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印花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11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帛印花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印花用喷墨打印机( < > 夕-工7卜/ 'J >夕)在长尺寸的布帛 上进行印花的布帛印花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印花方法,使用图l所示的印花装置进行印花(参照日本特开平 8-156353号公报)。这种现有的布帛印花方法,把巻成巻状的布帛3设置在印花部1的上 游侧的布帛供给部2,将所述巻状的布帛3开巻并用印花用喷墨打印机4进行规定的印花, 随后通过干燥机5之后,用巻绕辊6进行巻绕。而且,在所述印花部1上,传送带8对通过 印花用喷墨打印机4进行印花的布帛3进行行走导向,在印花用喷墨打印机4的上游侧设 有用来检测上述布帛3的厚度的厚度检测传感器7,对应布帛3的厚度,调整对传送带8进 行导向的辊8a、8b的高度,从而改变传送带8的传送面的高度。9为入口侧的导向辊、10为 传送带张紧辊、11为传送带张紧调整弹簧。 现有的布帛印花方法,如上述那样把巻状的布帛3设置在供给部,反复从所述巻 状的布帛3经导向辊9向印花用喷墨打印机4进行供给,所以,每当一根巻状的布帛3印花 完了时都必须将装置停止,安装新的巻状的布帛3,并将其穿到印花部1内进行再运行。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布帛3为伸縮性大的材料,所以难以巻成大的直径,因此必须 把直径小的布帛3设置在上述供给部2,因而由于布帛3的长度不太长,所以必须因在供给 部更换巻状布帛3而频繁进行再运行操作,存在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是提供一种印花方法及实施该印花方法的印花 装置,所述印花方法可以在不停止印花装置的情况下连续地对长尺寸的布帛进行印花,可 以以高的生产率对长尺寸的布帛进行印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布帛印花方法,用传送带运送布帛而使所述布 帛通过使印花用喷墨打印机与所述传送带相向的印花部,由此,由所述印花用喷墨打印机 对布帛进行印花;使向所述印花部供给的布帛的终端与随后供给的布帛的始端以对接的状 态连接,从而连续供给规定长度的多个布帛。 而且,在上述布帛印花方法中,在印花部的上游侧,用传感器检测布帛的连接部 分,在所述连接部分通过印花部期间,使运送布帛的传送带下降,从而使上述连接部分与印 花部的打印头不发生干涉。 另外,用来实施上述布帛印花方法的布帛印花装置,具有使印花用喷墨打印机与 传送带相向的印花部,通过用传送带运送布帛而使布帛通过所述印花部,从而由所述印花 用喷墨打印机对布帛进行印花,在向所述印花部供给布帛的布帛供给部,沿布帛的供给方 向设有多个布帛槽,而且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预先把布帛的供给方向下游侧的布 帛槽内的布帛的终端与上游侧的布帛槽内的布帛的始端以对接的状态连接,在所述印花部的上游部用检测传感器检测布帛的连接部分,在所述连接部分通过印花部期间使传送带下 降,从而使所述连接部分与印花部的打印头不发生干涉。 按照本发明涉及的布帛印花方法,取代现有的巻绕辊,把印花后的布帛也折叠堆
积进行收集,由此,不论布帛长度有多长都可以在不停止印花装置的情况下连续对其进行
印花,不仅可以提高长尺寸布帛的印花生产率,而且可以使长尺寸制品的品质稳定。 而且,由于一边用连接装置把通过折叠等整理好的规定长度的布帛进行连接,一
边把其向印花装置供给,所以,可以消除连续进行供给的供给量限制。 进而,由于可以连续供给布帛,所以,可以省略把布帛按规定长度设置到供给部的 操作,可以谋求在操作中省力。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布帛印花装置,仅仅通过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印花装置中设 置多个布帛槽(卜X ),以及把收纳在邻接的布帛槽中的布帛相互的终端与始端对接连 接的连接装置就可以构成,因而,可以廉价地获得用来实施上述印花方法的印花装置。


图1是简要表示现有的布帛印花装置的正面图。 图2是简要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布帛印花装置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布帛的两端的缝制方法的工序图。 图4是使用两端被缝制后的布帛的状态的一面的图。 图5是使用两端被缝制后的布帛的状态的另一面的图。 图6是表示导向辊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截面图。 图7是图6的X方向向视图。 图8是表示导向辊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截面图。 图9是表示导向辊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是表示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布帛印花方法的布帛印花装置的图,在所述印花装 置的构成要素中,与图l所示的现有的印花装置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 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所述印花装置的布帛供给部2,至少沿印花部12中的布帛3的行走方向排列配 置2个移动式的布帛槽13a、 13b。而且,把规定长度的布帛3a、3b分别折叠成Z字形堆积收 纳在所述各布帛槽13a、13b中。而且,在印花部12的出口侧也至少配置1个布帛槽13c。
对于分别收纳在布帛供给部2侧的布帛槽13a、13b中的布帛3、3,用连接装置M, 把距离印花部12近的,即收纳在布帛3的供给方向下游侧的第一布帛槽13a中的布帛3的 终端3a,与距离印花部12远的,即收纳在布帛3的供给方向上游侧的第二布帛槽13b中的 布帛3的始端3b,各自的端部以对接的状态通过缝合而连接起来。 上述两端3a、3b的缝合,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通过使用缝合线、第一摆线(振>9 糸)、第二摆线的锁缝来进行(参照日本特开2007-169812号公报)。
用图3 、图4对上述锁缝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所示, 一方的布帛3的终端3a与另一方的布帛3的始端3b各自的端部的边缘对齐重合而形成层合体14,然后,用锁缝缝纫机装置M在从所述层合体14的边缘 15隔开间隔A的内侧,用缝合线16进行缝合,而且, 一边从边缘15使第一摆线17和第二摆 线18按间隔B向外侧延伸一边进行层合体14的边缘缝合。然后,以层合体14的边缘15为 中心把布帛3的终端3a与始端3b以大致180度的角度展开成大致平面状,于是在图4所 示的连接区域C中,把一方的布帛3的终端3a与另一方的布帛3的始端3b以对接的状态 不发生重合地进行配置。 在连接区域C的一个面上,由缝合线16形成图4所示那样的针脚,在另一个面上, 由缝合线16形成图5所示那样的针脚,于是,第一摆线17形成的针脚和第二摆线18形成 的针脚,按该顺序沿针脚形成方向S形成。 上述布帛3的终端3a与始端3b的连接,只要是在终端3a与始端3b对接的状态
下进行的方法即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连接方向进行。 使用上述印花装置进行的布帛3的印花,在将收纳在第一布帛槽13a中的布帛3
的终端3a与收纳在第二布帛槽13b中的布帛3的始端3b连接的状态下,从收纳在作为距离
印花部12比较近的一方的第一布帛槽13a中的布帛3的始端开始通过印花部12而进行。
而且,印花之后的布帛3通过干燥机5进行干燥之后,在出口部,借助未图示的公知的折叠
装置,以折叠成Z字形堆积收集在布帛槽13c内。 对上述第一布帛槽13a内的布帛3的印花完了之后,与所述布帛3的终端3a连接
着的收纳在第二布帛槽13b中的布帛3的始端3b接着向印花部12进行供给。 此时,把空出来的上述第一布帛槽13a取下并把第二布帛槽13b向印花部12侧移
动,同时,把上述空出来的布帛槽13a向上述第二布帛槽13b的后侧移动,在其中收纳其它
的布帛3。而且,通过锁缝缝纫机装置M把其始端与上述正在供给的布帛3的终端连接。另
一方面,在此时,通过在出口侧配置多个布帛槽13c,可以连续地顺次收集印花之后的长尺
寸状的布帛3。 在上述布帛3的印花动作中,一直通过厚度检测传感器7检测被供给到印花部12 的布帛3的厚度,根据该厚度检测传感器7的检测信号、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改变对传送 带8进行导向的一对辊8a、8b的高度,把传送带8的位置调整成,使传送带8与印花用喷墨 打印机4的打印头的间隔为合适间隔。 此时,由于布帛3的连接部分用线缝合着因而厚度比布帛3的厚度厚,所以,当该 部分通过印花用喷墨打印机4的时候,为了使该部分不与打印头接触,而使上述间隔变动 得比通常的布帛3的厚度变化的场合大。而且在该连接部分通过后的状态下,上述间隔立 即复原。 上述布帛3的连接部分的检测,也可以不通过厚度检测传感器7进行,机械地检测 该部分的鼓出量也可以。 下面,用图6 图9说明上述印花部12中用来升降传送带8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 在各个实施例的说明中,就对传送带8进行导向的成对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辊8a、8b中的 一方的辊8a进行了说明,但是,两个辊8a、8b的构成相同,而且同步发挥相同的作用。
图6和图7示出第一实施例,套筒21、21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一对支架20、20上, 将上述辊8a转动自如地支撑着的辊轴19的两端在相对于所述套筒21、21的轴心偏心的位 置穿过所述套筒21、21,并用销22固定着。而且,在辊轴19的一方的端部固定着杆23的根端部。而且,连接销24与辊轴19平行且转动自如地设置在杆23的前端,在该连接销24上 设有方向与其转轴轴心成直角的螺纹孔,在该螺纹孔中拧合着螺纹轴27,所述螺纹轴27通 过万向联轴节26与伺服电机25连接着。 于是,通过驱动伺服电机25旋转而使螺纹轴27旋转,通过连接销24使杆23转动、 使套筒21、21与辊轴19 一起转动规定角度。此时,由于辊轴19的轴心位置相对于套筒21、 21的转动中心偏心,所以,辊轴19在上下方向进行摆动,使辊8a的位置在上下方向移动。
图8示出第二实施例,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赋予与其相同的附图标记并 省略其说明。导向板28、28分别设置在一对支架20、20上,前后的滑架29、29被设置成与 该导向板28、28在上下方向滑动自如地进行配合,转动自如地支撑辊8a的辊轴19的两端 固定在所述前后的滑架29、29上。而且,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架20、20上的凸轮轴30上固 定着的偏心凸轮31、31,与所述两个滑架29、29的下面抵接,通过使凸轮轴30转动而使所述 偏心凸轮31 、31转动,从而使上述滑架29、29上下运动、使辊8a在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使上述凸轮轴30转动的结构,与图7所示的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是用伺服电机 通过连接销24驱动与凸轮轴30的端部结合着的杆23进行转动。 图9表示第三实施例,对于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省略其说明。导向板28、28分别设置在一对支架20、20上,前后的滑架29、29被设置成 与该导向板28、28在上下方向滑动自如地进行配合,转动自如地支撑辊8a的辊轴19的两 端固定在所述前后的滑架29、29上。而且,所述两个滑架29、29被支撑部件32连接,在所 述支撑部件32的两端部拧合着上下方向的螺纹轴33、33。所述两个螺纹轴33、33的下端, 通过伞形齿轮机构35、35与支撑在一对支架20、20上并可借助伺服电机25进行转动地设 置着的转轴34连接着。 于是,通过借助伺服电机25使转轴32转动,通过伞形齿轮机构35 、35使螺杆33、 33转动、使支撑部件32上下运动、使辊8a的位置在上下方向移动。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伺服电机25,根据厚度检测传感器7的检测值借助控制装置进 行正转、反转的旋转驱动,因而,上述导向辊8a,对应于由印花用喷墨打印机4的打印头进 行了印花的布帛3的厚度并对应于连接部分的厚度在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使相对于上述打 印头的间隔一直为适当的间隔。
权利要求
一种布帛印花方法,所述布帛印花方法,用传送带运送布帛而使所述布帛通过使印花用喷墨打印机与所述传送带相向的印花部,由此,由所述印花用喷墨打印机对布帛进行印花;其特征在于使向所述印花部供给的布帛的终端与随后供给的布帛的始端以对接的状态连接,从而连续供给规定长度的多个布帛。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帛印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印花部的上游侧,用传感器检测 布帛的连接部分,在所述连接部分通过印花部期间,使运送布帛的传送带下降,从而使所述 连接部分与印花部的打印头不发生干涉。
3. —种布帛印花装置,所述布帛印花装置具有使印花用喷墨打印机与传送带相向的印 花部,通过用传送带运送布帛而使布帛通过所述印花部,从而由所述印花用喷墨打印机对 布帛进行印花,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印花部供给布帛的布帛供给部,沿布帛的供给方向设有多个布帛槽,而且设 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预先把布帛的供给方向下游侧的布帛槽内的布帛的终端与上游 侧的布帛槽内的布帛的始端以对接的状态连接,在所述印花部的上游部用检测传感器检测布帛的连接部分,在所述连接部分通过印花部期间使传送带下降,从而使所述连接部分与印花部的打印 头不发生干涉。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布帛印花方法及其装置,不管布帛长度为多长,都可以不停止布帛印花装置,连续进行印花。布帛印花方法,用传送带(8)运送布帛(3)而使所述布帛通过使印花用喷墨打印机(4)与所述传送带相向的印花部,由此,由所述印花用喷墨打印机对布帛进行印花;使向所述印花部供给的布帛的终端与随后供给的布帛的始端以对接的状态连接,从而连续供给规定长度的多个布帛。
文档编号B41J3/407GK101713156SQ2009101763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日
发明者井泽秀男, 山崎祐一, 并木孝夫, 石川晃 申请人:株式会社宫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