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1450发布日期:2023-02-28 22:5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一种喷墨图像形成装置(以下称为图像形成装置),该喷墨图像形成装置自设置于喷墨头的多个喷嘴对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介质排出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记录)图像。
3.在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墨供给机构,该墨供给机构使墨在供给墨的供给罐、喷墨头和回收墨的回收罐之间循环,并且对喷墨头供给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4.在上述墨供给机构中,对喷墨头供给墨的供给罐配置在该喷墨头的上方。供给罐与喷墨头经由墨供给通路连接。
5.负压(弯液面用负压)施加于供给罐,利用该负压在喷墨头的排出口形成适当的弯液面压力。通过适当地控制弯液面压力,能在喷墨头的排出口形成适当的形状的弯液面。
6.另外,在上述墨供给机构中,自喷墨头回收墨的回收罐配置于该喷墨头的上方且比供给罐低的位置。与供给罐相同的大小的负压也施加于该回收罐,利用供给罐与回收罐的高低差(水头差)经由墨回收通路向回收罐引导被供给到喷墨头的墨。利用供给罐与回收罐之间的高低差调整向喷墨头流动的墨的流量。
7.在此,说明对供给罐以及回收罐施加相同的大小的负压的结构。供给罐以及回收罐与构成为能收容规定容量的气体的减压罐(缓冲罐)连通。真空泵经由真空通路与减压罐连接。于是,通过真空泵的驱动控制使减压罐内的压力减压到规定压力,从而也使与减压罐连通的供给罐以及回收罐内的气压减压到规定压力(施加负压)。
8.另外,回收罐和供给罐经由设置有泵的循环通路而相互连接。当配置在供给罐内的物位传感器检测到供给罐内的墨水平低于规定水平时,驱动该泵,使被回收罐回收的墨经由循环通路返回到供给罐。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62号公报
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584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3.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4.但是,在上述墨供给机构中,当增加向喷墨头流动的墨的流量时,虽然能够通过增大供给罐与回收罐之间的高低差来进行应对,但为了增大该高低差,需要使供给罐的高度位置与回收罐的高度位置大幅地分开,这有导致装置尺寸的增大的问题。
15.针对该问题,考虑如下的结构:消除供给罐与回收罐之间的高低差,对供给罐以及回收罐施加各不相同的大小的负压,利用供给罐与回收罐之间的压力差(气压差)向回收罐
引导被供给到喷墨头的墨。但是,在对应多个喷墨头的各个喷墨头地设置多个供给罐以及回收罐的情况下,需要以多个喷墨头乃至多个供给罐以及回收罐的数量来准备负压产生源(减压罐以及真空泵),这有导致装置成本的增大的另外的问题。
1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不导致装置成本增大的前提下任意地调整向多个喷墨头流动的墨的流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1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8.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喷墨头、墨存积部、压力产生部和第1流体阻力部,
19.所述墨存积部存积在与所述喷墨头之间进行流通的墨,
20.所述压力产生部与所述墨存积部连通,产生第1压力以使所述墨存积部的内部压力成为所述第1压力,
21.所述第1流体阻力部对在所述墨存积部与所述压力产生部的连通路流动的流体施加阻力,以使所述墨存积部的内部压力成为与所述第1压力不同的第2压力。
22.发明效果
23.采用本发明,能在不导致装置成本增大的前提下任意地调整向多个喷墨头流动的墨的流量。
附图说明
24.图1是表示喷墨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25.图2是表示喷墨头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26.图3是表示喷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27.图4是表示向喷墨头供给墨的墨供给机构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图1是表示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供纸部10、图像形成部20、排纸部30和控制部40(参照图3)。
29.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发挥功能)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向图像形成部20输送被收纳于供纸部10的记录介质p,利用图像形成部20在记录介质p形成图像,将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输送到排纸部30。作为记录介质p,除了普通纸、涂布纸这样的纸以外,还能使用织物或片状的树脂等能使着落于表面的墨定影的各种各样的介质。
30.供纸部10具有供纸托盘11和介质供给部12,上述供纸托盘11收纳记录介质p,上述介质供给部12自供纸托盘11向图像形成部20输送并供给记录介质p。介质供给部12具备内侧由两根辊支承的环状的带,在将记录介质p载置于该带上的状态下使辊旋转,从而自供纸托盘11向图像形成部20输送记录介质p。
31.图像形成部20具有输送部21、交接单元22、加热部23、喷墨头单元24、定影部25和收纸部28等。
32.输送部21保持被载置在圆筒状的输送滚筒211的输送面211a(载置面)之上的记录介质p,使输送滚筒211以沿x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圆筒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进行周向移动,从而进行沿输送方向(y方向)输送该输送滚筒211上的记录介质
p的输送动作。
33.输送滚筒211具备用于在该输送面211a上保持记录介质p的未图示的爪部以及进气部。利用爪部按压记录介质p的端部,并且利用进气部将记录介质p向输送面211a吸过来,从而将记录介质p保持于输送面211a。输送部21与用于使输送滚筒211旋转的输送滚筒马达(未图示)连接。输送滚筒211以与输送滚筒马达的旋转量成比例的角度进行旋转。
34.交接单元22将利用供纸部10的介质供给部12输送的记录介质p提交给输送部21。交接单元22设置于供纸部10的介质供给部12与输送部21之间的位置,利用摇臂部221保持并拿起自介质供给部12输送的记录介质p的一端,经由交接滚筒222提交给输送部21。
35.加热部23设置于交接滚筒222的配置位置与喷墨头单元24的配置位置之间,将利用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p加热为使该记录介质p成为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加热部23例如具有红外加热器等,基于自控制部40(参照图3)供给的控制信号对红外加热器进行通电而使该红外加热器发热。
36.喷墨头单元24在与保持有记录介质p的输送滚筒211的旋转对应的适当的时机,自设置于与输送滚筒211的输送面211a相对的墨排出面的喷嘴开口部对记录介质p排出墨而形成图像。喷墨头单元24配置为墨排出面与输送面211a分隔规定的距离。
37.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与白色(w)、黄色(y)、洋红(m)、青色(c)、黑色(k)这4种颜色的墨分别对应的4个喷墨头单元24以自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按照w、y、m、c、k的颜色的顺序以规定的间隔并列的方式排列。
38.图2是表示喷墨头单元24的结构的示意图。在此,表示喷墨头单元24中的与输送滚筒211的输送面211a相对的面。
39.喷墨头单元24具备安装于安装构件244的4个喷墨头242。在各个喷墨头242设置有多个图像形成元件(记录元件),该多个图像形成元件分别具有喷嘴243、存积墨的压力室和设置于压力室的壁面的压电元件。当使压电元件进行变形动作的驱动信号输入该图像形成元件时,利用压电元件的变形使压力室变形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变化,自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排出墨。
40.在喷墨头242中,形成有由喷嘴243构成的两个喷嘴列,该喷嘴243沿与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x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这两个喷嘴列设置为使喷嘴243的配置位置沿x方向以各喷嘴列中的喷嘴243的配置间隔的二分之一的量相互错开。
41.4个喷墨头242以喷嘴列在x方向上的配置范围没有缝隙地相连的方式配置为交错格子状。喷墨头单元24中包含的喷嘴243在x方向上的配置范围,覆盖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p的要形成图像的区域的x方向的宽度,在形成图像时,相对于输送滚筒211的旋转轴固定地使用喷墨头单元24的位置。即,喷墨头单元24具有能在相对于记录介质p沿x方向上的能进行图像形成的宽度范围排出墨的线性喷墨头,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是单路径形式的喷墨图像形成装置。
42.另外,喷墨头242所具有的喷嘴列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两个,而是1个或3个以上。另外,喷墨头单元24所具有的喷墨头242的数量也可以不是4个,而是3个以下或5个以上。
43.作为自图像形成元件的喷嘴243排出的墨,使用含有颜料的墨且含有例如二氧化钛等作为颜料的白墨。另外,作为自图像形成元件的喷嘴243排出的墨,使用凝胶墨,该凝胶
墨含有胶凝剂,具有根据温度而相变成凝胶状或溶胶状并且通过照射紫外线等能量线而固化的性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自图像形成元件的喷嘴243排出的墨,使用凝胶墨。
44.喷墨头单元24具备将存积在喷墨头单元24内的墨加热的墨加热部(未图示)。墨加热部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动作,将墨加热为成为溶胶状的温度。
45.喷墨头242排出被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墨。在向记录介质p排出该溶胶状的墨时,墨滴在着落于记录介质p后自然冷却,从而墨快速地成为凝胶状而在记录介质p上凝固。
46.定影部25具有在输送部21的x方向的宽度范围配置的发光部,自该发光部对载置于输送部21的记录介质p照射紫外线等能量线,使排出在记录介质p上的墨(凝胶墨)固化而定影。定影部25的发光部沿输送方向在从喷墨头单元24的配置位置到收纸部28的交接滚筒281的配置位置之间与输送面211a相对地配置。
47.收纸部28具有交接滚筒281和带环282,上述交接滚筒281为圆筒状,自输送部21向带环282交接记录介质p,上述带环282具有内侧由两根辊支承的环状的带,利用带环282输送由交接滚筒281自输送部21交接到带环282上的记录介质p并向排纸部30送出该记录介质p。
48.排纸部30具有供利用收纸部28自图像形成部20送出的记录介质p载置的板状的排纸托盘31。
49.图3是表示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加热部23、喷墨头驱动部241以及喷墨头242、定影部25、控制部40、输送驱动部51、操作显示部52和输入输出接口53等。
50.喷墨头驱动部241在适当的时机依据图像数据对喷墨头242的图像形成元件供给使压电元件进行变形动作的驱动信号,从而自喷墨头242的喷嘴243排出与图像数据的像素值对应的量的墨。
51.控制部40具有cpu41(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am42(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43(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存储部44。
52.cpu41将存储于rom43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设定数据读出而存储于ram42,执行该程序而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另外,cpu41统一控制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动作。
53.ram42向cpu41提供作业用的存储器空间,临时存储数据。ram42也可以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器。
54.rom43存入有由cpu41执行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设定数据等。另外,也可以代替rom43地使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等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55.在存储部44存储有自外部装置2经由输入输出接口53输入的印刷任务(图像形成命令)以及该印刷任务所涉及的图像数据等。其中,在印刷任务中除了包含对要形成的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进行指定的信息以外,还包含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p的类别所涉及的信息(例如记录介质p的大小以及厚度)。作为存储部44,例如使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另外也可以并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56.输送驱动部51基于自控制部40供给的控制信号,向输送滚筒211的输送滚筒马达供给驱动信号,使输送滚筒211以规定的速度及时机进行旋转。
57.另外,输送驱动部51基于自控制部40供给的控制信号,向用于使介质供给部12、交接单元22以及收纸部28进行动作的马达供给驱动信号,进行记录介质p向输送部21的供给以及自输送部21的排出。
58.操作显示部52具备: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这样的显示装置;操作键、与显示装置的画面重叠配置的触摸面板这样的输入装置。操作显示部52在显示装置显示各种信息,还将用户对输入装置的输入操作转换成操作信号而向控制部40输出。
59.输入输出接口53是外部装置2与控制部40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媒介。例如利用各种串行接口和各种并行接口的任一者或这些接口的组合来构成输入输出接口53。
60.外部装置2例如是个人计算机,经由输入输出接口53向控制部40供给打印任务以及图像数据等。
61.接着,参照图4说明在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中向喷墨头242供给墨的墨供给机构60的结构。墨供给机构60使墨在喷墨头、供给墨的供给罐、回收墨的回收罐之间循环,并且对喷墨头供给墨。
62.如图4所示,墨供给机构60具备减压罐61、真空泵62、开闭阀64、压力检测部65、第1供给罐80、开闭阀83、第1回收罐90、开闭阀93、第2供给罐100、开闭阀103以及第2回收罐110等。
63.另外,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90、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作为对在与喷墨头之间进行流通的墨进行存积的本发明的“墨存积部”而发挥功能。另外,开闭阀83、93、103作为本发明的“开闭部”发挥功能。
64.第1供给罐80存积经由墨供给通路75向喷墨头242a(作为本发明的“第1喷墨头”发挥功能)供给的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供给罐80配置于喷墨头242a的上方。
65.虽然未图示,但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90以及喷墨头242a与黄色(y)、洋红(m)、青色(c)和黑色(k)这4种颜色的墨分别对应地设置。并且,喷墨头242a排出自第1供给罐80供给的黄色(y)、洋红(m)、青色(c)或黑色(k)的墨。
66.例如-2.5kpa的负压(弯液面用负压)施加于第1供给罐80,利用该负压在喷墨头242a的排出口形成有适当的弯液面压力。通过适当地控制弯液面压力,能在喷墨头242a的排出口形成适当的形状的弯液面。
67.能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路82(大气开放管)与第1供给罐80连接。开闭阀83(例如电磁阀)接受控制部40的控制而开闭大气连通路82,通过对经由大气连通路82被吸入到第1供给罐8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朝向大气压调整第1供给罐80内的压力(使第1供给罐80内的压力上升)。
68.第1回收罐90存积自喷墨头242a经由墨回收通路76回收的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回收罐90,使用具有约40升的容量的金属制的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回收罐90配置于喷墨头242a的上方且比第1供给罐80低的位置。
69.与第1供给罐80相同的大小(例如-2.5kpa)的负压施加于第1回收罐90,利用第1供给罐80与第1回收罐90的高低差(图4中的h所示的水头差),经由墨回收通路76向第1回收罐90引导自第1供给罐80供给到喷墨头242a的墨。利用第1供给罐80与第1回收罐90之间的高低差,调整向喷墨头242a流动的墨的流量。
70.能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路92(大气开放管)与第1回收罐90连接。开闭阀93(例如电磁阀)接受控制部40的控制而开闭大气连通路92,对经由大气连通路92被吸入到第1回收罐9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从而朝向大气压调整第1回收罐90内的压力(使第1回收罐90内的压力上升)。
71.另外,第1供给罐80和第1回收罐90经由设置有泵的循环通路(未图示)而相互连接。当配置在第1供给罐80内的物位传感器检测到第1供给罐80内的墨水平低于规定水平时,驱动该泵,使被回收到第1回收罐90内的墨经由循环通路返回到第1供给罐80。
72.第2供给罐100对经由墨供给通路77向喷墨头242b(作为本发明的“第2喷墨头”发挥功能)供给的墨进行存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供给罐100配置于喷墨头242b的上方。喷墨头242b排出自第2供给罐100供给的白色(w)的墨。
73.例如-2.5kpa的负压(弯液面用负压)施加于第2供给罐100,利用该负压在喷墨头242b的排出口形成有适当的弯液面压力。通过适当地控制弯液面压力,能在喷墨头242b的排出口形成适当的形状的弯液面。
74.能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路102(大气开放管)与第2供给罐100连接。开闭阀103(例如电磁阀)接受控制部40的控制而开闭大气连通路102,对经由大气连通路102被吸入到第2供给罐10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从而朝向大气压调整第2供给罐100内的压力(使第2供给罐100内的压力上升)。
75.第2回收罐110存积自喷墨头242b经由墨回收通路78回收的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2回收罐110,使用具有约40升的容量的金属制的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回收罐110配置于喷墨头242b的上方且与第2供给罐100相同的高度的位置。
76.与第2供给罐100不同的大小(例如-14.5kpa)的负压施加于第2回收罐110,利用施加于各个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的负压的差,经由墨回收通路78向第2回收罐110引导自第2供给罐100供给到喷墨头242b的墨。利用施加于各个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的负压的差,调整向喷墨头242b流动的墨的流量。
77.另外,第2供给罐100和第2回收罐110经由设置有泵的循环通路(未图示)而相互连接。当配置在第2供给罐100内的物位传感器检测到第2供给罐100内的墨水平低于规定水平时,驱动该泵,使被回收到第2回收罐110内的墨经由循环通路向第2供给罐100返回。
78.接着,说明对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90、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施加负压的具体的结构。
79.第1供给罐80经由连通路70、71与减压罐61(缓冲罐)连通。另外,第1回收罐90经由连通路70、72与减压罐61连通。另外,第2供给罐100经由连通路70、73与减压罐61连通。另外,第2回收罐110经由连通路70、74与减压罐61连通。
80.减压罐61构成为能够收容规定容量的气体。真空泵62经由真空通路63与减压罐61连接。真空泵62接受控制部40的控制,经由真空通路63吸引减压罐61内的空气而使减压罐61内的压力(气压)减压。压力检测部65检测减压罐61内的压力并向控制部40输出。开闭阀64(例如电磁阀)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依据压力检测部65的检测结果开闭真空通路63而调整被吸入真空泵62的空气量,以使减压罐61内的压力成为规定压力(例如-14.5kpa)。
81.控制部40控制真空泵62以及开闭阀64,进行使减压罐61内的压力减压为规定压力(对应于本发明的“第1压力”),从而也同样使与减压罐61连通的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
90、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内的压力减压为该规定压力(施加负压)的控制。另外,控制部40、减压罐61、真空泵62、开闭阀64以及压力检测部65作为产生第1压力以使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90、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的内部压力成为第1压力的本发明的“压力产生部”而发挥功能。
82.另外,在以往的墨供给机构中,在增加在喷墨头流动的墨的流量的情况下,虽然能够通过增大供给罐与回收罐之间的高低差(水头差)来进行应对,但为了增大该高低差,需要使供给罐的高度位置与回收罐的高度位置大幅地分开,这有导致装置尺寸的增大的问题。
83.针对该问题,考虑如下的结构:消除供给罐与回收罐之间的高低差,对供给罐以及回收罐施加各不相同的大小的负压,利用供给罐与回收罐之间的压力差(气压差)向回收罐引导被供给到喷墨头的墨。但是,在对应多个喷墨头的各个喷墨头地设置多个供给罐以及回收罐的情况下,需要以多个喷墨头乃至多个供给罐以及回收罐的数量来准备负压产生源(减压罐以及真空泵),这有导致装置成本的增大的另外的问题。
84.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墨供给机构60中采用了能在不导致装置成本增大的前提下任意地调整向多个喷墨头流动的墨的流量的结构。
85.即,在连通路71中设置有第1流体阻力部81,该第1流体阻力部81对在连通路71中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施加阻力,也就是产生压力损失,以使第1供给罐80的内部压力成为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例如-14.5kpa)不同的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2压力”)。更具体而言,在第1供给罐80开放于大气的情况下,第1流体阻力部81对在连通路71中流动的流体施加阻力,以使减压罐61内的压力与第1供给罐80的内部压力的差成为规定压力(例如1kpa)以上。
8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流体阻力部81是针对起因于真空泵62以及开闭阀64的控制的减压罐61内的压力变动,抑制第1供给罐80内的压力变动的要素,例如由节流孔(orifice)构成。例如通过调整节流孔的节流直径,能够任意地调整第1流体阻力部81的流体阻力值。也就是说,假如在没有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81的情况下,在减压罐61内的压力开始变动后,随着时间的经过,在第1供给罐80内会发生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变动同样的压力变动,但通过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81,能将第1供给罐8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
87.另外,在只利用第1流体阻力部81难以将第1供给罐8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的情况(例如减压罐61内的压力乃至施加于第1供给罐80内的负压的值非常大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控制开闭阀83而对经由大气连通路82被吸入到第1供给罐8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第1供给罐80内的压力。
88.另外,在连通路72中设置有第1流体阻力部91,该第1流体阻力部91对在连通路72中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施加阻力,也就是产生压力损失,以使第1回收罐90的内部压力成为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例如-14.5kpa)不同的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2压力”)。更具体而言,在第1回收罐90开放于大气的情况下,第1流体阻力部91对在连通路72中流动的流体施加阻力,以使减压罐61内的压力与第1回收罐90的内部压力的差成为规定压力(例如1kpa)以上。
8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流体阻力部91是针对起因于真空泵62以及开闭阀64的控制
的减压罐61内的压力变动,抑制第1回收罐90内的压力变动的要素,例如由节流孔构成。例如通过调整节流孔的节流直径,能够任意地调整第1流体阻力部91的流体阻力值。也就是说,假如在没有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91的情况下,在减压罐61内的压力开始变动后,随着时间的经过,在第1回收罐90内会发生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变动同样的压力变动,但通过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91,能将第1回收罐9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
90.另外,在只利用第1流体阻力部91难以将第1回收罐9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的情况(例如减压罐61内的压力乃至施加于第1回收罐90内的负压的值非常大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控制开闭阀93而对经由大气连通路92被吸入第1回收罐9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第1回收罐90内的压力。
91.另外,在连通路73中设置有第1流体阻力部101,该第1流体阻力部101对在连通路73中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施加阻力,以使第2供给罐100的内部压力成为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例如-14.5kpa)不同的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2压力”)。更具体而言,在第2供给罐100开放于大气的情况下,第1流体阻力部101对在连通路73中流动的流体施加阻力,以使减压罐61内的压力与第2供给罐100的内部压力的差成为规定压力(例如1kpa)以上。
9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流体阻力部101是针对起因于真空泵62以及开闭阀64的控制的减压罐61内的压力变动,抑制第2供给罐100内的压力变动的要素,例如由节流孔构成。例如通过调整孔节流的节流直径,能够任意地调整第1流体阻力部101的流体阻力值。也就是说,假如在没有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101的情况下,在减压罐61内的压力开始变动后,随着时间的经过,在第2供给罐100内会发生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变动同样的压力变动,但通过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101,能将第2供给罐10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
93.另外,在只利用第1流体阻力部101难以将第2供给罐10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的情况(例如减压罐61内的压力乃至施加于第2供给罐100内的负压的值非常大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控制开闭阀103而对经由大气连通路102被吸入第2供给罐10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第2供给罐100内的压力。
94.另外,在连通路74中没有设置对在连通路74中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施加阻力也就是产生压力损失的第1流体阻力部,在减压罐61内的压力开始变动后,第2回收罐110的内部压力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成为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例如-14.5kpa)相同的压力。
95.另外,在大气连通路82中设置有第2流体阻力部84,该第2流体阻力部84对在大气连通路82中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施加阻力,也就是产生压力损失,以使第1供给罐80的内部压力成为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例如-14.5kpa)不同的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
96.由此,在通过开闭阀83的开闭对经由大气连通路82被吸入第1供给罐8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对起因于该调整的第1供给罐80内的压力变动进行抑制,易于调整第1供给罐80内的压力。假如没有设置开闭阀83,在只利用第1流体阻力部81难以将第1供给罐8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的情况(例如减压罐61内的压力乃至施加于第1供给罐80内的负压的值非常大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2流体阻力部84,能对经由大气连通路82被吸入第1供给罐8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将第1供给罐80内的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
97.另外,在大气连通路92中设置有第2流体阻力部94,该第2流体阻力部94对在大气
连通路92中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施加阻力,也就是产生压力损失,以使第1回收罐90的内部压力成为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例如-14.5kpa)不同的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
98.由此,在通过开闭阀93的开闭对经由大气连通路92被吸入第1回收罐9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对起因于该调整的第1回收罐90内的压力变动进行抑制,易于调整第1回收罐90内的压力。假如没有设置开闭阀93,在只利用第1流体阻力部91难以将第1回收罐9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的情况(例如减压罐61内的压力乃至施加于第1回收罐90内的负压的值非常大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2流体阻力部94,能对经由大气连通路92被吸入第1回收罐9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将第1回收罐90内的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
99.另外,在大气连通路102中设置有第2流体阻力部84,该第2流体阻力部84对在大气连通路102中流动的流体(例如空气)施加阻力,也就是产生压力损失,以使第2供给罐100的内部压力成为与减压罐61内的压力(例如-14.5kpa)不同的期望的压力(例如-2.5kpa)
100.由此,在通过开闭阀103的开闭对经由大气连通路102被吸入第2供给罐10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对起因于该调整的第2供给罐100内的压力变动进行抑制,易于调整第2供给罐100内的压力。假如没有设置开闭阀103,在只利用第1流体阻力部101难以将第2供给罐100的内部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的情况(例如减压罐61内的压力乃至施加于第2供给罐100内的负压的值非常大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2流体阻力部104,能对经由大气连通路102被吸入第2供给罐100内的大气中的空气量进行调整,将第2供给罐100内的压力调整为期望的压力。
101.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喷墨头242a、242b、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90、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墨存积部)、压力产生部(控制部40、减压罐61、真空泵62、开闭阀64以及压力检测部65)和第1流体阻力部81、91、101,上述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90、第2供给罐100以及第2回收罐110存积在与喷墨头242a、242b之间进行供给或回收(流通)的墨,上述压力产生部与墨存积部连通,产生第1压力以使墨存积部的内部压力成为第1压力,上述第1流体阻力部81、91、101对在墨存积部与压力产生部的连通路中流动的流体施加阻力,以使墨存积部的内部压力成为与第1压力不同的第2压力。
102.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81、91、101并调整其流体阻力值,能将第1供给罐80、第1回收罐90以及第2供给罐100各自的内部压力任意地调整为与自1个负压产生源产生的压力(减压罐61内的压力)不同的期望的压力。因此,在对应多个喷墨头(喷墨头242a、242b)的各个喷墨头地设置多个供给罐(第1供给罐80和第2供给罐100)以及回收罐(第1回收罐90和第2回收罐110)的情况下,不必以多个喷墨头乃至多个供给罐以及回收罐的数量来准备负压产生源(减压罐以及真空泵)。由此,能在不导致装置成本增大的前提下任意地调整向多个喷墨头的各个喷墨头流动的墨的流量。
10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墨供给机构60是如下结构的例子:在第1供给罐80与第1回收罐90之间的内部压力差(0kpa=-2.5-(-2.5))和第2供给罐100与第2回收罐110之间的内部压力差(12kpa=-2.5-(-14.5))不同、也就是供给罐以及回收罐间的多种压力差条件下驱动多个喷墨头242a、242b。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墨供给机构60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第1供给罐80与第1回收罐90之间的内部压力差和第2供给罐100与第2回收
罐110之间的内部压力差相同,也就是供给罐以及回收罐间的1种压力差条件下驱动多个喷墨头242a、242b。
10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墨供给机构60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的例子,该墨供给机构60使墨在喷墨头、供给墨的供给罐、回收墨的回收罐之间循环并且对喷墨头供给墨,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对如下的墨供给机构设置第1流体阻力部而将供给罐的内部压力任意地调整为与1个负压产生源不同的期望的压力,该墨供给机构不使墨在喷墨头、供给罐、回收罐之间循环地自供给罐对喷墨头供给墨。
10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单路径形式的喷墨图像形成装置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一边使喷墨头单元扫描一边进行图像的记录的喷墨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喷墨头单元设置有单一的喷嘴的喷墨图像形成装置。
10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都只是表示在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例,不可由此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即,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或其主要的特征的前提下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实施本发明。
107.附图标记说明
108.1、喷墨图像形成装置;2、外部装置;10、供纸部;11、供纸托盘;12、介质供给部;20、图像形成部;21、输送部;211、输送滚筒;211a、输送面;22、交接单元;23、加热部;24、喷墨头单元;241、喷墨头驱动部;242、242a、242b、喷墨头;243、喷嘴;244、安装构件;25、定影部;28、收纸部;30、排纸部;31、排纸托盘;40、控制部;41、cpu;42、ram;43、rom;44、存储部;51、输送驱动部;52、操作显示部;53、输入输出接口;60、墨供给机构;61、减压罐;62、真空泵;63、真空通路;64、83、93、103、开闭阀;65、压力检测部;70、71、72、73、74、连通路;75、77、墨供给通路;76、78、墨回收通路;80、第1供给罐;81、91、101、第1流体阻力部;82、92、102、大气连通路;84、94、104、第2流体阻力部;90、第1回收罐;100、第2供给罐;110、第2回收罐;l、墨;p、记录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