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11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喷墨方式等将墨喷到在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打印纸上而在
打印纸上形成图像的打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喷墨方式,存在仅利用沿输送方向输送打印纸的副扫描而打印的全幅型,在该全幅型中,对打印纸成批地连续地打印1行的量。 但是,在近年来的打印装置中,打印图像的精致化、装置的多功能化、小型化等各
种要求很高,需要将高密度像素的复杂结构的喷墨头相互间接近地设置,在产生了除自喷
墨头喷出的主液滴之外的液滴(雾沫)的情况下,该雾沫具有较小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有
可能不到达打印纸,浮游而直接附着在其他的喷墨头、喷墨头保持架上。由此,有可能产生
由喷墨头的喷出口被堵塞导致的不喷出墨、或喷出量不足等喷出不良、附着并蓄积在记录
装置内的墨因自重而落下到处于下部的输送用纸及输送带,从而弄脏打印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将接近输送方向的喷墨头的
距离设定为规定值以上来防止喷雾附着的技术。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不仅在输送方向上装置变大,导致打印记录装置整体大型化,而且在复杂结构的喷墨头之间隔开间隔,因此,有可能喷雾被吹到装置内,并附着在其他功能部分上,产生预料之外的弊病。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54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在提高装置的小型化、高功能化、及打印图像的精致化的同时、避免由喷墨时产生的墨雾沫所导致的喷出不良、打印物的污染等弊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将墨喷到在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打印纸上而在打印纸上形成图像,其中,在输送路径上方包括与该输送路径相对配置的喷墨头保持架面、和自喷出口喷出墨的多个喷墨头,上述喷墨头使喷出口自喷墨头保持架面突出。 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在具有多个喷墨头的打印装置中,通过使喷墨头自喷墨头保持架面突出,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固定喷墨头,而且,由于喷墨头之间被喷墨头保持架面覆盖,因此,能够防止雾沫吹到装置内,并附着在其他功能部分上。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上述喷墨头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列,各列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为产生互相不重叠的部分,并且,多个列在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交错状地配置为产生与相邻的其他多个列重叠的部分,各列在输送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列之间形成主扫描流路,在同列内相邻的各喷墨头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而在喷墨头之间形成副扫描流路,主扫描流路与副扫描流路相互连通而形成网眼状的雾沫喷出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喷墨头配置为副扫描方向及主扫描方向产生规定值以上的空间,因此,能够确保在打印时产生的墨雾沫的气流路径、即主扫描流路及副扫描流路,自这些主扫描流路及副扫描流路的任一个均能够排出雾沫,从而能够防止由雾沫附着于喷墨头及喷墨头保持架上而造成的污染。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喷墨头的从喷墨头保持架面突出的突出长度H大于主扫描流路的宽度L。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在喷墨头的喷墨面与喷墨头保持架面之间确保空间,因此,能够通过该空间而使自喷墨头喷出的墨雾沫扩散,从而能够防止雾沫附着到喷墨头保持架或喷墨头上。另外,通过在输送方向和高度方向上确保空间,能够使打印装置小型化。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输送方向上的喷墨头上游侧的主扫描流路中分别设有压靠在输送路径上表面上而旋转的引导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上游侧引导辊压靠在输送路径上表面上而旋转,因此,在将打印纸输送到输送路径上表面的情况下,将打印纸夹在引导辊与输送路径上表面之间。由此,在喷墨头即将向打印纸喷墨之前,能够抑制打印纸浮起而提高打印画面的精致化,从而能够防止图像形成部与用纸浮起的接触而保护打印头等。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引导辊可旋转地轴支承在喷墨头保持架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喷墨头被喷墨头保持架面固定,因此,也能够高精度地将喷墨头与引导辊的位置关系固定。另外,在装卸操作喷墨头保持架时,能够防止喷墨头与引导辊接触的事故,从而能够保护喷墨头。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输送路径上配置有供打印纸在与喷墨头面相对的路径面上移动的带,在带中穿设有许多个贯穿其表里的带孔,通过该带孔,利用带的下表面的负压将打印纸吸附在带表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带的下表面的负压,能够利用带孔的吸引力将打印纸吸附在台板带上,并且,通过不有助于吸引用纸的其他带孔,能够在主扫描流路中产生气流,从而防止墨雾沫附着。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在喷墨方式等的、将墨喷到在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打印纸上而在打印纸上形成图像的打印装置中,能够在提高装置的小型化、高功能化、及打印图像的精致化的同时、可避免由喷墨时产生的墨雾沫所导致的喷出不良、打印物的污染等弊病。


图1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0的打印纸输送路径的概要的结构图,图1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通常路径CR和翻转路径SR的说明图。 图2是从侧方表示进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路径的说明图。 图3的(a)是从下方表示配置在图像形成路径上方的喷墨头保持架的说明图,图
3的(b)是将喷墨头保持架的侧面放大地表示的说明图。 图4的(a)是从上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喷墨头保持架的立体图,图4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喷墨头保持架500下表面的说明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路径的用纸输送机构局部剖地表示的俯视图。
图6是对改变实施方式的喷墨头保持架面的高度的情况下的、喷墨头周围产生的气流状态进行比较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喷墨头保持架面周围产生的雾沫气流的说明图,(a)是表示喷墨头保持架的下表面的俯视图,(b)是表示喷墨头110a周围的雾沫气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的雾沫喷出路径驱散墨雾沫的情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打印装置的整体结构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0的打印纸输送路径的概要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喷墨式的行式彩色打印机为例说明打印装置IOO,该行式彩色打印机具有形成有多个喷嘴的多个喷墨头,自各个喷墨头喷出黑色或彩色墨而以行为单位进行打印,在输送带上的打印纸上互相重叠地形成多个图像。
如图1所示,打印装置100是用于将图像形成在环状的输送路径上输送的用纸表面上的装置,输送路径大致由供给用纸的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自该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经由喷墨头单元110而到达排纸路径DR的通常路径CR、和分支连接于通常路径CR的翻转路径SR构成。 在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中,作为供给打印纸的供纸机构,包括配设在壳体侧面的外部的侧部供纸台120、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供纸托盘(130a、130b、130c、130d)。另外,作为排出打印完毕的打印纸的排纸机构包括排纸口 140。 自侧部供纸台120、供纸托盘130中的任一供纸机构所供给来的打印纸利用辊等驱动机构沿着壳体内的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输送,被引导到打印纸的最前面部分的基准位置、即对正部R。在对正部R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具有多个打印头的喷墨头单元110。在打印纸利用设置于喷墨头单元110的对面的输送带、即台板带160以由打印条件决定的速度输送的同时、利用自各打印喷墨头喷出的墨以行为单位地形成图像。
打印完毕的打印纸进一步利用辊等驱动机构被在通常路径CR上输送。在仅在打印纸的单侧面进行打印的单面打印的情况下,保持该状态地经由排纸路径DR被引导到排纸口 140而被排出,使打印面朝下地堆叠在作为排纸口 140的承受台而设置的排纸台150上。排纸台150做成自壳体突出的托盘形状,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排纸台150倾斜,利用形成在倾斜的下方位置的壁,自排纸口 140排出的打印纸被自然地整理而摞在一起。
另一方面,在打印纸的双面进行打印的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在表面(将最初打印的面作为"表面",将接着打印的面作为"背面")打印结束时,未被引导到排纸路径DR侧而进一步在壳体内输送,被送出到翻转路径SR中。因此,打印装置100设有为了背面打印而用于切换输送路径的切换机构170,将未被切换机构170送出到排出路径的打印纸引入到翻转路径SR中。 在该翻转路径SR中,自通常路径CR接收用纸,通过使用纸往返而使用纸的表里翻转,即进行所谓的翻面(switchback)。然后,利用辊等驱动机构,经由切换机构172而返回到通常路径CR,经过对正部R而再次供纸,利用与表面同样的程序进行背面打印。然后,进行了背面打印而在双面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通过排纸路径DR引导到排出口 140而被排出,堆叠在作为排出口 140的承受台而设置的排纸台150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设置在排纸台150内的空间进行双面打印时的翻面。设置在排纸台150内的空间成为被覆盖为在翻面时无法从外部取出打印纸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使用者误抽出翻转动作中的打印纸。排纸台150原本装备于打印装置IOO,通过利用排纸台150内的空间来进行翻面,不必在打印装置100内另外设置翻面用的空间。因而,能够防止壳体的尺寸增大。并且,由于不共用排纸路径和翻转路径,因此,能够同时进行翻面处理和其他用纸的排出。 在打印装置100中,在双面打印时,将单面打印完毕的打印纸再次供给到作为供给来的打印纸的最前面部分的基准位置的对正部R。因此,在对正部R的正前方部分形成有被新供给的打印纸的输送路径、与背面打印的用纸被循环输送来的再供纸路径合流的合流场所。于是,对正部R在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与通常路径CR的合流点附近送出用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上述合流地点为基准,将供纸机构侧的路径作为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将除此之外的路径作为输送路径。该输送路径形成环状,如上所述那样包括通常路径CR和翻转路径SR。图1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通常路径CR和翻转路径SR的图。另外,在该图中,适当地省略构成驱动部的辊的个数。
在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中包括用于自侧部供纸台120供纸的侧部供纸驱动部220、和用 于自供纸托盘130 (130a、 130b、 130c、 130d)供纸的托盘1驱动部230a、托盘2驱动部230b...。由此,构成向对正部R送出用纸的供纸部件。 并且,上述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中的任一驱动部(托盘1驱动部230a、托盘2驱动部230b...)也包括由多个辊等构成的驱动机构,逐枚地取进堆叠在供纸台或供纸托盘上的打印纸,将打印纸向对正部R方向输送。各驱动部能够独立地驱动,根据进行供纸的供纸机构进行所需的驱动部的动作。 另外,在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中配置有多个输送传感器,能够检测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中的输送卡纸。即,各输送传感器是检测打印纸的有无或打印纸的顶端的传感器,例如,在输送路径上以适当的间隔排列多个输送传感器,在设置于供纸侧的输送传感器检测到打印纸之后,在规定时间内输送方向侧的输送传感器未检测到打印纸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发生了输送卡纸。 这些输送传感器中的、送出用纸的对正部R跟前的定位传感器测量输送中的用纸尺寸,例如,在根据用纸的通过速度及通过时间测量通过中的用纸尺寸、或者驱动侧部供纸驱动部220、托盘1驱动部230a等之后在规定时间内输送传感器未检测到打印纸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发生了输送卡纸(供纸错误)。 通常路径CR构成循环输送路径的一部分,是从供给用纸的供纸系统输送路径FR经过喷墨头单元110而到达排纸路径DR的路径,在该通常路径CR上,在用纸上表面形成图像。在该通常路径CR中包括向对正部R引导打印纸的定位驱动部240、为了使设置在喷墨头单元110对面的台板带160环状移动而驱动的带驱动部250、依次配置在输送方向侧的第1上表面输送驱动部260及第2上表面输送驱动部265、向排出口 140引导打印完毕的用纸的上表面排出驱动部270、和为了背面打印而将打印纸引入到翻转路径SR中的驱动部件。任一驱动部均包括由1个或多个辊等构成的驱动机构,沿着输送路径一张一张地输送打印纸。各驱动部能够独立地进行驱动,根据打印纸的输送状况进行所需的驱动部的动作。
并且,在通常路径CR中也配置有多个输送传感器,能够检测出通常路径CR中的输送卡纸。并且,在对正部R中,也能够确认打印纸被适当地输送。在通常路径CR中,与驱动部相对应地设有输送传感器,能够指定在通常路径CR的哪个驱动部发生了输送卡纸。
翻转路径SR分支地连接于通常路径CR,是通过自通常路径CR接收用纸、使用纸往返(翻面)而返回到通常路径CR而使用纸的表里翻转的翻转路径及输送机构,在该翻转路径SR中包括使用纸翻转而将用纸引导到合流地点的翻转驱动部281。于是,在翻转路径SR中,能够以与通常路径CR不同的速度输送,在自通常路径CR将用纸连续地输送时,能够加速、减速、或者延长、縮短翻面时的停止时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是在供给某一打印纸之后等待在该打印纸上实施打印、排纸再供给下一打印纸,而是根据时序安排,在排出先行的打印纸之前供给后一打印纸,能够以规定的间隔连续地打印。因而,在双面打印时的通常时序安排中,为了在供给表面用纸时确保可插入自翻转路径SR返回的用纸的位置,而预先确保空间。由此,在本装置中,能够同时进行表面打印和背面打印,从而能够确保单面打印时的1/2生产率。
上述台板带160架设在配置于与喷墨头单元110相对的面的前端及后端的驱动辊161及从动辊162上,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移动。另外,在台板带160的上表面上,相对地配置有沿着该带移动方向并列配置有4个喷墨头的、将多个图像互相重叠地形成彩色图像的喷墨头单元IIO。 并且,如图1所示,在打印装置100中包括运算处理部330。该运算处理部330是由CPU或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处理器、存储器、及其他电路等硬件、或具有该功能的程序等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等构成的运算组件,通过适当地读取并执行程序而假想地构建各种功能组件,利用构建的各功能组件进行与图像数据相关的处理、各部的动作控制、与用户操作相对应的各种处理。另外,在该运算处理部330上连接有操作面板340,能够通过该操作面板340来接受用户的指示、设定操作。
图像形成路径中的输送析,构 图2是从侧方表示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路径的说明图,图3的(a)是从下方表示配置在图像形成路径上方的喷墨头保持架500的说明图,图3的(b)是将喷墨头保持架500的侧面放大地表示的说明图。另外,图4的(a)是从上方表示喷墨头保持架500的立体图,图4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喷墨头保持架500下表面的说明图。
详细地讲,在用纸的通常路径CR中包括由台板带160、驱动辊161和从动辊162等构成的图像形成路径CR1,在该图像形成路径CR1的上方设有喷墨头保持架500。该喷墨头保持架500是在底面具有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的盒体,将用于保持固定喷墨头110a、并且自喷墨头110a喷墨的其他功能部分单元化并容纳其他功能部分单元。 另外,作为该喷墨头保持架500的底面的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与输送路径平行地相对配置。在该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上排列有与构成喷墨头单元110的多个喷墨头110a的每个喷墨头的水平截面相同形状的多个安装开口部500b,多个喷墨头110a分别贯穿于安装开口部500b,使其喷出口自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突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喷墨头110a自安装开口部500b突出,但只要使喷出口自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突出,就能够通过其他方法将喷墨头110a安装固定。 如图4的(b)所示,喷墨头110a在与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列L1、L2、L3...,各列L1、L2、L3...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形成为产生互相不重叠的部分bl,并且,多个列Ll、L2、L3...在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交错地配置为与相邻的其他多个列产生重叠的部分b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喷墨头110a(喷墨头单元110)移动来进行主扫描,通过对喷墨头110a输送印刷用纸来进行副扫描。 另外,这些喷墨头各列Ll、 L2、 L3...在输送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列之间形成有主扫描流路lll,并且,在同列内相邻的各喷墨头隔开间隔地配置而在喷墨头之间形成副扫描流路112。于是,这些主扫描流路111与副扫描流路112相互连通而形成网眼状的雾沫排出路径。另外,如图3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110a的从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突出的突出长度H大于主扫描流路的宽度L,也能确保在雾沫排出路径的高度方向上扩散。 另外,在各主扫描流路lll中设有阶梯式引导辊510。该阶梯式引导辊510是将不同直径的引导辊连结而形成为一根辊的,例如,通过切削金属制的杆而成形。具体地讲,该阶梯式的引导辊510为在同一旋转轴线上交替连结直径较大的上游侧引导辊510a、和直径小于上游侧引导辊510a的下游侧引导辊510b而配置的结构。上游侧引导辊510a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各喷墨头110a的上游侧,朝向下方被施力,压靠在输送路径上表面上而旋转。另一方面,下游侧引导辊510b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各喷墨头110a的下游侧,自输送路径上表面分开规定距离而可旋转地被支承。 而且,上游侧引导辊510a及下游侧引导辊510b也与各喷墨头的交错配置相对应地形成交错状的配置。另外,由于阶梯式引导辊510配置在主扫描流路111内,因此,这些上游侧引导辊510a及下游侧引导辊510b也交替地配置在主扫描流路111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式引导辊510被配置在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的两侧的轴承部520可旋转地支承,与喷墨头保持架500成为一体构造。 接着,说明图像形成路径CR1中的用纸输送机构。图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路径CR1的用纸输送机构局部剖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在图像形成路径CR1中包含台板带160、驱动辊161、从动辊162和台板620。 台板带160是具有许多个吸附打印纸的带孔165、且在与输送路径中的喷墨头110a相对的范围内滑动而输送打印纸的环状的带构件。具体地讲,该台板带160架设在与输送方向正交地配置的一对驱动辊161及从动辊162之间而沿输送方向旋转。
台板620是在使台板带160的上表面与喷墨头110a相对的位置支承可滑动的台板带160、且具有多个贯穿于带孔165通过的部位的吸引孔622的板状的构件。另外,在该台板620的下方包括作为吸引部件的吸引风扇,该吸引风扇产生用于通过吸引孔622及带孔165吸附台板620上表面的打印纸的负压。 另外,台板620上表面的吸引孔622通过在台板620的上表面侧扩开,在台板620的上表面划分出多个与吸引孔622连通的凹部621。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凹部621通过与相邻的其他凹部相互独立地划分,在板上表面形成被分割的微小空间。这些微小空间为所谓的交错配置,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微小空间的范围不一致。另外,为了使该范围不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交错配置,但例如也可以交替改变凹部的面积、位置等。
由喷墨头保持架g防l卜雾沫附着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防止在喷墨时产生的雾沫附着在其他功能部分上。图6 图8是由喷墨头保持架面防止雾沫附着的说明图。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110a被喷墨头保持架500的喷墨头保持架面 500a保持,喷墨头llOa之间被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覆盖,防止雾沫吹入到喷墨头之间、装 置内而附着在其他功能部分上。 而且,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110a的从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突出的突出 长度H设定得大于主扫描流路的宽度L。图6是对改变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的高度的情况 下的、在喷墨头周围产生的气流状态进行比较的说明图。 如图6的(a)所示,在将喷墨头的突出长度h 1设定得小于主扫描流路的宽度L 的情况下,由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前后的喷墨头侧面和台板带160围成的空间变窄。在这 样狭窄的空间内巻起的雾沫被阶梯式引导辊510巻起,但由于该巻起的涡流的旋转半径较 小,因此,由于涡流的粘滞阻力导致气流显著衰减而易于附着在喷墨头周围、附近的喷墨头 保持架面500a上。相对于此,如图6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喷墨头的突出长 度H设定得大于主扫描流路的宽度L,因此,上述空间变大,被阶梯式引导辊510巻起的雾沫 的涡流的旋转半径变大,雾沫随着气流而扩散,能够减少集中在喷墨头附近而蓄积的状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上,由交错配置的喷墨头110a形 成网眼状的雾沫排出路径。图7是表示在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周围产生的雾沫气流的说 明图,(a)是表示喷墨头保持架500的下表面的俯视图,(b)是表示喷墨头110a周围的雾沫 气流的侧视图。 如图7的(a)所示,喷墨头110a的各列在输送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列 之间形成主扫描流路lll,在同列内,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而在喷墨头之间形成副扫描流路 112,主扫描流路111与副扫描流路112相互连通而形成网眼状的雾沫排出路径116。在输 送方向上相邻的列相互间,喷墨头110a配置成喷墨头110a的两端部相互重叠(overl即), 各列中包含的112也不会互相重叠。 如图8所示,采用这样的雾沫排出路径,在喷墨头110a周围形成有沿副扫描方向 及主扫描方向扩展的规定值以上的空间,主扫描流路111与副扫描流路112呈网眼状地相 互连通,因此,能够确保用于驱散在打印时产生的墨雾沫的气流路径。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喷墨头110a的从喷墨头保持架面500a突出的突出 长度H设定得大于主扫描流路111的宽度L,因此,能够在喷墨头110a的墨喷出面与喷墨头 保持架面500a间确保空间,如图7的(b)所示,能够利用风压使自喷墨头110a喷出的墨雾 沫扩散,从而能够防止雾沫附着到喷墨头保持架500、喷墨头110a上。此时,在本实施方式 中,由于在各喷墨头110a的上游侧的主扫描流路111中分别设有压靠在输送路径上表面上 而旋转的阶梯式引导辊510,因此,利用该阶梯式引导辊510 (上游侧及下游侧引导辊510a、 510b)向上方巻起墨雾沫,能够使雾沫随着雾沫排出路径116中的气流而消散。
在此,阶梯式引导辊510是在同一旋转轴线上连结直径较大的上游侧引导辊510a 和直径较小的下游侧引导辊510b而构成的。而且,上游侧引导辊510a设置在打印纸的输 送方向上的喷墨头110a的上游侧,压靠在输送路径上表面上而旋转,而下游侧引导辊510b 设置在喷墨头110a的下游侧,自输送路径上表面分开规定间隔而不与用纸输送路径上表 面接触。由此,自处于上游的喷墨头110a产生的墨雾沫自该小径的下游侧引导辊510b周围 的间隙向下游流动。处于该小径的下游侧引导辊510b的更下游的上游侧引导辊510a压靠在输送路径上表面上而旋转,因此,利用台板带160的滑动来维持恒定的旋转速度,利用该 旋转向上方巻起来自上游的下游例引导辊510b的墨雾沫,能够使其随着雾沫排出路径116 中的气流而消散。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于将墨喷到在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打印纸上而在上述打印纸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输送路径上方包括与该输送路径相对配置的喷墨头保持架面、和自喷出口喷出上述墨的多个喷墨头;上述喷墨头使上述喷出口自上述喷墨头保持架面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墨头在与上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列;各列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为产生互相不重叠的部分;并且,多个列在输送方向上交错状地配置为产生与相邻的其他多个列重叠的部分;上述各列在输送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列之间形成主扫描流路;在同列内相邻的各喷墨头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而在喷墨头之间形成副扫描流路;上述主扫描流路与上述副扫描流路相互连通而形成网眼状的雾沫排出路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墨头的从上述喷墨头保持架面突出的突出长度H大于上述主扫描流路的宽度L。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上述喷墨头上游侧的主扫描流路中分别设有压靠在上述输送路径上表面上而旋转的引导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辊可旋转地轴支承在上述喷墨头保持架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输送路径上配置有供上述打印纸在与上述喷墨头面相对的路径面上移动的带;在上述带上穿设有许多个贯穿其表里的带孔,通过该带孔,利用该带的下表面的负压将上述打印纸吸附在该带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提高打印装置的小型化、高功能化及打印图像的精致化的同时、避免由喷墨时产生的墨雾沫所导致的喷出不良、打印物的污染等弊病。该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将墨喷到在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打印纸上而在打印纸上形成图像,其中,在输送路径上包括与输送路径相对配置的喷墨头保持架面、和自喷出口喷墨的多个喷墨头,在喷墨头保持架面上排列有与喷墨头相同形状的多个安装开口部,多个喷墨头分别贯穿于安装开口部,使该喷出口自喷墨头保持架面突出。
文档编号B41J2/21GK101712231SQ200910176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0日
发明者下田智彦, 杉谷宽, 秋广直纪 申请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