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692发布日期:2018-09-08 00:5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主体框体部中设置有操作面板的信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公开了作为以往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文献,可以列举例如日本特开2007-41507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07-41507号公报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主体框体部的上部侧以可变更设置角度的方式组装有操作面板。在操作面板的正面以及背面这双方设置有倾斜开关(tiltswitch)。通过按压设置于正面的倾斜开关,从而以使操作面板的下端侧接近主体框体部的方式操作面板进行转动。通过按压设置于背面的倾斜开关,从而以使操作面板的下端侧远离主体框体部的方式操作面板进行转动。这样,通过将多个倾斜开关设置于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的操作性得到提高。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在操作面板中设置有各种硬键(hardkey)。



技术实现要素:

一般而言,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的表面(正面)设置的各种硬键除了使用者进行输入的数字键等以外,还包括在工厂出厂时、设备的设置时以及维护时用于作业者使用的作业用硬键。例如,通过长按作业用硬键,从通常的印刷模式切换为维护模式等。

在使用者错误地操作作业用硬键的情况下,担心出现被变更为未意图的动作模式而无法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另外,必须从变更后的动作模式再次变更为通常的印刷模式,便利性降低。

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设置于办公室等室内,所以容易被人看见。特别是,设置有操作面的操作面板的正面是使用者必然看的面,还要求提高其设计性。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使用者的误操作的同时提高设计性的信息处理设备。

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具备:主体框体部;以及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主体框体部,所述操作面板具有至少不包括用于将动作模式切换到维护模式的硬键的正面,该正面是具有在所述主体框体部上能够观察的显示部的面,在所述操作面板的所述正面以外的面设置有所述硬键。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显示部具有触摸面板,能够显示软键来操作。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所述主体框体部也可以包括:收容部,收容所述硬键,并且具有向外部开口的开口部;以及盖部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覆盖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开口部。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开口部被所述盖部件覆盖的状态下,所述硬键不会露出到外部。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所述主体框体部也可以包括通过使所述主体框体部的周面的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凹陷而构成的凹陷部。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硬键设置于对所述凹陷部的上部进行规定的部分的所述主体框体部。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所述操作面板也可以包括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装到所述主体框体部,以使得能够切换将所述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闭状态和使所述主体框体部的所述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硬键配置于所述背面在所述闭状态下不能从外部访问的位置。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操作面板在所述闭状态下覆盖所述硬键。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操作面板在所述闭状态下所述正面以及所述背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在从所述闭状态转动到所述开状态时所述操作面板以使所述操作面板的下端侧从所述主体框体部分离的方式转动。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硬键被配置为在所述闭状态下从所述操作面板的正面观看的情况下容纳于与所述正面及所述背面所排列的厚度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所述操作面板的宽度的内侧。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主体框体部包括包围所述硬键的周围的包围部。在该情况下,所述硬键的颜色与所述包围部的颜色相同。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主体框体部包括包围所述硬键的周围的包围部。另外,优选为所述硬键具有按压面。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包围部具有与所述硬键的按压方向交叉并且位于所述硬键的周围的板状部,优选为朝向所述主体框体部的外侧的所述板状部的主面与所述按压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主体框体部包括包围所述硬键的周围的包围部。在该情况下,所述包围部也可以具有:板状部,与所述硬键的按压方向交叉,并且位于所述硬键的周围;筒状的围墙部,从所述板状部的周缘部立起;以及堵塞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堵塞所述围墙部的前端侧的开口。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包括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动作。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及所述控制部收容于所述主体框体部的内部。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图像形成部具有多个动作模式。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显示部显示多个软键,优选为所述多个软键包括:切换操作键,切换所述多个动作模式;数值输入键,输入数值;以及指示键,指示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处理动作。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硬键包括副电源开关、使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处理动作中止的停止键、使所述图像形成部的控制返回的返回键、使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条件初始化的复位键中的任意键。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所述操作面板的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控制部通过布线而电连接。

在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优选为,与网络连接并执行预先决定的处理的服务器装置连结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形势以及优点通过与所附的附图关联地理解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接下来的详细说明将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正面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个硬键以及它们的周围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个硬键以及它们的周围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正面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中的图像读取部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同一或者共同的部分在图中附加同一符号,不重复其说明。

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信息处理设备,例示将图像形成装置和服务器装置相互一体化而成的设备来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该信息处理设备既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不具有图像形成部的后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在图中,箭头u、d表示上下方向,箭头l、r表示信息处理设备的左右方向,箭头fr、re表示信息处理设备的前后方向。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概略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的框图。参照图1至图3,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300。

如图1至图3所示,信息处理设备300具备图像形成装置100、服务器装置200以及连结部250(图2)。图像形成装置100配置于服务器装置200的上方。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形形状在整体上是大致长方体状。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前表面100f、后表面100b、右侧面100r、左侧面100l、上表面100u以及下表面100d(图2)。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图像形成部110、记录介质装载部111、112、图像读取部120、原稿搬送部130、罩部件140、主体框体部150、操作面板160以及多个硬键171~175(参照图3)。

主体框体部150在内部收容图像形成部110、图像读取部120以及原稿搬送部130。主体框体部150包括第1框体部151、第2框体部152以及第3框体部153。

第1框体部151在内部收容图像形成部110以及记录介质装载部111、112。第2框体部152在内部收容图像读取部120。第3框体部153在内部收容原稿搬送部130。

主体框体部150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分具有通过使其周面的一部分向水平方向凹陷而构成的凹陷部44。具体而言,凹陷部44是通过右侧面部的一部分以及主体框体部15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从主体框体部150的前侧且右侧的角部凹陷而形成的。向该凹陷部44排出印刷有由图像形成部110形成的图像的记录介质。凹陷部44相当于排纸部。

原稿搬送部130配置于图像读取部120的上方。原稿搬送部130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部的右侧部分。原稿搬送部130将供给到供给托盘131的原稿经由图像读取部120的原稿读取位置而搬送到排出托盘132。

供给托盘131以及排出托盘132从第3框体部153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左侧突出。供给托盘131以及排出托盘132被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罩部件140以能够切换到覆盖供给托盘131以及排出托盘132的覆盖状态和不覆盖供给托盘131以及排出托盘132的非覆盖状态的方式覆盖供给托盘131以及排出托盘132。罩部件140构成为能够绕将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轴方向的轴进行转动。

图像读取部120配置于图像形成部110的上方。图像读取部120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图像信息。

图像形成部110根据来自后述的控制部60的控制信号而形成图像。另外,图像形成部110形成由图像读取部120读取的原稿的图像。

图像形成部110包括图像形成部件1y、1m、1c、1k、中间转印带30、一次转印辊31、二次转印辊33、从动辊38、驱动辊39、定时辊40、定影装置50以及控制部60。

图像形成部件1y、1m、1c、1k沿着中间转印带30而被依次排列。图像形成部件1y从调色剂瓶15y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黄色(y)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部件1m从调色剂瓶15m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品红色(m)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部件1c从调色剂瓶15c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青色(c)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部件1k从调色剂瓶15k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黑色(k)的调色剂像。

图像形成部件1y、1m、1c、1k分别具备感光体10、带电装置11、曝光装置12、显影装置13以及清洁装置17。

带电装置11使感光体10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装置12根据来自控制部60的控制信号向感光体10照射激光,依照所输入的图像图案对感光体10的表面进行曝光。由此,在感光体10上形成与输入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13一边使显影辊14旋转,一边对显影辊14施加显影偏置,使调色剂附着到显影辊14的表面。由此,将调色剂从显影辊14转印到感光体10,与静电潜像对应的调色剂像在感光体10的表面被显影。

感光体10和中间转印带30在设置有一次转印辊31的部分处相互接触。一次转印辊31具有辊形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构成。通过对一次转印辊31施加极性与调色剂像相反的转印电压,从而将调色剂像从感光体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

将黄色(y)的调色剂像、品红色(m)的调色剂像、青色(c)的调色剂像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而从感光体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由此,在中间转印带30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30架设于从动辊38以及驱动辊39。例如通过马达(未图示)对驱动辊39进行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30以及从动辊38与驱动辊39连动地旋转。由此,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被搬送到二次转印辊33。

清洁装置17被压接到感光体10。清洁装置17回收在调色剂像的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10的表面上的调色剂。

在记录介质装载部111、112中放置纸张等记录介质。将记录介质s一张一张地从记录介质装载部111或者记录介质装载部112利用定时辊沿着搬送路径41而送到二次转印辊33。

二次转印辊33具有辊形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构成。二次转印辊33将极性与调色剂像相反的转印电压施加到搬送中的记录介质。由此,将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30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3,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

配合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的位置,利用定时辊来调整向二次转印辊33搬送记录介质s的搬送定时。利用定时辊将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的合适的位置。

定影装置50对经过自身的记录介质s进行加压以及加热。由此,将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介质s。之后,将记录介质s排出到托盘48。

操作面板160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具体而言,操作面板160包括:作为在主体框体部150上能够观察的外表面的正面160a、以及处于与该正面相反的一侧而无法观察的背面160b。操作面板160以能够切换闭状态和开状态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于主体框体部150,其中,所述闭状态是该背面160b覆盖主体框体部150的一部分的状态,所述开状态是背面160b使主体框体部150的一部分敞开的状态。在上述闭状态下,背面160b既可以抵接到主体框体部150,也可以不抵接到主体框体部150。

在上述闭状态下,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周面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上述闭状态下,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前表面100f的一部分。在上述闭状态下,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

操作面板160构成为如下:在上述闭状态下,能够绕与和上述正面160a的法线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转动。具体而言,操作面板160构成为在上述闭状态下能够绕与左右方向平行的转动轴的轴进行转动。操作面板160在从闭状态转动到分离状态时,以使操作面板160的下端侧从主体框体部150分离的方式转动。

操作面板160包括:将触摸面板一体化而成的显示部161以及具有窗部162a的收容壳体162。收容壳体162收容显示部161。显示部161与配置在主体框体部150内的控制部60通过布线(未图示)而电连接。由此,在可转动地构成操作面板160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转动动作的自由度。

在显示部161中显示多个软键(softkey)。多个软键包括对通常的图像形成状态下的多个动作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操作键、输入数值的数值输入键、以及指示图像形成部110的处理动作的指示键。通过设置这样的多个软键,能够对应于通常的图像形成时的印刷。能够从窗部162a观察显示多个软键的显示部161的显示面。即,能够从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观察显示部161。

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包括:操作上述多个软键的操作面160a1、以及位于其周围的外周区域160a2。操作面160a1是与能够从窗部162a观察的显示面对应的部分。外周区域160a2由收容壳体162的正面构成。

在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未设置硬键。即,在操作面板160的操作面160a1以及外周区域160a2都未设置硬键。

多个硬键171~175(参照图7)设置于远离上述正面160a的位置。多个硬键171~175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关于多个硬键171~175的详细的设置位置,使用图4以及图5在后面叙述。

硬键171是副电源开关。硬键172是使图像形成部110的处理动作中止的停止键。硬键173是使图像形成部110的控制返回的返回键。硬键174是使图像形成部110的图像形成条件初始化的复位键。硬键175是电源开关。这样,通过设置多个硬键171~175,能够可靠地分离用于接通电源的开关及进行维护时的开关、和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所使用的软键。

上述硬键171~174相当于在进行图像形成部110的维护时所使用的维护用开关。通过构成为使维护用开关包括上述硬键171~174中的至少某一个,从而容易进行维护作业。

服务器装置20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经由未图示的信号线等而连接,根据需要来交换各自的装置所具有的传感器值、被利用于装置动作的数据等。图像形成装置100和服务器装置200具有各自的电源,分别能够进行独立的动作,服务器装置200经由网络从客户端装置受理访问,因此具有始终运转这样的基本特征。

服务器装置200其单独地作为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发挥功能,能够根据来自客户端装置等的要求,执行基于预先决定的计算机程序的处理(例如数据的保管、数据的整理、各种动态处理、各种应答处理)。

服务器装置200的外形形状在整体上也为大致长方体状。服务器装置200具有前表面200f、背面200b、右侧面200r、左侧面200l、上表面200u(参照图2)以及下表面200d。

在服务器装置200中,作为其构成要素而具备框体200c、服务器主体部230。服务器主体部230由母板(motherboard)、cpu、记录装置(hdd、ssd)、网络if(if:interface(接口))、散热器以及电源等构成。

连结部250连结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表面200d的一部分以及服务器装置200的上表面200u的一部分。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和服务器装置200被一体化。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具备存储部180以及通信部190。在存储部180中预先储存有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通信部190例如与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装置200等进行通信。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图像处理装置90。图像处理装置90具备上述的控制部60、主体框体部150、操作面板160以及多个硬键171~175。

图像处理装置90通过控制部60,一边参照记录在上述存储部180中的程序等一边实施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例如包括图像数据的展开、被展开的图像数据的校正、被校正的图像数据的合成、以及被合成的图像数据的输出。

在实施图像处理时,控制部60展开由图像读取部120读取的图像数据。接下来,控制部60部分地校正被展开的图像数据。接下来,控制部60合成进行了校正的图像数据。接下来,控制部60输出被合成的图像数据。根据该输出的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

另外,针对从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装置200等接收到的数据,也与由图像读取部120读取出的图像数据同样地,通过图像处理装置90来实施图像处理。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正面图。参照图4以及图5,说明多个硬键171~175的设置位置。

如图4以及图5所示,主体框体部150具有收容多个硬键171~175的收容部400。收容部400是通过使主体框体部150的一部分向内侧后退而形成的。收容部400是通过使主体框体部15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向后方侧后退而形成的。

收容部400是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开口部410的箱型形状。在操作面板160的背面160b抵接到主体框体部150的上述闭状态下,收容部400位于操作面板160的后方。

被配置为在上述闭状态下,在从操作面板160的正面观看的情况下,容纳于与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以及背面160b所排列的厚度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操作面板160的宽度的内侧。

操作面板160作为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覆盖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的盖部件发挥功能。在上述闭状态下,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被操作面板160覆盖。在该状态下,多个硬键171~175不露出到外部(具体而言是图像形成装置100或者图像处理装置90的外部)。由此,在上述闭状态下,不能从外部访问多个硬键171~175。

另一方面,在操作面板160的背面160b使主体框体部150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下,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向外部(具体而言是图像形成装置100或者图像处理装置90的外部)敞开。由此,在上述开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访问多个硬键171~175。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个硬键以及它们的周围的结构的正面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个硬键以及它们的周围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6以及图7所示,收容部400包围多个硬键175的周围。收容部400相当于包围多个硬键的周围的包围部。

收容部400具有底部401以及围墙部402。底部401具有板状形状。底部401与上下方向平行。底部401与多个硬键175的按压方向大致正交。

在底部401设置有用于使硬键171~174露出的孔部401a和用于使硬键175露出的孔部401b。朝向主体框体部150外部的底部401的主面与多个硬键171~175各自的按压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围墙部402从底部401的周缘部立起。具体而言,围墙部402从底部401的周缘部朝向主体框体部150的外侧立起。更具体而言,围墙部402从底部401的周缘部朝向前方立起。

收容部400的颜色优选为与多个硬键171~175的颜色相同。更具体地,底部401的颜色优选为与多个硬键171~175的颜色相同。由此,多个硬键171~175看起来与周围的部件同化,能够使多个硬键171~175不易显眼。

在此,在作业者进行维护时,使操作面板160从上述闭状态转动到上述开状态。在上述开状态下,按压能够从外部访问的多个硬键的一部分,从而作业者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模式切换到维护模式。

在维护模式中,作业者依照作业步骤实施维护。例如,作业者更换感光体10以及供纸辊等各种更换部件。此时,按压各种硬键。例如,以不向高电位的部件施加电压的方式按压硬键171(副电源开关)、或者为了复位对使用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而按压硬键174。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进行通常的图像形成时,对在操作面板160的显示部161中显示的软键进行操作。在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未设置硬键,多个硬键171~175如上所述位于从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远离的位置。

因此,使用者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不易意识到硬键。由此,抑制使用者操作用于切换到维护模式的硬键,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错误地切换到维护模式这样的误操作。

另外,在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完全未设置硬键,由此能够对使用者提供崭新的印象。由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90、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及信息处理设备300中,能够在抑制使用者的误操作的同时,提高设计性。

而且,如上所述在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的收容部400中收容多个硬键,利用操作面板160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覆盖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从而在上述闭状态下多个硬键171~175被操作面板160覆盖而不会露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即,在上述闭状态下,多个硬键不会被使用者观察到。由此,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使用者进而不会意识到硬键。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的误操作,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出收容部400在上述闭状态下设置于操作面板160的后方、且操作面板160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覆盖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收容部400也可以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的右侧侧面、左侧侧面以及后表面等其它部分。在该情况下,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被与操作面板160不同的盖部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所覆盖。

另外,操作面板160以可切换上述闭状态和开状态地进行转动的方式组装到主体框体部150,多个硬键在上述闭状态下不能从外部访问,在上述开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访问。由此,多个硬键处于不易被使用者观察到的状态,同时能够在离操作面板160比较近的位置处设置多个硬键。在进行维护作业时,维护作业者能够用一只手来操作硬键而切换到维护模式,并且用另一只手来操作操作面板160的软键,进行维护的设定等操作。因此,如上所述,多个硬键处于不易被使用者观察到的状态,另一方面,多个硬键配置于离操作面板160比较近的位置,从而能够减轻维护作业者的负担,提高维护的作业效率。

而且,操作面板160在上述闭状态下覆盖多个硬键171~175,从而无需另外准备用于覆盖多个硬键的部件,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

另外,在操作面板从上述闭状态转动到上述开状态时,以使操作面板160的下端侧从主体框体部150分离的方式转动。在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160的情况下,使用者的脸部的位置比操作面板160靠上方的情形较多。因此,即使在如上所述使操作面板160转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多个硬键被操作面板160隐藏的状态。

另外,通过将包围多个硬键的收容部400的颜色与多个硬键171~175的颜色设为相同,多个硬键171~175看起来与周围的部件同化,能够使多个硬键171~175不易显眼。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错误地操作多个硬键。

另外,朝向主体框体部150外部的底部401的主面与多个硬键171~175各自的按压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能够使多个硬键171~175不易显眼。由此,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错误地操作多个硬键。

(变形例)

图8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的背面使主体框体部的一部分敞开的开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变形例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300a相比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300,不同点在于还设置有以能够开闭地方式堵塞上述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的堵塞部420。其它结构大致相同。

收容部400相当于包围多个硬键周围的包围部,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包括:底部(板状部),与多个硬键171~175的按压方向交叉,并且位于多个硬键171~175的周围;筒状的围墙部,从底部的周缘部立起;以及堵塞部420,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堵塞该围墙部的前端侧的开口。

在操作面板160的背面160b抵接到主体框体部150的闭状态下,堵塞部420位于操作面板160的后方。在该闭状态下,堵塞部420也可以抵接到操作面板160的背面160b。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操作面板160成为开状态并拆下堵塞部420,能够访问多个硬键171~175。

在变形例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300中,收容部400的开口部410被堵塞部420堵塞,从而即便在使操作面板160转动的情况下,多个硬键171~175也不易被使用者发现。其结果,在变形例中,相比于实施方式1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误操作。

此外,收容部400的位置不限于主体框体部150的前表面侧,而也可以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的右侧侧面、左侧侧面以及后表面等其它部分。在该情况下,堵塞部420优选成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壳的一部分。

(实施方式2)

图10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正面图。图11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中的图像读取部的背面侧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0至图12中省略了原稿搬送部以及罩部件。

如图10至图12所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300b在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设备300比较的情况下,主要的不同在于主体框体部150b的形状、操作面板160的设置位置以及多个硬键171~175的设置位置。其它结构大致相同。

主体框体部150b具有收容图像形成部的第1框体部151b、收容图像读取部的第2框体部152b、以及收容原稿搬送部的第3框体部(未图示)。在从上方观看的情况下,第1框体部151b被设置成比第2框体部152b向前方突出。

第1框体部151b包括位于图像读取部前方的部分,对该部分组装有操作面板160。操作面板160被设置成朝向上方。操作面板160在下端侧具有与左右方向平行的转动轴,构成为能够绕该转动轴转动。在操作面板160从背面160b抵接到主体框体部150的闭状态转动到背面160b从主体框体部150分离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操作面板160的上端侧从主体框体部150分离。

多个硬键171~174设置于对凹陷部44的上部进行规定的部分的主体框体部。具体而言,多个硬键171~174设置于收容图像读取部的第2框体部152b之中的以在与第1框体部151b之间存在空间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与第1框体部151b相对的部分。即,多个硬键171~174设置于第2框体部152b的背面152b。

在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160的情况下,使用者的脸部的位置比操作面板160靠上方的情形较多。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多个硬键171~174,能够使多个硬键171~174不易显眼。

第2框体部152b的背面相当于位于多个硬键171~174周围的包围部。通过将第2框体部152b的颜色与多个硬键171~174的颜色设为相同,能够进一步使多个硬键171~174不易显眼。

第2框体部152b的背面152b与多个硬键171~174的按压方向大致正交。第2框体部152b的背面152b与多个硬键171~174的按压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多个硬键171~174不易显眼。

如上所述,多个硬键171~174不易被使用者观察到,从而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能够抑制使用者错误地按压多个硬键171~174。由此,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误操作。

硬键175被收容到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的收容部400。收容部400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的左侧侧面。收容部400具有向外部开口的开口部410。该开口部410被构成主体框体部150的外壳的一部分的盖部件430所覆盖。这样,硬键175收容于被盖部件430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堵塞的收容部400,从而硬键175不易被使用者观察到。由此,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能够抑制使用者错误地按压多个硬键175。由此,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误操作。

另外,在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完全未设置有硬键,从而能够对使用者提供崭新的印象。由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即使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90、图像形成装置100、信息处理设备300b中,也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大致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以及变形例中,例示出设置多个硬键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一个硬键。而且,多个硬键的数量不限定于5个,既可以是2个至4个,也可以是6个以上。另外,硬键不限定于能够按压的按钮,也可以包括能够拨转的拨盘。

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以及变形例中,例示出多个硬键171~175收容于主体框体部150的收容部400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多个硬键171~175如果不设置于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则既可以设置于操作面板160的背面160b,也可以设置于操作面板160的周面。在该情况下,也远离正面160a地设置多个硬键171~175。由此,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能够抑制在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160的操作面时错误地按压多个硬键171~175。其结果,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误操作。

另外,在多个硬键171~175设置于主体框体部150的情况下,能够使多个硬键171~175进一步远离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由此,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在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160的操作面时错误地按压多个硬键171~175。

而且,不论在将多个硬键171~175设置到操作面板160的周面、背面以及主体框体部150中的哪个部位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面板160的正面160a完全不设置硬键,都能够对使用者提供崭新的印象。由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点中仅为例示,应理解为并非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