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54293发布日期:2019-09-24 21:5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主张以2018年3月1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8-047394号为基础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该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该技术领域涉及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长条状的被印刷介质上印刷文字、图形等,并通过切断装置对印刷完的被印刷介质进行切割从而制作标签的标签打印机。

在标签打印机中,印刷头和切断装置均设置在被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上,但由于空间上的制约,切断装置配置在比印刷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且从印刷头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因此,在压纸辊仅向正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由于标签打印机内的印刷位置与切断位置的不同,在被印刷介质的前端产生与印刷位置和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大小的浪费的空白。

关于与这样的课题相关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的专利文献的日本特开2012-179882号公报所记载的标签打印机中,由于能够在利用印刷头开始印刷之前使压纸辊向反方向旋转而对被印刷介质进行反向输送,因此能够减少浪费的空白。

当使压纸辊向反方向旋转时,对印刷头在与使压纸辊正方向旋转的情况不同的方向上施加应力。因此,印刷头会从被设计为进行印刷的位置的正常的印刷位置(以下记为正常位置。)向稍微偏移的位置移动。印刷头的从正常位置的偏移可能对印刷结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辊,输送被印刷介质;

印刷头,在所述被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输送辊反向旋转而将所述被印刷介质反向输送,从而使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比所述印刷头的正常位置远离排出口的反向输送位置,然后,使所述输送辊正向旋转而进行利用所述印刷头的印刷。

一种控制方法,由具备输送被印刷介质的输送辊和对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头的印刷装置所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印刷装置的控制部通过使输送辊反向旋转而反向输送被印刷介质,从而使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比印刷头的正常位置远离排出口的反向输送位置的步骤,

在所述步骤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输送辊正向旋转,进行利用所述印刷头的印刷的步骤。

一种非暂时性存储介质,记录有程序,所述程序是具备输送被印刷介质的输送辊和在被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头的印刷装置所执行的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处理器执行:

通过使输送辊反向旋转而反向输送被印刷介质,从而使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印刷开始区域到达比印刷头的正常位置远离排出口的反向输送位置的处理;以及

在执行所述处理后,执行使所述输送辊正向旋转并利用所述印刷头进行印刷的处理。

附图说明

若与以下的附图一并考虑以下的详细叙述,则能够得到对本申请的更深的理解。

图1是关闭了盖4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俯视图。

图2是打开了盖4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俯视图。

图3是介质适配器20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被印刷介质40的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热敏带42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的一例。

图8是表示半切割位置、全切割位置、传感器位置以及头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头位置的偏移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头位置的偏移对印刷结果造成的影响的图。

图11是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

图12是反向输送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

图13是反向输送处理的流程图的另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关闭了盖4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俯视图。图2是打开了盖4的状态下的印刷装置1的俯视图。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印刷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是对被印刷介质40具有的热敏带42进行印刷的标签打印机。以下,以使用热敏带42的热敏方式的标签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印刷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印刷装置1也可以是使用墨带的热转印方式的标签打印机。另外,印刷装置1可以以单路径(单程)方式进行印刷,也可以以多路径(扫描)方式进行印刷。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壳体2、输入部3、开闭自如的盖4、窗5以及显示部6。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装置壳体2上设置有电源线连接端子、外部设备连接端子、存储介质插入口等。

输入部3设置在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输入部3具备输入键、十字键、转换键、确定键等各种键。盖4配置在装置壳体2上。使用者按下按钮4a来解除锁定机构,从而,如图2所示,能够打开盖4。为了在盖4已关闭的状态下也能够目视确认是否在印刷装置1中收纳有被印刷介质40,在盖4上形成有窗5。另外,盖4具有显示部6。

显示部6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部6显示与来自输入部3的输入对应的文字等用于各种设定的选择菜单、与各种处理有关的消息等。另外,显示部6可以是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器,也可以作为输入部3的一部分发挥功能。

如图2所示,装置壳体2在盖4的下方具备介质适配器收纳部2a、压纸辊7、热敏头8。在介质适配器收纳部2a中收纳有收纳了被印刷介质40的介质适配器20。另外,装置壳体2在排出热敏带42的排出口2b与热敏头8之间,还具备全切割器9、半切割器10和光传感器11。从排出口2b侧依次配设半切割器10、全切割器9、光传感器11。另外,对于介质适配器20以及被印刷介质40将在后面叙述。

压纸辊7是输送被印刷介质40的输送辊,更详细而言,输送热敏带42。压纸辊7通过输送用电机32(参照图6)的旋转而旋转。输送用电机32例如是步进电机、直流(dc)电机等。压纸辊7一边将从介质适配器20抽出的热敏带42夹持在其与热敏头8之间一边旋转,从而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热敏带42。

热敏头8是对被印刷介质40进行印刷的印刷头,更详细而言,对热敏带42进行印刷。热敏头8具有在与热敏带42的输送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8a(参照图6),通过利用发热元件8a对热敏带42进行加热,从而逐行地进行印刷。

全切割器9是进行全切割的切断装置,切断热敏带42而制作带片。另外,全切割是指沿着热敏带42的宽度方向切断构成热敏带42的所有层的动作。

半切割器10是进行半切割的切断装置,在热敏带42上形成切缝。另外,半切割是指沿宽度方向切断热敏带42中的后述的隔离物l1(参照图5)以外的层的动作。

光传感器11是为了检测热敏带42的前端而配置在热敏带42的输送路径上的传感器。光传感器11例如具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发光元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受光元件例如是光电二极管。光传感器11由受光元件检测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光,并向后述的控制电路12(参照图6)输出信号。控制电路12例如基于由受光元件检测出的反射光量的变化,检测热敏带42的前端。另外,光传感器11不限于检测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光的光反射器。光传感器11也可以是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对置配置的光遮断器。

图3是介质适配器20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被印刷介质40的结构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热敏带42的结构的图。以下,参照图3至图5,对介质适配器20及被印刷介质40的结构进行说明。

介质适配器20是用于收纳被印刷介质40的介质适配器,以使用者能够更换被印刷介质40的方式收纳被印刷介质40。即,介质适配器20是以使用者相对于介质适配器20拿出放入被印刷介质40为前提而设计的。

如图3所示,介质适配器20具备适配器主体21、以及相对于适配器主体21开闭自如地安装的适配器盖22。被印刷介质40被收纳在由适配器主体21和适配器盖22划分出的介质适配器20的内部空间内。

另外,介质适配器20被设计为配合被印刷介质40所具有的热敏带42的带宽度。介质适配器20应该收纳的热敏带42的带宽度显示在适配器主体21的区域21a中。在该例中,介质适配器20是带宽度6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

在印刷装置1中,通过将收纳有被印刷介质40的介质适配器20收纳于印刷装置1,从而将被印刷介质40收纳于印刷装置1。另外,印刷装置1能够收纳与不同的带宽度对应的介质适配器。具体而言,印刷装置1例如除了图3所示的6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20之外,还能够收纳9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12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18mm的带用的介质适配器等。

如图4所示,被印刷介质40具备纸管41、热敏带42、分散防止片43以及张力片44。

纸管41是卷绕有热敏带42的圆筒构件,具有中空部分41a。热敏带42是在长度方向上卷绕而具有圆筒形状的印刷用的带构件,以具有中空部分42a的方式卷绕。分散防止片43是粘贴于热敏带42的圆环形状的侧面的一方(侧面42c)的粘合片。张力片44是粘贴在热敏带42的圆环形状的侧面的另一方(侧面42b)的粘合片。

纸管41设置于热敏带42的中空部分42a。纸管41为圆筒构件,在被印刷介质40收纳于介质适配器20的状态下,在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穿插形成于适配器主体21的底面的突出部。当热敏带42被压纸辊7输送时,纸管41在使被印刷介质40在介质适配器20的内部顺畅地旋转而不会损伤被印刷介质40方面是有用的。

热敏带42具有例如图5所示的5层构造。即,依次层叠隔离物l1、粘合层l2、基材l3、显色层l4、保护层l5。隔离物l1以覆盖粘合层l2的方式可剥离地粘贴在基材l3上。隔离物l1的材料例如是纸,但不限于纸,也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粘合层l2是涂布于基材l3的粘合材料。基材l3的材料例如为有色的pet。显色层l4是通过热能的加热而显色的热敏显色层。保护层l5的材料例如是透明的pet。

热敏带42的结构不限于图5所示的结构。例如,热敏带42也可以不具有保护层l5而露出显色层l4。

热敏带42在卷绕于纸管41的状态下具有与纸管41对应的形状。即,热敏带42具有圆筒形状,两侧面(侧面42b、侧面42c)具有圆环形状。

分散防止片43是用于维持热敏带42的形状的粘合片。热敏带42有时因湿度变化而膨胀。然而,通过将分散防止片43粘贴于热敏带42的侧面42c,能够抑制伴随着膨胀的热敏带42的形状变化、即热敏带42的分散。另外,即使在由于被印刷介质40的落下等而对热敏带42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分散防止片43也能够抑制形状变化。

分散防止片43具有开口部43a和粘合面43b。开口部43a的大小与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的大小相同,或者大于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分散防止片43以开口部43a与热敏带42的中空部分42a对置的方式粘贴于侧面42c。另外,优选分散防止片43具有覆盖热敏带42的侧面42c的大小。即,优选分散防止片43比侧面42c大。由此,能够利用粘合面保持热敏带42整体,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维持形状。

另外,分散防止片43的形状优选为近似于侧面42c的形状的形状。即,若侧面42c为圆环形状,则优选分散防止片43也具有圆环形状。由此,能够减小对热敏带42的形状维持没有贡献的区域,因此能够减小分散防止片43的大小。另外,由于粘合面的露出也变少,因此也能够抑制灰尘、尘埃等附着于分散防止片43。

张力片44是表示被印刷介质40的种类(更严格来说是热敏带42的种类)的粘合片。热敏带42根据带宽度以及被印刷面的颜色的不同而存在各种种类。由于在张力片44中包含用于确定种类的信息,因此通过将张力片44粘贴在热敏带42的侧面42b上,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定被印刷介质40的种类。

张力片44具有开口部44a和粘合面44b。开口部44a比热敏带42的中空部分42a小,并且小于纸管41的中空部分41a。张力片44以开口部44a与热敏带42的中空部分42a对置的方式粘贴于侧面42b。另外,优选的是,例如在被印刷介质40的销售时等,至少被印刷介质40的使用开始之前,张力片44比热敏带42的侧面42b小。更详细而言,优选的是,张力片44的面积比热敏带42的侧面42b的面积小。由此,热敏带42的侧面42b中被张力片44覆盖的区域变小,因此热敏带42的剩余量的确认变得容易。

纸管41、分散防止片43、张力片44的材料不限于纸。但是,如果这些构件为纸制,则能够将用尽热敏带42的使用完的被印刷介质40作为可燃垃圾丢弃。因此,优选纸管41、分散防止片43、张力片44的材料为纸。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印刷装置1除了上述的构成要素以外,如图6所示,具备控制电路12、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3、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4、显示驱动电路15、头驱动电路16、热敏电阻17、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输送用电机32、编码器33、切割器电机驱动电路34、切割器电机35以及带宽度检测开关36。

控制电路12是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处理器的控制部。控制电路12通过将存储在rom13中的程序在ram14中展开并执行,来控制印刷装置1的各部分的动作。

在rom13中存储有程序、执行程序所需的各种数据(例如字体等)。ram14是用于执行程序的工作存储器。另外,在存储有印刷装置1中的处理所使用的程序以及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包含rom13、ram14这样的物理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

显示驱动电路15是液晶显示驱动器电路、有机el显示驱动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15基于存储在ram14中的显示数据来控制显示部6。

头驱动电路16在控制电路12的控制下,基于印刷数据和控制信号控制向热敏头8具有的发热元件8a的通电。热敏头8是具有在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8a的印刷头。热敏头8通过利用发热元件8a对热敏带42进行加热,从而逐行地进行印刷。热敏电阻17被埋入热敏头8中。热敏电阻17测量热敏头8的温度。

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在控制电路12的控制下驱动输送用电机32。输送用电机32例如可以是步进电机,也可以是直流(dc)电机。输送用电机32使压纸辊7旋转。另外,输送用电机32在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的控制下,不仅向作为抽出热敏带42的方向的正方向旋转,还向作为卷回热敏带42的方向的反方向旋转。

压纸辊7是通过输送用电机32的驱动力而旋转并沿着热敏带42的长度方向(副扫描方向、输送方向)输送热敏带42的输送辊。压纸辊7在输送用电机32正方向旋转时,从介质适配器20抽出热敏带42,在输送用电机32反方向旋转时,将从介质适配器20抽出的热敏带42卷回。

即,在印刷装置1中,控制电路12是通过经由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控制输送用电机32来控制压纸辊7的控制部。

编码器33根据输送用电机32或压纸辊7的驱动量(旋转量)向控制电路12输出信号。编码器33可以设置于输送用电机32的旋转轴,也可以设置于压纸辊7的旋转轴。控制电路12能够基于来自编码器33的信号确定热敏带42的输送量。

另外,在输送用电机32为步进电机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2也可以基于向驱动输送用电机32的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输入的信号(输入脉冲数)来确定输送量。因此,在输送用电机32为步进电机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编码器33,控制电路12也可以基于向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输入的信号(输入脉冲数)来确定输送量。

切割器电机驱动电路34在控制电路12的控制下,驱动切割器电机35。全切割器9通过切割器电机35的动力而动作,切断热敏带42,制成带片。半切割器10通过切割器电机35的动力而动作,切断热敏带42中的隔离物l1以外的层(l2-l4)。

带宽度检测开关36是用于基于介质适配器20的形状来检测收纳在介质适配器20中的热敏带42的宽度的开关,设置于介质适配器收纳部2a。带宽度检测开关36在介质适配器收纳部2a设置有多个。与不同的带宽度对应的介质适配器20构成为分别以不同的组合按下多个带宽度检测开关36。由此,控制电路12根据被按下的带宽度检测开关36的组合,确定介质适配器20的种类,检测收纳在介质适配器20中的热敏带42的宽度(带宽度)。另外,带宽度检测开关36是取得被印刷介质40的信息的信息取得部的一例,热敏带42的宽度是被印刷介质40的信息的一例。

图7是表示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的一例。在上述印刷装置1中,当输入印刷命令时,控制电路12开始图7所示的处理。

首先,控制电路12使压纸辊7反向旋转,以使热敏带42向反方向输送(步骤s1)。之后,控制电路12使压纸辊7正向旋转,以使热敏带42向正方向输送(步骤s2),控制热敏头8及切断装置(全切割器9、半切割器10),对热敏带42进行印刷及切断(步骤s3)。

在印刷装置1中,如图7所示,首先,使热敏带42向反方向输送。由此,能够调整热敏带42的前端42t与印刷区域pa之间的空白的大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必要以上形成大的空白。另外,所谓印刷区域pa是指通过热敏头8进行印刷的热敏带42上的区域。

图8是表示半切割位置、全切割位置、传感器位置以及头位置的关系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头位置的偏移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头位置的偏移对印刷结果造成的影响的图。以下,参照图8至图10,对在图7的步骤s1中进行的反向输送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在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到达正常位置np之前利用压纸辊7反向输送热敏带42的情况进行研究。另外,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也称为印刷开始区域。

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认为热敏头8的头位置(即,发热元件8a的位置)与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一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正常的印刷和适当大小的空白的形成。另外,图8所示的长度l的空白ma表示适当大小的空白,在为了容易从热敏带42剥离隔离物l1而进行半切割的情况下,也包含半切割用的空白mh。

然而,实际上,在将前头pt输送到正常位置np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不进行正常的印刷以及形成比预定大的空白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通过热敏带42的反向输送对热敏头8施加与通常不同的应力的结果是,如图9所示,热敏头8会从正常位置np向输送方向的上游移动微小的距离d3(例如,0.1mm~0.5mm),热敏头8的位置从正常位置np向偏离的位置(实际的位置ap)变化。即,虽然想要使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与热敏头8的位置对齐,但实际上热敏头8(更严格地说,发热元件8a)会位于比前头pt靠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

当热敏头8比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位于输送方向的上游时,印刷装置1无法从前头pt开始印刷。因此,如图10所示,形成比预定的长度l大的空白ma’。

另外,当热敏带42向反方向的输送结束并开始向正方向输送时,施加于热敏头8的应力的方向发生变化。由此,向位置ap移动的热敏头8向正常位置np返回。在热敏头8从位置ap向正常位置np移动的期间中,热敏带42与热敏头8一起移动,因此热敏带42相对于热敏头8的相对位置不变化。其结果是,在相对于热敏带42的相同位置进行该期间中进行的几行的印刷。因此,如图10所示,发生前头部分(参照“a”的文字)被压扁的所谓的打印堵塞,无法得到正确的印刷结果。或者,会形成比预定长度短的印刷区域pa’。

因此,在步骤s1中,在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到达比正常位置np从排出口2b远离的位置(以后,将该位置记为反向输送位置。)之前,控制电路12使压纸辊7反向旋转。该反向输送位置是与估计为随着压纸辊7的反向旋转而热敏头8从正常位置np偏离的移动量对应的位置。例如,优选为从正常位置np远离表示热敏头8的移动量的距离d3以上(例如,0.75mm)的位置。另外,反向输送位置也可以是比正常位置np从排出口2b远离规定距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优选规定距离为估计的最大移动量以上的距离。

由此,在步骤s1结束的时刻,热敏头8的位置位于与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相同的位置或比前头pt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因此,通过调整从开始向正方向的输送至开始印刷的时间,能够从前头pt开始印刷,能够避免形成比预定大的空白。即,当由于压纸辊7的正向旋转而印刷开始区域到达正常位置np时,控制电路12使热敏头8开始向热敏带42印刷。

另外,在步骤s2中,在热敏头8返回正常位置np之前的期间,热敏头8与热敏带42一起移动,但热敏头8在到达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之前先到达正常位置np。因此,在热敏头8位于正常位置np的状态下,能够从前头pt进行印刷。因此,能够一边从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开始印刷,一边避免打印堵塞而得到正确的印刷结果。

此外,为了将前头pt输送至正常位置np,如果是热敏带42的前端42t位于完全切割位置的情况,则将热敏带42反向输送全切割位置与正常位置np之间的距离d1与空白ma的长度l的差值(d1-l)即可。另外,在热敏带42的前端42t不位于全切割位置的情况下,在开始向反方向的输送并利用光传感器11检测热敏带42的前端42t后,将热敏带42反向输送光传感器11与正常位置np之间的距离d2与长度l的差值(d2-l)即可。

因此,例如,为了以前头pt位于比正常位置np更靠上游距离d3的方式输送热敏带42,如果是热敏带42的前端42t位于全切割位置的情况,则向反方向输送d1+d3-l即可。另外,在热敏带42的前端42t不位于全切割位置的情况下,在开始向反方向的输送并利用光传感器11检测热敏带42的前端42t后,向反方向输送d2+d3-l即可。

图11是印刷装置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12是反向输送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以下,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印刷装置1进行的图7所示的处理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另外,图11所示的处理是印刷装置1的控制方法的一例。

当输入印刷命令时,控制电路12首先进行开始处理(步骤s11)。在此,控制电路12进行后述的处理中所需的参数的初始化处理等。之后,控制电路12进行图12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步骤s12)。

在步骤s12的反向输送处理中,控制电路12首先获取介质信息(步骤31)。更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2例如从带宽度检测开关36取得表示热敏带42的宽度的信息。

接着,控制电路12基于介质信息设定向反方向的输送量(步骤s32),进而,设定将输送量换算为行数的输送行数r。另外,设定输送量相当于决定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通过反向输送应到达的反向输送位置。即,在该步骤中,控制电路12基于在步骤s31中取得的信息,决定反向输送位置。另外,反向输送位置至少是比正常位置np从排出口2b远离的位置。

在步骤s32中,如果是在步骤s31中取得的信息是表示热敏带42的宽度的信息的情况,则也可以根据宽度来决定反向输送位置。更具体而言,可以宽度越窄,将输送量设定得越大。例如,也可以在热敏带42的宽度为12mm或者18mm的情况下,将前头pt输送至比正常位置np靠上游0.5mm的位置,并在热敏带42的宽度为6mm或9mm的情况下,将前头pt输送至比正常位置np靠上游0.75mm的位置。另外,也可以配合可印刷的最窄的热敏带42的宽度,一律将前头pt输送至比正常位置np靠上游0.75mm的位置。这是因为热敏带42的宽度越窄,热敏头8与压纸辊7直接接触的面积越大,因此,对热敏头8产生更大的应力的可能性越高。另外,如果在步骤s31中取得的信息是关于热敏带42的原材料的信息的情况,则也可以设定为越是产生更大的摩擦力的原材料输送量越大。另外,如果在步骤s31中取得的信息是关于热敏带42的厚度的信息的情况,则也可以设定为厚度越薄,输送量越大。

当设定了向反方向的输送量时,控制电路12控制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并开始输送用电机32(压纸辊7)的反向旋转(步骤s33),结束图12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

之后,控制电路12允许基于来自编码器33的信号的中断处理(步骤s13),监视输送量而检测1行的量的输送(步骤s14)。另外,在中断处理中,每当从编码器33输入信号时,对信号的输入次数进行计数的未图示的编码计数器使所保持的值递增。在步骤s14中,通过由编码计数器保持的值达到规定数(例如4)来检测1行的量的输送。当检测到1行的量的输送时(步骤s14:是),对编码计数器进行初始化(步骤s15),并将编码计数器的值重置。

当检测到1行的量的输送时,控制电路12首先判定输送用电机32(压纸辊7)是否处于反向旋转中(步骤s16)。如果不是反向旋转中(步骤s16:否),则进入步骤s21。

然后,如果是反向旋转中(步骤s16:是),则控制电路12使输送行数r递减1(步骤s17),判定递减1后的输送行数r是否为0(步骤s18)。如果输送行数r为0(步骤s18:是),则向反方向的输送完成了在步骤s12中设定的输送量,因此控制电路12控制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使输送用电机32(压纸辊7)的反向旋转停止(步骤s19)。之后,控制电路12使输送用电机32(压纸辊7)正向旋转,开始向正方向输送热敏带42(步骤s20),进入步骤s21。另一方面,若输送行数r不为0(步骤s18:否),则不使输送用电机32的反向旋转停止,而进入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控制电路12判定当前的行是否是印刷行(步骤s21)。另外,所谓印刷行是指印刷区域pa内的行。如果当前的行是印刷行,则控制电路12控制头驱动电路16,进行利用热敏头8对热敏带42的1行的量的印刷(步骤s22)。

此外,控制电路12判定当前行是否是半切行(步骤s23)。另外,半切行是指通过半切割器10进行半切割的行。具体而言,是位于从热敏带42的前端42t靠输送方向的上游距离空白mh的长度的位置的行。如果当前的行是半切行,则控制电路12控制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使输送用电机32的正向旋转暂时停止(步骤s24)。然后,控制电路12控制切割器电机驱动电路34,利用半切割器10进行半切割(步骤s25)。之后,控制电路12再次开始输送用电机32的正向旋转,再次开始向正方向输送热敏带42(步骤s26)。

进而,控制电路12判定当前的行是否是全切割行(步骤s27),另外,全切割行是指通过全切割器9进行全切割的行。如果当前行不是全切割行,则控制电路12返回步骤s14并重复上述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当前的行是全切割行,则控制电路12控制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使输送用电机32的正向旋转暂时停止(步骤s28)。然后,控制电路12控制切割器电机驱动电路34,通过全切割器9进行全切割(步骤s29)。然后,进行结束处理(步骤s30),结束图11所示的处理。

通过印刷装置1进行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处理,从而在通过反向输送而使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到达比正常位置np从排出口2b远离的反向输送位置后,开始正向输送。进而,控制电路12在通过压纸辊7的正向旋转而使前头pt到达正常位置np后,使热敏头8开始向热敏带42的印刷。由此,即使在将热敏带42向反方向输送后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发生打印堵塞地得到正确的印刷结果。

另外,如图12所示,控制电路12基于热敏带42的信息决定反向输送位置,由此能够根据热敏带42变更反向输送量。由此,无论热敏带42的种类如何,都能够始终得到正确的印刷结果。另外,能够将反向输送量抑制为与热敏带42对应的必要最小限度的量。因此,能够缩短从输入印刷命令到开始向正方向的输送为止的时间,进而能够缩短印刷时间。

图13是反向输送处理的流程图的另一例。控制电路12也可以代替图12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而进行图13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

在图13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中,控制电路12首先取得印刷数据(步骤s41),基于印刷数据判定是否需要助跑期间(步骤s42)。另外,助跑期间是指从开始压纸辊7的正向旋转到开始基于印刷数据的热敏头8的印刷控制的期间。即,助跑期间是指在向正方向的输送期间中仅进行输送而不进行印刷的期间。

在步骤s42中,控制电路12例如也可以根据印刷数据的内容从前头pt开始是否包含比距离d3长的空白区间来判定是否需要助跑期间。在从前头pt开始的空白区间比距离d3短的情况下,如果与压纸辊7的正向旋转同时开始热敏头8的印刷控制,则在热敏头8返回正常位置np之前会对发热元件8a施加电压,因此有可能发生打印堵塞。因此,控制电路12判定为需要助跑期间。另一方面,在从前头pt开始的空白区间为距离d3以上的情况下,即使与压纸辊7的正向旋转同时开始热敏头8的印刷控制,也不会在热敏头8返回正常位置np之前对发热元件8a施加电压,没有发生打印堵塞的可能性。因此,控制电路12判定为不需要助跑期间。

如果在步骤s42中判定为需要助跑期间(步骤s42:是),则控制电路12设定到反向输送位置的反向输送量(步骤s43),然后控制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开始输送用电机32(压纸辊7)的反向旋转(步骤s45),结束图13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由此,与进行了图12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的情况相同,控制电路12在开始印刷之前,使压纸辊7反向旋转,直到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到达反向输送位置为止。

如果在步骤s42中判定为不需要助跑期间(步骤s42:否),则控制电路12设定到正常位置np的反向输送量(步骤s44),然后控制输送用电机驱动电路31开始输送用电机32(压纸辊7)的反向旋转(步骤s45),结束图13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由此,与进行了图12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的情况不同,控制电路12在开始印刷之前,使压纸辊7反向旋转,直到印刷区域pa的前头pt到达正常位置np为止。

控制电路12通过代替图12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而进行图13所示的反向输送处理,能够在考虑了印刷数据的基础上决定所需的反向输送量。由此,能够在防止浪费的反向输送的同时得到正确的印刷结果。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发明而表示了具体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输入部3和显示部6的印刷装置1,但印刷装置也可以不具有输入部、显示部,也可以从与印刷装置不同的电子设备接收印刷数据或印刷命令。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介质信息取得部的一例,例示了带宽度检测开关36,但介质信息取得部不限于带宽度检测开关36。印刷装置1例如也可以具备读取粘贴在介质适配器20或被印刷介质40上的qr码(注册商标)或ic标签的读取装置作为介质信息取得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图12中表示了基于介质信息决定反向输送量,并在图13中基于印刷数据决定反向输送量的例子,但也可以基于媒体信息和印刷数据双方来决定反向输送量。另外,在图13中,根据印刷数据的空白区间是否比作为热敏头8的偏移量的距离d3长决定了反向输送量,但也可以减小反向输送量为空白区间的长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