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20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晕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晕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电晕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许多承印物的表面能量,使之易于同印刷油墨、涂布材料及胶粘剂相粘结;所有承印物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一些处理之后便具有较好的附着性能,电晕处理属于后期处理,然而在电晕处理过程中,由于电晕瞬间温度不可控制,进而其对于承印物的作用温度不可控制,使得材料会由于温度过高,产生伸长问题,进而使得材料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晕冷却装置,其使得通过电晕设备进行电晕处理的材料的表面温度控制在20℃~25℃,确保了材料在表面电晕处理的同时、不会伸长,保证处理后的材料符合后续加工要求。

一种电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却辊,所述冷却辊包括外环冷却腔、齿轮侧入水端、操作侧回水端,所述齿轮侧入水端、操作侧回水端的相背外端分别侧凸形成安装凸起,所述齿轮侧入水端的安装凸起还包括有外侧的齿轮连接部分,所述齿轮侧入水端的中心设置有中空回水管路,所述中空回水管路延伸至所述齿轮连接部分的对应位置,所述中空回水管路外壁和安装凸起的壳体间形成过渡入水腔体,所述过渡入水腔体连接齿轮侧入水端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外环冷却腔,所述外环冷却腔连通所述操作侧回水端的回水腔,所述齿轮侧入水端的安装凸起外端面、中空回水管路的外端面组合形成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所述操作侧回水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朝向齿轮侧入水端设置有内凸的出水接管,所述回水腔连通所述出水接管,旋转接头包括内管、外管、外壳,所述内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外管、内管之间形成进水腔体,所述内管、外管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管、内管的朝向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的一端侧凸于所述外壳并形成第二旋转接头安装端面,所述第二旋转接头安装端面插装于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所述内管还包括凸起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贯穿所述中空回水管路后套接所述出水接管的出水口,所述外壳上形成有冷水入水口和热水出水口,所述冷水入水口连通所述进水腔体,所述热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内管、中空管的内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的第二旋转接头安装端面的内伸于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的部分套装有密封圈,确保不会漏水;

所述外管的对应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的安装端面部分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通过螺丝固装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的安装端面的外环面;

所述出水接管的内径小于所述中空回水管路,所述出水接管插装所述中空回水管路、所述出水接管的外环壁紧贴所述中空回水管路的内环壁,确保安装密封;

所述旋转接头的结构确保冷水进入、热水流出的单向循环,且冷水入水口和热水出水口位于外壳的位置具体根据电晕装置的结构具体设置、确保安装方便、检修方便。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通过齿轮驱动冷却辊动作,材料位于冷却辊的辊面上方,电晕装置工作时,冷水通过进水腔体连接至过渡入水腔体然后进入进水腔,再进入外环冷却腔,外环冷却腔通过冷却辊的外环表面作用于材料,使得其使得通过电晕设备进行电晕处理的材料的表面温度控制在20℃~25℃,确保了材料在表面电晕处理的同时、不会伸长,保证处理后的材料符合后续加工要求,冷却完成后的热水进入到回水腔,然后顺着出水接管、中空回水管路流入至内管,最后通过热水出水口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却辊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冷却辊1、外环冷却腔2、齿轮侧入水端3、操作侧回水端4、安装凸起5、6、齿轮连接部分7、中空回水管路8、过渡入水腔体9、进水腔10、回水腔11、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2、出水接管13、旋转接头14、内管15、外管16、外壳17、进水腔体18、第二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9、中空管20、冷水入水口21、热水出水口22、密封圈23、安装法兰24。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晕冷却装置,见图1、图2:其包括冷却辊1,冷却辊1包括外环冷却腔2、齿轮侧入水端3、操作侧回水端4,齿轮侧入水端3、操作侧回水端4的相背外端分别侧凸形成安装凸起5、6,齿轮侧入水端的安装凸起5还包括有外侧的齿轮连接部分7,齿轮侧入水端3的中心设置有中空回水管路8,中空回水管路8延伸至齿轮连接部分的对应位置,中空回水管路8外壁和安装凸起5的壳体间形成过渡入水腔体9,过渡入水腔体9连接齿轮侧入水端3的进水腔10,进水腔10连通外环冷却腔2,外环冷却腔2连通操作侧回水端4的回水腔11,齿轮侧入水端3的安装凸起5外端面、中空回水管路8的外端面组合形成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2,操作侧回水端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朝向齿轮侧入水端3设置有内凸的出水接管13,回水腔11连通出水接管13,旋转接头14包括内管15、外管16、外壳17,内管15为中空结构,外管15、内管16之间形成进水腔体18,内管15、外管16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17内,外管16、内管15的朝向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2的一端侧凸于外壳并形成第二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9,第二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9插装于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2,内管15还包括凸起的中空管20,中空管20贯穿中空回水管路8后套接出水接管13的出水口,外壳17上形成有冷水入水口21和热水出水口22,冷水入水口21连通进水腔体18,热水出水口22连通内管15、中空管20的内腔。

旋转接头14的第二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9的内伸于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2的部分套装有密封圈23,确保不会漏水;

外管16的对应于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2的安装部分设置有安装法兰24,安装法兰24通过螺丝固装于第一旋转接头安装端面12的外环面;

出水接管13的内径小于中空回水管路8,出水接管13插装中空回水管路8、出水接管13的外环壁紧贴中空回水管路8的内环壁,确保安装密封;

旋转接头14的结构确保冷水进入、热水流出的单向循环,且冷水入水口和热水出水口位于外壳的位置具体根据电晕装置的结构具体设置、确保安装方便、检修方便,旋转接头的具体内部连接结构不是本发明的创新点、其为现有成熟产品结构、故未画出内部剖视图。

图中箭头为水流单循环方向。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晕冷却装置,其使得通过电晕设备进行电晕处理的材料的表面温度控制在20℃~25℃,确保了材料在表面电晕处理的同时、不会伸长,保证处理后的材料符合后续加工要求。冷却辊包括外环冷却腔、齿轮侧入水端、操作侧回水端,齿轮侧入水端、操作侧回水端的相背外端分别侧凸形成安装凸起,所述齿轮侧入水端的安装凸起还包括有外侧的齿轮连接部分,所述齿轮侧入水端的中心设置有中空回水管路,所述中空回水管路延伸至所述齿轮连接部分的对应位置,所述中空回水管路外壁和安装凸起的壳体间形成过渡入水腔体,所述过渡入水腔体连接齿轮侧入水端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外环冷却腔,所述外环冷却腔连通所述操作侧回水端的回水腔。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贾志江;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