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打印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4483发布日期:2023-03-08 03:2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热敏打印机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热敏打印机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热敏打印机包括主机及设于主机后端的纸仓盒,前述的主机具有进纸口和出纸口,前述的主机包括机座及能翻转的设于机座上的翻盖,前述机座的上端面能转动的设有胶辊,前述翻盖内侧面设有热敏打印头,前述翻盖闭合于前述机座的状态下,前述的胶辊与热敏打印头靠拢,打印纸则从胶辊与热敏打印头之间的间隙通过,前述纸仓盒的出纸端对应主机的进出口设置。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202031745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具有合盖检测的热敏打印机》(授权公告号为cn212098013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 202022173742.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适用大纸卷的热敏打印机》(授权公告号为cn213734167u)。
3.目前,常见的纸仓盒与主机的外壳是一体的,纸仓盒里面的打印纸的宽度尺寸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一种打印机只能适合一种打印纸,不能达到一机多用;并且,一般只合适卷纸,不适合平板折叠打印纸,因此,适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既能适合卷纸又能适合平板折叠打印纸的热敏打印机芯。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敏打印机芯,包括主机及设于主机后端的纸仓盒,前述的主机具有进纸口和出纸口,前述的主机包括机座及能翻转的设于机座上的翻盖,前述机座的上端面能转动的设有胶辊,前述翻盖内侧面设有热敏打印头,前述翻盖闭合于前述机座的状态下,前述的胶辊与热敏打印头靠拢,打印纸则从胶辊与热敏打印头之间的间隙通过,前述纸仓盒的出纸端对应主机的进纸口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纸仓盒能脱卸地设于主机的后端。
6.纸仓盒与主机的脱卸式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机座的后端具有连接孔,对应地,所述纸仓盒前端延伸有能脱卸地插装于前述连接孔的钩部。
7.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孔呈纵向条形状,所述钩部的端部径向向两侧延伸有凸部而呈t形状,所述钩部装配于连接孔的状态下,前述的凸部则限位于连接孔内。
8.所述纸仓盒内底部两侧垂直出纸方向形成有多个定位槽,对应地,每侧都相应地配备有与能限制纸卷横向移动的侧挡板,每个侧挡板的下端面具有与前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筋,两个侧挡板之间的间距与打印纸的宽度匹配。侧挡板通过底部的定位筋与定位槽进行适配,以调整卷纸的横向宽度,以便在输纸过程中卷纸不会大幅度来回摆动,影响打印质量。
9.所述纸仓盒的出纸端底部中部具有凸起的限制纸卷被拉出纸仓盒的挡块,该挡块的内侧面呈弧形面,所述的定位槽布置于该挡块的两侧。
10.卷纸在打印前被拉拽时,挡块可以起限位挡住的作用,避免卷纸被直接拉出纸仓盒,也防止与主机外壁的摩擦以引起打印纸刮伤问题。
11.作为优选,所述机座的进纸口上设有进纸支架,该进纸支架包括
12.支座,两端分别成型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13.第一滑块,一端形成有第一挡部并能滑动地设于前述第一滑槽上,另一端内侧成型有第一齿条;
14.第二滑块,一端形成有第二挡部并能滑动地设于前述第二滑槽上,另一端内侧成型有第二齿条;该第二挡部与前述第一挡部之间的距离与纸张的宽度适配;以及
15.中间齿轮,能转动地设于前述支座的中并两侧分别与前述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传动。
16.驱动第一挡部或第二挡部中的其中一个,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的间距就能实现无级调节。
17.所述第一挡部、第二挡部和支座外端面中部均设有防粘胶条。防粘胶条可以隔离无底纸打印纸(打印面的背面是直接覆不干胶的热敏打印纸)与机壳接触粘结。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纸仓盒与主机可脱卸式的连接,当需要打印卷纸时,装上纸仓盒,当需要打印平板折叠纸时则卸下纸仓盒,能在两者打印模式中自由切换,大大拓展了其应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翻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主机和纸仓盒脱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主机和纸仓盒脱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3中纸仓盒放大分解图。
25.图7为图6中侧挡板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图5中进纸支架与座机的分解放大图。
27.图9为图8中进纸支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敏打印机芯包括主机1及设于主机1后端的纸仓盒2,纸仓盒2适合卷纸设置。主机1具有进纸口14和出纸口13,主机1包括机座11及能翻转的设于机座11上的翻盖12,机座11的上端面能转动的设有胶辊16,翻盖12内侧面设有热敏打印头17,翻盖12闭合于机座11的状态下,胶辊16与热敏打印头17靠拢,打印纸则从胶辊16与热敏打印头17之间的间隙通过,纸仓盒2的出纸端对应主机1的进纸口设置。
30.纸仓盒2能脱卸地设于主机1的后端。结合图3和图5所示,机座11的后端具有连接孔15,对应地,纸仓盒2前端延伸有能脱卸地插装于连接孔15的钩部21。具体地,连接孔15呈纵向条形状,钩部21的端部径向向两侧延伸有凸部而呈t形状,钩部21装配于连接孔15的状
态下,凸部则限位于连接孔15内。
31.当需要平板打印纸打印时,则将纸仓盒2拆卸下来,当需要卷纸打印时,将卷纸置于纸仓盒内,然后将两个钩部分别对应连接孔连接,完成装配,这时就可以打印卷纸。
32.结合图5、图8和图9所示,机座11的进纸口14上设有进纸支架4,该进纸支架4包括支座43、第一滑块41、第二滑块42及中间齿轮44。支座43两端分别成型有第一滑槽431和第二滑槽432;第一滑块41一端形成有第一挡部411并通过第一滑动部413能滑动地设于第一滑槽431上,另一端内侧成型有第一齿条412;第二滑块42一端形成有第二挡部421并通过第二滑动部423能滑动地设于第二滑槽432上,另一端内侧成型有第二齿条422;该第二挡部421与第一挡部411之间的距离与纸张的宽度适配;中间齿轮44能转动地设于支座43的中并两侧分别与第一齿条412和第二齿条422啮合传动。为使滑动更加平稳,支座上还开设有第三滑槽433和第四滑槽434,对应地,第一滑块41上具有与第三滑槽433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动部413,第二滑块42上具有与第四滑槽434滑动配合的第四滑动部424,第一滑槽431和第三滑槽433平行且上下布置,第二滑槽432和第四滑槽434。驱动第一挡部或第二挡部中的其中一个,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的间距就能实现调节。
33.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部411、第二挡部421和支座43外端面中部均设有防粘胶条45。
34.结合图3、图6和图7所示,纸仓盒2内底部两侧垂直出纸方向形成有多个定位槽23,对应地,每侧都相应地配备有与能限制纸卷横向移动的侧挡板3,每个侧挡板3的下端面具有与定位槽23适配的定位筋31,两个侧挡板3之间的间距与打印纸的宽度匹配。纸仓盒2的出纸端底部中部具有凸起的限制纸卷被拉出纸仓盒2的挡块22,该挡块22的内侧面呈弧形面,定位槽23布置于该挡块22的两侧。
35.纸卷在纸仓盒内装上后,利用两侧的侧挡板将纸卷两侧定位。同时调节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间距,完成从出纸到进纸卷纸长度的确定,确保打印完整不偏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