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制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0784发布日期:2018-08-07 17:2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制版机。



背景技术:

CTP制版机就是由计算机直接制版的印前设备。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可直接将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直接生成印版,图1为现有的吹风管布置图,如图1所示,但是现有的CTP制版机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可使得印版带摩擦产生静电,同时吹风管的吹风口朝向与印版传送方向平行的方向,由受力可知由于空气向斜下方吹向纸面,导致带电印版更加贴合制版机,不利于印版上版,甚至产生卡纸,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制版机,通过设置与印版垂直的吹风管,可将印版向上吹起后再传输至印版滚筒,消除了静电影响,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避免了卡纸,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制版机,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版装置、制版装置和下版装置,所述制版装置包括壳体、印版滚筒和激光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便于印版进入所述印版滚筒的吹风管,所述印版滚筒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上版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吹风管固定在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上版装置之间的所述壳体上,所述吹风管一端设置吹风口,所述吹风口与所述印版垂直,且所述吹风口位于所述印版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激光器经横向移动机构布置在印版滚筒的上方,所述激光器包括由红外激光二极管组成的激光组件、位于所述激光组件正下方的棱镜和位于所述棱镜正下方的光阀,所述光阀与所述印版滚筒平行。

优选的,所述制版装置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下版装置设置在出料口的一侧,所述上版装置设置在进料口的一侧,所述上版装置远离所述制版装置的一侧设有收纳衬纸的收料车,所述上版装置、所述制版装置和所述下版装置为分离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吹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风机。

优选的,所述印版为热敏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高效率制版机,通过设置与印版垂直的吹风管,可将印版向上吹起后再传输至印版滚筒,消除了静电影响,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避免了卡纸,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吹风管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效率制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效率制版机的吹风管布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效率制版机的激光器的光路图。

其中:1、壳体;2、吹风管;3、印版滚筒;4、激光器;40、激光组件;41、棱镜;42、光阀;5、显影辊;6、印版;7、激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效率制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效率制版机的吹风管布置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效率制版机的激光器的光路图,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版装置、制版装置和下版装置,具体的,制版装置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下版装置设置在出料口的一侧,上版装置设置在进料口的一侧,上版装置远离制版装置的一侧设有收纳衬纸的收料车,上版装置、制版装置和下版装置为分离式结构,便于维修和替换。制版装置包括壳体1、印版滚筒3和激光器4,制版装置还包括显影辊5,显影辊5与印版滚筒3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便于印版6进入印版滚筒3的吹风管2,印版滚筒3与壳体1靠近上版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吹风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风机,吹风管2固定在印版滚筒3和上版装置之间的壳体1上,吹风管2一端设置吹风口,吹风口与印版6垂直,且吹风口位于印版6的下方,压缩风机经吹风管2垂直向上吹向印版6,可消除静电贴合影响,从而方便印版6进入印版滚筒3,防止卡纸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激光器4经横向移动机构布置在印版滚筒3的上方,激光器4包括由红外激光二极管组成的激光组件40、位于激光组件40正下方的棱镜41和位于棱镜41正下方的光阀42,本实施例包括19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激光二极管,光阀42与印版滚筒3平行,印版6为热敏版,激光二极管产生的激光束7经棱镜41聚焦到整个光阀42上,使得能量分布更为均匀,而后激光束7经光阀42上开通的方形口照射到印版6上,形成方形激光点,方形激光点边缘更为清晰,成像效果更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高效率制版机,通过设置与印版垂直的吹风管,可将印版向上吹起后再传输至印版滚筒,消除了静电影响,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避免了卡纸,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