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茎叶及其提取物抗哮喘和抗过敏的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34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黄茎叶及其提取物抗哮喘和抗过敏的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一种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哮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过敏病症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治疗和预防哮喘。也可用于治疗和预防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肤病。
背景技术
哮喘是变应原引起的呼吸道过敏反应性炎症性疾病。变应原是引起哮喘的发病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变应原吸入气道后沉积于气道黏膜上,通过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而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吸入变应原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分致敏和致炎两个阶段。特应性患者开始吸入某种变应原后产生致敏,机体即可对这种变应原呈敏感状态。在致敏阶段,机体主要变化是气道产生与变应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IgE,该抗体IgE与气道内的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巨嗜细胞均有亲和力,这些特异性抗体IgE与气道内的这些细胞结合形成了气道和机体的致敏状态。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吸入气道时即可导致肥大细胞等激活并释放炎性介质,引起气道变应原性炎症并导致哮喘发作,这就是致炎阶段。也是哮喘病的发病过程。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保守估计全世界至少有一亿以上的人患哮喘病,近年来,因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的趁势。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因此需要提供有效地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和方法。
近三十年来,全世界对治疗哮喘病的药物进行了大量的开发研究工作。已经开发出来的治疗哮喘病的药物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类、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类、氨茶碱类、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类、钙离子拮抗剂类、钾离子通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尼多考米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特异性免疫治疗剂、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剂等。哮喘是一种机理极为复杂的多因素疾病,是多细胞多介质参与的炎症性疾病。上述这些药物(或者治疗方法)作用机理单一(对一种或二、三种介质、因子、受体或通道起作用),这些药物或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口服无效须特殊途径给药、或者副作用大无法长期使用。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轻中度吸入色甘酸钠、尼多考米钠)抗炎治疗,哮喘发作时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这些治疗方法对缓解哮喘症状,改善哮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降低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哮喘病的预后仍然缺乏有效手段(李明华等,哮喘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p2)。治疗哮喘病需要更有效的和更安全的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目前还不太清楚,但与气道炎症有关是肯定的,目前使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和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等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治疗哮喘病和其它过敏性疾病的中药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中药地黄茎叶及其所含有的环烯醚萜类为其药物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制剂。
地黄茎叶是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sch.地上部分的鲜品或干燥品,地黄主要为栽培品,亦有野生于海拔50-1100米的山坡及路旁荒地。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文献记载,地黄茎叶中含有环烯醚萜苷类、单萜及其苷、酚苷、有机酸、多糖、氨基酸、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及钙、镁、钾、铁、锌、锰等二十种金属元素。
《中药大辞典》记载,地黄实(地黄的种子)《本草图经》“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功与地黄等”。地黄叶治恶疮,手、足癣。地黄花治消渴,肾虚腰痛。均无治疗哮喘病和过敏性疾病的记载。
用于制备治疗哮喘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疾病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的地黄茎叶,包含地黄的地上部分的地黄种子、和/或地黄茎叶、和/或地黄花的自然干燥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地黄茎叶及其地黄茎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哮喘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地黄茎叶提取物是从地黄茎叶中提取的,包括地黄茎叶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水醇提取物,以及用其它溶剂从地黄茎叶中提取出来的物质。特别地,是指从地黄茎叶中提取出来的含地黄茎叶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为有效成分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主要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梓醇(catalpol)、地黄苷A,D(rehmannioside A,D)、乙酰梓醇(acetylcatalpol)、二氢梓醇(dihydrocatalpol等,以及其它环烯醚萜类成分、酚苷和其它微量成分,并且以梓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特别地,所述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总苷含量可以不低于50%,梓醇含量可以不低于20%。
地黄茎叶提取物是一种具有治疗哮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抗过敏药理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毒性小,长期使用疗效较佳等特点。
地黄茎叶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用Wistar健康小鼠,口服最大给药量相当于地黄茎叶生药150g/kg以上,未见动物死亡;腹腔注射给药LD50相当于生药50/kg,静脉注射给药LD50为25~39g/kg。
环烯醚萜总苷含量大于50%,梓醇含量大于20%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用Wistar健康小鼠做急性毒性试验,口服最大给药量为59.7g/kg,未见动物死亡;腹腔注射给药LD50为19.6~27.8g/kg,静脉注射给药LD50为2.77~3.45g/kg。
本发明提供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可以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铺料成分混合,以及含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的组合物中进一步含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本发明提供了治疗哺乳动物呼吸道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所述的哺乳动物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或施用含有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或进一步含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所述组合物。
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各种形式,包括口服剂型,吸入形式以及可注射和输注的溶液。当以吸入剂或气雾剂形式使用时,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溶液或可转化成气雾剂的形式的干粉结合使用。与此类似,当以口服给药使用时,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与使用于口服给药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使用。当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炎性皮肤病时,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可以与无毒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局部用载体结合使用。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可以与哮喘治疗剂,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氨茶碱类、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结合使用。
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特别是包括哮喘在内的与呼吸道相关的疾病,以及特别是与慢性哮喘相关的免疫应答过强和变应性鼻炎。因此本发明也提供了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有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患者用治疗有效剂型和剂量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
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本发明的地黄茎叶提取物的给药量,因患者的状态、体重、给药方式等不同而异。比如在非口服情况下、肌内、静脉、肠内给药,以地黄茎叶生药计算0.20mg-2000mg/kg.日,优选2.0mg-200mg/kg.日,口服情况下以地黄茎叶生药计算2.0-20g/kg.日,优选20-2000mg/kg.日。
本发明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大于50%,梓醇含量大于20%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的给药量,因患者的状态、体重、给药方式等不同而异。比如在非口服情况下、肌内、静脉、肠内给药0.01mg-100mg/kg.日,优选0.1mg-10mg/kg.日,口服情况下0.1-1000mg/kg.日,优选1-100mg/kg.日。
具体实施例方式
用以下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包含的内容。
取地黄茎叶20kg,用水160升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20升煮沸提取2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20升煮沸提取2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水提取液,真空浓缩至20升,得地黄茎叶提取液,置于冰箱中保存。
地黄茎叶提取液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1、病例选择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16-60岁,按照李明华等主编《哮喘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p165)的标准诊断,均为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男15例,女15例;A组为治疗组,B为对照组。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地黄茎叶提取液口服,每日3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30天;对照组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每日2次,每次200μg,连续服用30天。3、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10例;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21例。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13例;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17例。
取地黄茎叶2kg,用水16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2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2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水提取液,真空浓缩至干,得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632g。
卵白蛋白气雾吸入引喘试验取200-250g豚鼠60只,雌雄各半,先于右后腿外侧肌肉注射4%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同时腹腔注射4%氢氧化铝凝胶0.2ml致敏。从致敏第二天起,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组(4.0g/kg)。治疗组用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4.0g/kg灌胃给药,共14天,末次药后,将动物放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待安静后,启动空气压缩机,以53kPa(400mmHg)的恒压喷入3.5%卵白蛋白生理盐水30秒钟,观察6分钟内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与发生抽搐的动物数。(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二版,1199页)。
表1、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对药物引豚鼠喘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认为差异显著,(以*表示)。
试验结果显示,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4.0g/kg剂量能显著延长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引喘豚鼠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将大鼠体按重随机分为2组,10只/组,♀♂各半,分笼饲养,5只/笼。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试药组4.0g/kg.d。试验采用治疗性给药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4.0g/kg.d,在抗原攻击前连续给药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14d。
抗血清制备将上述天花粉氢氧化铝悬液四只脚掌注射,每只脚掌注射0.1ml,共0.4ml。10-15d成熟,眼球放血约10ml,以3000转/min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即得抗血清。
被动皮肤致敏将试验各组大鼠背部脱毛,脊柱两侧距中线1.5cm,各取两点,每点间隔2cm,面积约1×1cm2,共4点。分别在背部皮肤内注射抗血清的不同稀释度(1∶301∶40)。48h后进行定量的相应抗原攻击。尾静脉注射天花粉加依文思蓝溶液1mg/kg,30min后断头处死。
观察指标皮内注射抗血清的局部皮肤反应,并测量依文思蓝渗出的蓝斑直径大小。计算PCA抑制百分率(%)。PCA抑制百分率=(空白对照组蓝斑直径-用药组蓝斑直径)/空白对照组蓝斑直径×100%(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二版,1197页)表2、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试药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在抗血清稀释度1∶30,1∶40时,表现出显著性抑制蓝斑直径(P<0.01),抑制率为36.8%和39.6%。表明地黄茎叶粗提取物(1)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取地黄茎叶1kg,用70%的乙醇水溶液800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70%的乙醇水溶液600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70%的乙醇水溶液600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至干,得地黄茎叶粗提取物(2)230g。
卵白蛋白气雾吸入引喘试验取200-250g豚鼠60只,雌雄各半,先于右后腿外侧肌肉注射4%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同时腹腔注射4%氢氧化铝凝胶0.2ml致敏。从致敏第二天起,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用地黄茎叶粗提取物(2)2.5g/kg灌胃给药,共14天,末次药后,将动物放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待安静后,启动空气压缩机,以53kPa(400mmHg)的恒压喷入3.5%卵白蛋白生理盐水30秒钟,观察6分钟内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与发生抽搐的动物数。(徐叔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1199页)表3、地黄茎叶粗提取物(2)对药物引豚鼠喘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认为差异显著,(以*表示)。
试验结果显示,地黄茎叶粗提取物(2)2.5g/kg剂量能显著延长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引喘豚鼠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地黄茎叶粗提取物(2)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取地黄茎叶1kg,用甲醇800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甲醇6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甲醇600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至干,得地黄茎叶粗提取物(3)216g。
卵白蛋白气雾吸入引喘试验取200-250g豚鼠60只,雌雄各半,先于右后腿外侧肌肉注射4%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同时腹腔注射4%氢氧化铝凝胶0.2ml致敏。从致敏第二天起,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地黄茎叶粗提取物(3)组,地黄茎叶粗提取物(3)组用地黄茎叶粗提取物(3)2.5g/kg灌胃给药,共14天,末次药后,将动物放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待安静后,启动空气压缩机,以53kPa(400mmHg)的恒压喷入3.5%卵白蛋白生理盐水30秒钟,观察6分钟内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与发生抽搐的动物数。(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二版,1199页)。
表4、地黄茎叶粗提取物(3)对药物引豚鼠喘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认为差异显著,(以*表示)。
试验结果显示,地黄茎叶粗提取物(3)2.5g/kg剂量能显著延长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引喘豚鼠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地黄茎叶粗提取物(3)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取地黄茎叶2kg,用水16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2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2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水提取液,经过进一步的纯化,得地黄茎叶总苷135g,HPLC、TLC检测表明含有梓醇(catalpol)、地黄茎叶苷A,B,C,D(rehmannioside A,B,C,D)、乙酰梓醇(acetylcatalpol)、二氢梓醇(dihydrocatalpol等,还含有少量的酚苷。含量测定表明,梓醇含量为21.3%,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51.4%。
卵白蛋白气雾吸入引喘试验取200-250g豚鼠60只,雌雄各半,先于右后腿外侧肌肉注射4%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同时腹腔注射4%氢氧化铝凝胶0.2ml致敏。从致敏第二天起,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地黄茎叶总苷组,地黄茎叶总苷组用地黄茎叶总苷150mg/kg灌胃给药,共14天,末次药后,将动物放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待安静后,启动空气压缩机,以53kPa(400mmHg)的恒压喷入3.5%卵白蛋白生理盐水30秒钟,观察6分钟内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与发生抽搐的动物数。(徐叔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1199页)。
表5、地黄茎叶总苷对药物引豚鼠喘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认为差异显著,(以*表示)。
试验结果显示,地黄茎叶地黄茎叶总苷150mg/kg剂量能显著延长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引喘豚鼠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地黄茎叶地黄茎叶总苷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将大鼠体按重随机分为2组,10只/组,♀♂各半,分笼饲养,5只/笼。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试药组150mg/kg.d。试验采用治疗性给药的地黄茎叶总苷,在抗原攻击前连续给药地黄茎叶总苷14d。
抗血清制备将上述天花粉氢氧化铝悬液四只脚掌注射,每只脚掌注射0.1ml,共0.4ml.10-15d成熟,眼球放血约10ml,以3000转/min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即得抗血清。
被动皮肤致敏将试验各组大鼠背部脱毛,脊柱两侧距中线1.5cm,各取两点,每点间隔2cm,面积约1×1cm2,共4点。分别在背部皮肤内注射抗血清的不同稀释度(1∶301∶40)。48h后进行定量的相应抗原攻击。尾静脉注射天花粉加依文思蓝溶液1mg/kg,30min后断头处死。
观察指标皮内注射抗血清的局部皮肤反应,并测量依文思蓝渗出的蓝斑直径大小。
计算PCA抑制百分率(%)。PCA抑制百分率=(空白对照组蓝斑直径-用药组蓝斑直径)/空白对照组蓝斑直径×100%(徐叔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1197页)。
表6、地黄茎叶总苷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试药地黄茎叶总苷在抗血清稀释度1∶30,1∶40时,表现出显著性抑制蓝斑直径(P<0.05),抑制率为36.1%和31.0%。表明试药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迟发性足垫反应试验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10只/组,♀♂各半,分笼饲养,5只/笼,共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地黄茎叶总苷组。采用治疗性给药。,致敏前给药5d至致敏后继续给药5d,共10d。
致敏5d后NIH小鼠颈部s.c5%绵羊红细胞(SRBC)0.05ml/只致敏。6d后右足垫s.c5%绵羊红细胞0.02ml,进行攻击。左足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24h后,末次给药50min处死动物。从踝关节部位剪下两足称重。求出两足的重量差,计算肿胀抑制率。足肿胀抑制率=空白对照组足肿胀程度-用药组足肿胀程度)/空白对照组足肿胀程度×100%,试验结果见表4。(徐叔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1226页,1228页)表7、地黄茎叶总苷对绵羊红细胞引起的小鼠迟发性足垫反应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认为差异显著,(以*表示)。
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地黄茎叶总苷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现出显著性抑制足肿胀程度(P<0.05),抑制率为32.3%。表明地黄茎叶总苷对抑制绵羊红细胞引起的小鼠迟发性免疫反应效果较明显。
取地黄茎叶30kg,用水240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80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药渣再加水180000ml煮沸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水提取液,经过进一步的纯化,真空干燥后得地黄茎叶总苷2.12kg,HPLC、TLC检测表明含有梓醇(catalpol)、地黄苷A,B,C,D(rehmannioside A,B,C,D)、乙酰梓醇(acetylcatalpol)、二氢梓醇(dihydrocatalpol等,还含有少量的酚苷。含量测定表明,梓醇含量为21.4%,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51.5%。
地黄茎叶总苷胶囊的制备,地黄茎叶总苷1200克,分装于4000粒胶囊。即为本发明的地黄茎叶苷胶囊制剂。规格为每粒含地黄茎叶总苷300mg。
地黄茎叶总苷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1、病例选择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16-60岁,按照李明华等主编《哮喘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p165)的标准诊断,均为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男15例,女15例;A组为治疗组,B为对照组。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地黄茎叶总苷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1粒,连续服用30天;对照组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每日2次,每次200μg,连续服用30天。3、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治愈21例,有效9例;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8例。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18例。
权利要求
1 地黄茎叶在制备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其它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地黄茎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其它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3.按照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其它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4.按照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梓醇含量大于20%,环烯醚萜总苷含量大于50%的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其它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5.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其它过敏性疾病时,地黄茎叶的用量范围为0.2mg/kg-20g/kg。
6.按照权利要求1和/或2和/或3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地黄茎叶或地黄茎叶提取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地黄茎叶或地黄茎叶提取物在治疗过敏性哮喘病中的应用。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地黄茎叶或地黄茎叶提取物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
9.按照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地黄茎叶总苷提取物的用量范围为0.5mg/kg-100mg/k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黄茎叶及地黄茎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哮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病症的药物的应用,地黄茎叶、地黄茎叶提取物和地黄茎叶总苷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抗哮喘的活性,是治疗和预防哮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病症的天然药物。无现有的常见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病症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06GK1714841SQ20041006224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罗何生 申请人:罗何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