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充注的墨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21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重充注的墨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可重充注的墨液容器背景技术
当前正在研制中的墨液输送系统包括高容量墨液源,该墨液源设计成能将墨液提 供到相对小的墨液缓存器,然后墨液缓存器又将墨液输送到打印机的打印头。在这种系统 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墨液缓存器可包括两个中间墨液容器。在这样的布局结构中,所述中 间墨液容器中的一个被用来对打印头进行供应,而另一个中间墨液容器通过高容量墨液源 被补充。需要适合这种应用的墨液容器。


参考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公开的墨液容器。附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的。
图1是用于墨液输送系统中的墨液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墨液容器的前透视图。
图3是图1墨液容器的后透视图。
图4是图1墨液容器的内部墨囊和墨囊耦合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墨囊的壁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公开的墨液容器适合用在墨液输送系统中,在该墨液输送系统中,例如墨液 从高容量墨液源供应给墨液容器,然后从墨液容器被输送到打印机的打印头。在某些实施 例中,所述墨液容器包括外壳,其限定了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提供有内部墨囊。所 述墨囊适于从所述墨液源接收墨液。一旦所述墨囊已被填充满墨液,那么相对较高的压力 流体例如空气可被输送到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以在所述墨囊上施加压力,从而导致墨液 从所述墨液容器中流出。这样的墨液容器能被使用在其中中墨液输送系统的示例被描述在 2008年5月14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序列号US0863580(律师卷号200800426-1)中,在此 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现在更详细地参考附图,在所有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应的部件,图1-3 示出了一个示例性的墨液容器10。如那些附图所示,墨液容器10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包 括中央压力壳14,所述中央压力壳具有开放的前后端16和18。如图2和图3明显示出的, 所述压力壳层14具有大致矩形箱盒形状,因此限定有顶表面20、底表面22和相对的侧表面 对。示例性地,所述压力壳层14由相对刚性的塑性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所述外壳12被加 压时抵抗挠曲,如下文所述。
分别耦连到所述压力壳14的端16,18的是前端帽沈和后端帽28。所述前端帽 沈包括本体30,其支持着前面板32,用户能够利用前面板将墨液容器10插入到打印机的舱 坞中。从帽本体30的底表面34中延伸出一个锁定元件36,其可被用于将墨液容器10固定 在所述舱坞内。所述后端帽洲也包括本体38。所述后端帽观的本体38包括顶表面40、 底表面42、相对的侧表面44、以及端表面46。从顶表面40和底表面42向外延伸出键控元件48,这些键控元件防止墨液容器10被插入打印机的不是用于该墨液容器的舱坞中。
如图3所示,后端帽观的本体38限定了墨液容器10的接口 50,其使得墨液能够 输送进和输送出墨液容器,并且进一步使得能够检测墨液泄漏。在图解说明的实施例中,所 述接口 50包括第一开口或顶开口 52以及第二开口或底开口 M,它们提供了至外壳12内部 空间的通路。在图3中穿过开口 52J4可以看见墨囊耦合器56,其被安装到端盖观。墨液 端口 58和空气端口 60从耦合器56中延伸出并穿过底开口 54,其中墨液能够流过墨液端 口,空气能够流过空气端口。在墨液容器10使用期间,墨液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打印机的补 充线(或称再加注管线),流过墨液端口 58,进入墨液容器的内部墨囊(参见图4)。当确定 了从墨液容器10中输送墨液时,加压空气能够经过打印机的增压管路(未示出)、经过空气 端口 60被泵送到墨液容器的内部空间中。由于内部空间中充满了加压空气,因此墨囊被挤 压,从而使得墨液从墨囊中经过墨液端口 58流出,并因此流出墨液容器10,以致墨液能够 被输送到打印机的打印头。
如图3中进一步地示出的,所述墨囊耦合器56还包括电接触件62。如下文所述, 那些接触件中的至少一个延伸到墨液容器的内部空间中,以便进行墨液泄漏检查。图3中 还示出了对齐凸片64,其确保墨液容器10制造期间耦合器56和端盖观之间的正确对齐。
图4示出了连接到所述墨囊耦合器56的内部墨囊70。如图4所示,耦合器56包 括外部接口部分72和内部囊附连部分74。示例性地,所述接口部分72为大致圆盘形,所述 囊附连部分74是大致平坦的。为了便于与外壳12的端盖观形成气密密封,接口部分72包 括密封构件76,例如弹性的0形环。所述墨囊70被附连到耦合器56的囊附连部分74。更 具体地,墨囊70被密封到附连部分74,以致流体能够单独地经过耦合器56的墨液端口 58 流入和流出所述囊,墨液端口 58与附连部分的内部通道78流体连通。
进一步参考图4,耦合器56还包括导电体80,其从图3所示电接触件62中的一个 或多个中延伸出,并卷绕在耦合器的接口部分72的周围,以致接触一个或多个内部电接触 件82,这些内部电接触件被利用紧固件84安装到耦合器附连部分72。当内部电接触件76 接触到液体(例如从墨囊70中泄漏的墨液)时,打印机能够检测到发生了短路,从而作为 囊破裂的指示。
考虑到内部墨囊70在其使用寿命期间要被加压、变空以及补充(再充注)许多 次,因此墨囊要被构造成具有高耐用性和高抗疲劳性。图5示出了一种用于图4所示内部 墨囊70的壁90的示例性构造。如图5所示,墨囊壁90包括多个层,其包括聚合物制成的 内层92,该内层形成了所述壁的内表面;金属化中间层94 ;以及聚合物制成的外层96,其形 成了所述壁的外表面。位于内层92和中间层94之间的是第一粘合层98,其将所述中间层 结合到所述内层。类似地,位于中间层94和外层96之间的是第二粘合层100,其将所述外 层结合到所述中间层。
所述内层92为墨囊70提供了抗冲击性和密封性质。在某些实施例中,内层92包 括混合挤压物,其具有聚酰胺(例如尼龙)制成的中间层,该中间层介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制成的两个层之间。内层92可具有大致70到80 μ m的厚度,例如可为76 μ m。
金属化中间层94提供了对于空气和水蒸气的屏障,并且包括聚合物材料层,其上 已经沉积有金属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中间层94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其 上已经沉积有一层金属,例如银(Ag)或铝(Al)。这种层完全不同于可能会被另行用来构造墨囊70的独立的金属箔。中间层94可具有大致10到14 μ m的厚度,例如12 μ m,而金属层 可具有至多大致900到1100埃(A)的厚度,例如1000A。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层98 提供了 PET和LLDPE之间的粘合。所述第一粘合层98可为大致2到3 μ m厚,例如2. 5 μ m厚。
所述外层96为墨囊70提供了抗冲击性和韧性。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由定 向聚酰胺(例如,尼龙)制成。外层96可具有大致13到17 μ m的厚度,例如15μπι。在这 种实施例中,第二粘结剂100提供了所述金属(例如Ag或Al)与聚酰胺之间的粘合。第二 粘合层100可为大致2到3 μ m厚,例如2. 5 μ m厚。
当墨囊70具有例如上文参照图5所描述的构造时,该墨囊具有抗疲劳性。具体 地,由于存在金属化中间层94,使得墨囊70很少受到裂纹的影响,而在使用金属箔层时,将 会形成裂纹。因此,所述墨囊在补充和墨液输送循环期间很少受到反复膨胀和塌缩造成的 故障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在打印机中的墨液容器,所述墨液容器包括限定了内部空间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内部墨囊,所述墨囊被配置成是反复地被充注墨液和输送墨 液,所述墨囊包括金属化层,该金属化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层,在聚合物材料层上已经沉积有 金属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压力壳,设 置在所述压力壳的前端的前端帽和设置在所述压力壳的后端的后端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后端帽限定了所述墨液容器的接口,所 述接口包括墨液端口和空气端口,墨液能够经过墨液端口流入和流出所述内部墨囊,而空 气能够经过空气端口流入和流出所述内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金属化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层,其上已沉积有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PET层大致为10到14μ m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沉积在所述PET层上的金属材料大致为900 到1100埃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墨囊进一步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金属 化层处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液容器,进一步包括墨囊耦合器,所述内部墨囊被附连到 所述墨囊耦合器,而所述墨囊耦合器被安装到所述外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墨囊耦合器包括墨液端口和空气端 口,墨液能够经过墨液端口流入和流出所述内部墨囊,而空气能够经过空气端口流入和流 出所述内部空间。
13.—种用在打印机中的可重充注的墨液容器,所述墨液容器包括限定了内部空间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压力壳和限定了所述墨液容器的接口的端盖, 所述接口包括墨液端口和空气端口,墨液能够经过墨液端口流入和流出所述墨液容器,而 空气能够经过空气端口流入和流出所述内部空间;和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内部墨囊,所述墨囊被配置成是反复地被充注墨液和输送墨 液,所述墨囊包括结合到彼此的多个层,所述多个层包括金属化层,该金属化层包括聚合物 材料层,在该聚合物材料层上已经沉积有金属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金属化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层,而且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铝或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液容器,其中所述PET层为大致10到14μ m厚,而沉积 在所述PET层上的金属材料为大致900到1100埃厚。
全文摘要
用在打印机中的墨液容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墨液容器包括限定了内部空间的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内部墨囊,所述墨囊被配置成是反复地被充注墨液和输送墨液,所述墨液容器包括金属化层,该金属化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层,在该聚合物材料层上已经沉积有金属材料。
文档编号B41J2/01GK102036827SQ200880129347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2日
发明者B·S·鲁德亚尼, F·R·塞罗, M·A·特拉萨, Q·陈, R·路维斯, S·B·许 申请人: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