组合包含(a)聚丙烯的均聚物,(b)由丙烯和一种烯烃随机构成的共聚物,该烯烃是由含有乙烯、具有4—10C(碳)的1—烯烃、具有4—10C的二烯烃类的组合中选出的,然而如果当所述烯烃是乙烯时,按重量计它的最大聚合物含量大约为5%(优选4%),当所述烯烃是一种具有4—10C的1—烯烃时,它的最大聚合物含量按重量计大约为20%(优选16%),以及当所述烯烃是一种具有4—10C的二烯烃时,它的聚合物含量按重计大约为5%(优选4%),以及(c)由丙烯和由某一组合中选择的烯烃类随机构成的三聚物,该组合包含乙烯和具有4—8C的1—烯烃类,然而,如果当所述烯烃中的一种是乙烯时,它的最大聚合物含量按重量计约为5%(最好4%),所述具有4—8C的1—烯烃的最大聚合物含量按重量计约为20%(最好16%)。具有4—10C的1—烯烃类包含具有4—10C的线型或带分支的1—烯烃类,例如1—丁烯、异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3,4—二甲基—1—丁烯、1—庚烯、3—甲基—1—己烯以及其它。
具有4—10C的二烯烃的典型实例是1,3—丁二烯、1,4—戊二烯、异戊二烯、1,5己二烯、2,3—甲基—1,3—己二烯以及其它。
术语“经照射的聚丙烯”指利用高能电离射线照射的聚丙烯。一种适当类型的经照射的聚丙烯是由US—A—4916198介绍的。根据所述文件,经照射的聚丙烯的制备方法为(1)通过照射线型聚丙烯,(a)其中的环境为产生并维持活性氧浓度为所述环境体积的大约15%以下,(b)利用量值范围从大约1至1×104兆拉德(megrad)/分的高能电离射线,持续时间足以使所述线型聚丙烯的链大量裂开,然而不足以使之胶化;(2)通过将经照射的材料保持在所述环境中,持续时间足以使该链形成明显数量的长的分支;以及(3)然后在所述环境中处理经照射的材料,使得存在于所述经照射的材料中的所有游离基基本上去活化。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和超高电缆,其包含若干个导体、至少一个半导体层、一个利用绝缘液体浸渍的分层绝缘以及外金属护套,其中所述绝缘是由纸/聚丙烯/纸叠层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的中心层由经照射的聚丙烯薄层构成。
最好,在145℃下热处理(红外线)持续至少15秒之后,在可忽略的加热和冷却速率下,或者在压力容器的真空中持续等量的时间加热本发明的纸/聚丙烯/纸叠层,该叠层的中心层是由经照射的聚丙烯薄膜构成,在渐近的状态下(至少3天)在癸基苯中在100℃下浸渍之后膨胀小于5%。
经照射的聚丙烯的典型示例是ProfaxTMPF611(Himont)其特征在于,根据ASTMD1238规程测定的熔融指数为40分克/分,根据ASTMD792A—2规程测定的密度为0.902克/厘米3,Vlcat95(维卡仪95)软化点为150℃。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纸/聚丙烯/纸叠层,其特征在于,它的中心层是由经照射的聚丙烯薄层构成的。
各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电缆的一个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电缆一部分的透视图,其各部分依次除去以强调表示其结构;图2是叠层绝缘带的横断面图,利用该带构成图1所示电缆的分层绝缘;图3表示叠层的聚丙烯层的结晶度随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化,根据本发明的叠层的聚丙烯层为(L1),根据现有技术的叠层的聚丙烯层为(L2)。
在图1中所表示的电缆是本发明的液态油单极电缆。
该电缆包含电导体1,其例如由若干铜制导体2构成,具有一导管3,构成为电缆绝缘液体例如十二烷基苯的通道。
导体2呈铜楔块形,或者在Milliken型电缆中它们由一束铜线构成。
围绕导体1形成半导体层4,例如通过绕上带有半导电碳黑的纤维素纸的半导体纸带。
围绕半导体层4通过绕上纸/聚丙烯/纸叠层带6形成分层的绝缘5,该叠层的中心层由经照射的聚丙烯薄层构成。
在分层的绝缘5的全部范围内有半导体层7,它的结构与早前指出的半导体层4相同。
金属护套8例如为铅制,包住早先介绍的电缆所有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所述护套内部的每一空隙由电缆的绝缘液体所充满,特别是浸渍分层的绝缘5。
通过缠绕纸/聚丙烯/纸叠层带6形成分层的绝缘5,它的中心层由经照射的聚丙烯薄层构成。
由图2看出,该叠层包含由经照射的聚丙烯构成的中心层9,它的上下表面10分别由各纸层11特别是纤维素纸所夹住。
按照预期的电压,分层的绝缘5包含卷绕100—300圈的叠层6。
在包绕之前,最好在相对湿度(UR)范围是10—80%的环境中对叠层6进行预处理。
在包绕步骤进行的过程中,叠层的UR范围最好为10—80%,更优选为10—60%。
在包绕之后,在真空中干燥电缆(压力约0.002—0.01毫巴;温度大约135℃),然后在装有绝缘液体例如十二烷基苯的容器中进行浸渍。
在从室温到大约1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浸渍,一般持续1—2天。
本发明的优点之一由这样一个事实所体现,其还可以在高于90℃的温度下进行浸渍,因为经照射的聚丙烯比未经照射的聚丙烯膨胀较少,因而能够在接近电缆最大运行温度的温度下(大约90℃)进行浸渍,而不会由于过分膨胀使性能恶化。
事实上,膨胀随温度增加,在使用未经照射的聚丙烯的情况下,当温度超过90℃时,总共产生的膨胀是不能容许的;因此,在135℃的干燥热处理之后和浸渍之前,电缆必须“冷却”持续几天,导致成本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在接近运行温度的温度下能够进行浸渍,通过在干燥之后移动本发明的电缆直接进入浸渍容器,或者冷却经包绕的电缆所需持续时间短得多的情况下,上述缺点就会被克服。
应当指出,假如在相对湿度非常高(例如95%)的条件下进行包绕,由于吸收湿气使纸显出厚度增加,在包绕的电缆进行干燥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该湿气,因此剩余湿气变弱。
这点能用于对在接近电缆运行温度的温度下浸渍的聚丙烯的膨胀进行补偿,以便得到至少一种不存在内部过高压力的电缆;然而这种条件对于操作人员和使用设备都是不能容许的。
在浸渍步骤之后,该电缆用防水护套8例如波纹状铝或铅包覆,然后利用外塑料护套(未表示),例如用高、中或低密度聚丙烯,最好颜色为黑色并耐UV(紫外)线的护套包覆。
如下实例可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然而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对它的限定。
实例1
根据本发明制备叠层(L1)材料一个经照射的聚丙烯ProfaxTMPF611(Himolt),一个未砑光的电工级纤维素纸,30微米厚,密度为0.65—0.73克/厘米3,对空气的不透气性为10—30×106Emanneli单位。设备该设备由平热挤压机和在所述挤压机侧面的两供纸线构成。
每一供纸线装备干燥器(例如加热圆筒)和能够产生电晕效应(美国专利4994632)的器具。
通常所述器具由两个电极构成,其上施加18千伏的、频率为10千赫的交流电压。
此外,该设备装设有冷轧轧辊和包覆橡胶的压力辊,其位于所述冷轧轧辊的前方。
冷轧轧辊利用内部循环的冷却液体、通常为大约15℃的水来冷却。
方法该方法基本上是将经照射的熔融聚丙烯夹在两纸层之间。
在大约250—310℃下热压的经照射的聚丙烯向下游侧朝着冷轧轧辊移动,该轧辊位于热压头之下几厘米处。
在放到冷轧轧辊上之前,经照射的熔融聚丙烯层被夹在处于室温下的两纸层之间。
由于已经受到热处理,大量的纤维素微丝从所述纸层表面伸出并穿入该熔融的质料中,以便将纸附着到经照射的聚丙烯薄层上。
在这一通道中行进时,叠层朝着冷轧轧辊向下游侧移动并在冷轧轧辊和压力辊之间通过。
通过后者的作用压力完成将纸在经照射的聚丙烯中的浸透和附着。
最后,使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叠层(L1)移动到卷绕辊上。
叠层厚度为125微米,纸层厚度的大约10%置入75微米厚的经照射的聚丙烯的中心层。
实例2(比较叠层L2)第二种叠层以相似的方式制备,只是使用未照射的聚丙烯的全同均聚物代替ProraxTMPF611。
叠层的测试将所制备的叠层(L1和L2)的特性与如下的商用的纸/聚丙烯/纸叠层的特性相比较L3Sumitomo电气工业公司的CPC—B—125;总厚度125微米。
由未照射的聚丙烯均聚物薄层构成的中心层大约75微米厚,聚丙烯占叠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约为60%。
L4由BICC生产的总厚度为125微米,聚丙烯重量比为60%的商用叠层;总厚度125微米。
由未照射的聚丙烯的均聚物薄层构成的中心层大约75微米厚。
A)膨胀对每一种叠层L1、L2、L3和L4准备4个试样(由各束15毫米宽、100毫米长、总厚度等于大约0.8毫米的带构成)。
叠层L1和L2预先在135℃下预先加热持续16小时。
在0.2千克/厘米2的压力作用下用厚度计测量每个试样的厚度。
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将各试样浸入十二烷基苯中。30天后,将各试样由液体中取出,在二层滤纸中干燥,利用上述厚度计测量它们的厚度。
厚度的增加(膨胀)用百分值来表示。
表1%膨胀(30天后)叠层十二烷基苯的温度50℃90℃100℃L1 3.8 4.34.4L2 5.5 7.58.6L3 5.5 7.07.4L4 6.8*>10**>10**(*)为1天后,(**)为6天后。
在L4叠层的情况下,测试在6天后被中断,因为纸层已经变得和聚丙烯层相分离,因此破坏了叠层的整体性。
B)损耗系数将叠层L1和L2预先在135℃下加热,持续16小时。
除去下文所作介绍的变化以外,按照ASTMD150—92规范测定损耗系数。
由L1得到直径为17毫米的4个圆形试样。然后利用4个L1试样制备厚度约为0.5毫米的一个组件(P1)(通过将各叠层圆片彼此重叠以便得到指明厚度的组件)。
将组件(P1)放在常规类型的测试单元的各电极之下,并在处于真空(大约0.01毫巴)及135℃下的炉中干燥持续24小时。
干燥步骤终止时,将炉打开使测试单元冷却到大约100℃。
在这当中制备脱气的十二烷基苯(4小时,60℃、0.01毫巴)(600毫升)。
将P1在真空(0.01毫巴)中浸渍,将测试单元保持在100℃下持续24小时。
打开炉并使测试单元逐渐冷却到室温。
在测试单元中恢复大气压为,首先在室温下,然后在50℃、80℃、100℃和120℃下开始测量tgδ(介质损耗角正切)(在20千伏/毫米下)仔细地将该单元保持在读数温度下持续至少2小时。
然后以类似的方式进行,测定L2、L3和L4的tgδ。将结果表示在如下表2中。
表2损耗系数(20千伏/毫米)叠层 温度(℃)195080100120L1 0.6 0.6 0.6 0.71.0L2 0.6 0.6 0.6 0.81.3L3 0.5 0.5 0.6 0.81.3L4 0.6 0.6 0.7 0.91.4
C)结晶度使用一个试样L1和一个试样L2。采用机械方式将聚丙烯的中心薄层与两个外部纸层相分离,为便利分离,如果需要用水润湿。
由L1的聚丙烯薄层得到4个试样。
它们当中的第一个被加热到130℃,第二个到140℃,第三个到150℃,第四个到160℃。
接着由L2的聚丙烯薄层得到5个试样。
它们当中的第一个被加热到120℃,第二个到130℃,第三个到140℃,第四个到150℃以及第五个到160℃。
将各试样配置无定形硅化物的带上,利用型号P.W1050 P.W1732的PHILIPS衍射计则定9个试样的结晶度。
所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假设配置双相型材料,结晶域分散在无定形的基质中。
因此可以按照成分构成解释材料的衍射图(相对于Brag(布喇格)28角度),一种成分是起因于无定形部分的漫射型成分,一种成分是归因于结晶部分的规则定位的成分,即衍射峰值。
由于每相(根据衍射图的面积分别定量估计的)产生的衍射强度与被测试样的相应平均百分率成正比,按照起因于结晶相的强度Ic和总的强度(与结晶相Ic和无定形相Ia相对应的各强度之和)之间的比值,计算结晶度Xc∶Xc=Ic/(Ic+Ia)。
射线的波长是1.54埃。
所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II的图表中。
实例3比较电缆(C2)
足够数量的L2的卷材在炉中被加热,温度大约135℃,真空约为0.01毫巴,持续16小时。
然后将卷材切开,以便提供具有适当宽度的带卷,用于包绕导体横截面积约为2500毫米2的电缆。
然后将带卷保持在相对湿度(U.R)大约为10%的环境中,持续4天。
在经此处理后,将带卷用于包绕横截面积约为2500毫米2的Milliken型电缆。
总共包绕L2为180层,它的厚度为19.9毫米。
将以这种方式包绕的电缆放在压力容器中,温度135℃,真空约为0.01毫巴,持续4天。
然后逐渐使电缆冷却到50℃,在保持这一温度的情况下将其浸入十二烷基苯,持续3天。
最后将波纹形铝护套包覆,在其之上再包覆聚丙烯护套。
实例4根据本发明的电缆(C1)它是以与对实例3所介绍的方式相似的方式制备的,不同之处在于—L1用来替代L2;—代替在炉中加热(135℃、真空为0.01毫巴,特续16小时),利用红外线加热L1 15秒。
—在90℃下而不是在50℃下进行将电缆用十二烷基苯的浸渍。
在包绕之前,在进行在卷材上重绕该带的步骤的过程中,对该叠层进行IR(红外线)加热。
注意根据设备和用于制造电缆或用于制备叠层的方法的特点,也可以利用其它方法对叠层进行加热。
进行这种处理的目的在于避免或限制在包绕的电缆中的叠层带的明显收缩,这种收缩在后续的电缆制造步骤中本可能产生,特别是对其干燥时,以及避免可能改变它的特性。
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叠层的聚合材料的结构变化例如结晶之类有关,其程度取决于进行热处理的温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引起纸层损坏的数值,即140℃—150℃)以及使用的聚合物的类型。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考虑到在炉中在135—140℃下热处理持续10—20小时和在135℃下IR红外处理持续10—20秒两者产生同样的效果,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针对所使用的包绕设备的特性能够鉴别采用最适合的热处理型式,以便得到所希望的特性。
作为一个实例,可以在叠层生产线上即纸/聚丙烯/纸形成结合的下游侧进行热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红外线处理是优选的。
作为另一种替换方案,可以在完成叠层的卷材上,最好在其被切成带之前进行这种热处理;然后在处于真空的压力容器内,或“炉”内,在135—140℃下进行这种的处理,持续时间要足以使整个卷材达到预期的温度(几小时),或者在叠层未绕成卷材的情况下使其在一组IR灯下通过,持续照射时间几秒(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在可忽略的时间内在叠层中产生热传递过程)。
电缆的测试C)柔软性将一部分1.8米长的电缆水平放在彼此间距1.5米的两个夹持件上,测量C1和C2的弯曲刚性。
在两个夹持件之间的中心处,有一个适用于测量电缆下垂量的标度杆。
稳定地增加施于电缆中心处的负载,测量电缆的下垂量。
在下表3和4给出测量结果。
表3电缆C2的弯曲刚性负载(千牛顿)0.2 0.40.60.81下垂(毫米)2.1 5.2 (11.6) (32.0) (50)可以看出,对应的负载值大于或等于0.6千牛顿会破坏电缆的结构。
表4电缆C1的弯曲刚性负载(千牛顿)0.2 0.40.6 0.8 1.0下垂(毫米)6.8 21.0 35.8 53.0 70.5D)电缆层间的内部压力制备试样。
按照实际电缆包绕的相同工艺包绕1.3米长的一段导体,不同的是在中心区域(距端部0.65米)夹入9个叠层(长180毫米、宽5毫米、厚0.03毫米)。
在这9叠层之中,3叠层靠近导体夹入,3叠层在包绕层的中部,3层在外侧。
方法将试样在干燥器中干燥,温度为140℃,真空约为0.01毫巴持续48小时,然后逐渐冷却到预期的浸渍温度,利用绝缘液体进行浸渍。
一旦完成浸渍,测量使叠层和绝缘分离所需的力。
测试对两个下文将标以P—C1和P—C2的试样电缆C1和C2进行测试。
浸渍温度为90℃。
绝缘液体是十二烷基苯。
在下表中列出结果。
表5P—C1 P—C2内部压力(千克/厘米2)0.4—0.71.2—1.4E)损耗系数根据IEC(国际电工协会)标准“充油和压气电缆和它们的辅件的测试”出版号141—1,第二版(1976)进行测量。
在下表6中列出结果损耗系数电缆温度℃1950 80100 120C1(5千伏/毫米)0.05 0.05 0.05 0.07 0.10C1(10千伏/毫米) 0.05 0.05 0.05 0.07 0.10C1(15千伏/毫米)0.05 0.05 0.05 0.07 0.15C1(20千伏/毫米)0.05 0.05 0.07 0.07 0.15C2(5千伏/毫米) 0.05 0.05 0.05 0.10 0.30C2(10千伏/毫米)0.05 0.05 0.05 0.30 0.80C2(15千伏/毫米)0.05 0.05 0.10 0.80 1.80C2(20千伏/毫米)0.05 0.05 0.30 1.50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和超高压电缆,包含若干导体、至少一个半导体层,用绝缘液体浸渍的分层绝缘以及外金属护套,其中所述的绝缘由纸/聚丙烯/纸叠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的中心层是经照射的聚丙烯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在135℃下用红外线热处理至少持续15秒后,在将叠层在100℃下浸入癸基苯中持续至少3天之后,该纸/聚丙烯/纸叠层膨胀小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是由Himont生产的ProfaxTMPF61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具有的熔融指数根据ASTMD1238规范测定的数值为40分克/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根据ASTMD792A—2规范测定的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的密度为0.902克/厘米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具有的Vicat95软化点为150℃。
7.一种纸/聚丙烯/纸叠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的中心层由经照射的聚丙烯薄层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层,其特征在于,在135℃下利用红外线处理持续至少15秒后,在100℃将该叠层浸入癸基苯持续至少3天之后,纸/聚丙烯/纸叠层膨胀小于5%。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叠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是由Himont生产的ProfaxTMPF611。
10.根据权利要求7到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叠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具有的,根据ASTMD1238规范测定的熔融指数为40分克/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叠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具有的,根据ASTMD792A-2规范测定的密度为0.902克/厘米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叠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照射的聚丙烯具有的Vicat95软化点为150℃。
全文摘要
高压和超高压电缆,包含若干导体,至少一个半导体层、一利用绝缘液体浸渍的分层绝缘以及外金属护套,其中所述的绝缘由纸/聚丙烯/纸叠层构成,其中的聚丙烯已经处理使所述叠层在100℃下在癸基苯中浸渍持续至少3天后膨胀小于5%。
文档编号B32B27/10GK1126357SQ9510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4日
发明者克劳迪奥·伯西西奥, 吉乌利奥·图西 申请人:皮雷利·卡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