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薄膜转移的调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08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薄膜转移的调节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转移层从承载薄膜传递到承印物上的方法, 该转移层和该承载薄膜共同构成一个转移薄膜。给承印物在一个施加装 置中至少区域地加载粘合剂,接着将该承印物与转移薄膜一起在一个转 移装置中引导通过转移间隙,该转移间隙由相互合压的转移面和反压面 形成。将转移层在该转移间隙中在一个第一压紧压力的作用下基本上在 加载有粘合剂的区域中局部地传递到承印物上。然后将承印物与所传递 的转移层一起输送给至少一个第三装置,所述第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通 过两个相互合压的面形成的间隙。将带有转移层的承印物引导穿过所述 间隙并且在所述间隙中可将一个压紧压力至少施加在带有转移层的承印 物上。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薄膜转移设备,该薄膜转移设备包括一 个施加装置,用于给被引导穿过该施加装置的承印物至少区域地加载粘 合剂; 一个设置在该施加装置后面的、具有转移间隙的转移装置,用于 将转移层从承载薄膜至少区域地传递到承印物上,该转移层和该承载薄 膜共同构成一个转移薄膜;以及至少一个具有由两个面形成的间隙的第 三装置,用于进一步处理带有所施加的转移层的承印物。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衬面,用于优选在薄膜转移设备中套在 转移装置的滚筒上。
本发明优选涉及适用于所谓的冷膜压印的设备、方法以及包衬面。
背景技术
在冷膜压印中,将转移层从承载材料传递到承印物上。 使用承载薄膜作为承载材料。在转移层上可设置一个附着层,该附
着层改善带有粘合剂的转移层在承印物上的附着特性。从承载材料传递
的层与其实际结构无关地被统称为转移层。
7为了将转移层传递到承印物上,将转移薄膜与承印物一起引导穿过 转移间隙。转移间隙通过相互靠置的转移滚筒和反压滚筒形成。转移滚 筒和反压滚筒旋转地以压紧力相互合压,由此,转移层在转移间隙中传 递到承印物上。
为了可将转移层区域地传递到承印物上,在薄膜转移之前给承印物 设置一个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相应于薄膜要被传递的区域。
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无色粘合剂、具有确定固有颜色的粘合剂或按 照薄膜着色的粘合剂。
转移层基本上可涉及金属层,但也可涉及其它层。例如可设置铝层,
该铝层视需求而定施加在黄色/金色的上光层或银色的上光层上。
此外,也可使用例如用PE薄膜制成的无色层作为转移层,该无色层 这样传递到承印物上,使得该无色层在那里形成一个保护层。
EP0 578 706 Bl中介绍一种用于冷膜压印的设备。
在此,冷膜压印在多色印刷机内部进行。.在印刷机中,承印物被沿 着预给定的输送路径输送。承印物例如可以是纸张、纸板、薄膜,也可 涉及巻或带。
在印刷机的第一印刷装置中将粘合剂而不是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 为了区域地施加粘合剂,在该印刷装置中将相应成像的印版张紧,将粘 合剂如常规胶版印刷油墨那样传递到承印物上。这种施加粘合剂的印刷 装置被称为施加装置。
然后继续将承印物输送到第二印刷装置中。在该第二印刷装置中, 反压滚筒和橡皮布滚筒构造成转移装置的部分,橡皮布滚筒则是转移滚 筒。
在该第二印刷装置的区域中存在一个薄膜模块,该薄膜模块具有一 个转移薄膜储备轴和一个转移薄膜收集轴。薄膜作为转移薄膜带通过薄 膜引导装置的中间滚子从转移薄膜储备轴引导到转移间隙并且继续引导 到转移薄膜收集轴。转移薄膜带也可简称为薄膜带。
为了将转移层转移到承印物上,将转移薄膜带和带有区域粘合剂层 的承印物一起沿着它们的相应的输送路径引导这样穿过转移间隙,使得 转移层贴靠在粘合剂层上。然后以一个压紧压力在转移间隙中将转移层传递到承印物上。由于粘合剂,于是从转移薄膜上取下转移层。
在随后的挤压装置中对所传递的转移层施加作用,由此实现薄膜贴 靠的持续附着性。
由DE102006015474A1公知薄膜转移设备可以是常规胶版印刷机, 例如四色印刷机。转移装置以及后续的装置可涉及印刷机的印后加工装 置,尤其是在此可设置另外的印刷装置。作为印刷机的印后加工装置或 印后处理装置,也可设置上光装置、网纹辊装置、穿孔装置、模切装置、 压槽装置、裁切装置或压印装置。
不仅在EP 0 578 706 Bl中而且在DE 10 2006 015 474 Al中提出,带 有所施加的转移层的承印物在转移装置之后仍通过印刷机的其它印后加 工装置、即印后处理装置。
这些印后处理装置尤其是可在使用印刷机作为薄膜转移设备期间不 工作并且仅当承印物没有被加载转移层时才有效地作用在该承印物上。 薄膜转移装置然后可与粘合剂施加装置一样作为常规印刷装置使用。
但印后处理装置也可在使用印刷机作为薄膜转移设备期间使用。
然后将加载有转移层的承印物引导穿过印后处理装置的间隙。在该 间隙中可使带有所施加的转移层的承印物经受一个另外的压紧压力。该 印后处理装置例如可涉及印刷机的常规印刷装置。该间隙则是该印刷装 置的印刷间隙并且通过橡皮布滚筒和合压在橡皮布滚筒上的反压滚筒形 成。
作用于被涂层的承印物的压紧压力不仅可在薄膜转移装置中而且可 在后面的印后处理装置中变化。该压紧压力在此由压紧力产生,参与形 成间隙的面以该压紧力相互合压。在印刷间隙中或在转移间隙中这是橡 皮布滚筒和反压滚筒。压紧力或压紧压力为此通常通过调整印刷装置或 薄膜转移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Druckbeistellung)来改变。 压力设定值是参与形成间隙的滚筒的轴线的距离的尺度。 压力设定值的单位是毫米。压力设定值的零点通过橡皮布滚筒轴线 到反压滚筒轴线的距离来预给定,在该零点时,橡皮布滚筒的表面刚好 接触被引导通过印刷间隙或转移间隙的承印物的表面。压力设定值的零 点因此始终与所使用的承印物相关地来给出。
9压力设定值因此与承印物相关地可以取正值和负值。
压力设定值的负值表示转移滚筒或橡皮布滚筒的表面与承印物的表 面相交,这些表面相应地被压縮。
压力设定值的正值表示橡皮布或转移滚筒到反压滚筒存在距离,其 中,承印物的表面不再被接触。
压力设定值通常以十分之一毫米来描述,但在此也可以以O.Olrnm的 步距进行调整。因为对于在印后处理装置例如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对承 印物进行的通常处理来说一般期望滚筒与承印物从两侧接触,所以通常 调整出负的压力设置值。因此,在一般惯用语言中,这种负的压力设定 值也可习惯地仅以其负号后面的量来描述,而不使用负号。
由于转移装置中的和设置在后面的印后处理装置中的可变的压力设 置值,可导致产生的印刷产品的质量下降。
在转移装置的转移间隙中给粘合剂层边缘精确地覆盖以转移层。如 果在被这样涂层的承印物上在后续的间隙中再次施加压紧压力,则可导 致处于转移层下面的粘合剂层被压出来。在转移层下面被排挤出来的这 种粘合剂于是可被印后处理装置的间隙的面接收。因此例如橡皮布滚筒 的橡皮布可被粘合剂污染,由此, 一方面待传递的油墨本身受到污染, 另 一方面粘合剂与橡皮布可使得转移层的部分又从被涂层的页张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种程度地解决这种所描述的问题,使得改善 所产生的印刷产品的质量并且至少减弱后续的印后加工装置通过粘合剂 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所述类型的薄膜转移设备、与该薄膜转移设备 共同作用的用于套在转移装置的滚筒上的包衬面以及根据上述类型的相 应方法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将转移层从承载薄膜传递到承印物上 的方法,该转移层和该承载薄膜共同构成转移薄膜,其中,给承印物在 一个施加装置中至少区域地加载粘合剂,将承印物与转移薄膜一起在一 个转移装置中引导通过转移间隙,该转移间隙由相互合压的转移面和反压面形成,将转移层在该转移间隙中在一个第一压紧压力的作用下基本 上在加载有粘合剂的区域中局部地传递到承印物上,将承印物与所传递 的转移层一起输送给至少一个第三装置,所述第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通 过两个相互合压的面形成的间隙,将带有转移层的承印物引导穿过所述 间隙并且在所述间隙中可将一个压紧压力至少施加在带有转移层的承印 物上,其中,至少可通过形成所述间隙的面的相互合压来改变转移装置 中的和至少一个第三装置中的所述压紧压力,可改变转移装置中的和至 少后续的第三装置中的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参 量,识别一些测量参量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这些测量参量包括转移装 置中的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识别一些测量参量的集合中的 至少一个,这些测量参量包括第三装置中的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 定值,以及根据识别到的测量参量这样控制这些装置即转移装置和后续 的第三装置至少之一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参量,使得在这些装置中识别到 的测量参量的差异被克服。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薄膜转移设备,优选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 法,该薄膜转移设备包括 一个施加装置,用于给被引导穿过施加装置 的承印物至少区域地加载粘合剂; 一个设置在施加装置后面的、具有转
移间隙的转移装置,用于将转移层从承载薄膜至少区域地传递到承印物
上,该转移层和该承载薄膜共同构成一个转移薄膜;至少一个具有由两 个面形成的间隙的第三装置,用于进一步处理带有所施加的转移层的承 印物,其中,提供有至少一个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间隙中的集合即 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一个识别到的测量参量来调整 转移装置的转移间隙中的和/或第三装置的间隙中的控制参量即压紧力和 压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一个。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调整形成间隙的面来改变转移装置中 的和第三装置中的压紧压力。在此需要考虑的是,转移装置中的转移间 隙通常通过转移滚筒例如橡皮布滚筒和反压滚筒来形成,第三装置中的 间隙则是相应的印后处理装置的间隙。该间隙一方面可通过两个相互压 紧的平的面来形成。也可使一个滚筒挤压在一个平的面上或者使两个滚 筒相互挤压。如果第三装置例如涉及印刷装置,则形成间隙的相互合压的面涉及共同形成印刷间隙的橡皮布滚筒与反压滚筒。
如果下面提及印刷装置、印刷间隙,则应包括所有形成间隙的面。 此外,转移装置中的和第三装置中的压紧压力应可通过压力设定值 改变。如前所述,压力设定值描述滚筒表面以何种程度"沉入"到所使 用的承印物中。该压力设定值在此根据本发明可变化。
此外,为了防止粘合剂由于粘合剂层上的过高的力作用而被挤压出 来,本发明提出,识别转移装置中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装置中的可 能的测量参量即压紧压力、压力设定值和面的压紧力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据此控制转移装置中的和/或第三装置中的控制参量中的至少一个。通过 这种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在转移装置中和第三装置中作用于粘合剂层上 的力根据本发明这样得到控制,使得粘合剂在转移层下面不可再被挤压 出来。作为控制参量适用原则上可被这样控制的参量,使得这些参量可 至少影响间隙中的压紧压力。在此特别优选控制参量是压力设定值和压 紧力。己经描述了压力设定值,合压力是这样的力参与形成间隙的面 以该力相互合压。为此是仅一个面还是两个面被构造得可运动,这在此 关系不大。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在设备方面提出了所述类型的薄膜转移设备, 该薄膜转移设备提供有至少一个调节设备,该调节设备用于根据间隙中 的集合即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识别到的测量参量之一来 调整转移装置的转移间隙中的和/或第三装置的间隙中的上述控制参量即 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有利地提出,将转移装置中的测量值中的一个或多个与 第三装置中的相应值进行比较。由不同测量参量的这种比较形成一个尺 度,该尺度给出关于不同装置中的测量参量的差异的指示。然后可根据 该差异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参量进行再控制,以便使被排挤出来的 粘合剂的量至少降低。
根据本发明,薄膜转移设备为此具有一个调节设备,所述调节设备 包括至少一个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用于识别转移装置的转移间隙中的 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装置的间隙中的测量参量即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 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提出,所述调节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分析处理识别到的测量参量 的分析处理装置和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识别到的测量参 量中的至少一个来控制转移装置的转移间隙中的和/或第三装置的间隙中 的控制参量即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描述转移装置和第三装置中的识别到的值之间的差异 的尺度可通过识别到的值的差值或商来形成。为此根据本发明则可设置 有一个分析处理装置,该分析处理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商和/或差值形成机 构,用于确定识别到的测量参量的商或差值。
为了防止在设置在转移装置后面的第三装置中粘合剂在转移层下面 被排挤出来,本发明提出,在后续的第三装置中作用于带有粘合剂和转 移层的承印物上的压紧压力基本上不超过在转移装置中作用于承印物上 的压紧压力。为此,根据本发明提出,这样改变参与形成间隙的面的压 力设定值或压紧力,使得第三装置中的压紧压力、压紧力或压力设定值 基本上不超过转移装置中的相应值。
通过在转移装置中作用于粘合剂和转移层上的压紧压力,粘合剂层 在此已经最大程度地被挤压散开。但粘合剂在其整个面范围内与转移薄 膜的转移层接触。以此方式,被排挤散开的粘合剂也整面地并且边缘清 晰地与转移层相连接并且从转移薄膜承接该转移层。即在此不导致粘合 剂在转移层下面被挤压出来。
如果在第三装置中不再有提高的、将会使粘合剂层比其本来已经通 过转移间隙中的压紧压力所展开的程度更强地展开的压紧压力施加在该 粘合剂层上,则没有粘合剂可在该装置中被向外挤压。
已经确定,在转移装置中作用于转移层和所施加的粘合剂上的压紧 压力还通过转移薄膜来增强,该转移薄膜仅仅存在于转移装置中并且不 存在于后面的第三装置中。由此可有利地在极限内容许调整转移装置和 后面的第三装置中的起作用的力或压力设定值之间的最大差异时的偏 差。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进一步构型中提出,识别不仅转移装置 中的、而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装置中的测量参量即压紧压力、压紧力和 压力设定值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还应由识别到的值来确定第三装置
13中的这些测量参量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否高于转移装置中的相应值。如果 情况确实如此,则根据本发明提出,将第三装置中的作为控制参量的压 力设定值和/或压紧力降低,以便避免粘合剂在第三装置中受到提高的挤 压以及粘合剂由此被排挤出来。
在通常情况下可提出,应变化的控制参量也相应于测量参量,但也 可提出,控制参量不同于测量参量,尤其是当作为测量参量来测量压紧 压力并且例如压力设定值作为控制参量起作用时就是这种情况。
在一个作为替换方案的实施形式中提出,假定情况相同,提高转移 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或压紧力。
尤其是可总是提出,将第三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或直接将其中的压 紧力这种程度地降低,使得该压力设定值或压紧力小于或等于转移装置 中的相应值,或者将转移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或压紧力这样提高,使得 该压力设定值或压紧力在此始终等于或高于后面的第三装置中的压力设 定值或压紧力。
同样好的也可以是,同时将第三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或压紧力降低, 而将转移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或压紧力提高,并且使其相互匹配,使得 从效果上转移装置中的压紧力或压力设定值不低于后面的第三装置中的 压紧力或压力设定值。
另外,为了保证尽可能精确地调整控制参量即压紧力或压力设定值 中的一个,本发明提出,在间隙中在面之间的压紧压力由这些面之一中 的传感器来识别。以此方式 可这样进行转移装置中的和/或后面的第三装 置中的压紧力或压力设定值的控制,使得转移装置中的和第三装置的间 隙中的压紧压力的差异对转移装置中的压紧压力有利地变化,或者反之 亦然。
根据本发明,薄膜转移设备为此应这样构造,使得在形成间隙的一 个表面中应组合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借助于所述传感器于是可进行对 实际存在的压紧压力的相应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处理装置进行分析处理, 该分析处理装置与用于检测测量参量的检测装置相连接。并且通过包括 分析处理装置的调节设备可这样控制所述装置中的相应的压力设定值和/ 或压紧力,使得转移装置中的间隙的面之间的实际作用的压力绝不低于后继的第三装置中的相应压力。
在薄膜转移设备的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构型中提出,为了较简 单地维护压力传感器以及为了保证压力传感器的功能,包括传感器的面 通过可更换的包衬形成。面优选可以是转移滚筒的印刷布或后续印刷装 置的橡皮布。
为了简化分析处理装置而提出,由传感器识别到的压紧压力借助于 无线传输方法转送给一个在间隙之外提供的接收器以便传送给分析处理 装置。由此可有利地放弃滑动接触或在间隙区域中提供的分析处理装置。
作为替换方案,也可通过在相互合压的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个或多 个轴承的区域中测量力来测定这些面相互间的压紧力。这不仅适用于转 移间隙的面,而且适用于后面的第三装置中的间隙的面。以此方式为了 控制而可使用在转移装置中和在后面的第三装置中实际测量到的压紧 力。调整于是可这样进行,使得这些装置中的压紧力的差异减小或消除。 也可使用压紧力的识别到的值作为测量参量,并且可通过对控制参量即 压紧力和/或压力设定值的控制来优化压紧力的差值,由此转移装置中的 压紧力不低于后续的装置中的压紧力。
在设备方面如上所述提出,压力传感器应包括一个发送机构,该发 送机构无接触地将由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参量发送给一个至少与分析处理 装置相连接的接收单元。
根据本发明这样来实现薄膜转移设备的特别大的灵活性不仅施加 装置、转移装置而且所述后面的第三装置或后面的其它第三装置分别涉 及常规胶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任务还通过一种包衬面来解决,该包衬面用于套在 滚筒上,该包衬面具有一个组合在该包衬面中的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 感器用于识别作用在该包衬面上的压力。所述滚筒例如可涉及转移装置 的转移滚筒或相应的反压滚筒,或者可涉及印刷装置的橡皮布滚筒。也 应包括施加在平的面上的包衬面。
除了组合的压力传感器之外,根据本发明也提出,包衬面具有一个 组合在该包衬面中的发送器,该发送器用于无接触地将由压力传感器识 别到的压力传送给一个接收装置。
15尤其应包括这样的方法步骤在这些方法步骤中,预给定测量参量 的差值作为极限值,这些极限值不应被超过或者应根据这些极限值对控 制参量进行调整。在此也可预给定用于测量参量的差值的值,该值应始 终保持不变,于是必须按照该预给定值来控制控制参量。


本发明不应局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从这些实施例中也可得到根据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在下面的附图中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描述。附图表示: 图1 用于解释压力设定值的简图, 图2 薄膜转移设备的一部分,
图3a 带有所传递的转移层的页张的一部分,
图3b 在提高的压紧压力下带有转移层的页张,
图4 用于解释薄膜转移设备的调节设备的简图,
图5 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橡皮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解释印刷间隙4中的压力设定值5的简图。 印刷装置103或转移装置102或施加装置101的印刷间隙4通过橡 皮布滚筒1和反压滚筒3形成。反压滚筒3在此引导页张2穿过相应装 置,由此也通过印刷间隙4。在印刷间隙4中在页张2上施加压紧压力 203。页张2上的该压紧压力203由橡皮布滚筒1的表面与页张2的表面 相互重叠产生。
在这里所示情况中,页张2具有页张厚度6,该页张厚度大于印刷间 隙4。由此如所示的那样在承印物2与橡皮布滚筒1之间形成重叠。该重 叠的量用压力设定值5来表示并且被检测。如果页张厚度6大于印刷间 隙4,则说是负的压力设定值5。但对于通常情况省去符号,仅讨论压力 设定值5的量。压力设定值5通常是一个可调整的控制参量,同时也是 一个可识别的测量参量。
从量上可在O.lmm至0.3mm之间的范围内调整可能的压力设定值, 通常,值处于0.1iran至0.15mm之间。图2从侧面剖切示出了薄膜转移设备100的一个局部。这里所示薄 膜转移设备100在此是经改装的常规印刷机。为了更好地解释,在此仅 示出了薄膜转移设备100的三个装置101、 102、 103。薄膜转移设备100 在此还可以具有其它装置,例如印刷装置、编号装置、挤压装置等等。 尤其是在此没有示出薄膜转移设备100的续纸装置和收纸装置。
从右向左从未示出的续纸装置引导页张104通过薄膜转移设备100。 首先,在施加装置101中给页张104加载粘合剂。然后,加载有粘合剂 的页张104被继续引导通过薄膜转移设备,以便与转移薄膜108 —起被 引导穿过转移装置102的转移间隙105。
转移装置102的转移间隙105在此通过转移滚筒106和反压滚筒107 形成。转移滚筒106通常涉及常规印刷装置的橡皮布滚筒。
如图1中所示,转移滚筒106和反压滚筒107这样相互合压,使得 在考虑页张104的情况下存在负的压力设定值5。以此方式,转移层201 从转移薄膜108在转移间隙105中在压力作用下传递到加载有粘合剂的 承印物104上。
转移层201在此边缘清晰(kantenscharf)地仅传递到页张104的加 载有粘合剂层202的区域上。这在图3a中示出。
将这样加载有粘合剂层202和转移层201的页张104继续引导穿过 薄膜转移设备100并且输入给第一个第三装置103。在这里所示情况中, 第三装置涉及一个印刷装置103。将页张104引导穿过印刷间隙109并且 加载油墨。印刷装置103中的油墨在此可传递到带有或不带有转移层201 的区域上。印刷装置103包括一个用于施加油墨的输墨装置112。
印刷间隙109通过橡皮布滚筒IIO和反压滚筒111形成。并且在此为 了传递未示出的印刷油墨也在反压滚筒111与橡皮布滚筒110之间调整负 的压力设定值5。
将页张104继续引导穿过薄膜转移设备100并且输送给设置在印刷 装置103后面的另外的第三装置。作为替换方案,页张104也可不输送 给另外的第三装置,而是紧接着立即、必要时在经过干燥器段之后输送 给未示出的收纸装置。所述未示出的另外的第三装置也可涉及印刷装置、 上光装置、压印装置、挤压装置、编号装置、模切或穿孔装置或类似装置。
在一个页张104经过了施加装置101和转移装置102之后,图3a示 意性地从侧面示出了该页张。在施加装置101中将粘合剂层202区域地 传递到页张104上,接着将转移层201从转移薄膜108在转移装置102 中施加在粘合剂层202上。由于转移装置102中压力设定值5为负,在 转移间隙105中也将压紧压力203施加在带有粘合剂层202的页张104 上。由此,粘合剂层被挤压散开,由此,该粘合剂层占据更大的面。这 至少当施加装置101中存在的压紧压力比转移间隙105中低时有效。
与关于施加装置101的印刷间隙109中的以及转移装置102的转移 间隙105中的压力的不同情况无关地给粘合剂层202在转移间隙105中 在该粘合剂层的整个面上提供转移薄膜108的转移层201并且将该转移 层从该转移薄膜基本上边缘精确(kantengenau)地取下。由此形成一个 边缘相对清晰的转移层201 ,该转移层具有与页张104上的粘合剂层202 基本上相同的表面范围。
如果引导带有粘合剂层202和转移层201的页张104穿过一个后面 的装置103并且在此将更高的压紧压力203施加在转移层201、页张104 和粘合剂层202上,则粘合剂层202在转移层201下面被挤压出来,因 为该粘合剂层基本上不可压縮,并且在转移层201的棱边旁边形成粘合 剂层202的排挤棱边204。粘合剂层202的这些排挤棱边204于是可在印 刷装置103中传递到橡皮布滚筒110上,由此传递到输墨装置112中。 由于粘合剂物质传递到输墨装置112中,印刷装置103的油墨可受到污 染。此外,橡皮布滚筒110上的粘合剂还可导致可能从后续的页张104 将转移层201剥离返回到橡皮布滚筒110上。以此方式一方面使得承印 物104上的通过印刷装置103产生的印刷图像受到污染,此外还使得在 转移层201上发生损坏。
图3b中示出了通过提高的压紧压力203导致形成这些排挤棱边204。
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薄膜转移装置的调节设备,该调节设备 可调整转移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以及后续的第三装置中即印刷装置 103中的压力设定值。
相同的参考标号在此描述与前述附图中相同的元件。为了清楚起见,在此没有示出不参与调节过程的元件。
在转移装置102中和印刷装置103中将压力设定值301或相应的压 紧压力施加在页张104上。压力设定值301在此是一个测量参量,可由 检测装置302识别并且由所述检测装置传输到分析处理装置304。最迟分 析处理装置304将已识别的测量参量对应到可比较的参量。将这些参量 输送给差值形成机构305,该差值形成机构将差值形成的结果传送给控制 装置306。视在差值形成机构305中所形成的差值的大小和符号而定,控 制装置306这样控制转移滚筒106或者橡皮布滚筒110,使得现在作为控 制参量起作用的压力设定值301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变化使得在薄膜转 移装置102中避免比在印刷装置103中低的压力设定值301。在薄膜转移 装置102中于是绝不调整出比在后续的印刷装置103中低的压力设定值 301。
在第一方案中,薄膜转移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301这种程度地 提高,使得差值形成机构305中的差值至少重新为零,或者使得薄膜转 移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大于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301。
在第二方案中,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301这种程度地减小, 直到在差值形成机构305中识别到薄膜转移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 301重新等于或者大于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301。
或在第三方案中,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301降低并且同时 薄膜转移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301提高,由此得出,差值形成机构 305中的差值可这样形成,使得在此在薄膜转移装置102中与在后继的印 刷装置103中相比存在相同大小的压力设定值301或者存在更高的压力 设定值301。
图5如图2中那样针对印刷装置103示出了一个印刷间隙109。 该印刷间隙在此也由反压滚筒111和橡皮布滚筒110形成。与图2 中的简化视图不同,在此还示出了橡皮布滚筒110的包衬、即橡皮布401 。 如图4中所示,调节装置303可以根据相应装置中的识别到的压力 设定值301来控制转移装置102中或后面的第三装置如印刷装置103中 的压力设定值301。作为替换方案,也可以直接根据印刷装置103的印刷 间隙109中的或转移装置102的转移装置105中的测量到的压力来进行所述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301的这种控制。
现在,为了根据实际存在的压力而不是根据转移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102以及103中的作为测量参量的现有压力设定值301进行调节,在这里 介绍的方案中提出,在所套上的橡皮布401中组合一个与发送器403相 连接的压力传感器402。该发送器以无线方式将测量到的压力传送给接收 装置404,该接收装置再将该识别到的值传输给检测装置302。与图4中 所描述的类似,相关装置中的压力设定值301的继续控制(其继续作为 控制参量起作用)通过也在那里设置的设备来进行。在此直接根据转移 间隙105以及印刷间隙109中存在的压力的差值进行控制,而不是根据 转移装置102和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301的差值进行调节。这 可通过那里设置的压力传感器402来实现。
如果设置在薄膜转移装置102后面的第三装置中的例如紧后面的印 刷装置103中的压紧压力203或压力设定值301超过在转移装置102本 身中施加在承印物上的压紧压力或压力设定值301,则可产生所描述的并 且在图3b中所示的后果,即粘合剂层202在所施加的转移层201下面被 排挤出来并且产生排挤棱边204。这具有前面已经描述的负面后果。就此 而言,可以通过调节设备303来避免在后续的第三装置中相对于转移装 置102尤其产生提高的压紧压力203。
对此适用至少三种方案,调节设备303可根据这些方案来控制测量 参量。这在第一实施形式中是不仅在转移装置102中而且在后续的第三 装置中例如在后面的印刷装置103中直接识别的压力设定值301。作为替 换方案,也可以直接根据如图5中借助于压力传感器402测量的压力进 行控制,或者可以使用装置中的滚筒的压紧力作为测量参量。
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形成差值(作为替换方案也可形成商),该差值得 到启示在哪一个装置中、即是在转移装置102中还是在印刷装置103 中存在或调整出了较高的压紧压力203或较高的压力设定值301。
如果在此识别到在转移装置102中、即更确切地说在转移装置102 的转移间隙105中存在比在后面的印刷装置103中高的压紧压力203,则 可放弃调整压力设定值301或者放弃调整作用在参与的滚筒的轴承上的 压紧力。在此存在不适于使传递的转移层的质量变差或者使转移层或承
20印物104上的接着的印刷的质量变差的压力情况。
如果不是根据压紧压力203而是根据压力设定值301或压紧力进行 控制,情况也是一样。如果识别到转移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301超 过后面的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则无需进行控制来保证质量。
如果识别到转移装置102中的作为测量参量的压紧压力203或压力 设定值301或压紧力低于后面的印刷装置103中的压紧压力203或压力 设定值301或压紧力,则通过调节设备303进行控制,由此重新建立一 个状态,在该状态中,后续的第三装置中的例如后续的印刷装置103中 的压紧压力203或压力设定值301或压紧力不超过薄膜转移装置102中 的压紧压力203或压力设定值301或压紧力。
应被调整来保证高水平印刷产品质量的这种状态可通过不同的作为 替换方案的方法来实现。
方案la:
在转移装置102中,转移间隙105中的压力设定值(作为控制参量) 这样提高,直到该压力设定值至少相应于后面的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 设定值(作为测量参量)。
方案lb:
如果不是根据压力设定值而是根据测量到的作为测量参量的压紧压 力203进行控制,则薄膜转移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301 (作为控制参 量)这样提高,直到转移间隙105中的测量到的压紧压力203至少如后 面的印刷间隙109中的测量到的压紧压力203那样高。
方案1C:
作为替换方案,也可以不是识别压紧压力203或压力设定值301和 根据所述压紧压力或压力设定值来进行控制,而是直接根据作为测量参 量的合压力来进行控制,例如橡皮布滚筒110或转移滚筒106通过其轴 承以所述合压力压紧在反压滚筒111或107上。如果后续的印刷装置103 中的压紧力超过薄膜转移装置102中的压紧力,则转移装置102中的压 紧力(现在作为控制参量)可这样提高,直到该压紧力至少相应于后续 的印刷装置103中的合压力。
方案ld:如果根据测量到的压紧压力203进行控制并且橡皮布滚筒110或转 移滚筒106的压紧力可被调整和在测量技术上分析处理,则也可以直接 将转移装置102中的转移滚筒106上的相应压紧力这样调高,直到转移 装置102中的测量到的压紧压力203至少如后续的印刷装置103中的压 紧压力203那样高。
方案2:
也可以考虑与方案la ld中相同的方法步骤,只要转移装置102的 转移间隙105中的压力设定值301、压紧压力203或压紧力分别保持恒定 并且后续的印刷装置103中的作为控制参量的压力设定值301或橡皮布 滚筒110合压力分别这种程度地降低,使得结果又进行调整,在该调整 中薄膜转移装置102中的作为测量参量的压力设定值301、压紧力或压紧 压力203至少与后续的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301、压紧力或压紧 压力203 —样大。
方案3:
为了实现薄膜转移装置102中的、与后续的印刷装置103中的相应 的压力设定值301、压紧力或压紧压力203至少同样高的压力设定值301、 压紧力或至少同样高的压紧压力203,也可以考虑方案1和2的组合,只 要不仅转移装置102中的而且印刷装置103中的压力设定值301总是同 时变化,或者转移滚筒106以及橡皮布滚筒110上的压紧力总是同时变 化,或者在这两个装置之一中压力设定值301变化,而在另一个装置中 压紧力变化,直到要么在转移装置102中和后续的印刷装置103中形成 相同的压力设定值301、相同的压紧力或相同的压紧压力203,要么转移 装置102中的压力设定值301、压紧力或压紧压力203甚至超过后续的印 刷装置103中的相应值。
所有这些可能的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借助于调节设备303进 行控制,避免在转移装置102后面的第三装置例如后续的印刷装置103 中粘合剂层202被挤压出来并且有利地使产生的印刷产品的质量不再由 于粘合剂层202的被挤压出来的排挤棱边204而下降,至少该下降可被 减弱。参考标号清单
1橡皮布滚筒
2页张
3反压滚筒
4印刷间隙
5页张厚度
100薄膜转移设备
101施加装置
102转移装置
103印刷装置
104页张
105转移间隙
106转移滚筒
107反压滚筒
108转移薄膜
109印刷间隙
110橡皮布滚筒
111反压滚筒
112输墨装置
201转移层
202粘合剂层
203压紧压力
204排挤棱边
301压力设定值或压紧压力
302检测装置
303调节设备
304分析处理装置
305差值形成机构
306控制装置
401橡皮布
402压力传感器
403发送器
404接收装置
权利要求
1.用于将转移层从承载薄膜传递到承印物上的方法,该转移层和该承载薄膜共同构成转移薄膜,其中,给承印物在一个施加装置中至少区域地加载粘合剂,-将承印物与转移薄膜一起在一个转移装置中引导通过转移间隙,该转移间隙由相互合压的转移面和反压面形成,-将转移层在该转移间隙中在一个第一压紧压力的作用下基本上在加载有粘合剂的区域中局部地传递到承印物上,-将承印物与所传递的转移层一起输送给至少一个第三装置,所述第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通过两个相互合压的面形成的间隙,-将带有转移层的承印物引导穿过所述间隙并且在所述间隙中可将一个压紧压力至少施加在带有转移层的承印物上,其特征在于-至少可通过形成所述间隙的面的相互合压来改变该转移装置中的和至少一个第三装置中的所述压紧压力,-可改变该转移装置(102)中的和至少后续的第三装置(103)中的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参量,-识别一些测量参量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这些测量参量包括该转移装置(102)中的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识别一些测量参量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这些测量参量包括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以及-根据识别到的测量参量这样控制这些装置即转移装置(102)和后续的第三装置(103)至少之一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参量,使得在这些装置中识别到的测量参量的差异被克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和比较该转移装置(102)中的和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相同的测量参量并且形成一个值作为用于对应的差异的尺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用于至少一个不同的测量参量的尺度分别形成识别到的值的差值或商。
4.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移装置中的和/或所述第三装置中的参量即压力设定值和压紧力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控制参量这样变化,使得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至少一个测量参量不显著超过该转移装置(102)中的相应的测量参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该转移装置(102)中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装置(103)中的至少一个测量参量,-形成这些测量参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测量参量是否高于该转移装置(102)中的测量参量,以及-如果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测量参量较高和/或超过一个极限值,则降低所述第三装置中的控制参量即压力设定值和压紧力中的至少一个。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该转移装置(102)中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装置(103)中的至少一个测量参量,-形成这些测量参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测量参量是否高于该转移装置(102)中的测量参量,以及-如果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测量参量较大和/或超过一个极限值,则提高该转移装置中的控制参量即压力设定值和压紧力中的至少一个。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该转移装置(102)中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装置(103)中的至少一个测量参量, -形成这些测量参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测量参量是否大于该转移装置(102)中的测量参量,以及 -.如果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测量参量较大和/或超过一个极限值,则降低所述第三装置中的控制参量即压力设定值和压紧力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提高该转移装置中的控制参量即压力设定值和压紧力中的至少一个。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样实施 提高/降低,使得该转移装置(102)中的测量参量即压力设定值和压紧力 中的至少一个不低于一个后续的第三装置(103)中的测量参量即压力设 定值和压紧力中的至少一个。
9.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 隙(105, 109)中在所述面(106, 107, 110, 111)之间的压紧压力作为 测量参量由在这些面(106, 107, 110, 111)之一中的传感器(402)识 别。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该传感器(402)识 别到的压紧压力借助于无线传输方法转送给一个在所述间隙(105, 109) 之外提供的接收器(404)以便传送给分析处理装置(304)。
11.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 相互合压的面(106, 107, 110, 111)中的至少一个的轴承的区域中测量 力来测定这些面相互间的压紧力作为测量参量。
12. 薄膜转移设备,优选用于实施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 的方法,该薄膜转移设备包括 一个施加装置(101),用于给被引导穿 过该施加装置(101)的承印物(104)至少区域地加载粘合剂(202);一个设置在该施加装置(101)后面的、具有转移间隙(105)的转移装 置(102),用于将转移层(201)从承载薄膜至少区域地传递到承印物(104) 上,该转移层和该承载薄膜共同构成一个转移薄膜(108);至少一个具 有由两个面(110, 111)形成的间隙(109)的第三装置(103),用于进 一步处理带有所施加的转移层(108)的承印物(104),其特征在于提 供有至少一个调节设备(303),用于根据所述间隙(105, 109)中的集 合即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一个识别到的测量参量来 调整该转移装置(102)的转移间隙(105)中的和/或所述第三装置(103) 的间隙(109)中的控制参量即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一个。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膜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设 备(303)包括至少一个检测装置(302),用于识别该转移装置(102) 的转移间隙(105)中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装置(103)的间隙(109) 中的测量参量即压紧压力、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一个。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薄膜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设 备(303)包括一个用于分析处理识别到的测量参量的分析处理装置(304) 和一个控制装置(306),该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识别到的测量参量中的至 少一个来控制该转移装置(102)的转移间隙(105)中的和/或所述第三 装置(103)的间隙(109)中的控制参量即压紧力和压力设定值中的至少—个o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薄膜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分析处理装置(304)具有至少一个商和/或差值形成机构(305),用于确定在所述 第三装置(103)的间隙(109)中和在该转移间隙(105)中识别到的测 量参量的商或差值。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薄膜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转 移间隙(105)和/或所述第三装置(103)中的间隙(109)具有一个带有 组合的压力传感器(402)的面(401),该压力传感器为了转送数据而与一个检测装置相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薄膜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转移表面和/或所述第三装置的间隙(109)的面(401)的表面通过可更换的包衬形 成。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薄膜转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压力传感器(402)包括一个发送机构(403),该发送机构无接触地将由该压力传 感器(402)测定的调节参量发送给一个至少与该分析处理装置(304) 相连接的接收单元(404)。
19. 包衬面(401),用于优选在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薄 膜转移设备(100)中套在滚筒(110, 106)或平面上,其特征在于该 包衬面(401)具有一个组合在该包衬面中的压力传感器(402),该压力 传感器用于识别作用在该包衬面(401)上的压力。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衬面,其特征在于该包衬面(401) 具有一个组合在该包衬面中的发送器(403),该发送器用于无接触地将 由该压力传感器(402)识别到的压力传送给一个接收装置(40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转印设备(100),包括一个施加装置(102)、一个设置在施加装置(101)后面的转印装置(102)和至少一个用于进一步处理带有所施加的转印层(201)的承印物(104)的第三装置(103)。如果在被涂层的承印物(104)上在后续的间隙(109)中再次施加一个压紧压力(203),则可导致处于转印层(201)下面的粘结剂层(202)被压出来。橡皮布(401)因此可被粘结剂污染,由此,油墨本身受到污染并且转印层(201)的部分又从被涂层的页张(104)脱离。根据本发明提出,将转印装置(102)中的测量值与第三装置(103)中的相应值进行比较。然后可根据该差异对装置(102,103)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参量进行再控制,以便使被排挤出来的粘结剂的量至少降低。
文档编号B41F17/00GK101513802SQ20081010749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日
发明者A·韦伯, N·克洛克曼, P·弗兰岑 申请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