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391发布日期:2019-07-24 09: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式打印装置由于其便于携带和移动等特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其被广泛应用于打印交易凭证、小票和快递单等打印耗材的场合,这些打印耗材通常包括打印耗材和具有打印耗材的规格信息的电子标签,其规格信息通常包括打印耗材的种类、材质、形状、大小等,现有的便携式打印装置在打印不同规格的打印耗材时,需要根据各打印耗材的规格逐个设置打印过程的相关参数,如打印浓度、打印范围等,才能使得便携式打印装置正常可靠的工作,其操作过程复杂,对用户使用经验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打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便携式打印装置的操作过程复杂对用户使用经验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打印装置,用于打印至少两种不同规格的打印耗材,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用于放置所述打印耗材的卷纸腔以及用于供所述打印耗材从所述卷纸腔穿出至外部的输出通道;

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位于所述输出通道朝向外部的出口处并用于输送所述打印耗材并对所述打印耗材进行打印,所述打印机构能够进行多种打印模式,各所述打印模式分别与一规格的所述打印耗材相匹配;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放置于所述卷纸腔的打印耗材的规格;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的规格控制所述打印机构进行与此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模式的第一控制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所述打印耗材的剩余量,所述控制机构能够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打印耗材的剩余量不足以完成一次打印操作时停止所述打印机构的打印。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具有能够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的规格为指定规格时控制所述打印机构进行与指定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模式而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的规格为非指定规格时则控制所述打印机构不进行打印的第二控制状态,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控制状态和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各所述打印模式均具有默认状态下的第一打印状态和对所述第一打印状态进行调整后的第二打印状态,所述打印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打印状态与所述第二打印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至少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内且用于支撑所述打印耗材的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输出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轴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内的第一转轴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壁且环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凸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撑轴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打印机构之间的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内的第二转轴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壁且环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凸筋。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内且用于检测所述打印耗材的通过情况的纸张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通道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轴之间的检测段,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检测段对应的所述输出通道的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轴还包括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凸筋表面的第一不粘胶层,所述第二支撑轴还包括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凸筋表面的第二不粘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卷纸腔及所述输出通道的下壳体,所述第一支撑轴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上壳体朝向所述下壳体的一侧。

用户在使用时,将所述打印耗材放置于所述卷纸腔中,只要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处于开机状态,所述检测机构便能够将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的规格发送至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接收到的规格信息控制所述打印机构进行与此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模式。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打印机构设置与各规格的打印耗材相匹配的打印模式,使得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自动匹配相应的打印模式并控制打印机构进行此打印模式,而不需要用户在每次打印前设定打印模式,也不需要用户在更换不同规格的打印耗材后重新手动更改成与其规格匹配的打印模式,这样便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防止用户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失误操作,降低了打印的错误率及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打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打印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壳;101、卷纸腔;102、输出通道;103、第一走纸通道;104、第二走纸通道;11、上壳体;12、下壳体;20、支撑机构;21、第一支撑轴;211、第一转轴;212、第一凸筋;22、第二支撑轴;221、第二转轴;222、第二凸筋; 30、打印机构;31、胶辊组件;311、打印胶辊;312、驱动器;32、打印机芯; 40、纸张检测传感器;50、筋条;60、检测机构;70、打印耗材;80、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打印装置,用于打印至少两种不同规格的打印耗材70。所述打印耗材70具有储存有其规格信息且此规格信息能够被识别获取的电子标签。其中,所述打印耗材70的规格包括材质、大小、形状、厚度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包括外壳10、用于输送所述打印耗材70并对所述打印耗材70进行打印的打印机构30、用于检测放置于所述卷纸腔101的打印耗材70的规格的检测机构60以及具有第一控制状态的控制机构(图中未标示)。

请参考图2,所述外壳10具有用于放置所述打印耗材70的卷纸腔101以及用于供所述打印耗材70从所述卷纸腔101穿出至外部的输出通道102。所述输出通道102具有与所述卷纸腔101连通的打印入口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打印出口,所述输出通道102内由所述打印出口向内依次设置有所述打印机构30 和所述支撑机构20,所述打印机构30优选为设于所述打印出口处,所述检测机构60连接于所述卷纸腔101的腔壁。

所述打印机构30位于所述输出通道朝向外部的出口处并能够进行多种打印模式,各所述打印模式分别与一规格的所述打印耗材相匹配。其中,所述打印模式为按照与所述打印耗材70的某一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浓度、打印速度、打印长度、字体大小、打印区域等参数进行打印的模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60可以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读取所述打印耗材70的电子标签上的规格信息并将此规格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机构。

所述第一控制状态为根据所述检测机构60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70的规格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进行与此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模式的状态。当所述控制机构接收到所述检测机构60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70的规格信息后,所述控制机构进入所述第一控制状态。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可以为与所述打印机构30 及所述检测机构60电连接的电脑,也可以为与所述打印机构30及检测机构60 无线连接的移动客户端。

用户在使用时,将所述打印耗材70放置于所述卷纸腔101中,只要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处于开机状态,所述检测机构60便能够将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 70的规格发送至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接收到的规格信息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进行与此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模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打印机构30设置与各规格的打印耗材70相匹配的打印模式,使得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机构60的检测结果自动匹配相应的打印模式并控制打印机构30进行此打印模式,而不需要用户在每次打印前设定打印模式,也不需要用户在更换不同规格的打印耗材70后重新手动更改成与其规格匹配的打印模式,这样便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防止用户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失误操作,降低了打印的错误率及故障率。

需要说明的是,各所述打印模式均具有默认状态下的第一打印状态和对所述第一打印状态进行调整后的第二打印状态,所述打印机构30能够在所述第一打印状态与所述第二打印状态之间切换。可以理解地,当所述控制机构切换所述打印机构30处于所述第一打印状态时,某一规格的打印耗材70匹配系统默认的打印模式,当所述控制机构切换所述打印机构30处于所述第二打印状态时,用户可针对这一规格的所述打印耗材70对系统默认的打印模式进行更改和调整,使得此规格的所述打印耗材70匹配更改和调整后的打印模式,用户可根据需要切换所述打印机构30的打印状态。也就是说,所述检测机构60在检测到特定规格的指定耗材时,若所述打印机构30处于所述第一打印状态则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进行默认的打印模式,若所述打印机构30处于所述第二打印状态则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进行更改后的打印模式。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检测机构60通过识别所述电子标签读取规格信息时,所述检测机构60能够将更改后的打印模式信息写入至所述电子标签中进行储存,以便在下次使用时或更换不同的所述便携式打印机后所述控制机构仍能通过所述检测机构60从所述电子标签上读取的信息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进行更改后的打印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60能够检测所述打印耗材70的剩余量,所述控制机构能够在所述检测机构60检测到所述打印耗材70的剩余量不足以完成一次打印操作时停止所述打印机构30的打印。可以理解地,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机构60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70的剩余量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的打印长度或打印时间,当所述打印耗材70即将用尽以致不足以完成一次完整的打印过程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停止打印,避免出现运行故障,保证打印结果的完整性。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检测机构60通过识别所述电子标签读取规格信息时,所述检测机构60能够将所述检测到的剩余量情况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进行储存,以便下次使用时或者更换设备后通过所述检测机构60直接通过读取电子标签得知所述打印耗材70的剩余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具有能够在所述检测机构60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70的规格为指定规格时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进行与指定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模式而在所述检测机构60检测到的所述打印耗材70的规格为非指定规格时则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不进行打印的第二控制状态,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控制状态和所述第二控制状态之间切换。可以理解地,为保证打印的标准化规范化,很多场合常常需要使用指定耗材进行打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二控制状态的所述控制机构,只有在所述检测机构 60检测到所述打印耗材70为指定耗材或检测到打印耗材70的规格为指定规格时才会控制所述打印机构30进行与指定耗材的规格相匹配的打印模式,当没有检测到指定耗材或检测到打印耗材的规格非指定规格时不进行打印动作。用户在需要自动识别打印耗材70进行常规打印时可以将所述控制机构切换至所述第一控制状态,在需要进行指定耗材的打印时可以将所述控制机构切换至所述第二控制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打印耗材70还可以为无底纸标签,所述无底纸标签具有待打印面以及与所述待打印面相背且具有粘黏特性的粘胶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所述待打印面所面对的方向为上,以粘胶面所面对的方向为下。

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构30包括用于输送所述打印耗材70的胶辊组件31以及设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并与所述胶辊组件31相对设置且用于对所述打印耗材70进行打印的打印机芯32,所述胶辊组件31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10且位于所述输出通道102内的打印胶辊31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打印胶辊311转动的驱动器312,所述打印胶辊311 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延伸方向,所述打印机芯32在所述打印胶辊311转动时能够与所述打印胶辊311共同将所述打印耗材70输送至外部。若所述打印耗材70为所述无底纸标签,则所述打印机芯32用于打印其待打印面。可选地,所述打印机芯32可以为热敏片。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20,所述支撑机构20至少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10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102内且用于支撑所述打印耗材70的第一支撑轴21,所述第一支撑轴 21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轴21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10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102内的第一转轴211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转轴211的轴壁且环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1的第一凸筋212。所述第一凸筋212使得所述打印耗材70与所述第一转轴211间隔设置,不相接触,减小了所述打印耗材70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接触面积,避免了所述第一转轴211表面的瑕疵划破所述打印耗材70。所述第一凸筋212特别适用于接触所述无底纸标签的粘胶面,能够有效防止粘胶。

具体地,请参考图2,位于所述卷纸腔101内的所述打印耗材70通过设于所述输出通道102内的走纸通道输送出,所述走纸通道包括所述第一凸筋212 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围设形成的第一走纸通道103以及所述打印胶辊 311与打印机芯32围设形成的第二走纸通道104。所述打印胶辊311通过所述驱动器312的驱动发生转动,带动所述打印耗材70从所述第一走纸通道103 穿过。优选地,所述第一凸筋212具有弹性,这样便降低了所述第一走纸通道 103对所述打印耗材70厚度的要求。若所述打印耗材70为所述无底纸标签,则在走纸过程中,所述无底纸标签的粘胶面朝向所述打印胶辊311以及所述第一支撑轴21。

若所述打印耗材70为所述无底纸标签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打印机构30为所述无底纸标签提供输送动力,使得所述无底纸标签从所述卷纸腔101经过所述输出通道102穿至外部并完成打印。所述第一支撑轴21设置于所述输出通道102内,且所述无底纸标签的粘胶面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轴21,这样所述第一支撑轴21便能够为所述无底纸标签提供支撑作用以防止其粘胶面粘黏到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上设置所述第一凸筋212,使得所述无底纸标签的粘胶面与所述第一凸筋212相接触,减小了所述无底纸标签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无底纸标签易于从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上剥离,也降低了其粘胶面在所述第一支撑轴 21上留下残胶的可能性;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与所述外壳10转动连接,这样所述第一支撑轴21便能够随着所述无底纸标签的输送同步转动,所述无底纸标签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1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同样降低了所述粘胶面在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上留下残胶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了堵纸现象的发生。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20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1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与所述打印机构30之间的第二支撑轴22,所述第二支撑轴22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10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102内的第二转轴221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第二转轴221 的轴壁且环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21的第二凸筋222。所述第二支撑轴22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作用类似此处不赘述。所述第二凸筋222同样适用于接触所述无底纸标签的所述粘胶面。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与所述第二支撑轴22能够分段支撑起所述无底纸标签以防止所述无底纸标签的粘胶面接触到所述输出通道 102相对于所述第一走纸通道103的另一壁面。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壳10并位于所述输出通道102内且用于检测所述打印耗材70的通过情况的纸张检测传感器40。优选地,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1纵向交错设置,防止所述第一支撑轴21对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 的检测产生干扰。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可选为红外检测传感器,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设于所述第一走纸通道的壁面,以方便检测到所述打印耗材70的输送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通道10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与所述第二支撑轴22之间的检测段,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连接于所述检测段对应的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这样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便可以不受同样贴近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的所述第一支撑轴21或所述第二支撑轴22的干扰,同时位于检测段的所述打印耗材70由于受到所述第一支撑轴21和所述第二支撑轴22 的支撑距离其壁面较近,保证了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第二支撑轴22之间也可设置为检测段,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也可连接于此检测段对应的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至少一端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两端均与所述输出通道102转动连接,以支撑所述第一走纸通道103并避免其变形。为方便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更换和清洁,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壁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22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结构和功能近似,此处不赘述。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保证所述无底纸标签等打印耗材 70的平稳输送并抬高所述无底纸标签以使其粘胶面在输送过程中不碰触所述输出通道102的下壁面,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壳10 且位于所述卷纸腔101内并用于供所述无底纸标签卷绕的卷轴80,所述卷轴80 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轴向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轴21还包括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凸筋212表面的第一不粘胶层,所述第二支撑轴22还包括至少设于所述第二凸筋222表面的第二不粘胶层。所述第一不粘胶层和所述第二不粘胶层可由特氟龙等不粘胶材料喷涂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一不粘胶层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21的全部外表面,所述第二不粘胶层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轴22的全部外表面,以防止所述无底纸标签意外粘连。

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包括上壳体11以及与所述上壳体11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卷纸腔101及所述输出通道102的下壳体12,所述第一支撑轴21连接于所述下壳体12,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连接于所述上壳体11朝向所述下壳体12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轴21、所述第二支撑轴22 以及所述胶辊组件31连接于所述下壳体12,所述打印机芯32与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连接于所述上壳体11朝向所述下壳体12的一侧。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与所述上壳体1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走纸通道103,所述打印胶辊311与所述上壳体11之间形成第二走纸通道104,当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扣合时,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卷纸腔 101及所述输出通道10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打开时可进行所述无底纸标签的放置以及所述支撑机构20的清洁或安装。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先打开所述上壳体11,将所述打印耗材放置于所述卷纸腔101中,抽出一段所述打印耗材70搭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上后扣合所述上壳体11,此时所述打印耗材 70位于所述第一走纸通道103和所述第二走纸通道104,启动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即可进行打印和输送。另外,由于所述打印耗材70距离所述下壳体12距离较远,因此所述下壳体12对设于所述上壳体11的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40 的干扰较小,所述下壳体12可根据感官需要丰富配色,并简化所述下壳体12 的结构。优选地,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铰接。

所述便携式打印装置还包括多个间隔设于所述下壳体12且位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出口处的筋条50,所述筋条5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出通道10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筋条50减小了所述无底纸标签与所述下壳体12的接触面积,不易粘黏。优选地,所述输出通道102的所述打印出口的下壁面设为弧形面,其弧突朝上,以方便所述无底纸标签输出并防止有隔痕,所述筋条50设于所述弧面处。更优选地,为防止粘胶,所述筋条50上设有用于防止粘胶的第三不粘胶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