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全自动喷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891发布日期:2020-06-17 01:2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轨全自动喷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轨全自动喷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已敷设好的钢轨的侧面设置标识主要是通过人工丝印的方式进行操作的,人工丝印人工成本和材料都高,且工作效率又低,而工人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工作,低头弯腰操作时的安全性没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轨全自动喷标机,能够自动喷墨以在钢轨上设置标识,可减少人工和材料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轨全自动喷标机,包括主机箱,其还包括:喷头盒,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一侧的底部,用于朝钢轨喷墨,其中所述喷头盒与所述主机箱电连接;墨水罐,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内,其中所述墨水罐通过第一管体与所述喷头盒连通,以通过所述墨水罐为所述喷头盒提供墨水;第一气泵,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内,其中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且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主机箱电连接;其中,所述主机箱的底部设有用于在所述钢轨的顶部上行走的轨轮,且所述轨轮由绝缘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洗液罐,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内,其中所述清洗液罐通过第二管体与所述喷头盒连通,以通过所述清洗液罐为所述喷头盒提供清洗液。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气泵,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内,其中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且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主机箱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盒由多个微型阀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的底部间隔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有用于收容钢轨的夹槽的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主机箱的一端设有用于在所述钢轨的一侧面行走的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主机箱的一端设有用于在所述钢轨的另一侧面行走的第二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由绝缘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的顶部设有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内设有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钢轨全自动喷标机包括:主机箱;喷头盒,设置在主机箱的一侧的底部,用于朝钢轨喷墨,其中喷头盒与主机箱电连接;墨水罐,设置在主机箱内,其中墨水罐通过第一管体与喷头盒连通,以通过墨水罐为喷头盒提供墨水;第一气泵,设置在主机箱内,其中第一气泵与第一管体连通,且第一气泵与主机箱电连接;其中,主机箱的底部设有用于在钢轨的顶部上行走的轨轮,且轨轮由绝缘材料构成。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钢轨全自动喷标机能够自动喷墨以在钢轨上设置标识,可减少人工和材料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轨全自动喷标机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钢轨全自动喷标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钢轨全自动喷标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钢轨全自动喷标机包括主机箱20、喷头盒21、第一气泵23和墨水罐24。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箱20作为控制整钢轨全自动喷标机工作的控制器,具体的,该控制器可以采用高速数字处理器(dsp)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高集成度。当然,该控制器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单片机实现,如80c51系列的单片机。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箱20的底部设有用于在钢轨10的顶部上行走的轨轮204。也就是说,主机箱20可以通过轨轮204在钢轨10上行走,使得可以通过人工推动该钢轨全自动喷标机在钢轨10上行走,使得工作人员不再需要低头弯腰操作,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具体地,主机箱20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杆203,第一转杆203上转动设置有该轨轮204。优选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长度相等。

优选地,轨轮204由绝缘材料构成,能够绝缘,不影响钢轨10的正常通电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箱10的底部间隔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支撑杆205和与第一支撑杆205形成有用于收容钢轨10的夹槽的第二支撑杆206,其中轨轮2204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之间。应理解,钢轨10是收容在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之间的,即在主机箱20通过轨轮204在钢轨10上行走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挡住钢轨10,使得轨轮204不从钢轨10上滑落下来。

优选地,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的长度相等,且第一支撑杆205的长度比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长度长。

应理解,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是对此设置的,即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是一对的。优选地,主机箱20的底部设置有多对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使得主机箱20能够稳定在钢轨10上行走。当然,轨轮204的数量也是有多个的,即轨轮204的数量与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的对数相同,即有多少对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就有多少个轨轮204。优选地,主机箱20的底部设有2对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而主机箱20的底部设有2个轨轮204。

优选地,第一支撑杆205和第二支撑杆206由绝缘材料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05远离主机箱20的一端设有用于在钢轨10的一侧面行走的第一滑轮2051,第二支撑杆206远离主机箱20的一端设有用于在钢轨10的另一侧面行走的第二滑轮2061。

优选地,第一滑轮2051和第二滑轮2061由绝缘材料构成。

喷头盒21设置在主机箱20的一侧的底部,用于朝钢轨喷墨,其中喷头盒21与主机箱20电连接,以通过主机箱20控制喷头盒21喷出墨水。

墨水罐24设置在主机箱20内,其中墨水罐24通过第一管体22与喷头盒21连通,以通过墨水罐24为喷头盒21提供墨水。

第一气泵23设置在主机箱20内,其中第一气泵23与第一管体22连通,以通过第一气泵23将第一管体22所输出的墨水具有压力。

优选地,第一气泵23与主机箱20电连接,以通过主机箱20控制第一气泵23的工作。

优选地,喷头盒21由多个微型阀门组成。具体地,每一个微型阀门与主机箱20电连接,以通过主机箱20控制微型阀门的打开或闭合,且每一个微型阀门与第一管体22连通,以通过第一管体22为微型阀门输送墨水。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钢轨全自动喷标机还包括清洗液罐和第二气泵。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液罐设置在主机箱20内,且清洗液罐通过第二管体与喷头盒21连通,以通过清洗液罐为喷头盒21提供清洗液,使得在工作完后可以对喷头盒21进行清洗,可以加长喷头盒21的寿命,也使得喷头盒21可以在最恶劣环境长期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气泵设置在主机箱20内,其中第二气泵与第二管体连通,以通过第二气泵将第二管体所输出的清洗也具有压力。

优选地,第二气泵与主机箱20电连接,以通过主机箱20控制第二气泵的工作。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气泵23和第二气泵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泵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其原理。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箱20的顶部设有显示屏201。优选地,显示屏201可以采用型号为stn320*240的工业级室外高亮度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箱2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按键202。优选地,多个按键202可由56个按键组成,包括数字键、字母键和功能键,使得操作非常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箱20内设有锂电池,可通过锂电池为该钢轨全自动喷标机供电。优选地,锂电池采用大容量可充电锂电池,可长时间在外工作,而充放电次数达到1000次以上,使得该钢轨全自动喷标机的寿命长。

具体工作原来:

要在钢轨10上喷印时,要喷印的字符或图形可以通过人为在显示屏201输入或通过外部获取,而要喷印的字符或图形通过主机箱20的处理,输出一连串的电信号给微型阀门,阀门迅速启闭,墨水依靠第一气泵23的作用以恒定气压成墨点喷出,墨点被喷印在钢轨10的侧面以形成字符或图形,使得可以自动化设置,一人即可轻松完成整个喷码工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钢轨全自动喷标机包括:主机箱;喷头盒,设置在主机箱的一侧的底部,用于朝钢轨喷墨,其中喷头盒与主机箱电连接;墨水罐,设置在主机箱内,其中墨水罐通过第一管体与喷头盒连通,以通过墨水罐为喷头盒提供墨水;第一气泵,设置在主机箱内,其中第一气泵与第一管体连通,且第一气泵与主机箱电连接;其中,主机箱的底部设有用于在钢轨的顶部上行走的轨轮,且轨轮由绝缘材料构成。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钢轨全自动喷标机能够自动喷墨以在钢轨上设置标识,可减少人工和材料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