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形丝印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77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形丝印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形丝印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丝印属于印刷领域,在对各种工业产品的印刷使用较为普遍,其具有印刷成本低,便于印刷作业等优点。

现有技术的丝印在印刷时,大多采用固定网框的方式进行印刷,但是对于一些不规则的产品进行印刷时,例如:圆台形的筒体表面印刷,则无法完成,而只能采用其他的印刷方式,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筒形丝印夹持装置,本夹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与印刷网面的贴合性好和易于操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筒形丝印夹持装置,包括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滑动连接有基座和用于驱动基座升降的第一气缸,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平面调节台,所述平面调节台连接有斜支架,所述斜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斜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接头,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二抵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调节台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固定块、第二滑动块和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第一固定块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的上方还连接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滑块的滑动行程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三滑块的滑动行程的第二螺栓。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设置铰接座,所述斜支架与铰接座铰接,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升降座和用于带动升降座升降的调节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架设置有动力板,所述动力板设置有中继齿轮,所述转轴设置有与中继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筒形丝印夹持装置,包括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滑动连接有基座和用于驱动基座升降的第一气缸,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平面调节台,所述平面调节台连接有斜支架,所述斜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斜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接头,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二抵接头;本夹持装置在工作时,先将圆台形的筒体装入,利用第二气缸使筒体被夹持于第一抵接头和第二抵接头之间,由于设置有斜支架,所以,在转轴的旋转作用下,筒体的旋转可以始终保持于与印刷网接触,从而快速的实现丝印作业,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延伸臂--11,基座--12,第一气缸--13,平面调节台--14,第一固定块--141,第二滑动块--142,第三滑动块--143,支撑块--144,第一螺栓--145,第二螺栓--146,铰接座--147,升降座--148,调节螺栓--149,斜支架--15,第一固定座--151,第二固定座--152,转轴--153,第一抵接头--154,第二抵接头--155,第二气缸--156,动力板--16,中继齿轮--161,从动齿轮--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筒形丝印夹持装置,包括延伸臂11,所述延伸臂11滑动连接有基座12和用于驱动基座12升降的第一气缸13,所述基座12的上端设置有平面调节台14,所述平面调节台14连接有斜支架15,所述斜支架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51,所述斜支架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52,所述第一固定座151连接有转轴153,所述转轴153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接头154,所述第二固定座152设置有第二气缸156,所述第二气缸156的活塞杆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二抵接头155;本夹持装置在工作时,先将圆台形的筒体装入,利用第二气缸156使筒体被夹持于第一抵接头154和第二抵接头155之间,这时,第一气缸13驱动基座12上升,从而使筒体与印刷网接触,由于设置有斜支架15,所以,在转轴153的旋转作用下,筒体的旋转可以始终保持于与印刷网接触,从而快速的实现丝印作业,为了使转轴153进行旋转,可以通过马达、电机或气缸等驱动转轴153旋转,当印刷完成后,再利用第一气缸13驱动基座12下行,再使第二气缸156复位,从而即可取出印刷完成的筒体,本夹持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而为了适应不同产品的印刷需要,有时往往还需要对平面调节台14进行微调,在本方案中,所述平面调节台14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固定块141、第二滑动块142和第三滑动块143,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第一固定块141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143与第二滑动块142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的上方还连接有支撑块144。其中第二滑块可以相对于第一固定块141进行横向滑动,也就是沿X方向移动,第三滑块可以相对于第二滑块进行纵向滑动,也就是沿Y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使筒体在XY的平面上进行调节,特别适合产品印刷时的套色、定位等。

当然,为了使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的调节更加方便,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块141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滑块的滑动行程的第一螺栓145,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三滑块的滑动行程的第二螺栓146。

由于圆台形的筒体其具有不同直径,当筒体与印刷网的接触不完全时,其必然会导致印刷不到位的情况,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块144的一端设置铰接座147,所述斜支架15与铰接座147铰接,所述支撑块144的另一端设置有升降座148和用于带动升降座148升降的调节螺栓149。当遇到不同直径的筒体进行印刷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栓149,从而使升降座148进行上下微调,以使筒体的表面与印刷网保持完全的接触,以保证完全印刷。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支架15设置有动力板16,所述动力板16设置有中继齿轮161,所述转轴153设置有与中继齿轮161啮合的从动齿轮17。中继齿轮161可以通过齿条来带动,中继齿轮161再带动从动齿轮17,进而使转轴153并使筒体旋转,最使实现筒体的表面圆周完成印刷。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