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激光全息模印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02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激光全息模印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产品表面处理(压印)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的激
光全息模印压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激光全息模压机采用单版辊一次压纹工艺技术,它在放料组和巻取组之间 只设置一组模压工位,受其结构的限制,其印刷方式只有一种。该模压工位包括版轮、衬轮、 压轮,版轮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压轮和衬轮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水平 导轨上,使压轮可压向衬轮,最后衬轮及压轮一同沿导轨方向压向版轮,移动的推拉机构连 接到压轮两端的固定座,此推拉机构一般采用油压式。在模压工艺开始前,必须将预先刻蚀 有激光全息图纹的金属模压版巻贴在圆柱形的版轮上,但巻贴完成后不可避免会存在模压 版接缝,所以利用传统模压机生产出来的激光全息模压薄膜产品,会因为模压版接缝的存 在而形成版缝,对后续的激光图案印刷工序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想在印刷过程中避开版缝 则需要专门的昂贵设备,如果在印刷过程不对版缝问题进行处理则会产生10% 20%的 印刷品废品率。另外,传统的激光全息模压机由于采用单版轮一次压纹工艺,所心要求版轮 的温度较高,一般要求达到20(TC左右,才能将金属模压版的激光图纹信息饱和、彻底、清楚 地转压到塑料薄膜上,才能容易使塑料薄膜产生拉伸成形(塑料薄膜的软化温度在165°C 左右),容易造成各版的模压产品不一致,甚至还会产生糊版现象。

发明内容在保证激光全息模压薄膜产品质量的同时,又不使成本增加,本实用新型提出了 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对其压纹组的结构的变化,使一条模压流程可以适应多种产品的生产, 既消除了传统工艺中的版缝问题,减少糊版现象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又节约了生产成本。 提供一种多功能激光全息模印压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通过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具体实现的一种包括放料组、压纹组和巻取组的多功能激光全息 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纹组主要由机架、横梁、张紧轮、导轮a、预热轮、第一模压 工位、张力控制组、第二模压工位、导轮bb、烫平轮、橡胶压轮、冷却轮、印刷薄膜、光电眼和 PLC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的安装次序是左右机架通过中间横梁支撑,印刷薄膜通过导轮引 入压纹组,进入预热轮,中间有一张紧轮张紧,从预热轮引出后进入第一模压工位,第一模 压工位主要包括版轮a、衬轮a、压轮a、导轮aa印刷薄膜通过导轮aa引出后进入张力控 制组,张力控制组主要包括前后两只张力导轮和中间一只引力控制轮,其后通过后一只张 力导轮弓I出,送至第二模压工位,第二模压工位结构与第一模压工位一致,包括导轮b、版轮 b、衬轮b和压轮b,然后通过导轮bb引出后,经过烫平轮与橡胶压轮烫平压制后引入冷却 轮,随后印刷薄膜即被巻取成品。 其中第一模压工位和第二模压工位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衬轮安装在版轮和压轮之 间,版轮均设有循环加热系统,使版轮的轮面温度控制在13(TC左右;第一模压工位设有监测版轮a金属模压版接缝位置的光电眼,第二模压工位设有监测版轮b金属模压版接缝位 置的光电眼,第二模压工位版轮b的驱动电机还设有调控转速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根 据两光电眼的监测结果调控第二模压工位版轮b的转速,使第二模压工位版轮b的金属模 压版接缝位置相对于第一模压工位版轮a金属模压版接缝位置固定错开一个角度。第二模 压工位版轮b的电机的控制电路可以采用PLC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激光全息模印压工艺主要通过有上述压纹组的激光全息模 压机来完成,其印压工作主要由压纹组来完成。此套压纹组主要特点为多功能、多配置生 产,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通过设备结构、配置的变化来满足行业内的需要,一台设备可同时 满足180°硬压流程、306°硬压流程、软压流程、中压流程等等。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激光全息模压机的压纹组中再增加第三模压工位、
第四模压工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规格型号的激光全息模压的生产装置。 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激光全息模压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
新型的印压装置使塑料薄膜先后经过两次激光全息压纹,致使塑料薄膜上刻压的激光图纹
更丰满、饱和、深刻、清楚,产生更强烈的光学效应,达到更佳的镭射效果。 2)、通过监测版轮金属模压版接缝位置的光电眼及PLC的控制,从而消除了模压
产品印刷薄膜的版缝或版线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印压装置使塑料薄膜整体上进行两次压纹,即第一次压印只需 取得初步的激光效果,待到第二模压工位再对第一次的的模压进行填补压纹,因此本实用 新型工作状态时对版轮的轮面温度要求较低,通常只需将塑料薄膜温度控制在12(TC 13(TC,相应的版轮温度控制在140°C 15(TC即可,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塑料薄膜拉伸变形, 完全避免糊版现象。塑料薄膜的激光全息模印压质量大大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纹组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在图中1、机架;2、横梁;3、张紧轮;4、导轮a ;5、预热轮;6、版轮a ;7、衬轮a ;8、 压轮a;9、导轮aa ;10、张力导轮;11、张力控制轮;12、导轮b ;13、压轮b ;14、衬轮b ;15、版 轮b ;6、导轮bb ;17、烫平轮;18、橡胶压轮;19、冷却轮;20、塑料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是一种印压RVC薄膜上图案的激光全息模压印机,其中的压纹组是有两 个模压工位的结构,通过光电眼对版轮上版缝位置的监测,由版轮电机的PLC控制电路的 调整,使两次工位模压时将版缝错开,以提高印压质量。本实施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包括 机架1、横梁2、张紧轮3、导轮a 4、预热轮5、第一模压工位、张力控制组、第二模压工位、导 轮bbl6、烫平轮17、橡胶压轮18、冷却轮19、印刷薄膜20、光电眼和PLC控制电路,其中的安 装次序是左右机架1通过5件中间横梁2支撑,印刷薄膜20通过导轮a4引入压纹组,先 进入直径为0265mm、预热温度到130°C的预热轮5,中间有一直径为01OOmm的张紧轮3张 紧,从预热轮5引出后进入第一模压工位,第一模压工位主要包括直径为0194mm的版轮 a6、直径为012Omm的衬轮a7、直径为0188的压轮a8、导轮aa9,印刷薄膜20通过导轮aa9引出后进入张力控制组,张力控制组主要包括前后两只张力导轮IO和中间一只引力控制 轮ll,其后通过后一只张力导轮10引出印刷薄膜20,送至第二模压工位,第二模压工位结
构与第一模压工位一致,包括导轮bl2、直径为0l94mm的版轮bl3、直径为012Omm的衬轮 bl4和直径为0i88mm的压轮bl5,然后通过导轮bbl6引出后,经过直径为0l65mm的烫平 轮17与直径为012Omm的橡胶压轮18烫平压制后引入直径为0165mm、用冷冻水冷却的温
度为『C的冷却轮19,随后印压好图案的印刷薄膜20即被巻取成品。
权利要求一种包括放料组、压纹组和卷取组的多功能激光全息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纹组主要由机架、横梁、张紧轮、导轮a、预热轮、第一模压工位、张力控制组、第二模压工位、导轮bb、烫平轮、橡胶压轮、冷却轮、印刷薄膜、光电眼和PLC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的安装次序是左右机架通过中间横梁支撑,印刷薄膜通过导轮引入压纹组,进入预热轮,中间有一张紧轮张紧,印刷薄膜从预热轮引出后进入第一模压工位,第一模压工位主要包括版轮a、衬轮a、压轮a、导轮aa,印刷薄膜通过导轮aa引出后进入张力控制组,张力控制组主要包括前后两只张力导轮和中间一只引力控制轮,其后通过后一只张力导轮引出,送至第二模压工位,第二模压工位结构与第一模压工位一致,包括导轮b、版轮b、衬轮b和压轮b,然后通过导轮bb引出后,经过烫平轮与橡胶压轮烫平压制后引入冷却轮,随后印刷薄膜即被卷取成品;所述的第一模压工位和第二模压工位的衬轮安装在版轮和压轮之间,版轮均设有循环加热系统,使版轮的轮面温度控制在130℃左右;第一模压工位设有监测版轮a金属模压版接缝位置的光电眼,第二模压工位设有监测版轮b金属模压版接缝位置的光电眼,第二模压工位版轮b的驱动电机还设有调控转速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根据两光电眼的监测结果调控第二模压工位版轮b的转速,使第二模压工位版轮b的金属模压版接缝位置相对于第一模压工位版轮a金属模压版接缝位置错开,第二模压工位版轮b的电机的控制电路可以采用PLC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激光全息模印压装置。传统的激光全息模压机采用单版辊一次压纹装置,产品因存在版缝而对后续的激光图案印压工序产生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架、横梁、张紧轮、导轮a、预热轮、第一模压工位、张力控制组、第二模压工位、导轮bb、烫平轮、橡胶压轮、冷却轮、印刷薄膜、光电眼和PLC控制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两个工位的印压装置使塑料薄膜先后经过两次激光全息模压纹,错开了版缝而不致糊版;降低版轮轮面温度要求而有利薄膜上的印压图文更丰满、饱和;产生更强烈的光学效应,达到更佳的镭射效果。使塑料薄膜的激光全息模印压质量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B41F19/02GK201456544SQ20092007401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8日
发明者林培辉 申请人:上海泓阳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