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

文档序号:8334668阅读:2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是用芭蕉茎杆提取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4]芭蕉是我国南方四大水果之一,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区,特别是广西,近几年香蕉种植发展很快,据有关部门统计,种植总面积达到200多万亩,单我武鸣县就种植20多万亩,每年采果后,大量的茎杆资源便作废弃物需要及时砍掉清理,由于没有地方堆放,只能乱堆在田头地尾,或者村旁路边,任其腐烂发臭,极大地影响环境卫生。
[0005]芭蕉茎杆富含纤维,这种纤维属于天然性,目前,芭蕉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还很有限,但其物理机械性能满足纺织加工的要求,经纯纺或混纺后的织物性能好,因此在纺织领域内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日本已经将其开发出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出高挡布料,也将此纤维做成高级纸张。
[0006]我区每年所砍的芭蕉茎杆多达500多万吨,而每吨可提取出约50公斤芭蕉纤维,每年总产达25万吨,加上云南、海南、广东等省,产量更大。
[0007]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芭蕉茎杆纤维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代替部分棉花作为织物,减少棉花的种植面积,其意义非常重要。
[0008]中国热带农科院机械研究所研制出香蕉茎杆切割机和刮麻机,也得到少量纤维,但该机械和工艺对于规模生产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0009]该研究所的工艺主要是机械处理、酸预浸溃、水洗、碱煮、水洗、脱水,其机械处理包括把茎块砍短并破开成4块,又用人工撕开成单片,方能满足刮麻机的作业要求。该工艺用酸浸溃虽起到软化蕉片作用,方便刮麻,但酸浸溃又破坏了纤维韧性,导致纤维强度降低。
[0010]本发明工艺的优点是:
[0011]1、机械处理直接出纤维浆、经水洗、碱煮、再水洗、漂白、水洗和脱水,省去酸预浸溃这复杂工序,也省去用酸成本,纤维韧性好,增加的漂白工序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0012]2、芭蕉杆直接送入刮麻机工作,不用切块和人工撕片,省去很多人工,因而成本低且产量大。

【发明内容】

[0014]芭蕉茎杆提取纤维,主要经过以下步骤:
[0015]1、茎杆送入刮麻机打浆刮麻得纤维及浆;
[0016]2、纤维浆进入滚筒洗浆机水洗,洗去的蕉浆水溶液八滚筒边的筛眼流出,蕉纤维从滚筒口排出,得芭蕉粗纤维;
[0017]3、各工序产生的废水废浆用泵抽到带式压滤机滤去水份,过滤水排放,过滤渣用作有机肥;
[0018]4、上述(2)粗纤维又进入碱煮,脱除木糖和胶质,得碱纤维;
[0019]5、碱纤维经清水反复漂洗3次,得芭蕉纤维;
[0020]6、上述纤维经双氧水溶液漂白再水洗2次,得漂白纤维;
[0021]7、压榨机压去水份,经过捣松、烘干和打包,得精制芭蕉纤维。
[0022]本工艺芭蕉茎杆提取纤维,其特征在于:
[0023]1、所述刮麻机的送料方式为整根或切块送料;
[0024]2、所述刮麻机工作时直接用水注入机内洗浆;
[0025]3、所述的废水废浆所用的过滤机为带式压滤机;
[0026]4、所述碱煮所用的化学原料是烧碱或纯碱,溶液浓度为5?10 % ;
[0027]5、所述的纤维与碱溶液之重量比为1:5;
[0028]6、所述的碱煮温度90?100°C,碱煮时间I小时;
[0029]7、所述的漂白剂为双氧水溶液,浓度为5%,漂白温度90?100°C,时间I小时;
[0030]8、所述芭蕉纤维与双氧水溶液之重量比为1: 5。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33]说明书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0034]图中:刮麻机I,滚筒洗浆机2,清水槽3,碱煮锅4,碱液槽5,水洗槽6,清水槽7,漂白锅8,双氧水液槽9,水洗槽10,清水槽11,压榨机12,捣松机13,烘干机14,打包机15,带式压滤机16。
[0033]由图中所示,从蕉杆依序送入刮麻机I中,在与水槽3的清水共同打浆,高速旋转的刮麻刀片将蕉茎不断地打成浆料,在水流不断冲洗作用下,清水把蕉浆稀释后从麻机下方排列的多个小孔中排出,而纤维在机内不断被水冲洗,最后从刮麻机另一头出料,此时蕉纤维尚残留少量蕉浆,蕉纤维继续送入滾筒洗浆机2,蕉纤维在机内高速旋转作用下,与清水槽3送来的清水不断冲洗蕉浆,蕉浆从滾筒周边的筛眼分离流出,纤维由此得到清洗干净。蕉纤维称量送入碱煮锅4中,用碱液槽5下来的碱液,加入5倍重量5?10%烧碱溶液,加温至90?100°C,在此温度保温I小时后排干碱液,纤维捞起放入清洗槽6中,打开清水槽7的清水至槽中清洗后排放,再加水重复漂洗3次。排干水后捞起纤维又放入漂白锅8中,打开双氧水槽9阀门,加入纤维5倍重量浓度为5%双氧水溶液,加温至90?100°C,在此温度保温I小时后排干漂白液,捞起放至清洗槽10中,打开清水槽11阀门,加清水洗涤2次,排干水后捞起放至压榨机12压干水份,再经捣松机13捣松纤维,把纤维放入烘干机14中烘干水份,最后由打包机15打包成捆送至仓库。上述各机所产生的废浆废水统一经带式过滤机16过滤,过滤水排放,滤渣作有机肥。
[0035]各装置的构成为:
[0035]一、刮麻机 1:
[0036]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37]用途:用于芭蕉杆的打浆刮麻。
[0038]二、滚筒洗浆机2:
[0039]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40]用途:用于洗涤芭蕉纤维中的残浆和杂质。
[0041]三、清水槽3:
[0042]材料:钢制或砼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43]用途:盛装清水。
[0044]四、碱煮锅4:
[0045]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46]用途:用碱液加温后脱去纤维中的木糖、胶质等。
[0047]五、液碱槽5:
[0048]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49]用途:调配好的碱液贮存。
[0050]六、清洗槽6:
[0051]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52]用途:用于纤维的洗涤。
[0053]七、清水槽7:
[0054]材料:钢制或砼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55]用途:盛装清水。
[0056]八、漂白锅8:
[0057]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58]用途:用双氧水溶液作为漂白剂,对纤维的漂白作用。
[0059]九、双氧水槽9:
[0061]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62]用途:用于调配好的双氧水溶液贮存。
[0063]十、清洗槽10:
[0064]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65]用途:用于纤维的洗涤。
[0066]^^一、清水槽 11:
[0067]材料:钢制或砼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68]用途:盛装清水。
[0069]十二、压榨机12:
[0070]材料:钢制。市场上有售;
[0071]用途:压滤纤维中水份。
[0072]十三、捣松机13:
[0073]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74]用途:将压滤成团的纤维捣松。
[0075]十四、烘干机14:
[0076]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77]用途:烘干纤维。
[0078]十五:打包机15:
[0079]材料:钢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需要可制成;
[0080]用途:用于纤维打包,便于运送和存放。
[0081]十六:带式过滤机16:
[0082]材料:钢制。市场上有售;
[0083]用途:废水和废浆的过滤。
【主权项】
1.一种从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茎杆送入刮麻机打浆刮麻得纤维及浆; (2)、纤维浆进入滚筒洗浆机水洗,洗去的蕉浆水溶液从滚筒边的筛眼流出,蕉纤维从滚筒口排出,得芭焦粗纤维; (3)、各工序产生的废水废浆用泵抽到带式压滤机滤去水份,过滤水排放,过滤渣用作有机肥; (4)、上述(2)粗纤维又进入碱煮,脱除木糖和胶质,得碱纤维; (5)、碱纤维经清水反复漂洗3次,得芭蕉纤维; (6)、上述纤维经双氧水溶液漂白再水洗2次,得漂白纤维; (7)、压榨机压去水份,经过捣松、烘干利打包,得精制芭蕉纤维。
2.根据权利I所述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其特征在于: (1)、所述刮麻机的送料方式为整根或切块送料; (2)、所述刮麻机工作时直接用水注入机内洗浆; (3)、所述的废水废浆所用的过滤机为带式压滤机; (4)、所述碱煮所用的化学原料是烧碱或纯碱,溶液浓度为5?10%; (5)、所述的纤维与碱溶液之重量比为1: 5; (6)、所述的碱煮温度90?100°C,碱煮时间I小时; (7)、所述的漂白剂为双氧水溶液,浓度为5%,漂白温度90?100°C,时间I小时; (8)、所述芭蕉纤维与双氧水溶液之重量比为1: 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芭蕉茎杆提取纤维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茎杆送入刮麻机打浆刮麻得纤维及浆;2、纤维浆进入滚筒洗浆机水洗,洗去的蕉浆水溶液从滚筒边的筛眼流出,蕉纤维从滚筒口排出,得芭蕉粗纤维;3、各工序产生的废水废浆用泵抽到带式压滤机滤去水份,过滤水排放,过滤渣用作有机肥;4、上述(2)粗纤维又进入碱煮,脱除木糖和胶质,得碱纤维;5、碱纤维经清水反复漂洗3次,得芭蕉纤维;6、上述纤维经双氧水溶液漂白再水洗2次,得漂白纤维;7、压榨机压去水份,经过捣松、烘干和打包,得精制芭蕉纤维。
【IPC分类】C05F5-00, D21C3-02
【公开号】CN104652155
【申请号】CN201510055404
【发明人】潘增强
【申请人】潘增强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