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检测台和印刷作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20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丝印检测台和印刷作业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丝印检测台和印刷作业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丝印生产线多基于人工作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缺陷检测。通常由人工完成油墨粘稠度调节、丝印力度控制、网板换装、丝印偏位检测、丝印缺陷检测等工作,存在效率低下、准确度低下等问题,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工无法有效完成。尤其是客户订单少量多批的情况下,需要频繁更换丝印网板,频繁调节油墨,消耗大量人力资源的同时却无法得到与之匹配的生产效率。

例如,现有的人工更换网板的方式,每次更换都需要两小时以上的调整时间,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出错几率较高。现有印刷方式下,油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挥发性溶剂挥发极快,油墨粘稠度变化极快,导致产品的印刷质量不稳定,无法提供高质量产品。现有印刷方式对位由人工完成,精度较低,时常发生偏位等情况。现有印刷方式效率受制于操作手取放料的熟练程度,无法达到统一节拍以提高生产效率。现有印刷方式下,每个操作手的熟练程度、力度甚至心情均有差异,导致产品质量不能持续稳定在一定范围。现有质检方式以人眼进行检查,易发视觉疲劳而漏检。且在出口产品质检时,由于对外国文字不熟悉,也极易发生漏检、误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丝印检测台,以及具有该丝印检测台的印刷作业工装,以解决自动化程度不高,检测精度低、作业效率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丝印检测台,所述丝印检测台包括滑轨、滑台和视觉图像监测系统,沿所述滑轨滑移的所述滑台上装夹有丝印部件,所述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包括成像装置和图像处理系统,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上方以采集所述部件上的印刷图案,所述图像处理系统接收采集印刷图案以对比标准印刷图案并输出图案比较结果。

优选地,所述成像装置为CCD照相机。

优选地,所述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包括质检模块,所述质检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图案比较结果判定所述采集印刷图案为成品或残次品。

优选地,所述质检模块配置为当所述图案比较结果中的像素偏差率达1%时,判定所述采集印刷图案为残次品。

优选地,所述图案比较结果包括油墨色差偏差值。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作业工装,包括工件运输带和丝印操作台,以及上述的丝印检测台,所述丝印操作台和丝印检测台分别布置在所述工件运输带的上游和下游。

优选地,所述丝印操作台设有油墨盒以及分别往所述油墨盒添加油墨和有机溶剂的油墨添加装置和溶剂添加装置,所述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包括油墨监控模块,所述油墨监控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图案比较结果中的油墨色差偏差值判断油墨过干或油墨过稀,并控制所述油墨添加装置或溶剂添加装置向所述油墨盒中进行相应添加作业。

优选地,所述丝印操作台设有用于实时检测油墨粘稠度的油墨检测器。

优选地,所述丝印操作台设有环境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丝印操作台设有环境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丝印检测台和的印刷作业工装中,采用可自动滑移的滑轨装置,尤其是具有高精度拍照、图像处理以及反馈功能的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质检以及多种功能反馈,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印刷作业工装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丝印工作台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视觉图像监测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滑轨 2 滑台

3 部件 4 成像装置

10 输送轨 20 部件安装滑座

30 自动印刷装置 40 丝印检测台

50 烘干炉

100 图像处理系统 200 质检模块

300 油墨监控模块 400 网板更换模块

500 网板微调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丝印检测台,该丝印检测台40包括滑轨1、滑台2和视觉图像监测系统,沿滑轨1滑移的滑台2上装夹有丝印部件3,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包括成像装置4和图像处理系统100,成像装置4设置在滑轨1的上方以采集部件3上的印刷图案,图像处理系统100接收采集印刷图案以对比标准印刷图案并输出图案比较结果。显然,该丝印检测台4能够完成高精度的图像采集及高精确度的图像识别、处理,尤其是功能反馈,例如以下将进一步阐述地在印刷作业工装中可根据图像识别自动调节油墨粘稠度等。

其中,成像装置4优选为高倍率高精度的工业相机,例如CCD照相机等。使用高倍相机对产品成像,并根据质检项目、功能反馈需求等来设计图像检测算法,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质量检测,检测出人眼难以发现的缺陷,并根据用户设置进行提示或自动调节印刷环节的其他功能机构。

例如,参见图3,本实施方式的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包括质检模块200,质检模块200配置为根据图案比较结果判定采集印刷图案为成品或残次品。在一种可行方式中,质检模块200配置为当图案比较结果中的像素偏差率达1%时,判定采集印刷图案为残次品。

需要说明的是,视觉图像监测系统的图像处理功能不限于像素采集与对比,还可以包括例如色彩、色差等各种图像信息采集与对比,例如,图案比较结果可包括油墨色差偏差值。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作业工装,包括工件运输带(例如图1的输送轨10)和丝印操作台(图中未显示)、以及上述的丝印检测台40,丝印操作台和丝印检测台40分别布置在工件运输带的上游和下游。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高精度高分辨率以及高效率检测功能的丝印检测台40,此印刷作业工装的自动化效率、精度都大大提高。

优选地,现有的丝印操作台一般设有油墨盒以及分别往油墨盒添加油墨和有机溶剂的油墨添加装置和溶剂添加装置等,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针对地,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可包括油墨监控模块300,油墨监控模块300配置为根据图案比较结果中的油墨色差偏差值判断油墨过干或油墨过稀,并由此控制油墨添加装置或溶剂添加装置向油墨盒中进行相应添加作业。这样,可通过图像采集方式始终保证油墨干稀度合适,避免现有的通过人工观测带来的因个人感观判断的差异导致的丝印品质的较大差异。

可选择地,丝印操作台也可设有用于实时检测油墨粘稠度的油墨检测器。通过油墨检测器的直接检测方式,实时检测油墨浓度,并通过注入合适比例的溶质溶剂将油墨浓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保证印刷质量。

进一步地,丝印操作台可设有环境湿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等。使用自动传感器检测油墨浓度、空气湿度、温度等影响印刷质量的环境因素,并根据用户设定进行报警提示或自动调节。这对于回南天以及夏天湿度大的南方而言极为重要。人对此环境或不敏感,但对丝印品质的影响甚大,过大的环境变化,极易导致丝印产品不合格。对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可尽早实现提示报警。

为进一步提高作业自动化程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作业工装,如图1所示,印刷作业工装包括输送轨10和沿输送轨10移动的部件安装滑座20,部件安装滑座20上安装有待印刷的部件3,沿输送轨10的移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自动印刷装置30和视觉图像监测系统,部件3在经过自动印刷装置30时被自动印刷图案并在经过视觉图像监测系统时被采集印刷图案。这种,舍弃了原有的人工印刷方式,避免操作工人因熟练度不同、力度不同而导致的丝印品质的差异,从而提供设置自动印刷机构,自动完成印刷过程,实现全自动丝印产线,可实现自动印刷、自动换网板、自动网板微调、自动向烘干炉转移等功能,以下将详细述及。另外,还可设置自动上下料机器人,自动完成毛坯上料和产品下料。设计针对各种产品尺寸和印刷区域的夹具,使用机器人进行上下料时不破坏未烘干的印刷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上下料机器人、自动印刷装置30以及以下将述及的网板更换机器人、网板微调机构等等,都是现有技术的印刷产线中已实现的基本功能装置,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因而并不展开阐述。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视觉图像监测系统的用于采集印刷图案的成像装置4优选地布置在自动印刷装置30的下游位置且位于输送轨10的正上方,以采集印刷图案的俯视图。

参见图3,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可包括图像处理系统100和质检模块200,图像处理系统100配置为将成像装置4所采集的采集印刷图案与标准印刷图案质检进行像素比较并输出像素比较结果,质检模块200配置为根据像素比较结果判定采集印刷图案为成品或残次品。例如,如上所述的,质检模块200可配置为当像素比较结果中的像素偏差率达1%时,判定采集印刷图案为残次品。进一步地,此高精度机器视觉系统可用于对产品进行质检,完成漏油、缺油、划痕、偏位等一系列质检项目。

常规的自动印刷装置30可包括可更换安装的丝印网板(未显示)和用于更换安装丝印网板的网板更换机器人(未显示)。针对性地,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可包括网板更换模块400,该网板更换模块400配置为当质检模块200判定的残次品连续出现设定次数时,即代表网板有实质缺陷时,可控制网板更换机器人自动更换新的丝印网板。这就舍弃了原有的简易丝印夹具和人工操作的方式,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尤其适合少量多批的场合。

自动印刷装置30还可包括丝印网板和电控驱动的网板微调机构(未显示)。为此,视觉图像监测系统可包括图像处理系统100和网板微调模块500,图像处理系统100配置为将成像装置4所采集的采集印刷图案与标准印刷图案质检进行图案位置比较并输出位置比较结果,网板微调模块500配置为根据位置比较结果驱动网板微调机构对丝印网板进行位置微调。这样,只需将预定网板以较为粗放的方式放置到机构上,机构先完成一次印刷。然后对该产品进行检测,计算出网板位置、方向、高度的偏移量,然后控制机构自动完成矫正。完成矫正后,再次印刷并再次检验和微调。重复本过程至符合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网板微调,上述位置比较结果应至少包括横向位置偏差值和纵向位置偏差值等。这种微调精度极高,例如横向位置偏差值或纵向位置偏差值的精度可做到不低于0.1mm。可对比地,在现有作业中,更换丝印网板的过程,大部分都消耗在对位环节,以避免丝印偏位。由于机器人以及图像对比的高精度作业、对齐,避免了因人工操作的对位不准,造成丝印品质差异,可大幅提高产品品质、节约人力成本。

另外为实现全生产线的自动化、节约人工成本,除了上下料机器人等,印刷作业工装还可将输送轨10延伸至烘干炉50。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作业工装具有的优点至少有:

1)、无需人工将毛坯件放入,提高作业效率,并避免毛坯件沾染灰尘、垃圾等影响印刷效果的杂物。

2)、无需人工调节油墨浓度,有效消除人的因素对油墨浓度的影响。

3)、无需人工印刷,有效消除了操作手力度不同造成的品质差异。

4)、无需人工丝印网板,极大地提高换线速度,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5)、无需人工下料,消除了人为破坏印刷区域的风险。

6)、无需人工质检,消除了疲劳因素造成的漏检,消除了各种外文导致的质检难度,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并极大地提高检测精度,将质量事故控制在公司内部。

7)、例如,现有丝印线约有员工10名,设备投入生产后,将能减去8人,并提高品质,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