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及方法以及对该方法进行存储的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2228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及方法以及对该方法进行存储的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表示向每单位面积能够输出的油墨量的上限的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喷墨式打印机通过从喷嘴喷出液状油墨滴从而在被印刷物(printsubstrate)上形成墨点。当液状油墨滴的喷落密度变高时,存在墨点的渗透及被印刷物的褶皱变得显著的情况。尤其是在实施彩色印刷的情况下,由于存在使c(蓝绿色)的墨点和m(品红色)的墨点以及y(黄色)的墨点重叠的情况,因此容易使油墨滴的喷落密度变高。因此,以不超过表示向被印刷物的每单位面积能够喷出的油墨量的上限的油墨注入限制值的方式而实施使用颜色转换lut(一览表)或颜色分类版lut等对油墨注入量进行控制的方案。另外,油墨注入量也被称作着墨率(inkduty),表示油墨量上限的油墨注入限制值也被称作着墨率限制值。

油墨注入限制值是在制成lut之前基于墨点的渗透或被印刷物的褶皱的观点而设定的,其中,所述lut用于转换为表示多种油墨的使用量的输出值。

另外,作为参考例,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通过选择用于将被喷出的油油墨滴设为理想的重量的驱动波形,从而改变油墨滴的喷出重量的技术。

油墨注入限制值是相比于颜色再现性的观点而更重视墨点的渗透或被印刷物的褶皱的观点而设定的。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64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重视颜色再现性并且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技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具有如下方式,即,一种以输出装置中所使用的多种油墨为对象而对表示向每单位面积能够输出的油墨量的上限的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所述装置具备:对象颜色指定部,其接收对所述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的对象颜色的一个以上的指定;对应关系规定部,其基于作为所述油墨量上限的候选的油墨量上限候选而对预定的颜色空间的坐标值与表示所述多种油墨的使用量的输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规定;色标控制部,其按照所述对应关系,而将对通过所述输出装置而再现的颜色在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范围亦即颜色再现区域的表面的颜色进行表示的表面颜色坐标值转换为所述输出值,并且使所述输出装置形成与该输出值对应的色标;测色值取得部,其针对所形成的所述色标而取得表示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颜色的测色值;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其基于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所述对象颜色的坐标值和所述测色值,而输出表示在所述油墨量上限候选下所述对象颜色是否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中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

此外,本发明具有如下方式,即,一种以输出装置中使用的多种油墨为对象而对表示向每单位面积能够输出的油墨量的上限的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设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所述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的对象颜色的一个以上的指定的工序;基于作为所述油墨量上限的候选的油墨量上限候选而对预定的颜色空间的坐标值与表示所述多种油墨的使用量的输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规定的工序;按照所述对应关系而将对通过所述输出装置而再现的颜色在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范围亦即颜色再现区域的表面的颜色进行表示的表面颜色坐标值转换为所述输出值,并且使所述输出装置形成与该输出值对应的色标的工序;针对所形成的所述色标而取得表示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颜色的测色值的工序;基于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所述对象颜色的坐标值和所述测色值而输出表示在所述油墨量上限候选下所述对象颜色是否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中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的工序。

上述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重视颜色再现性并且能够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为表示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中的图3a为示意性地表示预定的颜色空间中的颜色再现区域的示例的图,图3b为示意性地表示对象颜色指定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4的图4a、4b为示意性地表示根据黑色的油墨使用量而改变由三种颜色形成的颜色再现区域的示例的图。

图5为表示表面颜色设定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的图6a为示意性地表示对色调区域进行设定的示例的图,图6b为示意性地表示选择了色调区域的示例的图。

图7为示意性地表示在颜色再现区域表面取得表面颜色坐标值的点的示例的图。

图8的图8a为示意性地表示油墨注入量的示例的图,图8b为示意性地表示与印刷设定相应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组的示例的图,图8c为示意性地表示油墨量上限候选的示例的图。

图9为表示虚拟分布图生成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为示意性地表示取得色标的测色值的示例的图。

图11为表示颜色再现判断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为示意性地表示在预定的颜色空间内对测色点进行连结从而在颜色再现区域表面设定三角形的示例的图。

图13的图13a为示意性地表示对在沿着无彩色轴的平面内对象颜色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中进行判断的示例的图,图13b为示意性地表示在色度平面内对象颜色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中进行判断的示例的图。

图14的图14a、14b为示意性地表示判断结果输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5的图15a、15b为示意性地表示判断结果输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6为示意性地表示生成颜色转换表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当然,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对本发明进行例示的内容,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特征并非全部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1)本技术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1~16所示的示例对本发明中包含的技术的概要进行说明。另外,本申请的附图为示意性地对示例进行表示的图,有时这些图中所示的各方向的放大率不同,有时各图并不一致。

方式1

图1所例示的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例如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具备对象颜色指定部u1、对应关系规定部u2、色标控制部u3、测色值取得部u4以及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并且,以在输出装置(例如印刷装置200)中使用的多种油墨(例如蓝绿色和品红色与黄色及黑色)为对象而对表示向每单位面积能够输出的油墨量的上限的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例如参照图2的步骤s122)。所述对象颜色指定部u1接收对所述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的对象颜色(例如图3a所示的对象颜色tt)的一个以上的指定。所述对应关系规定部u2基于作为所述油墨量上限ul的候选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0(例如参照图8c)而对预定的颜色空间(例如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例如lp、ap、bp)与表示所述多种油墨的使用量的输出值(例如cp、mp、yp、kp)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虚拟分布图500)进行规定。所述色标控制部u3将对通过所述输出装置(200)而被再现的颜色在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中的范围亦即颜色再现区域ga0(例如参照图7)的表面的颜色(例如表面颜色ss)进行表示的、表面颜色坐标值(例如ls、as、bs),按照所述对应关系(500)而转换为输出值(例如cs、ms、ys、ks),并使所述输出装置(200)形成与该输出值对应的色标pa1。所述测色值取得部u4针对所形成的所述色标pa1而取得表示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颜色的测色值(例如lm、am、bm)。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基于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所述对象颜色(tt)的坐标值(lt、at、bt)和所述测色值(lm、am、bm),而对表示在所述油墨量上限候选400下所述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内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例如参照图14a、14b、15a、15b)进行输出。

在上述方式1中,基于油墨量上限候选400而对对应关系(500)进行规定,并按照所述对应关系(500)而将表示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的颜色(ss)的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转换为表示多种油墨的使用量的输出值(cs、ms、ys、ks),并形成色标pa1。当取得了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色标pa1的测色值(lm、am、bm)时,基于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对象颜色(tt)的坐标值(lt、at、bt)和测色值(lm、am、bm)而输出表示在油墨量上限候选400下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由此,用户可知油墨量上限候选400是否能够对所希望的颜色进行再现。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重视颜色再现性并且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

在此,虽然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未被限定,但优选为设备独立颜色空间(deviceindependentcolorspace)。该设备独立颜色空间优选为cie(国际照明委员会)l*a*b*颜色空间或cie的l*u*v*颜色空间之类的均等颜色空间。在预定的颜色空间为l*a*b*颜色空间的情况下,预定的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由明度l*以及色度坐标a*、b*来表示。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省略“*”。

所述对应关系为,包含icc(internationalcolorconsortium:国际彩色联盟)分布图之类的分布图、颜色转换lut之类的lut等的概念。

所述颜色再现判断信息包括表示对象颜色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中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的信息、和表示对象颜色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中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的信息等。对颜色再现判断信息进行输出意味着能够使用户对颜色再现判断信息进行确认,并且包括对颜色再现判断信息进行显示、对颜色再现判断信息进行印刷等。

方式2

并且,如图8c所例示的那样,所述油墨量上限候选400可以包括油墨量上限相互不同的多个候选(例如候选401~403)。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可以针对所述多个候选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候选中的每一个候选而对所述对象颜色是否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在作为判断为所述对象颜色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候选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例如图14a所示的候选612、613)具有多个的情况下,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可以输出对这些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中的油墨量上限最低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例如候选612)进行推荐的信息。由此,用户会得知在能够使所希望的颜色再现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0之中油墨量上限最低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减少油墨的消耗量的技术。

方式3

所述油墨量上限候选400可以至少包括第一候选(例如图8c所示的候选401)和与该第一候选的油墨量上限不同的油墨量上限的第二候选(例如图8c所示的候选402)。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可以针对所述第一候选而对所述对象颜色是否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如图15a所例示的那样,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可以在判断为所述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情况下输出表示所述第二候选的信息。由此,用户将得知在无法通过油墨量上限的第一候选来再现所希望的颜色的情况下有油墨量上限的第二候选。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适当技术。

方式4

本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100)可以具有基于所述对象颜色(tt)而设定多个所述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的表面颜色设定部u6。所述色标控制部u3可以基于所述多个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而使所述输出装置(200)形成多个所述色标pa1。所述测色值取得部u4可以针对所形成的所述多个色标pa1而取得所述测色值(lm、am、bm)。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可以基于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所述对象颜色(tt)的坐标值(lt、at、bt)和所述多个测色值(lm、am、bm)而输出所述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适当技术。

方式5

如图6a、6b、7所例示的那样,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将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分割为色调的范围相互不同的多个色调区域300时,所述表面颜色设定部u6设定多个所述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该表面颜色坐标值表示至少包括含有所述对象颜色(tt)的色调区域(例如包含色调区域301)在内的一个以上色调区域300的表面的颜色(ss)。该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减少被形成的色标的数量的技术。

方式6

如图6a、6b、7所例示的那样,所述多个色调区域300可以将从黄色(y)、红色(r)、品红色(m)、蓝色(b)、蓝绿色(c)以及绿色(g)之中选择出的三个以上的色调作为边界而进行分割。所述表面颜色设定部u6可以设定多个表示含有所述对象颜色(tt)的色调区域(例如包含色调区域301)以及在该色调区域的色调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色调区域之中的与所述对象颜色(tt)的色调接近的一方的色调区域(例如接近色调区域302)的表面的颜色(ss)的所述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所述多个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可以包括多个表示所述边界的色调的边界颜色坐标值。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减少被形成的色标的数量的适当技术。

方式7

如图7所例示的那样,所述表面颜色设定部u6可以至少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的顶点(例如白色(w)、y、r、m、b、c、g、黑色(k))设定多个所述表面颜色坐标值。该方式也能够提供一种减少要形成的色标的数量的适当技术。

在此,颜色再现区域的表面的顶点表示针对多种油墨中的每一种油墨而不使用油墨或是在针对一个种类或多个种类的油墨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的范围内最大量使用油墨这两种情况中的某一种的意思。例如,在顶点为c、m、y等这种原色的情况下,以达到针对一个种类的油墨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的方式来使用表现这种原色的一个种类的油墨的点将成为顶点。在顶点为例如不使用g油墨的情况下的g等这种二次色的情况下,以达到针对两个种类的油墨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的方式来使用表现这种二次色的两个种类的油墨的点将成为顶点。例如,针对c油墨一个种类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为80%,针对y油墨一个种类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为80%,针对c油墨和y油墨这两个种类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为120%。在该情况下,由c油墨和y油墨的二次色而形成的顶点在以对c油墨和y油墨各使用等量为前提时成为对c油墨和y油墨各使用60%的点。对于三次色以上也同样。

另外,由于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具有23=8个位置的顶点,因此只要针对这些顶点中的多个顶点而设定表面颜色坐标值即可。在四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中,具有24=16个顶点。

方式8

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可以是通过无彩色轴(例如l轴)以及相互交叉的两条色饱和度轴(例如a轴和b轴)来表示的颜色空间。如图11、13a所例示的那样,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可以对在所述预定的颜色空间内的所述对象颜色(tt)的明度(lt)中从所述无彩色轴到所述对象颜色(tt)为止的距离d1是否在从所述无彩色轴到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为止的距离d2以下进行判断。所述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可以对表示在判断为所述距离d1在所述距离d2以下的情况下所述对象颜色被包含在所述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所述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进行输出。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适当技术。

方式9

图2所例示的油墨量上限设定方法包括:与对象颜色指定部u1对应的对象颜色指定工序st1、与对应关系规定部u2对应的对应关系规定工序st2、与色标控制部u3对应的色标形成工序st3、与测色值取得部u4对应的测色值取得工序st4、以及与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对应的颜色再现判断输出工序st5。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重视颜色再现性并且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油墨量上限设定方法。本油墨量上限设定方法也可以包括与表面颜色设定部u6对应的表面颜色设定工序st6。

方式10

图1所例示的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pr0使计算机实现与对象颜色指定部u1对应的对象颜色指定功能fu1、与对应关系规定部u2对应的对应关系规定功能fu2、与色标控制部u3对应的色标形成功能fu3、与测色值取得部u4对应的测色值取得功能fu4、以及与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对应的颜色再现判断输出功能fu5。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重视颜色再现性并且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pr0。本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pr0也可以使计算机实现与表面颜色设定部u6对应的表面颜色设定功能fu6。

并且,本技术能够应用在包括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包括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的复合装置、记录了颜色转换表生成方法、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的控制方法、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颜色转换表生成程序、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的控制程序、复合装置的控制程序、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以及所述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等中。前述的装置可以由分散的多个部分构成。

(2)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的具体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的示例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的结构例。图1所示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连接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11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12、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13、存储装置114、显示装置115、输入装置116、测色装置117、通信i/f(接口)118等,并且能够相互输入输出信息。本具体例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为生成图16所例示的那种颜色转换表580的装置。该颜色转换表580为,针对各光栅点gd0而对表示rgb(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量的输入值(rj、gj、bj)和表示cmyk(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的油墨的使用量的输出值(cj、mj、yj、kj)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规定的lut(一览表)。输入值(rj、gj、bj)和输出值(cj、mj、yj、kj)例如能够通过256灰度或216灰度等的灰度值来表现。

另外,光栅点(gridpoint)表示被配置在输入颜色空间内的假想的点,并且假设与输入颜色空间内的光栅点的位置对应的输出坐标值被存储在该光栅点中。不仅多个光栅点在输入颜色空间内均等配置的情况包括在本技术中,多个光栅点在输入颜色空间内不均等配置的情况也包括在本技术中。

存储装置114对包括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pr0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程序、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等进行存储。将这些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统称为油墨量上限候选400。此外,在存储装置114中存储有所生成的虚拟分布图501、502、503、…、等。将这些虚拟分布图501、502、503、…统称为虚拟分布图500。对于存储装置114而能够使用闪存等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磁性存储装置等。对于显示装置115而能够使用液晶显示面板等。对于输入装置116而能够使用包括指示器件、键盘的硬键盘和被贴付在显示面板的表面的触摸面板等。测色装置117能够将被形成在被印刷物290上的各色标(例如图10所示的彩色色标pa1)进行测色并输出测色值(例如lm、am、bm)。色标也被称为色卡。测色装置117可以被设置在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的外部。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从测色装置117取得测色值并实施各种处理。通信i/f118与印刷装置200(输出装置的示例)的通信i/f210连接,并针对印刷装置200而对信息进行输入输出。对于通信i/f118、210的标准而能够使用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等。通信i/f118、210的通信可以是有线、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或互联网等之类的网络通信。

图1所示的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pr0使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实现对象颜色指定功能fu1、对应关系规定功能fu2、色标形成功能fu3、测色值取得功能fu4、颜色再现判断输出功能fu5以及表面颜色设定功能fu6。

另外,在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中、包括个人计算机(包括平板式终端)之类的计算机等。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可以在一个框体内具有全部结构要素111~118,但也可以由以相互之间能够通信的方式而被分割了的多个装置而构成。此外,即使由印刷装置来充当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也能够实施本技术,可以由具有印刷功能的印刷装置本身来实施本技术的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

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200为,从记录头220喷出(喷射)cmyk的油墨从而在被印刷物290上形成印刷图像的喷墨式打印机。记录头220从墨盒cc、cm、cy、ck分别供给有cmyk的油墨,并且从喷嘴nc、nm、ny、nk而喷出cmyk的油墨滴280。当油墨滴280喷落在被印刷物290上时,如图8a所例示的那样,墨点dt1被形成在被印刷物290上。其结果为,得到具有图10所例示的具有色标pa1的印刷物pt1或具有图16所例示的印刷图像im2的印刷物pt2。

印刷装置200取得基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所生成的输出图像的印刷用数据,并基于该印刷用数据而在被印刷物上形成与所述输出图像对应的印刷图像。印刷装置200可以具备复印机、传真机等的功能。

(3)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的具体例:

图2表示在图1所示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中被执行的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的示例。在该示例中,通过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pr0来执行步骤s102~s122的处理。以下,省略“步骤”的记载。在此,s104与对象颜色指定工序st1和对象颜色指定功能fu1及对象颜色指定部u1对应,s106与表面颜色设定工序st6和表面颜色设定功能fu6及表面颜色设定部u6对应,s108~s110与对应关系规定工序st2和对应关系规定功能fu2及对应关系规定部u2对应,s112~s114与色标形成工序st3和色标形成功能fu3及色标控制部u3对应,s116与测色值取得工序st4和测色值取得功能fu4及测色值取得部u4对应,s118~s120与颜色再现判断输出工序st5和颜色再现判断输出功能fu5及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5对应。另外,各工序st1~st6的处理顺序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顺序。

当开始处理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接收对颜色再现性带来影响的印刷设定的选择(s102)。在所述印刷设定中,具有被印刷物的种类或印刷模式(例如印刷分辨率或记录方式),也可以包括油墨的种类等。能够将s102的处理设为例如在用户对输入装置116进行操作并从印刷设定的多个项目中选择了任意一个时接收该被选择的项目的印刷设定的处理。

在接下来的s104中,将lab颜色空间(预定的颜色空间的示例)作为基准而接收对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的对象颜色tt(lt、at、bt)的一个以上的指定。此处的变量t为对各对象颜色tt进行识别的变量。lab颜色空间为通过相互交叉的l轴(无彩色轴)、a轴(色饱和度轴之一)以及b轴(色饱和度轴之一)来表示的颜色空间,为设备独立颜色空间,并且为均等颜色空间。

首先,参照图3a对以lab颜色空间为基准的颜色再现区域的示例进行说明。颜色再现区域ga0表示通过印刷装置200而被再现的颜色在lab颜色空间中的范围的意思。虽然图3a所示的颜色再现区域ga0将通过cmyk的彩色油墨而被颜色再现的范围表示为示意性的六面体状,但实际的颜色再现区域无法通过由曲面包围成的形状等简单的形状来表示。另外,图3a所示的纵轴表示lab颜色空间的l轴,图3a所示的横轴表示lab颜色空间的色饱和度轴(例如a轴或b轴)。图3a所示的色度平面以具有纵深的方式来表示。另外,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连结顶点w(白色)和顶点y(黄色)的棱线rly、连结顶点k(黑色)和顶点r(红色)的棱线rlr、连结顶点w和顶点m(品红色)的棱线rlm、连结顶点k和顶点b(蓝色)的棱线rlb、连结顶点w和顶点c(蓝绿色)的棱线rlc以及连结顶点k和顶点g(绿色)的棱线rlg。另外,将这些棱线rly、rlr、rlm、rlb、rlc、rlg统称为棱线rl1。

在输出颜色空间cs2如图16所示的颜色转换表580那样为四维的与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devicedependentcolorspace)的情况下,作为通过cmy的油墨而被再现的颜色的范围的颜色再现区域会根据k油墨的使用量而改变。图4a、4b示意性地例示出根据k的油墨使用量而使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w,ga0k改变的情况。

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通过从不使用k油墨的情况下的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w起,通过使用k油墨从而使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k的最低明度下降。该情况下的四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成为包括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w、ga0k的区域。另一方面,在图4b所示的示例中,通过从不使用k油墨的情况下的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w起,通过使用k油墨从而使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k的范围变小。能够通过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w来表示该情况下的四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然而,事先掌握对于被印刷物290的种类或油墨的种类之类的各种的印刷条件而言是适用于图4a所示的示例还是适用于图4b所示的示例,是不现实的。因此,如图4a所示,假定根据k油墨的使用量而使三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向低明度侧转移,而执行以后的处理。

此外,有时颜色再现区域ga0根据油墨注入量而改变。因此,需要根据以与油墨量上限相应的油墨注入量而形成的彩色色标的测色值,来导出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因此,在图2的s104中,接收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的对象颜色tt的指定。

图3b示出将接收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的对象颜色tt(lt、at、bt)的指定用的对象颜色指定画面显示在了显示装置115中的示例。在图3b所示的对象颜色指定画面600中,能够对多个对象颜色tt进行指定,并且能够接受通过输入装置116所进行的各对象颜色tt的lab值(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l、a、b)的操作输入进行接收。例如,当用户通过输入装置116而将对象颜色1的lab值向输入栏601中进行操作输入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将被操作输入的lab值作为对象颜色1的指定值而存储在ram113中。对于对象颜色2、3、…也同样。当然,对象颜色tt的指定方法并不局限于对象颜色指定画面600,也可以是对图3a所示这样的示意性的lab颜色空间进行显示并接收通过输入装置116而进行的对象颜色tt的坐标位置的指定操作等。

在对象颜色tt的指定的接收之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基于对象颜色tt而设定多个在lab颜色空间中表示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的色ss(参照图7)的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图2的s106)。此处的变量s为对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上的位置进行识别的变量。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也为用于形成彩色色标pa1(参照图10)的源数据。

图5示出在s106中被实施的表面颜色设定处理的示例。当开始该处理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首先如图6a所例示的那样,设定以y(黄色)、r(红色)、m(品红色)、b(蓝色)、c(蓝绿色)以及g(绿色)的六个色调为边界而将lab颜色空间的色调分割成六个的色调区域301~306(s202)。图6a示意性地示出从图3a的a1的方向观察时的颜色再现区域ga0,并且示意性地示出对色调区域300进行设定的示例。在图6a中,横轴为a轴,纵轴为b轴。在图6a所示的示例中,y~r的色调的范围为色调区域301,r~m的色调的范围为色调区域302,m~b的色调的范围为色调区域303,b~c的色调的范围为色调区域304,c~g的色调的范围为色调区域305,g~y的色调的范围为色调区域306。将这些色调区域301~306统称为色调区域300。在颜色再现区域ga0内,边界的色调y与棱线rly对应,边界的色调r与棱线rlr对应,边界的色调m与棱线rlm对应,边界的色调b与棱线rlb对应,边界的色调c与棱线rlc对应,边界的色调g与棱线rlg对应。此外,虽然图3a没有示出,但是边界的色调y也处于连结顶点y和顶点k的线上,边界的色调r也处于连结顶点w和顶点r的线上,边界的色调m也处于连结顶点m和顶点k的线上,边界的色调b也处于连结顶点w和顶点b的线上,边界的色调c也处于连结顶点c和顶点k的线上,边界的色调g也处于连结顶点w和顶点g的线上。

通过将色调区域300的边界设定为代表性的六个色调,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所要形成的色标的数量。在这一点上,虽然优选为上述的六个色调,但色调区域300的边界也可以是简单地从六个色调中省略了一部分的色调的三个以上的色调。

在s204中,从色调区域301~306之中选择包含有对象颜色tt(lt、at、bt)的包含色调区域。能够将s204的处理设为基于对象颜色tt的色度坐标(at、bt)的色调角而对包含色调区域进行选择的处理。例如,如图6a所示,在所述色调角成为y~r的色调的情况下,y~r的色调区域301作为包含色调区域而被选择。在图6b中,在包含色调区域301中标注左高右低的影线。在所述色调角处于边界线上的情况下,可以将通过该边界而被划分的两个色调区域中的任意一方的色调区域作为包含色调区域而选择。在多个对象颜色tt被指定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各对象颜色tt而选择包含色调区域。

在s206中,对在包含色调区域的色调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区域中的与对象颜色tt的色调接近的一方的接近色调区域进行选择。能够将s206的处理设为如下的处理,即,分别求出对象颜色tt的色度坐标(at、bt)的色调角与包含色调区域的两侧的边界所成的角度,并选择与所求出的角度的较小的一方的边界相邻的色调区域。例如,图6a所示的包含色调区域301的色调方向上的两个相邻区域为色调区域302、306。由于处于包含色调区域301的两侧的边界的色调r、y中的接近于对象颜色tt的色调角的一方的边界的色调为色调r,因此与该色调r的边界相邻的色调区域302作为接近色调区域而被选择。在图6b中,在接近色调区域302内标注右高左低的影线。在对象颜色tt的色调角和两侧的边界所成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只要选择两个相邻的色调区域中的任意一方即可。在对象颜色tt处于边界的情况下,可以将通过该边界而被划分的两个色调区域中的没有被选择为包含色调区域的色调区域作为接近色调区域来选择。在多个对象颜色tt被指定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各对象颜色tt来选择接近色调区域。

在接近色调区域的选择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在通过s204、s206而选择出的色调区域内,在每个棱线方向上各取得n个点(n为2以上的整数)的表示表面的颜色ss的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s208),并且结束表面颜色设定处理。作为一个示例,在选择了包含色调区域301和接近色调区域302的情况下,在图7中以双环圆的方式来表示在每个棱线方向上各取得n=3个点的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的表面的颜色ss的位置。然而,为了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表示,在图7中,以与彩度方向相比而将明度方向延伸了的方式而示意性地示出四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在选择了包含色调区域301和接近色调区域302的情况下,针对与边界的色调y、r、m对应的棱线rly、rlr、rlm,而在棱线rly、rlr、rlm的方向上各设定三个点的表面颜色ss的位置。棱线rly、rlr、rlm的颜色ss的表面颜色坐标值为表示边界的色调y、r、m的边界颜色坐标值。这些边界颜色坐标值包括图3a所示的顶点w、y、r、m,k的表面颜色坐标值。此外,在色调y~m的范围内,在剩余的棱线方向上也各设定三个点的表面颜色ss的位置。在图7的示例中,表面颜色ss的位置被设定23处,并且取得23组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在对象颜色tt被指定多个且选择了三个以上的色调区域的情况下,根据所选择的色调区域的数量而使得取得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的表面颜色ss的数量增加。

通过根据对象颜色tt而选定取得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的表面颜色ss,从而能够使为了对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而形成的彩色色标pa1的数量减少。

在通过图2的s106而实施了表面颜色设定处理之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根据被印刷物290的种类或油墨的种类之类的印刷条件而对作为油墨量上限ul的候选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0(参照图8c)进行设定(s108)。在此,将对油墨量上限候选400进行识别的变量设为i。

首先,参照图8a对油墨注入量的概念进行说明。图8a示意性地示出在被印刷物290上形成墨点dt1的情况。油墨注入量也被称为着墨率(inkduty),表示向被印刷物的每单位面积喷出的油墨的量。在此,将墨点dt1的形成单位定义为像素px1,将在npx像素(npx为2以上的整数)上形成的最大尺寸的点的数量设为ndt(ndt为0以上的整数),将油墨注入量定义为(ndt/npx)×100%。例如,在如图8a的左侧所示而在npx像素上形成ndt=npx/2个点dt1的情况下,油墨注入量成为50%。在使用多种油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两个颜色以上的墨点重叠而使油墨注入量多于100%。例如,在如图8a的右侧所示那样针对npx像素在npx个点(例如c点)基础上再形成npx/4个点(例如m点)的情况下,油墨注入量成为125%。另外,在形成与最大尺寸的点相比而具有较小的尺寸的点的情况下,只要通过与形成点的油墨滴的重量比相应的换算比而将较小的尺寸的点换算为最大尺寸的点来计算出油墨注入量即可。

当增多油墨注入量时,虽然有可能提高印刷图像的颜色再现性,但也有可能产生墨点的渗透或被印刷物的褶皱。因此,对表示向被印刷物的每单位面积而能够喷出的油墨量的上限的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并对油墨注入量进行控制。然而,虽然可以为了不产生墨点的渗透或被印刷物的褶皱而针对被印刷物的种类或油墨的种类之类的各种印刷条件来降低油墨量上限ul,但有可能降低印刷图像的颜色再现性。在本具体例中,在重视印刷图像的颜色再现性的基础上,通过尽可能降低油墨量上限ul等而能够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

图8b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对油墨量上限候选400进行设定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组。油墨量上限候选组以与各印刷设定对应着的方式被存储在存储装置114中。如图8c所例示的那样,各油墨量上限候选组包括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在此,将对印刷设定进行识别的变量设为z,将与印刷设定z对应着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组称为油墨量上限候选组z。当通过图2的s102而设定了印刷设定z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从存储装置114取得与印刷设定z对应着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组z,并且为了虚拟分布图501、502、503、…的生成而对油墨量上限候选组z中包含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进行设定。

图8c示意性地示出油墨量上限候选组z中包含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当然,若改变油墨量上限候选组则油墨量上限候选有可能改变。另外,“原色”表示只使用一个种类的油墨的情况下的油墨量上限的意思,“原色”的油墨量上限为q%是指,针对npx像素(单位面积)的使用油墨(一个种类)的点的最大数(设为nmax)的百分率(nmax/npx)×100%为q%的意思。“二次色”表示使用两个种类的油墨的情况下的油墨量上限的意思,“二次色”的油墨量上限为q%是指,针对npx像素的使用油墨(两个种类)的点的最大数nmax的百分率(nmax/npx)×100%为q%的意思。“total(总计)”表示使用三种以上的油墨的情况下的油墨量上限的意思,“total”的油墨量上限为q%是指,针对npx像素的使用油墨(三个种类以上)的点的最大数nmax的百分率(nmax/npx)×100%为q%的意思。在图8c中示出随着成为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而使油墨量上限变高的情况。

在通过图2的s108而对油墨量上限候选(i)进行了设定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针对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而生成对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lp、ap、bp)与表示cmyk的油墨的使用量的输出值(cp、mp、yp、kp)的对应关系进行规定的虚拟分布图501、502、503、…(s110)。在此,将对虚拟分布图生成用色标pa3进行识别的变量设为p。另外,虚拟分布图生成用色标pa3与用于对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的色标pa1(参照图10)不同。在s110中,与每个油墨量上限候选(i)相对应地基于油墨量上限候选(i)而生成虚拟分布图(i)。

图9示出通过s110而被实施的虚拟分布图生成处理的示例。当开始该处理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首先从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之中选择一个油墨量上限候选(i)(s302)。在s304中,基于油墨量上限候选(i)的油墨量上限而对用于生成与油墨量上限候选(i)对应的虚拟分布图(i)的彩色色标pa3的油墨使用量(输出值cp、mp、yp、kp)进行设定。

虚拟分布图生成用色标pa3的油墨使用量例如能够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设定。

首先,将“原色”的油墨使用量设定为多个阶段。例如,将“原色”的油墨量上限设为q1%(0<q1≤100),在将“原色”的阶段数设为n1(n1为三个以上的整数)时,能够将“原色”的油墨使用量设为{q1×0/(n1-1)}%、{q1×1/(n1-1)}%、…、{q1×(n1-1)/(n1-1)}%。在阶段数n1为11的情况下,若q1=100%,则“原色”的油墨使用量成为0%、10%、20%、···、100%。若q1=60%,则“原色”的油墨使用量成为0%、6%、12%、···、60%。若将阶段应用在各个油墨使用量(输出值cp、mp、yp、kp)中,则能够组成4n1组仅考虑了原色的油墨量上限的油墨使用量(输出值cp、mp、yp、kp)的组合。当从这些组合之中选择出两个种类的油墨的使用量的合计成为“二次色”的油墨量上限的范围、且三个种类以上的油墨的使用量的合计成为“total”的油墨量上限的范围的组合时,生成与油墨量上限候选(i)的油墨量上限相应的油墨使用量(输出值cp、mp、yp、kp)。

在油墨使用量(输出值cp、mp、yp、kp)生成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基于输出值(cp、mp、yp、kp)而使印刷装置200形成具有与每个油墨使用量的组合相对应的虚拟分布图生成用色标pa3的印刷物pt3(s306)。在图9中示意性地示出在被印刷物290上形成了虚拟分布图生成用色标pa3的印刷物pt3。在s308中,通过测色装置117而对各色标pa3进行测色,并针对各色标pa3而从测色装置117中取得表示在lab颜色空间内的颜色的测色值(lp、ap、bp)。测色值(lp、ap、bp)为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

因此,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将测色值(lp、ap、bp)与油墨使用量(输出值cp、mp、yp、kp)进行对应,从而生成对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lp、ap、bp)与表示油墨使用量的输出值(cp、mp、yp、kp)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规定的lut即虚拟分布图500(s310)。被生成的虚拟分布图500为与油墨量上限候选(i)的油墨量上限相应的虚拟分布图(i)。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在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之中剩余有未生成虚拟分布图500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的情况下重复s302~s310的处理,并且在针对全部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均生成了虚拟分布图500的情况下结束虚拟分布图生成处理。

在通过图2的s110而生成了虚拟分布图(i)之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根据虚拟分布图(i)而将通过s106而设定的多个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转换为输出值(cs、ms、ys、ks)(s112)。在此,将对表面颜色坐标值的颜色进行识别的变量设为s。输出值(cs、ms、ys、ks)表示用于形成彩色色标pa1(参照图10)的油墨使用量。在s114中,使印刷装置200形成具有与各输出值(cs、ms、ys、ks)对应的彩色色标pa1的印刷物pt1(参照图10)。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针对与虚拟分布图(i)对应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而分别在被印刷物290上形成了色标pa1的印刷物pt1。例如,遵照与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对应的虚拟分布图501、502、503、……而得到的各色标pa1的油墨注入量分别遵照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的油墨量上限。

形成了色标pa1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通过测色装置117对各色标pa1进行测色,并针对各色标pa1而从测色装置117中取得表示lab颜色空间中的颜色的测色值(lm、am、bm)(s116)。在此,将对色标pa1进行识别的变量设为m。虽然变量m与对表面颜色坐标值的颜色进行识别的变量s对应,但为了将测色值与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进行区别而使用变量m。

在测色值(lm、am、bm)的取得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针对各油墨量上限候选(i)而基于lab颜色空间内的对象颜色tt的坐标值(lt、at、bt)和多个测色值(lm、am、bm)来对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s118)。

图11表示通过s118而实施的颜色再现判断处理的示例。图12示意性地例示了对通过图11的s404而对测色点进行连接并在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设定三角形的情况。图13a示意性地示出对在沿着l轴的平面内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的示例。图13b为示意性地示出对在色度平面内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的示例。

当开始进行颜色再现判断处理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首先从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之中选择一个油墨量上限候选(i)(s402)。在s404中,如图12所例示的那样,对在lab颜色空间中通过各测色值(lm、am、bm)来表示的测色点进行连结,并在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设定三角形。图12示出在四个颜色的颜色再现区域ga0的棱线方向上各设定n=2个点,即,在颜色再现域ga0的表面的顶点设定了多个表示测色点(表面颜色ss)的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的情况下设定了三角形的示例。图12所示的示例如图6b所示,示出了选择y~m的色调区域301、302并且将颜色再现区域表面的顶点s1~s8设定为取得表面颜色坐标值(ls、as、bs)的表面颜色ss的情况下的各三角形。具体而言,设定有连结顶点s1、s2、s4的三角形、连结顶点s1、s3、s4的三角形、连接顶点s3、s4、s7的三角形、连接顶点s3、s6、s7的三角形、连结顶点s2、s4、s7的三角形、连结顶点s2、s5、s7的三角形、连结顶点s6、s7、s8的三角形以及连接顶点s5、s7、s8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被视为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并且为了对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而被使用。

另外,通过三角形等对颜色再现区域表面的测色点进行连接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也可以是通过三维德洛内三角形分割而实现的方法等。

在颜色再现区域表面设定了三角形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如图13a、13b所例示的那样,求出在对象颜色tt(lt、at、bt)的明度lt中从l轴到对象颜色为止的直线矢量d(s406)。lab颜色空间内的直线矢量d的成分为(0、at、bt)。

在s408中,对于与直线矢量d相交的三角形进行指定。例如,可以从通过s404而被设定的多个三角形之中首先确定出包含明度lt的多个三角形,并从该确定的多个三角形之中确定出包括由对象颜色tt的色度坐标(at、bt)而确定的色调的三角形。当然,也可以通过除了该方法以外的方法而确定出与直线矢量d相交的三角形。

在s410中,求出通过s408而被确定的三角形和直线矢量d的交点f,并求出在明度lt中从l轴朝向交点f的直线矢量f。例如,如图13b所示,在明度lt的色度平面内,将与通过s408而被确定的三角形对应的线段sl中由对象颜色lt的色度坐标(at、bt)而确定的色调的点作为交点f,并且只要导出从l轴朝向交点f的直线矢量f的成分(0、af、bf)即可。

在s412中,根据直线矢量d的大小d1=|d|与直线矢量f的大小d2=|f|之间的大小关系而使处理进行分支。在此,d1=(at2+bt2)1/2,d2=(af2+bf2)1/2。直线矢量d的大小d1为l轴与对象颜色tt的色差,直线矢量f的大小d2为l轴与交点f的色差。在|d|≤|f|,即,d1≤d2的情况下,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对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s414)。例如,在图13b所示的对象颜色tt中,由于从l轴朝向交点f的直线矢量f的大小d2大于直线矢量d的大小d1,因此判断为对象颜色tt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另一方面,在|d|>|f|,即,d1>d2的情况下,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判断为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s416)。例如,在图13a所示的对象颜色tt’(lt’、at’、bt’)中,由于从l轴朝向交点f的直线矢量f的大小d2小于直线矢量d的大小d1,因此判断为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

以上,在s412~s416的处理中,对在lab颜色空间内的对象颜色tt的明度lt中,从l轴到对象颜色tt为止的距离d1是否在从l轴到颜色再现区域ga0的表面为止的距离d2以下进行判断。

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在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之中剩余有未实施s402~s416的判断处理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的情况下重复s402~s416的处理,并且在针对全部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而实施了s402~s416的判断处理的情况下结束虚拟分布图生成处理。因此,能够得到以下结论:对于某一油墨量上限候选而言对象颜色tt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而对于其他的油墨量上限候选而言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

在实施了图2的s118的颜色再现判断处理之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针对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而输出表示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例如参照图14a)(s120)。

图14a示意性地例示出作为显示装置115中显示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的示例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该示例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将与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402、403、……分别对应的候选611、612、613、……按照推荐顺序排列并对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进行显示。在各候选611、612、613、……中也示出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判断结果。例如,设多个油墨量上限候选400中的被判断为对象颜色tt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候选亦即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存在多个。在图14a的示例中,候选612、613为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候选611为被判断为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颜色再现区域外候选。该情况下的推荐顺序为,例如,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一方高于颜色再现区域外候选,在多个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之中,油墨量上限越低则推荐位次越高,如果颜色再现区域外候选为多个,则只要设为油墨量上限越低而推荐位次越高即可。由此,显示出最先对多个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2、613中的油墨量上限最低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2进行推荐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在多个油墨量上限候选400中的被判断为对象颜色tt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为单数的情况下,只要显示出最先推荐该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即可。

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的输出并不限定于图14a所示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例如,可以如图14b所示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那样,不显示多个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2、613中的油墨量上限比较高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3而仅推荐油墨量上限最低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2。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接受由输入装置116实施的操作从而显示后面的推荐顺序的候选。

对图14a、14b所示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进行显示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输出对多个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中的油墨量上限最低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进行推荐的信息。由此,能够在使用颜色转换表的印刷时尽量减少油墨的消耗量。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图11的颜色再现判断处理中,不实施s402的油墨量上限候选的选择处理,针对一个油墨量上限候选(i)而实施图2的s118~s120的处理,并在根据需要重新选择了油墨量上限候选(i)的情况下再次实施图2的s118~s120的处理。在该情况下,针对一个油墨量上限候选(i)而对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进行判断,并基于该判断结果而输出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图15a示意性地例示出仅针对图8c所示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1(第一候选的示例)而实施了颜色再现判断处理的情况下作为在显示装置115中显示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的示例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20。在针对油墨量上限候选401而判断为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情况下,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针对油墨量上限候选401而将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判断结果与颜色再现区域外候选621一起显示在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20中。此外,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将表示油墨量上限候选401的下一个油墨量上限较高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2(第二候选的示例)的信息622显示在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20之中。

当在显示有图15a所示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20的状态下针对下次的候选而通过输入装置116来接受使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显示的操作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将油墨量上限候选402作为对象而实施图2的s118~s120的处理。在针对油墨量上限候选402而判断为对象颜色tt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情况下,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针对油墨量上限候选402而将对象颜色tt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判断结果与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22’一起显示在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20之中。

对图15a、15b所示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20进行显示的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在针对第一候选而判断为对象颜色tt未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情况下输出表示第二候选的信息。因此,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较为便利。

在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显示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确定油墨量上限ul(图2的s122)。例如,当通过输入装置116而对接受在图14a、14b所示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最先被推荐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2的操作进行接收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将与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2对应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2的油墨量上限确定为用于生成图16所示的颜色转换表580的油墨量上限ul。该油墨量上限ul为,用于确定表示输出装置(例如印刷装置200)的颜色再现特性的输出分布图500的信息。由于已经生成与油墨量上限候选402对应的虚拟分布图502,因此该虚拟分布图502被确定为输出分布图500。另外,当通过输入装置116而对接受在图14a等所示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中第二个被推荐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3的操作进行接收时,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将与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613对应的油墨量上限候选403的油墨量上限确定为用于生成颜色转换表580的油墨量上限ul。

在油墨量上限ul确定后,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100基于油墨量上限ul而生成图16所示的颜色转换表580(s124),并结束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图16所示的颜色转换表580例如能够利用表示输入设备(例如外部的显示装置)的颜色特性的输入分布图560和上述的输出分布图500而生成。图16所示的输入分布图560为,表示依存于输入设备的rgb颜色空间(输入颜色空间cs1)的坐标值(rj、gj、bj)与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lj、aj、bj)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坐标值(rj、gj、bj)表示rgb的颜色的量。图16所示的输出分布图500为,表示依存于输出装置的cmyk颜色空间(输出颜色空间cs2)的坐标值(cj、mj、yj、kj)与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lj、aj、bj)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坐标值(cj、mj、yj、kj)表示被设定在油墨量上限ul的范围内的cmyk的油墨的使用量。另外,变量j为对输入颜色空间cs1的坐标对应的各光栅点gd0进行识别的变量。能够从输入分布图560取得与表示各光栅点gd0的位置的输入坐标值(rj、gj、bj)对应的la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lj、aj、bj)。能够从输出分布图500取得与lab颜色空间的各坐标值(lj、aj、bj)对应的输出颜色空间cs2的坐标值(cj、mj、yj、kj)。如图16所示,在将输入坐标值(rj、gj、bj)与输出坐标值(cj、mj、yj、kj)相互对应时,能够针对各光栅点gd0而生成对应关系被规定的颜色转换表580。当然,输出坐标值(cj、mj、yj、kj)以使油墨注入量成为油墨量上限ul的范围内的方式而被规定。

所生成的颜色转换表580例如被编入未图示的打印机驱动器中。通过该打印机驱动器而实现的印刷控制装置参照颜色转换表580而由表示输入颜色空间cs1的坐标值(rq、gq、bq)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表示输出颜色空间cs2的坐标值(cq,mq,yq,kq)的输出数据。在将该输出数据发送到印刷装置200中时,印刷装置200基于所述输出数据而在被印刷物290上印刷图像im2从而形成印刷物pt2。当然,印刷图像im2以油墨注入量成为油墨量上限ul的范围内的方式而形成。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由于输出在油墨量上限候选400中表示对象颜色tt是否被包含在颜色再现区域ga0中的颜色再现判断信息700,因此用户得知油墨量上限候选400是否能够再现所希望的颜色。因此,本具体例能够重视颜色再现性并且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此外,使为了对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而形成的色标pa1的数量降低。

(4)改变例:

本发明考虑了多种改变例。

例如,对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的油墨的种类并不限定于cmyk,除了cmyk之外,也可以包括浓度低于c的lc(浅蓝绿色)、浓度低于m的lm(浅品红色)、浓度高于y的dy(深黄色)、or(橙色)、gr(绿色)、浓度低于k的lk(浅黑色)、画质提高用的无着色的颜料等。此外,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在cmyk中的一部分的油墨未被使用的情况中。

输入颜色空间并不局限于rgb颜色空间,也可以是cmy颜色空间、cmyk颜色空间等。

在上述的处理中,能够对顺序进行交换等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在图2的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中,可以在接收对象颜色tt的指定的s104的处理之前实施对油墨量上限候选(i)进行设定并生成虚拟分布图(i)的s108~s110的处理。

此外,也可以在通过s120而对图14a、14b、15b的判断结果输出画面610、620进行显示的基础上自动实施通过s122而对油墨量上限ul进行设定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输出表示多个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中的表示油墨量上限最低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的信息的基础上,自动使前述的油墨量上限最低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候选的油墨量上限被设定为输出分布图決定用的油墨量上限ul。

(5)总结: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当采用本发明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而提供一种能够重视颜色再现性并且提高在对油墨量上限进行设定时的便利性的技术等。当然,即使是仅由独立权利要求所涉及的结构要件构成的技术等,也能够取得上述的基本的的作用、效果。

此外,也能够实施将对上述的示例中所公开的各结构相互置换或对组合进行变更了的结构、将在公知技术以及上述的示例中所公开的各结构相互置换或对组合进行变更了的结构等。本发明也包含在这些结构中。

符号说明

100…颜色转换表生成装置(油墨量上限设定装置的示例);114…存储装置;115…显示装置;116…输入装置;117…测色装置;200…印刷装置(输出装置的示例);220…记录头;280…油墨滴;290…被印刷物;300、301~306…色调区域;400、401~403…油墨量上限候选;500、501~503…分布图;560…输入分布图;580…颜色转换表;600…对象颜色指定画面;610、620…判断结果输出画面;700…颜色再现判断信息;cs1、cs2…颜色空间;fu1…对象颜色指定功能;fu2…对应关系规定功能;fu3…色标形成功能;fu4…测色值取得功能;fu5…颜色再现判断输出功能;fu6…表面颜色设定功能;ga0…颜色再现区域;pa1…色标;pr0…油墨量上限设定程序;pt1、pt2…印刷物;rly、rlr、rlm、rlb、rlc、rlg…棱线;st1…对象颜色指定工序;st2…对应关系规定工序;st3…色标形成工序;st4…测色值取得工序;st5…颜色再现判断输出工序;st6…表面颜色设定工序;u1…对象颜色指定部;u2…对应关系规定部;u3…色标控制部;u4…测色值取得部;u5…颜色再现判断输出部;u6…表面颜色设定部;ul…油墨量上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