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02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从喷嘴口吐出液滴的头部件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包括具有喷嘴口的记录头、使喷嘴口部分的墨水吐出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压电振动元件或者发热元件)及根据记录数据来控制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主体部分。
记录头喷嘴口的墨水有时会引起堵塞。为了防止喷嘴口的墨水堵塞,一般通过从记录头的喷嘴口吸引墨水来防止喷嘴口的墨水堵塞。
用于吸引墨水的泵主要是管式泵。管式泵是基于由于滑轮而变形的管通过其刚性恢复为原形时的体积变化来进行吸引操作的。
然而,在管式泵中,当由于温度变化等而引起管的刚性变化时,其吸引速度也将发生变化。此外,为了提高吸量,虽然研究出了增加滑轮旋转速度的方法,但是,即使比变形管的恢复时间旋转地更快也是没有效果的,其结果吸量并不会象预期的那样有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虽然可以通过增加内径来增加吸量,但此时由于为了维持管的刚性需要增加管厚,因此存在使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5-64178号公报这里,本发明的发明人比较关注能够小型化并且可以结合驱动旋转速度及要求流量来容易进行最佳设计的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
然而,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当由于长时间放置等而导致其内部接近于干燥状态时,泵框架(壳体)与滑动旋转元件(齿轮等)的密封将会变弱,从而导致其吸引作用明显下降。
日本专利特开昭55-64178号公报公开了当使用作为一种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的齿轮泵来输送加热液体时,在该齿轮泵开始运行之前先从外部向密封环和密封架之间注入润滑剂的技术。
然而,只有在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接近干燥状态时才需要向其内部注入润滑剂。即,在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运行之前通常都需要向容积泵中注入润滑剂,这就意味着将润滑剂存在不必要的损耗,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能够有效将容积泵内部的干燥状态恢复到湿润状态。
这里,说明书中的容积泵内部为“湿润状态”是指根据所述容积泵的动作可以提供-5kPa以上的负压、最好是-15kPa以上的负压的状态。
本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用于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当通过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根据本发明,由于只有在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才实施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因此可以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的干燥状态有效恢复为湿润状态。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输入部分,用于手动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基于输入到输入部分的预操作实施指令,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判别出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显示该内容,所以使用者可以推测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内部的干燥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实施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内部的干燥状态恢复为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例如,在通过液体喷射部件从喷嘴口向盖部件内部喷射液体后,预操作实施部分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仅驱动规定的预操作时间。
此时,通过由液体喷射部件喷射的液体,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有效变成湿润状态。由此,不需要准备专用的湿润剂,并且也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导入湿润剂的机构,因此可使结构简单。
或者,在与吸引通路连接的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泵框架上连接用于供给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此时,预操作实施部分最好经由湿润剂供给通路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此时,能够以最佳量补给最佳的湿润剂。
例如,当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时,预操作实施部分最好通过使起动泵动作来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而且,头部件与按压部件构成一体,并且可在这样的方向上移动,即在所述方向上该按压部件可以按压起动泵来使其动作,此时,预操作实施部分最好通过使头部件移动,从而经按压部件使起动泵动作,由此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或者,本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其中,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供给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在该起动泵上连接有用于使该起动泵动作的手动输入部分。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判别出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显示该内容,因此使用者可以推测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内部的干燥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使起动泵动作,以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内部成湿润状态。
例如,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所述容积泵的非驱动时间。此时,所述状态量识别部分是识别所述非驱动时间的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用于实施预操作的所述基准状态量是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时间,所述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是设定所述基准时间的基准时间设定部分,当由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识别的非驱动时间在设定于基准时间设定部分的基准时间以上时,所述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
或者,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也可以是盖持续脱离着的时间,还可以是电源关闭状态下的经过时间。
而且,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还可以是与驱动所述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该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
具体地说,例如,与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是驱动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盖内压力。如果驱动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盖内压力没有达到规定负压,则可以推测容积泵处于干燥状态。此时,所述状态量识别部分是识别盖内压力的压力检测部分;用于实施预操作的所述基准状态量是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负压,所述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是设定所述基准负压的基准负压设定部分;当由压力检测部分识别的盖内压力大于设定于基准负压设定部分的基准负压时,所述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作为压力检测部分例如可以使用设置在液体流路上的薄膜传感器等。
或者,与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也可以是与驱动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液体流相关的状态量。如果在驱动容积泵一定时间后没有产生规定的液体流,则可以推测容积泵处于干燥状态。与液体流相关的状态量可以通过设置在液体流路上的光断续器或者设置于盖或容积泵上的电极等来检测。此外,也可以通过从驱动容积泵的马达的电流波形检测旋转负荷的变化来检测液体流向泵的流入。
此外,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是指所有下述泵,即,所述泵包括壳体部件、至少一个由单个或多个部件构成的旋转元件以及用于驱动旋转元件的动力传送部件,并且根据在壳体部件内由于旋转元件旋转而发生的容积的变化来实现泵动作。所述泵例如有齿轮泵、罗茨泵、双螺杆泵、叶轮泵等。
此外,本发明的思想也适于代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而使用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的容积泵的情况。即,本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的容积泵,设置在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分,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在由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根据本发明,由于只有在判别出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才实施用于使容积泵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因此可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的干燥状态有效恢复为湿润状态。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分,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输入部分,用于手动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基于输入到输入部分的预操作实施指令,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判别出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显示该内容,因此使用者可以推测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的干燥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例如,在通过液体喷射部件从喷嘴口向盖部件内部喷射液体后,预操作实施部分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仅驱动规定的预操作时间。
此时,通过由液体喷射部件喷射的液体,可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有效变成湿润状态。因此,不需要准备专用的湿润剂,并且也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导入湿润剂的机构,从而可使结构简单。
或者,在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泵框架上连接用于供给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此时,预操作实施部分最好经由湿润剂供给通路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此时,能够以最佳量补给最佳的湿润剂。
例如,当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具有起动泵时,预操作实施部分最好通过使起动泵动作来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而且,头部件与按压部件构成一体,并且可在这样的方向上移动,即在所述方向上该按压部件可以按压起动泵来使其动作,此时,预操作实施部分最好通过使头部件移动,从而经按压部件使起动泵动作,由此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或者,本发明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其中,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供给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在该起动泵上连接有用于使该起动泵动作的手动输入部分。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判别出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显示该信息,因此使用者可以推测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的干燥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使起动泵动作,以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内部成湿润状态。
例如,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所述容积泵的非驱动时间。或者,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也可以是盖持续脱离着的时间,还可以是电源关闭状态下的经过时间。
而且,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还可以是与驱动所述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该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
作为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例如有活塞泵、风箱泵、隔膜泵等。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当由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或者,本发明是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当通过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的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所述的控制装置或者控制装置的各必要部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
此外,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各装置或各部件的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也是本发明的保护对象。
这里,记录介质除指软盘等可以以单一物体识别的以外,也包括传送各种信号的网络。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控制液体喷射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的步骤;将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的步骤;以及在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的步骤。
或者,本发明是一种控制液体喷射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的步骤;将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的步骤;以及在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的步骤。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说明记录头扫描范围的示意图,其中图2A表示进行单向记录的打印机的扫描范围,图2B表示进行双向记录的打印机的扫描范围;图3是说明记录头的操作的示意图,其中图3A表示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图3B表示从待机位置向记录区域一侧移动的状态,图3C表示从记录区域一侧返回待机位置时的状态,图3D表示位于原始位置的状态;图4是本实施例盖部件的简要截面图,其中图4A表示开放阀开放时的状态,图4B表示开放阀关闭时的状态;图5是齿轮泵结构例的示意图,其中图5A是立体图,图5B是分解图,图5C是部分截面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记录头的头单元的结构说明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框图;图8是本实施例齿轮泵的预操作流程图;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齿轮泵附近的截面图;图10是用于按压部件按压起动泵的最佳配置例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施例齿轮泵的预操作流程图;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框图;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框图;图1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框图;图15是本实施例齿轮泵的预操作流程图;图16是罗茨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A是立体图,图16B是分解图,图16C是取下盖子的平面图;图17是双螺杆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7A是立体图,图17B是分解图,图17C是部分截面图;图18是叶轮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8A是立体图,图18B是分解图,图18C是取下盖子的平面图;图19是在盖部件和泵框架之间设置了逆止阀的实施例的简要截面图,其中图19A表示开放阀开放时的状态,图19B表示开放阀关闭时的状态;图20是活塞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风箱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隔膜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是喷墨式打印机1,其中,记录头4(头部件)由载体5(载体部件)所支承,并具有可支持墨盒2(液体容器)的墨盒支架部分4a。载体5通过头扫描机构可沿着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头扫描机构由沿框架的左右方向架设的导向部件6、设置在框架一端的脉冲马达7、连接在脉冲马达7的旋转轴上从而被旋转驱动的驱动滑轮8、安装在框架的另一端的旋转自如的滑轮(遊転プ一リ一)9、卷挂在驱动滑轮8及旋转自如的滑轮9上同时与载体5连接的同步皮带10及控制脉冲马达7的旋转的控制部分11(参见图6)构成。由此,通过使脉冲马达7动作,可以使载体5即记录头4在作为记录纸12的宽度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
此外,打印机1具有送纸机构,用于将记录纸12等用来记录的介质(被喷射液体的介质)沿送纸方向(副扫描方向)送出。所述送纸机构由送纸马达13及送纸辊14等构成。记录纸12等记录介质联动于记录操作被依次送出。
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在记录头4的往运动时进行记录操作(进行单向记录)。
在载体5移动范围内的记录区域更外侧的端部区域设有原始位置和记录头4(载体5)的待机位置。如图2A所示,原始位置被设定在记录头4可移动的移动范围的一端(图的右侧)。另外,待机位置被设定在比原始位置略接近记录区域侧的位置。
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在记录头4的往运动及返运动时均进行记录操作(进行双向记录)的打印机。如图2B所示,在这种打印机中,在设有与原始位置略接近的第一待机位置WP1的基础上,还可以在与原始位置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第二待机位置WP2。
原始位置是在电源关闭或者长时间没有进行记录时记录头4移动到此处并停留的地方。如图3D所示,当记录头4位于原始位置时,封口机构的盖部件15与喷盘16(参见图5)接触从而完全密封喷嘴口17(参见图5)(将在后面详细说明)。盖部件15是将橡胶等弹性材料成型为上面开放的呈近似四角形的碟形状的部件,并在其内部安装有毛毡等保湿材料。通过用盖部件15完全密封记录头4,可以使盖内部保持高湿度,由此可缓解墨水溶剂从喷嘴口17的蒸发。
待机位置是作为记录头4扫描时的起点的位置。即,记录头4通常在此待机位置待机,在记录操作时从待机位置向记录区域一侧扫描,并在记录操作结束后返回到待机位置。
对于进行双向记录的打印机的情况来说,参见图2B,记录头4从在第一待机位置WP1待机的状态向第二待机位置WP2一侧扫描,进行往运动时的记录操作。若所述记录操作结束,则在第二待机位置WP2待机。接着,记录头4从在第二待机位置WP2待机的状态向第一待机位置WP1一侧扫描,进行返运动时的记录操作。若所述记录操作结束,则在第一待机位置WP1待机。之后,重复交替进行往运动时的记录操作和返运动时的记录操作。
在待机位置上设有墨水接收部件,用于回收记录头4通过冲洗(flushing)操作(维护操作的一种)排出的墨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盖部件15兼作墨水接收部件。即,如图3A所示,盖部件15通常被配置在记录头4的待机位置的下方位置(与喷盘16的下侧稍微分开的位置)。之后,如图3D所示,随着记录头4向原始位置的移动,所述盖部件15向斜上方(向原始位置一侧和喷盘16的一侧)移动,直至密封喷嘴口17。
对于进行双向记录的打印机的情况来说,如图2B所示,在第二待机位置WP2上也设置墨水接收部件18。该接收部件18例如可以由箱状冲洗盒构成,其中,所述冲洗盒与记录头4相对的面是开放的。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待机位置和记录区域之间还设有加速区域。加速区域是用于使记录头4的扫描速度加速到规定速度的区域。
此外,如图4所示,从本实施例的盖部件15延伸出与盖部件15的内部连通的吸引通路15w。并且,在吸引通路15w上设有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齿轮泵15g。此时,齿轮泵15g的结构精度非常高,其齿轮和泵框架(壳体)间的间隙被设定成在径向及厚度方向均在100微米以下。
下面,参照图5A至图5C对齿轮泵15g的结构例进行详细说明。图5A是齿轮泵15g的立体图,图5B是齿轮泵15g的分解图,图5C是齿轮泵15g的部分截面图。
如图5A至图5C所示,齿轮泵15g包括泵框架(壳体)151,具有与吸引通路15w连接的吸引口151a;以及以上述精度(经液体的弯月面)可滑动地配置在泵框架内的、互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52和从动齿轮153。驱动齿轮152通过贯穿泵框架151及/或盖子157的驱动齿轮轴154而被旋转驱动,从动齿轮153通过与驱动齿轮轴154平行的从动齿轮轴155而被轴支持在泵框架151及盖子157上。泵框架(壳体)151通过衬垫156被盖子157所密封。本例中,盖子157上设有排出口157a。吸引口151a和排出口157a被设置在相对于各齿轮152、153和泵框架151的滑动部分相互相反的一侧。
借助驱动齿轮轴154,驱动齿轮152沿着如图5B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驱动,从而与驱动齿轮152啮合的从动齿轮153也旋转,由此,墨水从泵框架151内的IN侧(吸引口151a侧)向OUT侧(排出口157a)被送出(泵的功能)。
这里,即使齿轮泵15g改变齿轮的旋转方向,也不会消除啮合部分及外壳部分的密封,因此,不会使IN侧和OUT侧连通而向大气开放。这里,本实施例的盖部件15具有常开的开放阀机构15v。开放阀15v的直径很小。如图4B所示,开放阀机构15v仅在盖部件15响应于需要吸墨的情况而与框架F等接触时关闭。
由此,盖部件15内部,在通常状态下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了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弯月面的崩裂,另外,在需要吸引墨水时密封。
下面,说明记录头4的内部结构。记录头4具有可吐出黑色墨水的黑色头单元、可吐出青色墨水的青色头单元、可吐出品红色墨水的品红色头单元、可吐出黄色墨水的黄色头单元、可吐出淡青色墨水的淡青色头单元及可吐出淡品红色墨水的淡品红色头单元。此外,在各头单元的底面、沿副扫描方向还形成有多个喷嘴口17。每个头单元的喷嘴口17,其个数相同,并互相一一对应地排列在主扫描方向上。
接着,参照图6说明各个头单元。各头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6所示,例如,在由塑料形成的箱体状的盒体71的存放室72内,梳齿状压电振动元件21从一侧开口插入,并且其梳齿状顶端21a接近另一侧的开口。在另一开口一侧的盒体71的表面(下面)连接有流路单元74,梳齿状顶端21a分别被连接固定在流路单元74的规定部位上。
压电振动元件21是将板状的振动元件板与点形成密度对应地切割成梳齿状来形成的,其中,所述板状的振动元件板是将公用的内部电极21c和个别的内部电极21d中间夹着压电体21b交替层叠而形成的。并且,通过使公用内部电极21c和个别内部电极21d之间具有电位差,各压电振动元件21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振动元件长度方向上伸缩。
流路单元74是通过将流路形成板75夹在中间,在两侧层叠喷盘16和弹性板77而构成的。
流路形成板75是形成有与喷盘16中设置的多个喷嘴口17分别连通并隔着压力产生室隔壁排列的多个压力产生室22、至少与各压力产生室22的一端连通的多个供给部分82、连通所有供给部分82的细长的公用室83的板材。例如,可以通过对硅晶片进行蚀刻加工来形成细长的公用室83,并沿着公用室83的长度方向,与喷嘴口17的间距对应地形成压力产生室22。此时,在压力产生室22的一端连接供给部分82,并使喷嘴口17位于与所述供给部分82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此外,公用室83是用于将存储在墨盒2内的墨水供给到压力产生室22的空间,在其长度方向的大体中间的位置上连通有供给管84。
弹性板77层叠在与喷盘16相反一侧的流路形成板75的表面上,具有将PPS等高分子膜作为弹性膜88层合在不锈钢板87下面的双重结构。并且,对不锈钢板87的与压力产生室22对应的部分进行蚀刻加工来形成用于固定连接压电振动元件21的岛部89。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各头单元中,通过使压电振动元件21在振动元件长度方向上变长,将岛部89压向喷盘16一侧,从而使岛部89周围的弹性膜88变形,由此使得压力产生室22收缩。此外,当在压力产生室22收缩的状态下使压电振动元件21在长度方向收缩时,压力产生室22通过弹性膜88的弹性而膨胀。通过使压力产生室22先膨胀后收缩,压力产生室22内的墨水压力变高,从而从喷嘴口17吐出墨滴。
即,在各头单元中,随着对于压电振动元件21的充放电,所对应的压力室22的容量发生变化。利用这种压力室22的压力变化,可以使墨滴从喷嘴口17吐出,还可以使弯月面(露在喷嘴口17上的墨水的自由表面)微振动。
此外,也可以使用所谓的弯曲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动元件来代替上述的纵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动元件21。弯曲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动元件是一种根据充电引起的变形来压缩压力室并根据放电引起的变形来使压力室膨胀的压电振动元件。
下面,说明打印机1的电气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喷墨式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控制器30和打印引擎31。
打印机控制器30包括外部接口(外部I/F)32、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RAM32、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34、包括CPU等而构成的控制部分11、产生时钟信号的振荡电路35、产生用于向记录头4的各头单元提供的驱动信号等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36以及向打印引擎31传送基于驱动信号或印刷数据展开的点图形数据(比特映射数据)等的内部接口(内部I/F)37。
外部I/F32例如从图中没有示出的主计算机等接收由字符码、图形函数、图像数据等构成的印刷数据。并且通过外部I/F32向主计算机等输出忙信号(BUSY)或确认信号(ACK)。
RAM33包括接收缓冲器、中间缓冲器、输出缓冲器及工作存储器(图未示出)。并且,接收缓冲器暂时存储经外部I/F32接收的印刷数据,中间缓冲器存储由控制部分11转换的中间码数据,输出缓冲器存储点图形数据。这里,点图形数据是指通过将中间码数据(例如,色调数据)解码(翻译)而得到的打印数据。
在ROM34中,除了用于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的控制程序(控制例程)外,还存储字体数据、图形函数等。而且,ROM34作为维护信息存储部件还存储用于维护操作的设定数据。
控制部分11按照存储在ROM34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各种控制。例如,在读取接收缓冲器内的印刷数据的同时,将所述印刷数据转换为中间码数据,并将该中间码数据存储在中间缓冲器内。此外,控制部分11对从中间缓冲器内读取的中间码数据进行解析,并参照存储在ROM34内的字体数据及图形函数将其展开为点图形数据(解码)。然后,控制部分11在进行必要的修饰处理后,将所述点图形数据存储在输出缓冲器内。
当通过记录头4的一次主扫描获得了相当一行的可记录的点图形数据时,该一行点图形数据从输出缓冲器通过内部I/F依次被输出到记录头4的各墨水头单元的电驱动系统39,由此使载体5扫描,从而进行一行印刷。当从输出缓冲器输出相当一行的点图形数据时,已展开的中间码数据从中间缓冲器被删除,进行下一个中间码数据的展开处理。
而且,控制部分11还对与记录头4的记录操作不同而另外进行的维护操作(恢复操作)进行控制。
而且,控制部分11还对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进行控制。即,控制部分11与齿轮泵15g连接,从而还具有预操作实施部分的功能。
为了通过控制部分11进行齿轮泵15g的预操作,还设有计时器101(作为状态量识别部分的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的一例),测定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设定部分102(基准量设定部分的一例),设定用于判断预操作实施的基准时间Ts(基准状态量的一例)的基准时间;以及判别部分103,当由计时器101测定的非驱动时间Tn是设定于基准时间设定部分102的基准时间Ts以上时,判别齿轮泵15g内部干燥。然后,当由判别部分103判别出非驱动时间Tn在基准时间Ts以上时,即判别出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时,控制部分11实施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预操作是从记录头4向盖部件15进行墨水的冲洗操作,从而向盖部件15的内部排放一定量的墨水后,使齿轮泵15g仅动作规定时间来进行的。
打印引擎31包括作为送纸机构的送纸马达13、作为头扫描机构的脉冲马达7及记录头4的电驱动系统39。
下面,说明记录头4的电驱动系统39。如图7所示,电驱动系统39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电路40、锁存器电路41、电平移位器电路42、开关电路43及压电振动元件21。这些移位寄存器电路40、锁存器电路41、电平移位器电路42、开关电路43及压电振动元件21分别设置在记录头4的各个头单元的每一个喷嘴口17上。
在所述电驱动系统39中,当加在开关电路43上的选择数据是“1”时,开关电路43处于连接状态,驱动信号被直接施加在压电振动元件21上,各压电振动元件21响应于驱动信号的信号波形而变形。另一方面,当加在开关电路43上的选择数据是“0”时,开关电路43处于非连接状态,从而阻断向压电振动元件21提供驱动信号。
这样,可以基于选择数据来有选择地向各压电振动元件21提供驱动信号。因此,可根据所接收的选择数据依次从喷嘴口17吐出墨滴,或使弯月面微振动。
下面,说明打印机1的操作。
当打开电源时,首先进行必要的初始化操作。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电源开启(步骤01)后的初始化操作之一,通过计时器101获得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步骤02)。
接着,判别部分103判别所获得的非驱动时间Tn是否在基准时间设定部分102中所设定的基准时间Ts以上(步骤03)。
当判别结果为“否”时,由于可以推测(判别)齿轮泵15g的内部处于湿润状态,因此保持原待机状态(步骤08)。
另一方面,当判别结果为“是”时,由于可以推测(判别)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到一定程度,因此进行根据控制部分11的预操作。具体地说,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首先使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移动到冲洗位置(待机位置)(步骤04)。在该状态下,根据控制部分11的控制,通过冲洗操作吐出规定量的墨水,例如N点(步骤05)。由此向盖部件15内部排放规定量的墨水。然后,例如使齿轮泵15g只运行n转,或者t秒钟(步骤06)。由此,排放到盖部件15内部中的墨水被送入齿轮泵15g的内部,从而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恢复为湿润状态。更具体地说,齿轮泵15g恢复为可以提供-5kPa以上的负压,最好是-15kPa以上的负压的状态(设置所述n转或所述t秒,使得满足该条件)。然后,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移动到封口位置(原始位置),从而由盖部件15将记录头4密封(步骤07)。并在此状态下进入待机状态(步骤08)。
在初始化操作之后,从RAM33的输出缓冲器输出相当一行的打印数据时,记录头4在进行记录操作之前,先进行维护操作(恢复操作)。
所述维护操作是为了维持记录头4的墨滴的吐出能力而进行的,例如有墨水吸引操作、冲洗操作及微振动操作,可通过适当选择来进行。
当进行墨水吸引操作时,如图4B所示,开放阀15v被框架F等关闭,从而齿轮泵15g在盖部件15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下动作,由此可从记录头4的喷嘴口17吸引墨水。如上所述,齿轮泵15g由于在内部保持湿润状态的状态下动作,所以能够保证充分的墨水吸引作用。
并且在进行维护操作之后,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具体地说,可在记录头4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中,从喷嘴口17在适当的时刻吐出墨滴。
当电源的打开状态持续很长时间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维护操作。当作为电源的打开状态持续很长时间时的维护操作进行墨水吸引操作时,根据需要,可以在该墨水吸引操作之前先进行齿轮泵15g的预操作。
此时的预操作流程与打开电源后的流程相同(参见图7)。即,在确认墨水吸引操作的指令(步骤01)后,通过计时器101获得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步骤02)。
然后,判别部分103判别所获得的非驱动时间Tn是否在基准时间设定部分102中所设定的基准时间Ts以上(步骤03)。
当判别结果为“否”时,由于可以推测齿轮泵15g的内部处于湿润状态,因此直接进行墨水的吸引操作(步骤08)。
另外,当判别结果为“是”时,由于可以推测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到一定程度,因此进行根据控制部分11的预操作。具体地说,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首先使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向冲洗位置(待机位置)移动(步骤04)。在该状态下,根据控制部分11的控制,通过冲洗操作吐出规定量的墨水,例如N点(步骤05)。然后,使齿轮泵15g只运行n转,或者t秒钟(步骤06)。由此,排放到盖部件15内部中的墨水被送入齿轮泵15g的内部,从而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恢复为湿润状态。之后,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使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向封口位置(原始位置)移动,从而通过盖部件15密封记录头4(步骤07)。并且,在此之后开始墨水吸引操作(步骤08)。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可容易地进行最佳设计的齿轮泵15g来吸引喷嘴口17的墨水。另外,由于盖部件15的内部通过常开的开放阀15v而向大气开放,因此可防止根据温度变化的空气的膨胀/收缩而引起的弯月面的崩裂。
此外,由于在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在基准时间Ts以上时进行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因此可以使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状态有效恢复为湿润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墨水来使齿轮泵15g成湿润状态,因此不需要准备专用的湿润剂。从而,也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导入湿润剂的机构,由此简化了装置结构。
接着,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的齿轮附近的概略截面图。
在图9所示的齿轮泵15g的盖部件15一侧的泵框架15f上,经由用于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路线111,连接有润滑剂槽112。在润滑剂槽112中选择填充有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最佳湿润状态的最佳的湿润剂。
在润滑剂供给路线111的中间设有两个逆止阀113、114,并在这两个逆止阀之间设有起动泵115。起动泵115是通过自身受压变形而动作的。并且,在起动泵115动作时,湿润剂从润滑剂槽112被供给到齿轮泵15g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按压起动泵115的按压部件5p形成在与记录头4一体的载体5上。按压部件5p可在记录头4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过程中通过按压起动泵115来使其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分11在作为预操作实施部分工作时,不使齿轮泵15g动作。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大致与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上述实施例相同。
图10表示用于按压部件5p按压起动泵115的最佳配置例。在图10的例子中,在盖部件15上设有用于载体5接触的板状部件130,盖部件15通过平行连接机构131可在保持水平状态下移动。
在图10A中表示的冲洗位置中,载体5只与板状部件130接触,按压部件5p也不与起动泵115接触。
在图10B所示的封口位置中,随着载体5按压板状部件130使其移动(同时伴随上下方向的滑动),盖部件15通过平行连接机构131上升,并密封记录头4。此时,按压部件5p与起动泵115接触并在此停留。
如图10C所示,若要使起动泵115动作,则需要使载体5进一步向起动泵115一侧移动。
此外,为使起动泵115有效地动作,最好使载体5在图10B所示的状态和图10C所示的状态之间反复运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操作。
当打开电源时,首先进行必要的初始化操作。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电源开启(步骤11)后的初始化操作之一,通过计时器101获得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步骤12)。
接着,判别部分103判别所获得的非驱动时间Tn是否在基准时间设定部分102中所设定的基准时间Ts以上(步骤13)。
当判别结果为“否”时,由于可以推测(判别)齿轮泵15g的内部处于湿润状态,因此保持原待机状态(步骤18)。
另一方面,当判别结果为“是”时,由于可以推测(判别)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到一定程度,因此进行根据控制部分11的预操作(步骤13)。具体地说,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使记录头4(载体5)移动,从而通过按压部件5p使起动泵115动作。由此,湿润剂从润滑槽112被供给到齿轮泵15g的内部,于是齿轮泵15g的内部恢复为湿润状态。然后,在此状态下进入待机状态(步骤18)。
在初始化操作之后,从RAM33的输出缓冲器输出相当一行的打印数据时,记录头4在进行记录操作之前,先进行维护操作(恢复操作)。
所述维护操作是为了维持记录头4的墨滴的吐出能力而进行的,例如有墨水吸引操作、冲洗操作及微振动操作,可通过适当选择来进行。
当进行墨水吸引操作时,如图4B所示,开放阀15v被框架F等关闭,从而齿轮泵15g在盖部件15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下动作,由此可从记录头4的喷嘴口17吸引墨水。如上所述,齿轮泵15g由于在内部保持湿润状态的状态下动作,所以能够保证充分的墨水吸引作用。
并且在进行维护操作之后,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具体地说,可在记录头4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中,从喷嘴口17按适当的定时吐出墨滴。
当电源的打开状态持续很长时间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维护操作。作为电源的打开状态持续很长时间时的维护操作进行墨水吸引操作时,根据需要,可以在该墨水吸引操作之前先进行齿轮泵15g的预操作。
此时的预操作流程与打开电源后的流程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参见图10)。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同样在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在基准时间Ts以上时进行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因此可以使齿轮泵15g内部干燥状态有效恢复为湿润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专用的湿润剂来使齿轮泵15g成湿润状态,因此能够对最佳的湿润剂进行最佳量补给。
此外,关于起动泵的动作方式,并不限定于使用按压部件5p的上述方式,而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接着,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框图。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判别部分103的判别结果,控制部分11是自动发挥作为预操作实施部分的功能的,但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接收到使用者的指令后,控制部分11才发挥作为预操作实施部分的功能的。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设有用于显示判别部分103的判别结果的显示部分105和用于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的输入部分106,控制部分11基于输入到输入部分106的预操作实施指令来进行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大致与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上述实施例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在基准时间Ts以上时在显示部分105上显示出所述内容,因此,使用者可以预测出齿轮泵15g内部的干燥状态。从而,使用者向输入部分106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由此可有效地实施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接着,参照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也是在接收到使用者的指令后,控制部分11才发挥作为预操作实施部分的机能的。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设置有用于显示判别部分103的判别结果的显示部分105和用于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的输入部分106,控制部分12基于输入到输入部分106的预操作实施指令来进行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大致与使用图9至图10说明的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在基准时间Ts以上时在显示部分105上显示出所述内容,因此,使用者可以预测出齿轮泵15g内部的干燥状态。从而,使用者向输入部分106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由此可有效地实施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此外,当作为起动泵115操作方式采用不使用按压部件5p的方式时,也可以通过预操作实施指令来直接使起动泵115动作。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作为与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使用了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然而,代替齿轮泵15g的非驱动时间Tn,也可以使用盖部件15持续脱离着的时间或电源关闭状态下的经过时间等。
而且,作为与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也可以是使齿轮泵15g驱动一定时间后的与该齿轮泵15g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
具体地说,例如作为与齿轮泵15g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可以利用使齿轮泵15g驱动一定时间后的盖部件15的内部压力。若齿轮泵15g驱动一定时间后的盖内压力没有达到规定的负压,则可推测出齿轮泵15g处于干燥状态。
下面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图1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框图。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状态量识别部分,设置压力检测部分101’来代替计时器101。压力检测部分101’例如由薄膜传感器等构成,并被设置在齿轮泵15g内或者从盖部件15至齿轮泵15g的吸引通路15w内,用于识别齿轮泵15g的内部压力。
然后,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设置了用来设定预操作实施的基准负压Ps的基准负压设定部分102’,以代替用来设定预操作实施的基准时间Ts的基准时间设定部分102,当由压力检测部件101’识别的盖内压力Pn大于基准负压设定部分102’中所设定的基准负压Ps时,判别部分103判别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分11,为了判别齿轮泵15g的内部状态,使齿轮泵15g驱动一定时间,之后,当根据判别部分103判别出盖内压力Pn在基准负压Ts以上(没有达到基准负压)时,即,判别出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时,进行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本实施例的其他机构大致与使用图1至图8说明的上述实施例相同。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操作。
当打开电源时,首先进行必要的初始化操作。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电源开启(步骤01)后的初始化操作之一,使齿轮泵15g仅驱动规定的一定时间(步骤11),从而压力检测部件101’获得盖内压力Pn(步骤02’)。
接着,判别部分103判别所获得的盖内压力Pn是否为基准负压设定部分102’中所设定的基准负压Ps之上(步骤03’)。
当判别结果为“否”,由于可以推测(判别)齿轮15g的内部处于湿润状态,因此保持原待机状态(步骤08)。
另一方面,当判别结果为“是”,由于可以推测(判别)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到一定程度,因此进行根据控制部分11的预操作。具体地说,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首先使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向冲洗位置(待机位置)移动(步骤04)。在该状态下,根据控制部分11的控制,通过冲洗操作吐出规定量的墨水,例如N点(步骤05)。由此向盖部件15的内部排放规定量的墨水。然后,使齿轮泵15g例如只旋转n转,或t秒钟(步骤06)。因此,将排放到盖部件15的内部中的墨水传送到齿轮泵15g的内部,从而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恢复为湿润状态。然后,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使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向封口位置(原始位置)移动,从而通过盖部件15密封记录头4(步骤07)。并且在此状态下进入待机状态(步骤08)。
在初始化操作之后,从RAM33的输出缓冲器输出相当一行的打印数据时,记录头4在进行记录操作之前,先进行维护操作(恢复操作)。
所述维护操作是为了维持记录头4的墨滴的吐出能力而进行的,例如有墨水吸引操作、冲洗操作、微振动操作,可通过适当选择来进行。
当进行墨水吸引操作时,如图4B所示,开放阀15v被框架F等关闭,从而齿轮泵15g在盖部件15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下动作,由此可从记录头4的喷嘴口17吸引墨水。如上所述,齿轮泵15g由于在内部保持湿润状态的状态下动作,所以能够保证充分的墨水吸引作用。
并且在进行维护操作之后,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具体地说,可在记录头4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中,从喷嘴口17按适当的定时吐出墨滴。
当电源的打开状态持续很长时间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维护操作。作为电源的打开状态持续很长时间时的维护操作进行墨水吸引操作时,根据需要,可以在该墨水吸引操作之前先进行齿轮泵15g的预操作。
此时的预操作流程与打开电源后的流程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参见图15)。即,在确认墨水吸引操作的指令(步骤01)后,使齿轮泵15g仅驱动规定的一定时间(步骤11),并由压力检测部件101’获得盖内压力Pn。
然后,判别部分103判别所获得的盖内压力Pn是否在基准负压设定部分102’中所设定的基准负压Ps以上(步骤03’)。
当判别结果为“否”时,由于可以推测齿轮泵15g的内部处于湿润状态,因此直接进行墨水吸引操作(步骤08)。
另外,当判别结果为“是”时,由于可以推测齿轮泵15g的内部干燥到一定程度,因此进行根据控制部分11的预操作。具体地说,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首先使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向冲洗位置(待机位置)移动(步骤04)。在该状态下,根据控制部分11的控制,通过冲洗操作吐出规定量的墨水,例如N点(步骤05)。由此向盖部件15的内部排放规定量的墨水。然后,使齿轮泵15g只运行n转,或者t秒钟(步骤06)。由此,排放到盖部件15内部中的墨水被送入齿轮泵15g的内部,从而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恢复为湿润状态。之后,通过控制部分11的控制,使记录头4(载体5)及盖部件15向封口位置(原始位置)移动,从而通过盖部件15密封记录头4(步骤07)。并且,在此之后开始墨水吸引操作(步骤08)。
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齿轮泵15g一定时间后的盖内压力Pn是基准负压Ps以上时,进行用于使齿轮泵15g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此时,也可以有效地使齿轮泵15g的内部的干燥状态恢复为湿润状态。
另外,作为与齿轮泵15g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也可以利用驱动齿轮泵15g一定时间后的与墨水流相关的状态量。若驱动齿轮泵15g一定时间后没有产生规定的墨水流,则可推测出齿轮泵15g处于干燥状态。与墨水流相关的状态量,可以通过设置在吸引通路15w上的光断续器或设置在盖部件15或齿轮泵15g上的电极等来检测。此外,也可以通过从驱动齿轮泵15g的马达(没有图示)的电流波形检测旋转负荷的变化来检测出墨水流向齿轮泵15g的流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齿轮泵,但是除齿轮泵之外,还可以使用罗茨泵、双螺杆泵、叶轮泵等其他的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
下面使用图16A至图16C来详细说明罗茨泵的结构例。图16A是罗茨泵200的立体图,图16B是罗茨泵200的分解图,图16C是卸下盖子207后的罗茨泵200的平面图。
如图16A至图16C所示,罗茨泵200包括具有与吸引通路15w连接的吸引口201a的泵框架(壳体)201以及使得可互相旋转接触地配置在泵框架内的第一旋转元件202和第二旋转元件203。第一旋转元件202通过贯通泵框架201及/或盖子207的第一驱动轴204旋转驱动,第二旋转元件203也同样通过贯通泵框架201及/或盖子207的第二驱动轴205旋转驱动。第一驱动轴204和第二驱动轴205平行配置。泵框架(壳体)201经衬垫206由盖子207所密封。在本例中,在泵框架201上设有排出口201b。吸引口201a和排出口201b被设置在对于各旋转元件202、203和泵框架201的滑动部分相互相反的一侧。
罗茨泵200的结构精度非常高,例如第一旋转元件202及第二旋转元件203和泵框架201之间的间隙被设定成在径向和厚度方向均在100微米以下。
第一旋转元件202和第二旋转元件203通过第一驱动轴204和第二驱动轴205沿着图16B所示的箭头方向同步旋转驱动,由此,所述第一旋转元件202及第二旋转元件203在互相旋转接触的同时相对泵框架201(经液体的弯月面)滑动,从而,墨水从泵框架201内的IN侧(吸引口201a一侧)向OUT侧(排出口201b侧)被送出(泵功能)。
这里,即使罗茨泵200改变各旋转元件的旋转方向,也不会消除转动接触部分及外壳部分的密封,因此,不会使IN侧和OUT侧连通而向大气开放。这里,例如如图4所示,在盖部件15设置有常开的开放阀机构15v。开放阀机构15v仅在盖部件15响应于需要吸引墨水的情况而与框架F等接触时关闭。由此,盖部件15内部,在通常状态下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了因温度变化等而导致的弯月面的崩裂,另外,在需要吸引墨水时密封。
下面,参照图17A至图17C详细说明双螺杆泵的结构例。图17A是双螺杆泵300的立体图,图17B是双螺杆泵300的分解图,图17C是双螺杆泵300的部分截面图。
如图17A至图17C所示,双螺杆泵300包括具有与吸引通路15w连接的吸引口301a的泵框架(壳体)301以及互相啮合并可滑动地配置在泵框架内(经液体的弯月面)的驱动螺旋(spiral)302及从动螺旋303。驱动螺旋302通过贯穿泵框架(壳体)301及/或盖子307的驱动轴304来旋转驱动,从动螺旋303通过与驱动轴304平行的从动轴305被轴支承在泵框架301及盖子307上。泵框架(壳体)301通过衬垫306由盖子307所密封。在本例中,在盖子307上设有排出口307。吸引口301a和排出口307a被配置在对于各螺旋302、303及泵框架301的滑动部分相互相反的一侧。
双螺杆泵300的结构精度非常高,例如驱动螺旋302及从动螺旋303和泵框架301之间的间隙被设定成100微米以下。
驱动螺旋302通过驱动轴304沿着图17B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驱动,从而与驱动螺旋302啮合的从动螺旋303也旋转,由此墨水从泵框架301内的IN侧(吸引口301a一侧)向OUT侧(排出口307a一侧)被送出(泵功能)。
这里,即使双螺杆泵300改变各螺旋的旋转方向,也不会消除啮合部分及外壳部分的密封,因此,不会使IN侧和OUT侧连通而向大气开放。这里,例如如图4B所示,在盖部件15设置有常开的开放阀机构15v。开放阀机构15v仅在盖部件15响应于需要吸引墨水的情况而与框架F等连接时关闭。由此,盖部件15内部,在通常状态下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了因温度变化等而导致的弯月面的崩裂,另外,有需要吸引墨水时密封。
下面,参照图18A至图18C详细说明叶轮泵的结构例。图18A是叶轮泵400的立体图,图18B是叶轮泵400的分解图,图18C是卸下盖子407后的叶轮泵400的平面图。
如图18A至图18C所示,叶轮泵400包括具有与吸引通路15w相连接的吸引口401a的框架(壳体)401和配置在泵框架401内的叶轮402。叶轮402具有比泵框架401的圆筒形空间的直径小的直径的圆筒形状。叶轮402通过贯穿泵框架401及/或盖子407的驱动轴404来旋转驱动。驱动轴404设置在相对泵框架401内的圆筒形空间的中心偏离的位置上,叶轮402的部分外周的相对泵框架401的壁的内表面(经液体的弯月面)滑动。在叶轮402的外周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设有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6个)凹入部分402r。各凹入部分402r内通过弹簧402s设有叶片403。由此叶片403受向外的作用力。泵框架(壳体)401通过衬垫406被盖子407所密封。在本例中,在泵框架401上设有排出口401b。吸引口401a和排出口401b中间夹着叶轮402和泵框架401的滑动部分而配置。
叶轮泵400的结构精度非常高,例如叶轮402和泵框架401之间的间隙被设定在100微米以下。
叶轮402通过驱动轴404沿着图18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驱动,从而,通过从叶轮402突起的叶片403,将墨水从泵框架401内的IN侧(吸引口401a一侧)向OUT侧(排出口401b一侧)送出(泵功能)。
其中,叶轮泵400即使改变叶轮402的旋转方向,也不会消除滑动部分的密封,从而,不会使IN侧和OUT侧连通而向大气开放。其中,例如如图4所示一样,在盖部件15上设置常开的开放阀机构15v。开放阀机构15v仅在盖部件15响应于需要吸引墨水的情况而与框架F等接触时关闭。因此,盖部件15的内部,在通常状态下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了因温度变化等而导致的弯月面的崩裂,另外,在需要吸引墨水时封闭。
此外,在上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中,当其部件精度较低时,在吸引操作停止的时候其泵内的液体密封将一下子崩裂,从而急剧向大气开放。在这样的大气开放状态下,气泡会进入到盖部件及喷嘴口内,从而导致记录头的墨水吐出性能明显下降。此时,最好在盖部件15和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15g、200、300、400之间设置逆止阀。例如,在图19A及图19B中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上设置逆止阀15r的实施例。
此外,也可以使用活塞泵、风箱泵、隔膜泵等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的容积泵来代替齿轮泵等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
使用图20来详细说明活塞泵的结构例。图20是活塞泵500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20所示,活塞泵500具有根据活塞502的往复移动其容积变化的泵框架(气缸)501。在泵框架501上,通过第一逆止阀501c设有连接吸引通路15w的吸引口501a,另外,还通过第二逆止阀501d设有排出口501b。
通过活塞502向着图20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将墨水从吸引口501a通过第一逆止阀501c导入到泵框架501内。此时,由于第二逆止阀501d无法打开,所以从排出口501b不会导入(逆流)墨水。接着,通过活塞502向着图20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将墨水从泵框架501通过第二逆止阀501d送出到排出口501b。此时,由于第一逆止阀501c无法打开,所以并不向吸引口501a送出(逆流)墨水。通过这样重复活塞502的往复移动,将墨水从泵框架401内的IN侧(吸引口401a一侧)向OUT侧(排出口401b一侧)送出(泵功能)。
其中,活塞泵500并不使IN侧和OUT侧连通而向大气开放。这里,与图4所示的一样,在盖部件15上设置常开的开放阀机构15v。开放阀机构15v仅在盖部件15响应于需要吸引墨水的情况而与框架F等接触时关闭。因此,盖部件15的内部,在通常状态下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了因温度变化等而导致的弯月面的崩裂,另外,在需要吸引墨水时密封。
下面,利用图21详细说明风箱泵的结构例。图21是风箱泵600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21所示,风箱泵600具有根据往复移动机构602其内容积变化的风箱框架601。在风箱框架601上,通过第一逆止阀601c设有连接吸引通路15w的吸引口601a,另外,还通过第二逆止阀601d设有排出口601b。
通过风箱框架601向着图21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延伸,将墨水从吸引口601a经由第一逆止阀601c导入到风箱框架601内。此时,由于第二逆止阀601d无法打开,所以墨水不从排出口601b导入(逆流)。接着,通过风箱框架601向着图21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收缩,将墨水从风箱框架601经由第二逆止阀601d送出到排出口601b。此时,由于第一逆止阀601c无法打开,所以并不向吸引口601a送出(逆流)墨水。通过这样重复风箱框架601的伸缩运动,将墨水从风箱框架601内的IN侧(吸引口601a一侧)向OUT侧(排出口601b一侧)送出(泵功能)。
其中,风箱泵600并不使IN侧和OUT侧连通而向大气开放。这里,与图4所示的一样,在盖部件15上设置常开的开放阀机构15v。开放阀机构15v仅在盖部件15响应于需要吸引墨水的情况而与框架F等接触时关闭。因此,盖部件15的内部,在通常状态下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了因温度变化等而导致的弯月面的崩裂,另外,在需要吸引墨水时密封。
下面,使用图22来详细说明隔膜泵的结构例。图21是隔膜泵700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22所示,隔膜泵700具有根据隔膜702的往复移动其内容积变化的泵框架701。在泵框架701上,通过第一逆止阀701c设有连接吸引通路15w的吸引口701a,另外,还通过第二逆止阀701d设有排出口701b。
通过隔膜702向着图22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将墨水从吸引口701a经由第一逆止阀701c导入到泵框架701内。此时,由于第二逆止阀701d无法打开,所以墨水不从排出口701b导入(逆流)。接着,通过隔膜702向着图22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将墨水从泵框架701经由第二逆止阀701d送出到排出口701b。此时,由于第一逆止阀701c无法打开,所以并不向吸引口701a送出(逆流)墨水。通过这样重复泵框架701的往复移动,将墨水从泵框架701内的IN侧(吸引口701a一侧)向OUT侧(排出口701b一侧)送出(泵功能)。
其中,隔膜泵700并不使IN侧和OUT侧连通而向大气开放。其中,与图4所示的一样,在盖部件15上设置常开的开放阀机构15v。开放阀机构15v仅在盖部件15响应于需要吸引墨水的情况而与框架F等接触时关闭。因此,盖部件15的内部,在通常状态下与大气连通,从而防止了因温度变化等而导致的弯月面的崩裂,另外,在需要吸引墨水时密封。
以上说明中,控制部分11、计时器101、基准时间设定部分102以及判别部分103等也可以由计算机系统来构成。用来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所述各部分的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201也是本发明的保护对象。
此外,当上述各部分是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等程序来实现时,包含用于控制该OS等程序的各种命令的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202也是本发明的保护对象。
这里,记录介质201、202除指软盘等可以以单一物体识别的以外,也包括传送各种信号的网络。
此外,以上说明是对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的,但是本发明是以所有的液体喷射装置为对象的发明。作为液体的例子,除了墨水,还可以使用胶液、颜料水(manicure)、导电性液体(液体金属)等。而且,本发明还适用于液晶等显示装置中的滤色器的制造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在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当通过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输入部分,用于手动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基于输入到输入部分的预操作实施指令,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液体喷射部件从喷嘴口向盖部件内喷射液体后,预操作实施部分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仅驱动规定的预操作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提供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预操作实施部分经由湿润剂供给通路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起动泵动作来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部件与按压部件构成一体,并且可在这样的方向上移动,即在所述方向上该按压部件可以按压起动泵来使其动作,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头部件移动,从而经按压部件使起动泵动作,由此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7.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其中,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供给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在该起动泵上连接有用于使该起动泵动作的手动输入部分。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所述容积泵的非驱动时间,所述状态量识别部分是用于识别所述非驱动时间的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用于实施预操作的所述基准状态量是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时间,所述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是设定所述基准时间的基准时间设定部分,当由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识别的非驱动时间在基准时间设定部分所设定的基准时间以上时,所述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与驱动所述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该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是齿轮泵。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是罗茨泵。
12.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是双螺杆泵。
13.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是叶轮泵。
14.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在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分,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在通过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15.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在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分,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输入部分,用于手动输入预操作实施指令;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基于输入到输入部分的预操作实施指令,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16.如权利14或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液体喷射部件从喷嘴口向盖部件内喷射液体后,预操作实施部分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仅驱动规定的预操作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提供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预操作实施部分经由湿润剂供给通路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起动泵动作来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部件与按压部件构成一体,并且可在这样的方向上移动,即在所述方向上该按压部件可以按压起动泵来使其动作,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头部件移动,从而经按压部件使起动泵动作,由此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2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其中,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供给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在该起动泵上连接有用于使该起动泵动作的手动输入部分。
21.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所述容积泵的非驱动时间,所述状态量识别部分是用于识别所述非驱动时间的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用于实施预操作的所述基准状态量是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时间,所述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是设定所述基准时间的基准时间设定部分,当由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识别的非驱动时间在基准时间设定部分所设定的基准时间以上时,所述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
22.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与驱动所述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该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
23.如权利要求14至22任何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是活塞泵。
24.如权利要求14至22任何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是风箱泵。
25.如权利要求14至22任何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是隔膜泵。
26.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当由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液体喷射部件从喷嘴口向盖部件内部喷射液体后,预操作实施部分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仅驱动规定的预操作时间。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提供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预操作实施部分经由湿润剂供给通路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起动泵动作来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部件与按压部件构成一体,并且可在这样的方向上移动,即在所述方向上该按压部件可以按压起动泵来使其动作,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头部件移动,从而经按压部件使起动泵动作,由此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31.如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所述容积泵的非驱动时间,所述状态量识别部分是用于识别所述非驱动时间的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用于实施预操作的所述基准状态量是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时间,所述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是设定所述基准时间的基准时间设定部分,当由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识别的非驱动时间在设定于基准时间设定部分的基准时间以上时,所述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
32.如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与驱动所述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该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
33.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状态量识别部件,用于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基准状态量设定部件,设定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状态量;判别部分,将由状态量识别部分识别的状态量与设定于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以及预操作实施部分,当由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的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34.如权利3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液体喷射部件从喷嘴口向盖部件内部喷射液体后,预操作实施部分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仅驱动规定的预操作时间。
35.如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具有与吸引通路连接的泵框架,在所述泵框架上连接有用于提供湿润剂的湿润剂供给通路,预操作实施部分经由湿润剂供给通路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湿润剂供给通路中设有起动泵,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起动泵动作来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部件与按压部件构成一体,并且可在这样的方向上移动,即在所述方向上该按压部件可以按压起动泵来使其动作,预操作实施部分通过使头部件移动,从而经按压部件使起动泵动作,由此向泵框架内供给湿润剂。
38.如权利要求3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所述容积泵的非驱动时间,所述状态量识别部分是用于识别所述非驱动时间的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用于实施预操作的所述基准状态量是用于实施预操作的基准时间,所述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是设定所述基准时间的基准时间设定部分,当由非驱动时间识别部分识别的非驱动时间在设定于基准时间设定部分的基准时间以上时,所述判别部分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
39.如权利要求3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所述状态量是与驱动所述容积泵一定时间后的该容积泵的动作状态相关的状态量。
40.一种程序,由至少包括一台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运行,从而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上实现权利要求26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41.一种程序,包含用于控制在至少包括一台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第二程序的命令,并且由所述计算机系统运行,从而控制所述第二程序,由此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上实现权利要求26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42.一种控制液体喷射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的步骤;将与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的步骤;以及在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的步骤。
43.一种控制液体喷射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头部件,具有喷嘴口和使喷嘴口部分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部件;控制主体部分,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盖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接触的位置间相对移动;吸引通路,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以及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设置于吸引通路上,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的步骤;将与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的步骤;以及在判别出容积泵的内部干燥时,实施用于使往复移动机构利用型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使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内部的干燥状态恢复为湿润状态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头部件、基于喷射数据来驱动液体喷射部件的控制主体部分、相对于头部件可在与其分离的位置和连接的位置间相对移动的盖部件、与盖部件的内部连通的吸引通路以及设置于吸引通路上的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此外还设有识别与容积泵的内部干燥状态相关的状态量的状态量识别部分、设定基准状态量的基准状态量设定部分以及将所述识别的状态量与基准状态量进行比较,从而判别容积泵的内部是否干燥的判别部分。预操作实施部分根据判别部分的判别结果,进行使容积泵的内部成湿润状态的预操作。
文档编号B41J2/18GK1533900SQ200410031648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瀬下龙哉, 下龙哉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