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喷墨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0176发布日期:2019-07-06 11:5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喷墨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喷印设备中,还没有既可以卷筒纸切单张后双面打印,也可以卷筒纸先双面打印后切单张的设备,目前打印设备主要是不能做到卷筒纸到单张纸的双面打印,可以节省材料打印也可以流水线式打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且能对卷筒纸进行双面喷印,同时能对卷筒纸进行喷印并能将喷印后的纸带进行裁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面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沿送纸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送纸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一翻面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的第二喷墨印刷机构,所述送纸机构用以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送纸,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用以向经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纸张进行喷墨印刷,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以将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喷印后的纸张输送至所述第一翻面机构进行翻面,所述第一翻面机构用以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来的纸张进行翻面并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喷墨印刷机构用以将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纸张的另一面进行喷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利用送纸机构向第一输送机构送纸并在第一输送机构上由第一喷墨印刷机构进行喷墨印刷,然后喷印后的纸张经第一翻面机构进行翻面并将翻面后的纸张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上由第二喷墨印刷机构对纸张反面进行喷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纸机构包括第一支板、安全夹头和气涨轴,所述第一支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板均沿送纸方向竖直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所述安全夹头具有两个夹头部,两个夹头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板上,且在两个第一支板上对称分布,所述气涨轴水平设置于两个所述夹头部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头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气涨轴上同轴可拆卸的安装有卷筒纸7,所述卷筒纸7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纸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便于卷筒纸的更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除静电器,所述除静电器设置在所述送纸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之间,其用以对进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纸带进行除静电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除静电器对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带进行除静电处理,使得送出的纸带在后续喷印和输送过程中不会因静电原因和导致纸张输送不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切纸机构,所述第一切纸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且位于第一喷墨印刷机构靠近所述送纸机构的一侧,其用以将所述送纸机构送至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纸带裁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一切纸机构来将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带根据需要与卷筒纸裁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第二水平输送机构和一个第二翻面机构,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上下间隔间隔,且二者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翻面机构的进纸端靠近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其出纸端靠近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的进料口,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的进纸端靠近所述送纸机构的出纸端,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靠近所述第一翻面机构的进纸端,所述第一切纸机构9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减小第一输送装置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整个设备占用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切纸机构,所述第二切纸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且位于第二喷墨印刷机构远离所述送纸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切纸机构用以将双面喷印后的纸带裁为多份纸张。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二切纸机构用以将第一切纸机构裁断后的纸带在喷印后进行裁断成多张纸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水平输送机构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所述第三水平输送机构的进纸端靠近所述第一翻面机构的出纸端,所述第三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靠近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进纸端,所述第二喷墨印刷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二切纸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和第三水平输送机构均为带式输送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进行喷墨印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均为对辊式输送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第一切纸机构和第二切纸机构对纸张进行切割。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纸张收集机构,所述纸张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其用以将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送出的纸张逐张成叠收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能实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送出的纸张进行收集。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喷印设备清洗机构,所述喷印设备清洗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或第二喷墨印刷机构旁,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可分别滑动至靠近所述喷印设备清洗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喷印设备清洗机构对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进行定期清洗,以提高其喷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装置的另一结构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翻面机构多个第一对辊和第二导纸件的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翻面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滑移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纸张收集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滑板与托板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切纸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翻面机构的另一结构简图。

图中:1送纸机构、101第一支板、102安全夹头、103气涨轴、104第一导纸件、1041柔性弹片、2第一输送机构、201第一水平输送机构、202第二水平输送机构、203第二翻面机构、3第一翻面机构、301第二支板、302第一对辊、303第一驱动装置、4第二输送机构、401第三水平输送机构、402第四水平输送机构、5第一喷墨印刷机构、6第二喷墨印刷机构、7卷筒纸、8除静电器、9第一切纸机构、901机架、902切刀、903伸缩装置、10第二切纸机构、11纸张收集机构、1101滑板、1102托板、1103第一顶升机构、12喷印设备清洗机构、13滑移机构、1301滑轨、1302第二顶升机构、14第二导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沿送纸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送纸机构1、第一输送机构2、第一翻面机构3和第二输送机构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上的第一喷墨印刷机构5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上的第二喷墨印刷机构6,所述送纸机构1用以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送纸,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5用以向经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上的纸张进行喷墨印刷,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用以将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5喷印后的纸张输送至所述第一翻面机构3进行翻面,所述第一翻面机构3用以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输送来的纸张进行翻面并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所述第二喷墨印刷机构6用以将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上纸张的另一面进行喷印,其结构简单,利用送纸机构向第一输送机构送纸并在第一输送机构上由第一喷墨印刷机构进行喷墨印刷,然后喷印后的纸张经第一翻面机构进行翻面并将翻面后的纸张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上由第二喷墨印刷机构对纸张反面进行喷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纸机构1包括第一支板101、安全夹头102和气涨轴103,所述第一支板10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板101均沿送纸方向竖直间隔设置,并相互平行,所述安全夹头102具有两个夹头部,两个夹头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板101上,且在两个第一支板101上对称分布,所述气涨轴103水平设置于两个所述夹头部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头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气涨轴103上同轴可拆卸的安装有卷筒纸7,所述卷筒纸7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输送纸带,其结构简单,便于卷筒纸的更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除静电器8,所述除静电器8设置在所述送纸机构1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之间,其用以对进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的纸带进行除静电处理,设置除静电器对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带进行除静电处理,使得送出的纸带在后续喷印和输送过程中不会因静电原因和导致纸张输送不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切纸机构9,所述第一切纸机构9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上,且位于第一喷墨印刷机构5靠近所述送纸机构1的一侧,其用以将所述送纸机构1送至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的纸带裁断,设置第一切纸机构来将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带根据需要与卷筒纸裁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构201、第二水平输送机构202和一个第二翻面机构203,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201和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202上下间隔间隔,且二者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翻面机构203的进纸端靠近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201的出纸端,其出纸端靠近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202的进料口,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201的进纸端靠近所述送纸机构1的出纸端,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202的出纸端靠近所述第一翻面机构3的进纸端,所述第一切纸机构9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201上,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202上,如此可减小第一输送装置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整个设备占用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翻面机构3包括两个第二支板301、多对第一对辊302和第一驱动装置303,每对第一对辊302均由两个相互平行且相互贴合的转辊组成,且每对第一对辊302对应的两个所述转辊相互贴合处构成其输送通道,两个所述第二支板301均沿送纸方向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并间隔分布,多对所述第一对辊302横向水平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板301之间并均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板301转动连接,且多对所述第一对辊302的输送通道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板301之间呈弧形分布,其弧口朝水平方向,且位于弧形弧口两端两对第一对辊302的输送通道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翻面机构3的进纸端和出纸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3安装在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支板301上,且其驱动端与多对所述第一对辊302传动连接,用以驱动多对所述第一对辊302同步输送纸带,优选的,位于弧口下端的第一对辊的输送通道构成所述第一翻面机构的进纸端,而第二翻面机构结构与第一翻面机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切纸机构10,所述第二切纸机构10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上,且位于第二喷墨印刷机构6远离所述送纸机构1的一侧,所述第二切纸机构10用以将双面喷印后的纸带裁为多份纸张,设置第二切纸机构用以将第一切纸机构裁断后的纸带在喷印后进行裁断成多张纸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包括第三水平输送机构401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402,所述第三水平输送机构401的进纸端靠近所述第一翻面机构3的出纸端,所述第三水平输送机构401的出纸端靠近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402的进纸端,所述第二喷墨印刷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输送机构401上,所述第二切纸机构10设置在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402上,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构202和第三水平输送机构401均为带式输送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进行喷墨印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201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402均为对辊式输送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第一切纸机构和第二切纸机构对纸张进行切割。

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对应的对辊式输送机即在现有的辊式输送机的每个主动辊的上方或下方设置一个与其相平行且相互贴合的从动辊,每个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辊式输送机的机架转动连接,而纸张经过多个所述主动辊与多个所述从动辊之间进行输送,而第一切纸机构和第二切纸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和第二水平输送机构上相邻两个主动辊之间,其中每个主动辊和与之相对应的从动辊共同组成一个第二对辊,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结构与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相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纸张收集机构11,所述纸张收集机构11设置在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402的出纸端,其用以将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402送出的纸张逐张成叠收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能实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送出的纸张进行收集。

如图7所示,所述纸张收集机构包括滑板、托板和第一顶升机构,所述滑板竖向设置并靠近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且所述托板水平设置,并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板靠近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安装在所述滑板上,其升降端朝上,并与所述托板传动连接,其可驱动所述托板沿所述滑板上下滑动(托板上下滑动轨迹的最高点不高于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的水平高度),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送出的纸张输送至所述托板上成叠收集,其中,随着托板上纸张收集的增多,而第一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托板逐渐下滑,至托板上纸堆最上端的水平高度始终低于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出纸端的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升机构为伺服电缸。如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滑板两侧分别朝向设有托板的一侧翻边形成围板,对托板两侧进行限位,防止纸张经托板两侧滑落。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喷印设备清洗机构12,所述喷印设备清洗机构12设置在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3和/或第二喷墨印刷机构23旁,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3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23分别可滑动至靠近所述喷印设备清洗机构12进行清洗,设置喷印设备清洗机构对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进行定期清洗,以提高其喷印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第二翻面机构、第二水平输送机构、第一翻面机构、第三水平输送机构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进纸端和出纸端依次顺序连通,并构成一个“s”形的输送通道,如此可明显的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其中,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的进纸端与所述送纸机构的出纸端连通,所述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的出纸端与所述纸张收集机构连通。

其中,优选的,所述喷印设备清洗机构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翻面机构和第二翻面机构背离弧口的一侧,其中,靠近所述第二翻面机构的喷印设备清洗机构与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相对应,靠近所述第一翻面机构的喷印设备清洗机构与所述第二喷墨印刷机构相对应,所述第一翻面机构和第二翻面机构分别通过一个滑移机构13滑动安装,其均可沿水平方向滑动至对应所述喷印设备清洗机构的上方或复位,并由对应所述喷印设备清洗机构对其下端的喷印头进行清洁。

其中,所述喷墨设备清洗机构上端刮墨板,而所述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可分别滑动至对应所述喷墨设备清洗机构进行刮墨和压墨处理,具体喷墨设备清洗机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其中,如图6所示,每个所述滑移机构13包括滑轨1301和第二顶升机构1302,每个所述滑轨1301水平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顶升机构1302滑动安装在对应所述滑轨1301上,其升降端朝下或朝上,其中,所述第一喷墨印花机,5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6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第二顶升机构1302的升降端上,并由对应所述第二顶升机构1302驱动其上下移动以调节其水平高度,其中,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在对应所述滑轨上可由人力驱动其滑动(此时则可在所述第二顶升机构上安装一个锁紧螺栓,类似与游标卡尺上锁紧螺栓原理类似,其可将第二顶升机构锁紧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当然也可设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其在滑轨上滑动,具体第二驱动装置的设置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如第二驱动装置为一伸缩装置,其水平安装在滑轨上,且其伸缩端与对应所述第二顶升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机构1302可为伸缩电缸。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优选的为电机。

其中,所述第二水平输送装置和第三水平输送装置上的传送带上均布满通孔,而位于每个传送带的环内具有至少一个吸气罩,且每个吸气罩的进气口朝上(优选的吸气罩为板式结构,其上端布满与其内部连通的气孔,且其上端的气孔构成其进气口,且每个传动带对应的吸气罩铺满其输送通道,途如此可使得纸张在传送带上输送时能始终贴合在输送带上),且每个吸气罩的出气口均与同一个负压风机的进气口连通,如此可使得纸张在第二水平输送机构和第三水平输送机构上输送时能贴合在其传送带上进行输送。

其中,所述送纸机构还包括第一导纸件,所述第一导纸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板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纸件用以将所述卷纸筒上解绕的纸带导流至第一输送机构上,而所述除静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纸件的上方并对经过所述第一导纸件的纸带进行除静电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纸件包括两个第一导纸单元,两个所述第一导纸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板上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且两个所述第一导纸单元对称分布,其用以将送至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纸带的两侧进行限位。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导纸单元分别包括一根第一条形杆和两个第一柔性弹片,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支板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沿纸带输送方向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柔性弹片上下叠合并均为条形,且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柔性弹片均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杆相互靠近的一侧,且每个所述第一柔性弹片的两端延伸至与对应所述第一条形杆的两端齐平,送至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纸带的两侧分别经过对应侧两个第一柔性弹片之间进行限位,其中,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杆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支板一体成型,而所述除静电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杆之间的上方,其中所述除静电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和第二翻面机构共同构成的连续输送通道上相邻两个第一对辊之间、相邻两个第二对辊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一对辊与第二对辊之间均设有导向与所述第一导纸件结构相类似的第二导纸件14,同理,所述第一方面机构的的相邻两个第一对辊之间,以及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相邻的两个第二对辊之间均设有类似的第二导纸件14。其中,第一水平输送机构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上的靠近所述第一切纸机构和第二切纸机构的第二导纸件14分为两段,以便于所述第一切纸机构和第二切纸机构的切纸。

其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切纸机构9包括一个方框形且竖直设置的机架901,其沿纸带输送方向贯通,其内水平设有条形的切刀902,且切刀902的刀刃朝下,且切刀902的两端与所述机架901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机架901上端设有多个伸缩装置903,且每个伸缩装置903的伸缩端朝下并位于机架901内,每个所述伸缩装置903的伸缩端与所述切刀902上端传动连接,多个所述伸缩装置903同步驱动所述切刀902上下移动,所述纸带经过机架901内并位于切刀902的下方,多个所述伸缩装置903同步驱动所述切刀902向下移动至与所述机架901内底壁相抵以将纸带切断或是向上移动至复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架内底壁上设有一与所述切刀刀刃相配合的条形缝,在多个伸缩装置驱动所述切刀向下移动时,所述切刀的刀刃伸入至条形缝内,并将纸带切断。同上,所述第二切纸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切纸机构的结构类似。其中,无论是第一切纸机构或第二切纸机构在切纸时,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第二翻面机构、第二水平输送机构、第一翻面机构、第三水平输送机构、第四水平输送机构、第一喷墨印刷机构和第二喷墨印刷机构均停止工作,其中,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为伸缩电缸或伸缩气缸。

本发明的原理是:由送纸机构向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构输送纸带,而除静电器与设置在二者之间对送出机构送出的纸带进行除静电处理,而第一水平输送机构将纸带输送至第二翻面机构进行翻面,在送纸机构送出的纸带长度达到需求时,由第一切纸机构将纸带切断,而纸带经第儿翻面机构送出后依次进入第二水平输送机构、第一翻面机构、第三水平输送机构和第四水平输送机构,其中,纸带在第二水平输送机构上由第一喷墨印刷设备进行第一次喷印,再经第二翻面机构翻面后在第三水平输送机构上经第二喷墨印刷设备对纸带反面进行喷印,从而实现双面喷印,双面喷印后的纸带在第四水平输送机构上由第二切纸机构进行裁切,裁切后纸张经第四水平输送机构输送至纸张收集机构上进行成叠收集。

其中,第二翻面机构仅用于缩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长度,从而使得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其中,优选的,具体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翻面机构上的第二导纸件14由两块弧板组成,且两块弧板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一对辊对应的每个转辊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环形的凹槽,且相对应的两个转辊的凸起部相互贴合,且两个弧板上位于每个转辊的凸起处设有凹孔,每个所述转辊的凸起部经凹孔伸入到间隙内,且同一第一对辊对应的两个转辊的凸起部相互贴合,所述第二翻面机构也可与其结构类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