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和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884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墨盒和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墨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和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喷墨打印装置都采用可更换的墨盒作为墨水容器,具体地,操作人员将墨盒安装在喷墨打印装置的墨盒安装部中,通过墨盒的出墨口将墨水传输至墨盒安装部的供墨管。为了打印操作的正常进行,喷墨打印装置需要检测墨盒的安装状态以及墨水量信息。现有技术中,喷墨打印装置中设置了光检测机构,该光检测机构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而墨盒上设有光衰减部,其中一个光衰减部为不透光部件,另一个为可移动的棱镜。通过对两个光衰减部的检测,可以检测出墨盒的安装状态、墨水量信息。但是,棱镜移动的过程有可能发生偏转,当墨水消耗完时,这种偏转导致棱镜反射的光无法到达光接收部,造成打印机检测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和打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棱镜移动过程中偏转造成打印机检测错误的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墨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存储腔,以及与所述存储腔连通的检测腔;第一检测部件,位于所述检测腔的上方且可相对于所述盒体移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用于衰减墨盒安装部的第一检测机构发出的第一检测光;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盒体和所述第一检测部件之间;第二检测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盒体上且位于所述检测腔和所述第一检测部件之间,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用于衰减所述墨盒安装部的第二检测机构发出的第二检测光,并通过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和所述检测腔检测所述墨盒的墨水剩余量;推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之间且可相对于所述盒体移动。本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包括上述的墨盒,还包括墨盒安装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墨盒和打印系统,能够在墨盒的第二检测部件固定不动的情况下检测墨水的情况,尽量避免造成打印机检测错误。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图4a-4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检测部件和检测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的截面图;图6a-6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类型的墨盒的截面图;图8a-8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类型的墨盒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9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的安装过程的电平示意图;图9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类型的墨盒的安装过程的电平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第一种类型的墨盒。如图1、图3、图5-图6c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墨盒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该墨盒10包括盒体11、第一检测部件16、第一弹性部件160、第二检测部件17和推动部件15。其中,盒体11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存储腔111,以及与存储腔111连通的检测腔112;第一检测部件16位于检测腔112的上方且可相对于盒体11移动,第一检测部件16用于衰减墨盒安装部的第一检测机构26发出的第一检测光;第一弹性部件160设置在盒体11和第一检测部件16之间;第二检测部件17固定设置在盒体11上且位于检测腔112和第一检测部件16之间,第二检测部件17用于衰减墨盒安装部的第二检测机构27发出的第二检测光,并通过第二检测机构27和检测腔112检测墨盒的墨水剩余量;推动部件15设置在第一检测部件16和第二检测部件17之间且可相对于盒体11移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墨盒装部包括供墨管213、触针233、限位部件214、顶杆25、第一检测机构26以及第二检测机构27。其中,供墨管213与打印装置(图中未示出)的打印头连接,可以将墨水供给至打印头。触针233与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形成电连接,可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以及发送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至墨盒的电路基板的存储器(图中未示出)。限位部件214具有限位孔2140,用于固定墨盒10。第一检测机构26和第二检测机构27各自均包括一个光发射部和一个光接收部。具体地,光发射部能发出检测光,两个检测机构发出的检测光沿相同的方向传播,光接收部可以为光传感器,能将感应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如图1和图3所示,墨盒10还包括面盖12,通过将面盖12焊接至盒体11的一个开口上,从而形成墨盒10的主体结构。此外,盒体11的另一个开口115由密封膜18焊接密封。如图5和图7所示,盒体11内部设置有存储腔111和检测腔112。该存储腔111用于存储供应至打印装置的墨水,该检测腔112用于检测墨盒10的墨水剩余量。其中,存储腔111和检测腔112之间形成流体连接。另外,盒体11还具有一个墨水供应部113,该墨水供应部113与检测腔112形成流体连接,从而连通存储腔111。墨水供应部113用于将墨盒10内部的墨水输出至墨盒10外部,即将存储腔111的墨水供应到打印装置的打印头。墨水供应部113的一部分位于墨盒10的外部,从墨盒10的前表面沿墨水输出方向往墨盒10外部延伸。该墨盒10的前表面以墨水供应部113距离墨体11最远的一面为墨盒10的前表面。即,墨水供应部113与检测腔112连通,并沿一个第一方向从盒体11向外延伸,当第一弹性部件160被压缩时,墨水供应部113沿第一方向偏压第一检测部件16。可选地,在墨水供应部113的内部还设有一个密封圈14,该密封圈14具有自密闭性,当墨盒10不使用时,密封墨水供应部113,以阻止墨水流出墨水供应部113。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面盖12上面设置有导气口121和导气通道120,导气口121与导气通道120连通。当面盖12焊接至盒体11上后,导气通道120与存储腔111连通,从而在导气口121与存储腔111之间形成连接,这样导气口121能将墨盒10外部的空气传输至存储腔111,以控制存储腔111内的压强。可选地,盒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14,该把手114为一个可枢转部件,且具有一个锁紧部1140,该锁紧部1140的尺寸小于墨盒安装部20的限位孔2140。该把手114用于方便用户将墨盒10安装至打印装置中,以及从打印装置中取出墨盒10。可选地,盒体11的上表面还设有支撑部130,支撑部130的上方设有电路基板13。更具体地,支撑部130上具有第一固定柱1301和第二固定柱1302,相应的,电路基板13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2。当电路基板13安装至支撑部130上时,第一固定柱1301插入第一开口131,第二固定柱1302插入第二开口132。装配完成后在第一固定柱1301和第二固定柱1302的顶部进行热焊,使该顶部覆盖电路基板13表面的一部分。此外,电路基板13还设置有存储器(图中未示出)以及端子133,端子133与存储器之间形成电连接,能传输信息至存储器,或者将存储器的信息传输至外部,其中,存储器的内部存储有墨盒10的相关信息,例如墨盒10的型号、生产日期等。墨盒10的第一检测部件16位于盒体11的上表面,且可相对于盒体11移动。当墨盒10未插入墨盒安装部20时,第一检测部件16位于一个初始位置。第一弹性部件160位于第一检测部件16与盒体11之间,当第一弹性部件160被压缩时,分别对第一检测部件16和盒体11产生偏压力,且对第一检测部件16的偏压力方向与墨水供应部113延伸方向相同。此外,第一检测部件16还设有光衰减板162,该光衰减板162用于被打印装置的第一检测机构26检测,即衰减第一检测机构26的光发射部发出的第一检测光。在本发明中,衰减光指的是遮挡光或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第一检测部件16还设有限制表面163,该限制表面163与支撑部130抵接,防止第一检测部件16沿墨水供应部113延伸的方向相对于盒体11移动。第一检测部件16的下方设有推动部件15,该推动部件15也可相对于盒体11移动,且推动部件15和盒体11之间设置了第二弹性部件150,当第二弹性部件150被压缩时,分别对推动部件15和盒体11产生偏压力。可选地,推动部件15包括推动部151和限制部152。墨盒10的第二检测部件17位于盒体11前表面附近的位置,且比前表面更靠外,即第二检测部件17与前表面之间存在空隙。此外,第二检测部件17的一部分位于检测腔112的正上方,另一部分沿墨水供应部113延伸的方向位于墨盒10的下游侧的位置。第二检测部件17位于检测腔112正上方的部分与检测腔112配合,用于被打印装置的第二检测机构27检测。本实施例的第二检测部件17具体可以为棱镜。如图4a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检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b和4c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检测部件17包括第一反射面17a和第二反射面17b,检测腔112包括第三反射面112a和第四反射面112b,第一反射面17a与第三反射面112a相对,第二反射面17b与第四反射面112b相对,第一反射面17a用于将第二检测机构27发出的检测光反射到第三反射面112a上,第三反射面112a用于将检测光反射到第四发射面112b上,第四反射面112b用于将检测光反射到第二反射面17b上,第二反射面17b用于将检测光返回到第二检测部件17的光接收部。具体地,墨盒安装过程中,首先,第二检测部件17的前端部分被第二检测机构27检测,此时第二检测机构27的光发射部27a朝向第一反射面17a发出第二检测光B,第二检测光B被反射至空气中,光接收部27b接收不到光信号。接着,当第二检测部件17进一步被推入墨盒安装部20时,达第一反射面17a时第二检测光B到被反射到第三反射面112a。当墨盒10的墨水量充足时,墨水液面高于第三反射面112a的反射位置,因此第二检测光B在第三反射面112a发生折射,被墨水吸收,此时光接收部27b接收不到光信号;当墨盒10的墨水量不足时,墨水液面低于第三反射面112a和第四反射面112b的反射位置,此时第二检测光通过第三反射面112a和第四反射面112b的反射,到达第二反射面17b,在通过第二反射面17b反射至光接收部27b中。光接收部根据其接收光的情况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例如高电平或低电平,并发送至打印装置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便可判断墨盒10的墨水余量。本实施例中,推动部件15能够推动第一检测部件16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且在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一检测部件16脱离。具体地实现方式之一可以如图5-图6c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部件16的底部设置有促动部161,推动部件15的上部设置有推动部151,促动部161呈第一圆滑凸起状,推动部151呈第二圆滑凸起状,促动部161和推动部151相配合以使推动部件15能够推动第一检测部件16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且在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一检测部件16脱离。推动部151的顶端高于和促动部161的底部,这样,两者才能相接触。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相配合的形状还有很多种,例如促动部161为半圆柱体、半球体或者三棱柱等形状,推动部151也可以相应的为半圆柱体、半球体或者三棱柱等形状,只要在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发生接触时,该形状能保证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之间产生垂直方向的力即可。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的材料也有很多种,例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s,ABS)或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都为三棱柱形状,这样,当推动部件15推动第一检测部件16时,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为面接触,可防止二者提早脱离。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均为ABS材料形成,由于ABS材料具有较好的形变恢复能力,因此能更好地满足本技术方案的功能。推动部151突出的尺寸范围为1.17-1.23mm,促动部161突出的尺寸范围为1.85-1.23mm,上述突出的尺寸范围即沿着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的尺寸范围。推动部151与第一检测部件16的促动部161正对,且推动部151沿墨水供应部113延伸的方向位于促动部161的下游侧。当墨盒10未使用时,即推动部件15未相对于盒体11发生移动时,限制部152与盒体11抵接,抵抗第二弹性部件150的偏压力,防止推动部件15沿墨水供应部113延伸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二预设位置为第二检测部件不能够衰减第二检测光且第一检测部件开始衰减第一检测光的位置。下面具体描述本实施例的墨盒10被安置到墨盒安装部20中的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墨盒10的截面图,图6a-图6c为该墨盒安装至墨盒安装部的检测过程的示意图。墨盒10被安装时,沿安装方向D推动墨盒10,以将墨盒10沿该安装方向D插入至墨盒安装部20中,该安装方向D与墨水供应部113延伸的方向相同,与第一检测机构26和第二检测机构27的发出的检测光的传播方向垂直。墨盒10的第二检测部件17首先进入第二检测机构27的检测区域,即当墨盒10的墨水量充足时,第二检测部件17与检测腔112配合首先衰减第二检测机构27的光发射部27a发出的第二检测光B。沿安装方向D进一步推动墨盒10,此时墨盒安装部20的顶杆25与墨盒10的推动部件15抵接,并抵抗第二弹性部件150的偏压力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推动该推动部件15。如图6a所示,推动部件15相对于盒体11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移动,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此时其推动部151与第一检测部件16的促动部161抵接,并抵抗第一弹性部件160的偏压力推动该促动部161,使第一检测部件16也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移动,直到墨盒10到达预设的正常使用位置。此时第二检测部件17仍然衰减第二检测光B,而第一检测部件16未衰减第二检测光B。另外,墨盒10侧的把手114的锁紧部1140位于墨盒安装部20侧的限位部件214的限位孔2140中,并且锁紧部1140与限位孔2140的内壁接触。接着,再沿安装方向D推动墨盒10,由于第一检测部件16的促动部161受到推动部件15的推动部151和盒体11的挤压,该促动部161会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直至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时,促动部161与推动部151脱离,此时,第一弹性部件160会沿安装方向D偏压第一检测部件16,使第一检测部件16沿安装方向D相对于盒体11移动,返回至初始位置,此时推动部151沿安装方向D位于促动部161的上游侧。如图6b所示,当墨盒10达到一个极限位置时,第二检测部件17不再衰减第二检测机构27的第二检测光B,而第一检测机构26的光衰减板162开始衰减第一检测机构26的第一检测光A。由于把手114的锁紧部1140的尺寸小于限位孔2140,所以此时锁紧部1140在限位孔2140内部也移动了相应的一段距离。最后,当用户松开手时,不再沿安装方向D推动墨盒10,如图6c所示,由于第二弹性部件150对推动部件15与盒体11的偏压力,推动部件15在墨盒安装部20的顶杆25的作用下保持不动,而盒体11将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直到墨盒10回到正常工作位置,此时墨盒10侧的把手114的锁紧部1140再次与限位孔2140的内壁接触,并且限位孔2140的内壁抵抗第二弹性部件150的偏压力沿安装方向D对锁紧部1140偏压,防止墨盒10的盒体11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进一步移动。此时,第二检测部件17再次衰减第二检测机构27的第二检测光B,而第一检测部件16仍然衰减第一检测机构26的第一检测光A。打印装置的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检测机构26和第二检测机构27发出的检测信号,确定墨盒10安装完成。另外,当墨盒10安装完成时,墨盒安装部20的墨水供应管213插入至墨盒10的墨水供应部113中,二者形成流体连接,使墨盒10的存储腔111中的墨水能供应到打印装置的打印头中,从而完成打印操作。墨盒安装部20的触针233与墨盒10侧电路基板13的端子133形成电连接,从而连接打印装置的控制器与电路基板13的存储器,使二者之间能传输信息。当用户取出墨盒10时,由于第二弹性部件150对推动部件15的偏压力,而墨盒安装部20的顶杆25与推动部件15脱离,推动部件15会沿安装方向D相对于盒体11移动。当推动部件15的推动部151与第一检测部件16的促动部161发生抵接时,由于支撑部130对第一检测部件16的限制表面163的作用力,第一夹持部件16的促动部161会向上发生移动,直到与推动部151脱离。接着,推动部件15继续沿安装方向D相对于盒体11移动,直到返回原来的位置,限制部152重新与盒体11抵接,此时,推动部151沿安装方向D重新回到促动部161的下游侧。根据本实施例的墨盒10,通过固定设置的第二检测部件17检测墨水的情况,能够尽量避免第二检测部件17由于发生偏转导致打印机检测错误的情况。此外,由于推动部件15能够将第一检测部件16推到第一预设位置,且在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一检测部件16脱离,进而通过第一检测部件16衰减第一检测机构26的检测光的位置的不同输出特定的电平,打印机能够通过该电平识别该墨盒的类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第二种类型的墨盒。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类型的墨盒的主视图。如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类型墨盒。该墨盒10与上述实施例的墨盒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检测部件16没有促动部160,即在墨盒10安装入墨盒安装部20的过程中,推动部件15的推动部151并不能推动第一检测部件16。本实施例的墨盒10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具体描述本实施例的墨盒10被安置到墨盒安装部20中的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墨盒10的截面图,图8a-图8c为该墨盒安装至墨盒安装部的检测过程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的墨盒相同的是,在墨盒10开始安装时,墨盒10的第二检测部件17首先进入第二检测机构27的检测区域。接着,沿安装方向D进一步推动墨盒10,此时墨盒安装部20的顶杆25与墨盒10的推动构件15抵接,并抵抗第二弹性部件150的偏压力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推动该推动构件15。推动构件15相对于盒体11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移动,由于该第一检测部件16不具有促动部,推动构件15的推动部151不会起推动作用,因此第一检测部件16不会相对于盒体11移动。如图8a所示,当墨盒10到达正常使用位置时,第二检测部件17仍然衰减第二检测光B,而第一检测部件16也开始衰减第二检测光B。另外,墨盒10侧的把手114的锁紧部1140位于墨盒安装部20侧的限位部件214的限位孔2140中,并且锁紧部1140与限位孔2140的内壁接触。接着,再沿安装方向D推动墨盒10,如图8b所示,墨盒10达到一个极限位置时,第二检测部件17不再衰减第二检测机构27的第二检测光B,而第一检测机构26的光衰减板162仍然衰减第一检测机构26的第一检测光A。最后,当用户松开手时,不再沿安装方向D推动墨盒10,如图8c所示,由于第二弹性部件150对推动构件15与盒体11的偏压力,推动构件15在墨盒安装部20的顶杆25的作用下保持不动,而盒体11将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直到墨盒10回到正常工作位置,此时墨盒10侧的把手114的锁紧部1140再次与限位孔2140的内壁接触,并且限位孔2140的内壁抵抗第二弹性部件150的偏压力沿安装方向D对锁紧部1140偏压,防止墨盒10的盒体11沿安装方向D的反方向进一步移动。此时,第二检测部件17再次衰减第二检测机构27的第二检测光B,而第一检测部件16仍然衰减第一检测机构26的第一检测光A。打印装置的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检测机构26和第二检测机构27发出的检测信号,确定墨盒10安装完成。对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种类型的墨盒,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类似,其墨水供应部113以及电路基板13也分别与打印装置的供墨管213以及触针233连接,在此不再重复叙述。当用户取出墨盒10时,由于第二弹性部件150对推动构件15的偏压力,而墨盒安装部20的顶杆25与推动构件15脱离,推动构件15会沿安装方向D相对于盒体11移动,直到返回原来的位置,限制部152重新与盒体11抵接。根据本实施例的墨盒10,通过固定设置的第二检测部件17检测墨水的情况,能够尽量避免第二检测部件17由于发生偏转导致打印机检测错误的情况。此外,由于推动部件15不能对第一检测部件16产生推动操作,进而通过第一检测部件16衰减第一检测机构26的检测光的位置的不同输出特定的电平,打印机能够通过该电平识别该第二种类型的墨盒。具体地,如图9a所示,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安装至墨盒安装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平示意图。如图9b所示,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类型的墨盒安装至墨盒安装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平示意图。H代表高电平,L代表低电平。其中T0为开始将墨盒安装至墨盒安装部的时刻,第一时刻T1为墨盒第一次到达工作位置的时刻,第二时刻T2为墨盒到达极限位置的时刻,第三时刻T3为墨盒返回至工作位置的时刻。从图9a和9b中可以看出,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墨盒,在墨盒安装过程中,第一检测机构26在第二检测机构27第二次产生高电平期间从高电平转变成低电平。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墨盒,在墨盒安装过程中,第一检测机构26在第二检测机构27第一次产生低电平期间从高电平转变成低电平。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检测机构26和第二检测机构27产生的电平信号来判断该墨盒的类型,从而判断该墨盒是否适用于本打印装置。例如某些打印装置的打印速率较快,需要能快速供墨的墨盒,对于本发明的墨盒,可以维持第二种类型的墨盒内部结构不变,而减少第一种类型的墨盒内部的毛细通道,从而使第一种类型的墨盒内部阻力降低,实现快速供墨的功能;某些打印装置只能使用染料墨水或颜料墨水,需要墨盒内部存储相应类型的墨水。因此打印装置能通过检测该墨盒的第一检测部件16和第二检测部件17来判断墨盒的最大供墨速度或者存储的墨水类型等信息。此外,如果厂商采用上述两种类型的墨盒盛装不同颜色的墨水,打印装置还可以通过识别上述墨盒的类型来识别是否是当前需要的颜色的墨水。当然,在一个打印装置中也可能同时使用装有不同颜色墨水的墨盒,墨盒安装部中具有墨盒安装位置的数量与墨水颜色的数量相对应,装有不同颜色墨水的墨盒应该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上。如果利用上述两种类型的墨盒盛装不同颜色的墨水,打印装置可以通过识别上述墨盒的类型来识别该墨盒是否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还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安装部。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打印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类型的墨盒,还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安装部。本发明还提供又一种打印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类型的墨盒以及第二种类型的墨盒,还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安装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