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91198发布日期:2021-06-15 21:5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由有色体(如颜料、染料等)、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是有颜色、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因此,颜色(色相)、身骨(稀稠、流动度等流变性能)和干燥性能是油墨的三个最重要的性能;它们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亦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有的以植物油作连结料;有的用树脂和溶剂或水等作连结料。这些都是根据印刷的对象即承印物、印刷方法、印刷版材的类型和干燥方法等来决定。

用于印章着色的墨水有水性和溶剂性两种;为防止渗化,加适量树脂,为防正在印台卜干燥,加适量湿润剂、调色料;水性的用酸性或碱性染料,倍钊性的(用于金属、塑料等表面)用微粒颜料。

现有的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的添加油墨粘度不佳,不够稳定,难以保证足够的渗透性,且保存时不注意容易影响油墨的质量;且利用现有的生产系统生产油墨时,效率不高,难以对物料进行上下的翻转搅拌,导致油墨的不够均匀影响成品油墨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系统,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材料准备:分别准备适量的颜料着色剂、松香树脂、醇类溶剂和脂类分散剂备用;

s2半成品制备:取用配量好的的适量的颜料着色剂和松香树脂放入混合分散装置中混合搅拌均匀取得物料a,将物料a静置10~20分钟,然后将静置后物料a使用研磨装置进行研磨,重复研磨三遍后取得半成品;

s3成品制备:取用配量好的醇类溶剂与半成品混合取得物料b,然后加入配量好的脂类分散剂,利用混合分散装置充分分散,充分分散后的得到成品油墨。

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分散模块和研磨模块,所述混合分散模块包括混合分散装置,所述研磨模块包括研磨装置;在适量的颜料着色剂、松香树脂、醇类溶剂和脂类分散剂准备好后,先利用混合分散装置将颜料着色剂和松香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取得物料a,然后将物料a放入研磨装置进行研磨,研磨三次得到半成品,将半成品与醇类溶剂放入混合分散装置初步混合分散得带物料b,然后将物料b与脂类分散剂放入混合分散装置中充分分散制得成品。

优选为:所述混合分散装置和研磨装置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混合分散装置和研磨装置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混合分散装置和研磨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混合分散装置的出料口和研磨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段分别与研磨装置的出料口和混合分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输送泵和单向阀。

优选为:所述混合分散装置包括混合箱以及设于混合箱内的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用于带动物料上下搅拌;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混合箱外侧壁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与第一电机相邻的侧壁上且一端与混合箱内侧壁转动连接的活动杆、套设在活动杆上的纵向滑动轴承以及控制纵向滑动轴承移动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和活动杆均设置在混合箱内,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滑动轴承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并受第一电机控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活动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垂直设置,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混合箱内壁助转动连接、该活动杆另一端固定有搅拌件。

优选为:所述第一搅拌机构为两个且分别与搅拌件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一搅拌机构同步工作;所述搅拌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搅拌机构上的固定块以及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之间的搅拌网,所述搅拌网为多张且从上至下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搅拌网上端面为凹凸不平的波浪状。

优选为:所述第二搅拌机构设置在混合箱内底部,所述混合箱底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搅拌机构工作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左右旋转搅拌物料的第一搅拌单元和用于搅拌物料上下流动的第二搅拌单元,所述第二搅拌单元安装在第一搅拌单元上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包括第一搅拌盘,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混合箱与第一搅拌盘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盘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二搅拌单元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搅拌盘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刀叶,所述搅拌刀叶绕所述支撑座周向均匀设置。

优选为: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二搅拌单元通过转动机构与第一搅拌单元相对旋转,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支撑座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支撑座内至支撑座内底部,该转轴的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二搅拌单元,所述转轴与第二搅拌单元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转轴向上穿出第二搅拌单元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该转轴上端螺纹连接有限制第二搅拌单元向上脱出转轴的螺帽。

优选为:所述第二搅拌单元包括第二搅拌盘以及绕第二搅拌盘中心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二搅拌盘上的挑流坎,所述第二搅拌盘的直径小于第一搅拌盘,所述第二搅拌盘上设置有与支撑座连接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位于支撑座上方,所述支撑体为球状,且所述支撑座上端对应支撑体设置成对应的弧面;所述挑流坎包括坎体、设置在坎体两侧的迎流弧面以及连接于迎流弧面上端的挑流弧面。

优选为: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竖直设于研磨箱内的旋转轴、安装于研磨箱顶部控制旋转轴转动的第三电机、固定于旋转轴上的分散片以及设于研磨箱内底部的研磨单元,所述研磨单元包括固定在研磨箱内底部的定磨盘和固定在旋转轴底部的动磨盘,所述定磨盘与动磨盘相接触且其接触面上均设置有研磨齿。

优选为:所述研磨箱上还设置有弹料机构,所述弹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研磨箱内侧壁上的若干个弹料单元,所述弹料单元包括固定在研磨箱内壁上的弹性片和设于研磨箱与弹性片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研磨箱内壁和弹性片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箱外侧壁上还安装有震动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制得的油墨粘度适中,稳定性好,渗透性强,干燥快,颜色鲜艳、耐晒、耐酸碱,适用于光敏印章及光敏印台添加使用。

(2)将混合分散装置和研磨装置一并设置在底座上并使用管道连接,利用输送泵进行出料输送,单向阀控制管路的通断,节省多次进出料的步骤,直接控制输送泵和单向阀的启闭控制进出料,输送方便、快捷,生产效率提高。

(3)通过在混合箱内设置第一搅拌机构,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转动,纵向滑动轴承随着第二传动杆的位置变换而变换做圆周运动,纵向滑动轴承移动时,活动杆与纵向滑动轴承相对滑动运动,活动杆随之做上下反复运动,带动搅拌件上下翻釜运动,实现对混合箱内油墨的上下搅动,利用搅拌网充分分散油墨,提高混合分散的效果,提高搅拌效率,保证混合的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4)通过在混合箱内设置第二搅拌机构,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盘转动,通过搅拌刀叶对油墨进行搅拌,将油墨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并且通过搅拌刀叶对油墨进行切割分散,提高混合分散的效果;在第一搅拌盘搅拌时,油墨的重力以及冲击力冲击到第二搅拌盘上,推动第二搅拌盘,第二搅拌盘和转轴一并旋转,在受力转动时,转轴不自转,转轴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在支撑座内绕支撑座中心转动(且该端无法脱离支撑座),工作时,转轴的位置实时变化但始终保持倾斜,同时由于水流的冲击第二搅拌盘绕转轴转动,第二搅拌盘在自转的同时做跷跷板运动,即带动油墨水平转动的同时带有上下运动,同时配合挑流坎的设置,油墨冲击到迎流弧面至挑流弧面,由挑流弧面将油墨向上挑起进一步促进油墨的上下运动;通过第二搅拌机构带动油墨在混合箱底部的充分运动(包含左右旋转以及上下翻转),提高油墨的混合分散效率,大幅度提高混合的均匀度,保证搅拌效果,提高油墨的质量。

(5)研磨装置中,第三电机带动分散片对油墨进行进一步分散,同时带动动磨盘转动,配合定磨盘对油墨进行研磨,同时在旋转轴转动时,由于离心力将油墨向远离旋转轴方向甩出,油墨与弹性片接触并挤压弹簧,依靠弹簧和弹性盘的弹力将油墨弹回至旋转轴方向,使油墨进一步进行分散研磨,提高分散研磨效果,同时通过震动器的设置带动研磨箱震动提高均匀性,保证了油墨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混合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挑流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例为:1、混合分散装置,11、第一搅拌机构,111、第一电机,112、活动杆,113、纵向滑动轴承,114、第一传动杆,115、第二传动杆,116、固定块,117、搅拌网,12、第二搅拌机构,121、第一搅拌单元,1211、第一搅拌盘,1212、支撑座,1213、搅拌刀叶,122、第二搅拌单元,1221、第二搅拌盘,1222、挑流坎,1222a、坎体,1222b、迎流弧面,1222c、挑流弧面,1223、支撑体,123、第二电机,124、转轴,125、滚珠轴承,126、螺帽,13、混合箱,2、研磨装置,21、研磨箱,22、旋转轴,23、分散片,24、定磨盘,25、动磨盘,26、弹性片,27、弹簧,28、震动器,29、第三电机,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输送泵,6、单向阀,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方法,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步骤:

s1材料准备:分别准备适量的颜料着色剂、松香树脂、醇类溶剂和脂类分散剂备用;

s2半成品制备:取用配量好的的适量的颜料着色剂和松香树脂放入混合分散装置中混合搅拌均匀取得物料a,将物料a静置10~20分钟,然后将静置后物料a使用研磨装置进行研磨,重复研磨三遍后取得半成品;

s3成品制备:取用配量好的醇类溶剂与半成品混合取得物料b,然后加入配量好的脂类分散剂,利用混合分散装置充分分散,充分分散后的得到成品油墨。

采用上述生产方法所制得的油墨粘度适中,稳定性好,渗透性强,干燥快,颜色鲜艳、耐晒、耐酸碱,适用于光敏印章及光敏印台添加使用。

实施例2

如图2~6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敏印章、光敏印台添加油墨的生产系统,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混合分散模块和研磨模块,所述混合分散模块包括混合分散装置1,所述研磨模块包括研磨装置2;在适量的颜料着色剂、松香树脂、醇类溶剂和脂类分散剂准备好后,先利用混合分散装置1将颜料着色剂和松香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取得物料a,然后将物料a放入研磨装置2进行研磨,研磨三次得到半成品,将半成品与醇类溶剂放入混合分散装置1初步混合分散得带物料b,然后将物料b与脂类分散剂放入混合分散装置1中充分分散制得成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分散装置1和研磨装置2均设置在底座7上,所述混合分散装置1和研磨装置2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混合分散装置1和研磨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3的两端分别与混合分散装置1的出料口和研磨装置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的连段分别与研磨装置2的出料口和混合分散装置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上均设置有输送泵5和单向阀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合分散装置和研磨装置一并设置在底座上并使用管道连接,利用输送泵进行出料输送,单向阀控制管路的通断,节省多次进出料的步骤,直接控制输送泵和单向阀的启闭控制进出料,输送方便、快捷,生产效率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分散装置1包括混合箱13以及设于混合箱13内的第一搅拌机构11和第二搅拌机构12,所述第一搅拌机构11用于带动物料上下搅拌;所述第一搅拌机构11包括安装在混合箱13外侧壁上的第一电机111、设置在与第一电机111相邻的侧壁上且一端与混合箱13内侧壁转动连接的活动杆112、套设在活动杆112上的纵向滑动轴承113以及控制纵向滑动轴承113移动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和活动杆112均设置在混合箱13内,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114和第二传动杆115,所述第二传动杆115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滑动轴承113和第二传动杆1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纵向滑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1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111连接并受第一电机111控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杆115与活动杆11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杆114与第二传动杆115垂直设置,所述活动杆112的一端与混合箱13内壁转动连接、该活动杆112另一端固定有搅拌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机构11为两个且分别与搅拌件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一搅拌机构11同步工作,保证搅拌件的支撑稳定;所述搅拌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搅拌机构11上的固定块116以及固定在两个固定块116之间的搅拌网117,所述搅拌网117为多张且从上至下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搅拌网117上端面为凹凸不平的波浪状,保证油墨在搅拌网上充分流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搅拌机构的设置,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转动,纵向滑动轴承随着第二传动杆的位置变换而变换做圆周运动,纵向滑动轴承移动时,活动杆与纵向滑动轴承相对滑动运动,活动杆随之做上下反复运动,带动搅拌件上下翻釜运动,实现对混合箱内油墨的上下搅动,利用搅拌网充分分散油墨,提高混合分散的效果,提高搅拌效率,保证混合的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搅拌机构12设置在混合箱13内底部,所述混合箱13底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搅拌机构12工作的第二电机123,所述第二搅拌机构12包括左右旋转搅拌物料的第一搅拌单元121和用于搅拌物料上下流动的第二搅拌单元122,所述第二搅拌单元122安装在第一搅拌单元121上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121包括第一搅拌盘1211,所述第二电机123的输出端穿过混合箱13与第一搅拌盘1211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盘1211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支撑座1212,所述第二搅拌单元122设置在支撑座1212上,所述第一搅拌盘1211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刀叶1213,所述搅拌刀叶1213绕所述支撑座1212周向均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212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二搅拌单元122通过转动机构与第一搅拌单元121相对旋转,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支撑座1212上的转轴124,所述转轴124的一端插入支撑座1212内至支撑座1212内底部,该转轴124的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二搅拌单元122,所述转轴124与第二搅拌单元12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滚珠轴承125,所述转轴124向上穿出第二搅拌单元12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该转轴124上端螺纹连接有限制第二搅拌单元122向上脱出转轴124的螺帽126,防止在工作时第二搅拌单元脱离转轴;在工作时第二电机间断性的控制第一搅拌盘正转和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搅拌单元122包括第二搅拌盘1221以及绕第二搅拌盘1221中心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二搅拌盘1221上的挑流坎1222,所述第二搅拌盘1221的直径小于第一搅拌盘1211,所述第二搅拌盘1221上设置有与支撑座1212连接的支撑体1223,所述支撑体1223位于支撑座1212上方,所述支撑体1223为球状,且所述支撑座1212上端对应支撑体1223设置成对应的弧面;所述挑流坎1222包括坎体1222a、设置在坎体1222a两侧的迎流弧面1222b以及连接于迎流弧面1222b上端的挑流弧面1222c。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搅拌机构的设置,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盘转动,通过搅拌刀叶对油墨进行搅拌,将油墨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并且通过搅拌刀叶对油墨进行切割分散,提高混合分散的效果;在第一搅拌盘搅拌时,油墨的重力以及冲击力冲击到第二搅拌盘上,推动第二搅拌盘,第二搅拌盘和转轴一并旋转,在受力转动时,转轴不自转,转轴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在支撑座内绕支撑座中心转动(且该端无法脱离支撑座),工作时,转轴的位置实时变化但始终保持倾斜,同时由于水流的冲击第二搅拌盘绕转轴转动,第二搅拌盘在自转的同时做跷跷板运动,即带动油墨水平转动的同时带有上下运动,同时配合挑流坎的设置,油墨冲击到迎流弧面至挑流弧面,由挑流弧面将油墨向上挑起进一步促进油墨的上下运动;通过第二搅拌机构带动油墨在混合箱底部的充分运动(包含左右旋转以及上下翻转),提高油墨的混合分散效率,大幅度提高混合的均匀度,保证搅拌效果,提高油墨的质量。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装置2包括研磨箱21、竖直设于研磨箱21内的旋转轴22、安装于研磨箱21顶部控制旋转轴22转动的第三电机29、固定于旋转轴22上的分散片23以及设于研磨箱21内底部的研磨单元,所述研磨单元包括固定在研磨箱21内底部的定磨盘24和固定在旋转轴22底部的动磨盘25,所述定磨盘24与动磨盘25相接触且其接触面上均设置有研磨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箱21上还设置有弹料机构,所述弹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研磨箱21内侧壁上的若干个弹料单元,所述弹料单元包括固定在研磨箱21内壁上的弹性片26和设于研磨箱21与弹性片26之间的弹簧27,所述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研磨箱21内壁和弹性片26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箱21外侧壁上还安装有震动器2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分散片对油墨进行进一步分散,同时带动动磨盘转动,配合定磨盘对油墨进行研磨,同时在旋转轴转动时,由于离心力将油墨向远离旋转轴方向甩出,油墨与弹性片接触并挤压弹簧,依靠弹簧和弹性盘的弹力将油墨弹回至旋转轴方向,使油墨进一步进行分散研磨,提高分散研磨效果,同时通过震动器的设置带动研磨箱震动提高均匀性,保证了油墨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