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1181发布日期:2021-06-15 21:5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597158.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8年6月12日、申请号是“201810597158.x”,发明创造名称是“印刷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print)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便携式打印机,但这样的打印机一般被形成为箱形,且比较大,只能放在提包等中进行携带。此外,打印机还需要记录纸、用来安放记录纸的托架(holder)等,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也需要一起被携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47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560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例如智能手机等的信息终端日益普及,所以存在想要通过这样的信息终端与其他信息终端一样地对记录纸进行打印的需求。由于这样的信息终端的特征在于小型且具有便携性,所以与这样的信息终端连接的打印机较佳也为小型,且便携性较优。

因此,需要一种小型且容易携带并可与信息终端连接的印刷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观点,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打印机,用于在记录纸上进行打印;底板,用于支撑所述打印机;外套,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一个表面上,用于保持信息终端;及容纸盒,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另一个表面上,用于容纳记录纸。

[发明效果]

根据公开的印刷装置,能够提供一种小型且容易携带并可与信息终端连接的印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斜视图(1)

[图2]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斜视图(2)

[图3]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仰视图

[图4]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侧视图

[图5]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分解斜视图(1)

[图6]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分解斜视图(2)

[图7]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斜视图

[图8]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剖面图

[图9]本实施方式的底板的斜视图(1)

[图10]本实施方式的底板的斜视图(2)

[图11]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斜视图

[图12]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侧视图

[图13]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分解斜视图

[图14]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容纸盒上盖的斜视图

[图15]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剖面图

[图16]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说明图

[图17]在底板上安装了外套和容纸盒的状态的斜视图(1)

[图18]在底板上安装了外套和容纸盒的状态的斜视图(2)

[图19]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的说明图

[图20]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将规格切纸摞起来使用时的说明图(1)

[图21]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将规格切纸摞起来使用时的说明图(2)

[图22]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将规格切纸摞起来使用时的说明图(3)

[图23]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斜视图

[图24]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容纸盒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0信息终端

110外套(jacket)

200打印机

212按压辊(platenroller)

213供纸辊

251、261供纸口

252、262排纸口

260外盖

300容纸盒

310上盖

313、323、324记录纸导引部

314开口

315锁止沟

320下盖

324a、325锁止爪

330第1搬送辊

340第2搬送辊

350板弹簧

400底板

411、412夹具(clip)

420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相同部件等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并对其说明进行了省略。本申请中,x1-x2方向、y1-y2方向、及z1-z2方向为相互正交的方向。此外,将包含x1-x2方向和y1-y2方向的平面记xy面,将包含y1-y2方向和z1-z2方向的平面记为yz面,将包含z1-z2方向和x1-x2方向的平面记为zx面。

(印刷装置)

参照图1~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斜视图。图2是打开了外套110的上盖111的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其仰视图,图4是其侧视图。图5是从上表面观察印刷装置时的分解斜视图,图6是从底面对其进行观察时的分解斜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是将例如从智能手机等的信息终端100接收的信息打印在记录纸上的打印机。这里,信息终端100可为便携式信息终端,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印刷装置具有信息终端套(本文中简称为「外套」)110、笔式打印机200、用于容纳记录纸的容纸盒300、及底板400。此外,还可通过例如智能手机等的信息终端100从其他装置等接收信息,并使用打印机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打印。

(外套)

外套110由合成皮革等形成。信息终端100为x1-x2方向的长度比y1-y2方向的长度长的大致长方形,并具有稍厚的平板状形状,外套110具有形状与其对应的上盖111和下盖112。上盖111和下盖112通过在y1侧端部沿x1-x2方向形成的弯曲部113相互连接。

在信息终端100上安装了外套110的状态下,信息终端100被夹在外套110的上盖111和下盖112之间。具体而言,通过在下盖112的内侧面112a之上设置信息终端100的背面100b,并在弯曲部113处折叠上盖111,可使信息终端100的表面100a被上盖111所覆盖。据此,信息终端100的表面100a可被上盖111所覆盖,同时背面100b可被下盖112所覆盖。

外套110中,在上盖111的与弯曲部113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设置了内置磁铁的磁铁部114。由于用于保持打印机200的夹具411、412的含有磁性材料的部分可被磁力吸引至磁铁部114,所以通过使用磁铁部114,可维持信息终端100被上盖111覆盖的状态。

(打印机)

接着,参照图7和图8对打印机200进行说明。图7是打印机200的斜视图,图8是打印机的一部分的剖面图。打印机200的外观被形成为圆柱状,是一种具有打印机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iot(internetofthings)装置。

打印机200具有热敏头等打印头211、按压辊212、供纸辊213、记录纸导引部214、加压弹簧、控制底板216、内盖250、及外盖260。打印头211被加压弹簧的弹力按压在按压辊212上。记录纸从设置了微粘性的供纸辊213的一侧沿记录纸导引部214进入打印机200,在打印头211和按压辊212之间被夹着的状态下,一边被按压辊212搬送,一边被打印并被进行排纸。控制底板216上安装了用于进行打印机200的控制的电子电路、电子部件等。

内盖250和外盖260为圆筒状,被形成为内盖250可进入外盖260的内侧。内盖250上设置了沿其母线(bus(总线))进行了开口的供纸口251和排纸口252,外盖260上设置了沿其总线进行了开口的供纸口261和排纸口262。外盖260在内盖250进入其内侧的状态下可相对于内盖250进行旋转。当打印机200进行印刷时,内盖250的供纸口251和外盖260的供纸口261的位置一致并进行了打开,内盖250的排纸口252和外盖260的排纸口262的位置一致并也进行了打开。记录纸可从这样地进行了打开的供纸口251和供纸口261进入打印机200,并可从排纸口252和排纸口262被排出。

打印机200中,在可进行打印的供纸口251、261呈开放了的状态下,可使容纳了记录纸的容纸盒300与供纸口261连接。当打印机200进行打印时,打印数据从信息终端100通过ble(bluetoothlowenergy)等无线通信被发送至打印机200。打印机200可从天线接收打印数据,并将其打印在记录纸上。

打印机200的框体内部设置了电源280,该电源280内置有作为充电池的锂离子电池。通过锂离子电池所供给的电力,可对打印机200进行驱动。

打印机200是直径约为18mm、长度约为165mm的小型打印机,可无压力(stress)地被进行携带。另外,打印机200上还设置了挂钩(hook)290,由此可与笔等同样地在插入衣服的胸襟口袋等里的状态下被进行携带。

(底板)

接着,参考图9和图10对底板400进行说明。图9是从上表面对底板400进行观察时的斜视图,图10是从底面对其进行观察时的斜视图。

底板400由树脂材料等形成,具有与xy面大致平行的板状,并与信息终端100和/或外套110的下盖112的形状相对应地被形成为x1-x2方向的宽度大于y1-y2方向的宽度的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在底板400的y2侧的沿x1-x2方向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打印机200的夹具411、412。夹具411、412被形成为去除了圆环的一部分的形状,以可使打印机200进入。在打印机200进入夹具411、412内并被其保持了的状态下,打印机200的长度方向为x1-x2方向,记录纸150沿y2方向被排出。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底板400的z1侧的表面400a上安装了外套110的下盖112,底板400的z2侧的表面400b上安装了容纸盒300。另外,z2侧的表面400b的x2侧的端部近傍(附近)还设置了用于取平衡的锤部420。

(容纸盒)

接着,参考图11至图15对容纸盒300进行说明。图11是从上表面观察容纸盒300时的斜视图,图12是其侧视图,图13是其分解斜视图,图14是从底面观察上盖时的斜视图,图15是其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记录纸可为标签(label)用纸等。

容纸盒300具有上盖310、下盖320、第1搬送辊330、及第2搬送辊340。容纸盒300被形成为y1-y2方向的长度大于x1-x2方向的长度的大致长方形。所以,上盖310和下盖320的y1-y2方向的长度也大于x1-x2方向的长度。

上盖310的周围设置有向z2侧延伸的侧壁311。侧壁311的内侧为向z1侧凹入的凹部312。此外,侧壁311的内侧设置了沿z2方向延伸的5个记录纸导引部313。具体而言,在x1侧的沿y1-y2方向的侧壁311的内侧,沿y1-y2方向设置了2个记录纸导引部313,在x2侧的沿y1-y2方向的侧壁311的内侧,沿y1-y2方向设置了2个记录纸导引部313。沿y1-y2方向设置在x1侧和x2侧的记录纸导引部313为相对设置。此外,在y1侧的沿x1-x2方向的侧壁311的内侧,还设置了1个记录纸导引部313。

每个记录纸导引部313的z2侧的前端都形成了向外侧扩展的倾斜部313a。如后所述,印刷装置向记录纸150进行打印,导致摞起来的记录纸150减少,由此印刷装置会沿向下的方向、即、z2方向下降,但通过设置倾斜部313a,可防止印刷装置沿x1-x2方向和/或y1-y2方向的移动和失衡所引起的摞起来的记录纸150的倒塌。即,藉由设置倾斜部313a,上盖310的侧壁311的内侧可为不陡(流畅)的逐渐展开的形状,这样记录纸150就可容易地进入上盖310的凹部312。具体而言,即使作为记录纸150的侧面的x1-x2方向和y1-y2方向不对齐,产生了凸凹,但当记录纸150被打印并向下方下降时,倾斜部313a也会使记录纸150进入上盖310的凹部312,据此可防止印刷装置沿x1-x2方向和/或y1-y2方向的移动和失衡所导致的摞起来的记录纸150的倒塌。

上盖310的y2侧设置了第1搬送辊330和第2搬送辊340,其长度方向为x1-x2方向。另外,在其附近形成了用于将记录纸供给至打印机200的开口314。此外,在侧壁311的y1侧的内侧,记录纸导引部313的两侧还设置了2个锁止沟315。

下盖320的周围设置有向z1侧延伸的侧壁321。侧壁321的内侧为向z2侧凹入的凹部322。此外,侧壁321的内侧设置了向z1侧延伸的2个记录纸导引部323。具体而言,在x1侧的沿y1-y2方向的侧壁321的内侧和x2侧的沿y1-y2方向的侧壁321的内侧,分别设置了记录纸导引部323。2个记录纸导引部323相对设置。另外,在y1侧的沿x1-x2方向的侧壁321的内侧,沿x1-x2方向设置了2个的记录纸导引部324,每个记录纸导引部324的z1侧的前端附近设置有锁止爪324a。此外,在y2侧的沿x1-x2方向的侧壁321的内侧,还设置了沿x1-x2方向的锁止爪325。

上盖310和下盖320在凹部312和凹部322相对的状态下被连接。在此状态下,设置在下盖320的记录纸导引部324的前端的锁止爪324a进入设置在上盖310的侧壁311的内侧的锁止沟315,并且下盖320的锁止爪325勾挂在上盖310的开口314的边缘,由此可维持上盖310和下盖320的连接状态。凹部312和凹部32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可设置记录纸150。

凹部322的底面322a上设置了板弹簧350。板弹簧350如图15所示具有如下功能,即,在上盖310和下盖320之间所收藏的记录纸150的张数(数量)变少时,可藉由弹力沿z1方向托起(抬起)记录纸150,并使记录纸150与第2搬送辊340接触。据此,即使容纸盒300内所容纳的记录纸150的数量变少了,也可流畅地进行记录纸150的供给。

本实施方式中,可在上盖310和下盖320连接了的状态下使用容纸盒300,但也可使上盖310和下盖320分离,并在上盖310和下盖320之间设置记录纸。如图16至图24所示,在使凹部312和凹部322相对的状态下,可在上盖310和下盖320之间设置摞起来的记录纸150。需要说明的是,图16是表示该状态的斜视图。

在上盖310和下盖320连接了的状态下,由于记录纸150设置在上盖310和下盖320之间的空间内,所以不能收藏较多的记录纸。然而,在使上盖310和下盖320分离了的状态下,可在上盖310和下盖320之间设置很多记录纸150,由此可与记录纸150较多的情况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记录纸150的大小例如为a8(52mm×74mm)。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纸使用了规格切纸(cutform(格式纸/单票))。其原因在于,在使用卷纸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与印刷装置的小型化相应的半径较小的卷纸,但如果使用半径较小的卷纸,则打印后会出现较大的卷曲(curl),难以处理,并且印刷装置越小,这种情形越明显。所以,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纸使用了即使是小型的也不会出现卷曲等的规格切纸。但是,当然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也可使用卷纸。

(外套和容纸盒的连接)

接着,参照图17和图18对相互连接状态下的外套110和容纸盒30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7是从底面观察时的相互连接了的外套110和容纸盒300的斜视图,图18是对其从上表面进行观察时的斜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就图17和图18所示的容纸盒300而言,示出了开口314被开口盖关闭了的状态,此状态是为了防止携带时垃圾等从开口314进入其内,。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底板400的z1侧的表面400a上安装了外套110的下盖112的外侧面112b,底板400的z2侧的表面400b上安装了上盖310的外侧的表面。

印刷装置也可为底板400、外套110、及容纸盒300各自分离的装置。另外,还可对底板400和外套110进行一体化,或对底板400和容纸盒300进行一体化。当然还可对底板400、外套110、及容纸盒300进行一体化。

此外,在底板400的表面400b的没有安装容纸盒300的x1侧也可设置用于驱动打印机200的图中未示的电池。此情况下,可从打印机200上取下电源280,并使其与底板400上安装的电池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通过使打印机200进入图17和图18所示的状态下的夹具411、412,可成为图1至图4所示的印刷装置。此时,打印机200的一部分进入容纸盒300的开口314,变为开口314与供纸口251和排纸口252连接了的状态。

(印刷动作)

接着,参照图19对印刷装置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图19示出了打印机200和容纸盒300连接了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19中,为了方便起见,仅示出了上盖310和下盖320连接了的状态,省略了外套110和底板400。

在打印机200进入了夹具411、412内,并且容纸盒300的开口314与打印机200的供纸口251和排纸口252连接了的状态下,打印机200的供纸辊213和容纸盒300的第1搬送辊330变为相互接触的状态。第1搬送辊330藉由供纸辊213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容纸盒300内设置了随着第1搬送辊330的旋转而使第2搬送辊340的第1齿轮371和第2齿轮372。第1搬送辊330与第1齿轮371连接,第1齿轮371与第2齿轮372连接,第2齿轮372与第2搬送辊34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9中,为了方便起见,省略了第1齿轮371和第2齿轮372的啮合齿。

当打印机200进行打印时,为了将记录纸搬送至打印头211,供纸辊213沿图示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供纸辊213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后,与供纸辊213接触的第1搬送辊330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该旋转经由第1齿轮371和第2齿轮372会被传递给第2搬送辊340。第1搬送辊330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后,第1齿轮371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第2齿轮372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第2搬送辊340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第2搬送辊340与最上面的记录纸的表面接触,藉由第2搬送辊340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记录纸会沿y2方向进行移动,并被搬向打印机200,然后经过开口314与供纸口251和排纸口252连接的区域,并被夹在供纸辊213和第1搬送辊330之间,由此可被搬送至打印头211。第1搬送辊330和第2搬送辊340具有单向(oneway)功能。

在印刷装置进行打印的情况下,通过打开外套110的上盖111,并对设置在信息终端100上的触屏(touchpanel)进行操作,可将打印指示输入信息终端100。通过藉由信息终端100的触屏操作对打印指示等进行输入,信息终端100的内存内所保存的打印信息和/或用于指示打印的信号可藉由ble等的通信而被发送至印刷装置,之后,根据该信息即可在记录纸上进行打印。

(印刷装置的使用方法)

接着,参照图20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容纸盒300的上盖310和下盖320分离,并使上盖310的凹部312和下盖320的凹部322相对的状态下,将摞起来的记录纸150设置在上盖310和下盖320之间。通过这样地设置记录纸150,可与容纸盒300的大小无关地设置很多记录纸150,例如可在容纸盒300内设置100~300张记录纸150,由此可与想要在很多记录纸150上进行打印的情况相对应。通过使容纸盒300的上盖310和下盖320分离,可在摞起来的记录纸150的侧面、即、沿x1-x2方向和/或y1-y2方向形成无侧壁的虚拟夹持器(vsh:virtualstackholder)。需要说明的是,z2方向为重力方向。当携带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时,可在容纸盒300的上盖310和下盖320连接了的状态下进行携带。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在将记录纸150摞起很高的状态下,为了不使印刷装置失衡地维持图20所示的状态,底板400的x2侧的端部附近设置了用于调节重心的作为重心调节部的锤部420。通过对锤部420的重量和/或设置位置进行调整,可使印刷装置的重心与记录纸150的纸面中心保持一致。藉由设置锤部420,即使在上盖310和下盖320之间设置了很多记录纸150,印刷装置也不会失衡,摞起来的记录纸150也不会倒塌。锤部420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在底板400上,即,使在安装了打印机200、外套110、及容纸盒300的上盖310并且外套110上保持了信息终端的状态下的重心和记录纸150的纸面中心保持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就锤部420而言,长度方向上,为了使作为信息终端的头(head)侧的x2方向侧变轻,需进行调整以抵消旋转力矩(moment),所以被设置在作为头侧的x2方向侧的底面。另外,由于信息终端在记录纸150的宽度方向上均等(负荷均匀),所以可进行基于外套110、打印机200、及容纸盒300的上盖310的重心设计。

这样,在记录纸150上设置了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印刷装置的自重会被施加在摞起来的记录纸150上。为此,最上面的记录纸150就会与容纸盒300的第2搬送辊340接触。

因此,如上所述,第2搬送辊340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后,最上面的记录纸150沿y2方向被搬送,并会被搬向供纸口251和排纸口25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从最上面开始的第2张之下(包括第2张)的记录纸150也与最上面的记录纸150一起被搬送,还可在上盖310上设置记录纸卡止部。记录纸卡止部被构成为,当最上面的记录纸150藉由第2搬送辊340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而沿y2方向被搬送时,对第2张之后的记录纸150的y2方向侧的端部进行按压,由此可防止它们与最上面的记录纸150一起被搬送。

印刷装置对记录纸150进行打印后,摞起来的记录纸150逐渐变少,会变为图21所示的状态。继续进行打印后,上盖310和下盖320会连接在一起(即,会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在此状态下,记录纸150如图15所示会被设置在下盖320上的板弹簧350沿向上的方向、即、z1方向托起(抬起),由此可维持最上面的记录纸150的表面与第2搬送辊340接触的状态。

此外,印刷装置如图22所示也可对较长的记录纸151进行印刷。图22是表示该状态的斜视图。

在图22的状态下,记录纸151的长度方向被设置为与x1-x2方向相同,打印机200去除电源280后被设置在底板400的x2侧的一端。为此,夹具的位置也不在底板400的y2侧的侧面,而是在x2侧的侧面。在此状态下,打印机200被设置为其长度方向与y1-y2方向相同,记录纸151沿x2方向被排出。

(夹持式容纸盒)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容纸盒也可是一种被形成为圆筒状的夹持式容纸盒301。就形成了夹持式容纸盒301的开口部301a的夹具部分而言,例如其为手臂夹具,可安装在手臂等上。记录纸可设置在容纸盒301的内部。该容纸盒301通过将用于支撑印刷装置的圆柱体状的支撑体500放入开口部301a,如图24所示,可自由地安装在支撑体500上,由此可提高打印等操作的自由度。

容纸盒301的内部可容纳20~30张左右的长度为150mm的较长的记录纸(长纸/长票)。由于容纸盒301的圆筒部分的半径较大,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记录纸的卷曲等。容纸盒301的内部不仅可放置较长的长纸(长票),还可放置长度较短的短纸(短票),此情况下,容纸盒301的内部可收藏100~150张左右的短纸。

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也可根据基于触屏的操作将来自信息终端100的信息输出并打印在记录纸上。

基于上述,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具有:打印机,用于对记录纸进行打印;底板,用于保持所述打印机;外套,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一个表面上,用于保持信息终端;和容纸盒,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另一个表面上,用于容纳记录纸。

其中,所述打印机具有用于对记录纸进行供纸的供纸辊,所述容纸盒具有:与所述供纸辊相接并可随之旋转的第1搬送辊;和随着所述第1搬送辊的旋转而旋转的、与所述容纸盒内所容纳的记录纸的表面接触的第2搬送辊。

其中,所述容纸盒具有上盖和可与所述上盖分离的下盖,所述记录纸摞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

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了用于调节重心的重心调节部。

其中,所述下盖上设置了弹簧,该弹簧用于沿朝向所述上盖的方向对所述记录纸进行施力。

其中,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被进行了一体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内容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限定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