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和打印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478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被定义为左右方向的带姿态馈送从存储在第一存储部3中的打印接收带卷Rl送出的打印接收带150。在该状态下,如在图2中所示,打印接收带150的馈送路径在馈送辊12处弯曲。特别地,被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向前(在图2中向左)引导的带的移动方向在馈送辊12处被弯曲为向下倾斜方向。在图2中,根据带消耗量(或者卷取量)适当地由实线或者短划双点线指示了由上述馈送辊12沿着馈送路径馈送的打印接收带150。
[0054]在第一可打开盖8a上设置的上述打印头保持器10包括上述打印头11。通过如上所述绕旋转轴线Kl旋转第一可打开盖8a,打印头11能够被相对移动离开/靠近馈送辊12。特别地,当第一可打开盖8a在关闭状态下时,打印头11设置成靠近馈送辊12,并且当第一可打开盖8a在打开状态下时,打印头11离开馈送辊12定位。在第一可打开盖8a的关闭状态下,在与馈送辊12的顶部面对的位置处在打印头保持器10上设置打印头11,从而与馈送辊12协作夹持并支撑由馈送辊12馈送的打印接收带150。因此,如果第一可打开盖8a在关闭状态下,则打印头11和馈送辊12被布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面对。在用馈送辊12夹持的打印接收带150的打印接收层154上,打印头11通过使用在以后描述的墨色带盒RK的墨色带IB形成期望的打印,由此将打印接收带150转变成已打印带150 ’。
[0055]〈墨色带盒〉
[0056]如在图2和3中所示,在壳体主体2a的关闭状态下在第一可打开盖8a的下方且在带盒TK的上方在第二预定位置14(对应于预定位置)上可拆卸地安装墨色带盒RK。图6示出墨色带盒RK的详细结构。
[0057]如在图6中所示,墨色带盒RK包括:盒壳体80;色带送出卷R4,该色带送出卷R4是能够被送出的未用缠绕墨色带IB;以及色带卷取卷R5。盒壳体80具有在后侧上的送出卷存储部81、在前侧上的卷取卷存储部82和联接存储部81、82这两者的联接部83。联接部83将上述卷取卷存储部82和上述送出卷存储部81联接,从而从色带送出卷R4送出的上述墨色带IB对盒壳体80的外部暴露。
[0058]通过将大致半圆筒形的上部81a(在一侧上的部分)与下部81b组合,形成送出卷存储部81。色带送出卷R4能够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在送出卷存储部81中,并且色带送出卷R4在墨色带盒RK的安装状态下在预定旋转方向(图2中的方向D)上旋转,从而送出用于打印头11执行打印形成的墨色带IB。
[0059]通过将大致半圆筒形的上部82a与下部82b组合,形成卷取卷存储部82。色带卷取卷R5能够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在卷取卷存储部82中,并且色带卷取卷R5在墨色带盒RK的安装状态下在预定旋转方向(图2的方向E)上旋转,从而在打印形成之后卷取已用的墨色带IB。
[0060]因此,在图2中,从色带送出卷R4送出的墨色带IB设置成更靠近在夹在打印头11和馈送辊12之间的打印接收带150上的打印头11,并且从色带送出卷R4送出的墨色带IB与打印头11的底部接触。墨色带IB的墨被打印头11加热并转印到打印接收带150的打印接收层154,以执行打印形成,并且已用的墨色带IB然后由色带卷取卷R5卷取。
[0061]〈分离材料卷及其周边〉
[0062 ]如在图5中所示,带盒TK的联接臂16包括剥离部17,剥离部17包括例如大致水平的狭缝形状。剥离部17是从从打印接收带卷Rl朝向前侧送出的已打印带150’剥除分离材料层151的位置。通过利用剥离部17剥除分离材料层151,如在图2中所示,具有如上所述形成的打印的已打印带150’被划分成分离材料层151和除了分离材料层151之外的由打印接收层154、基础层153和粘着剂层152构成的已打印带150〃。
[0063]如在图2和5中所示,带盒TK具有通过绕轴线03(对应于第二轴线)缠绕上述被剥离的分离材料层151而形成的上述分离材料卷R3(对应于第二带卷)。特别地,当安装上述带盒TK时,在用于分离材料层的缠绕的轴线03被定义在左右方向上的情况下,分离材料卷R3被从上方接收和存储。在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5中的同时(在安装了带盒TK的同时),分离材料卷R3由在壳体主体2a的内部基板2b上设置的分离片材卷取马达M3经由齿轮机构(未示出)驱动,以在第二存储部5中在预定旋转方向(图2的方向C)上旋转,由此卷取分离材料层151。
[0064]在该情形中,如在图5中所示,带盒TK的上述第二托架部21、21沿着轴线03从左侧和右侧这两侧经由一对左和右大致圆形的卷凸缘部f3、f4夹持上述分离材料卷R3,并且在带盒TK被安装在壳体主体2a上的同时绕轴线03可旋转地保持分离材料卷R3(将在以后描述保持结构的细节)。通过大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23在上端部处连接这些第二托架部21、21。在后侧上的第一托架部20、20和第一连接部22被一对左和右卷联接梁部24、24联接到在前侧上的第二托架部21、21和第二连接部23。
[0065]注意图5示出在通过绕轴线03缠绕分离材料层151形成分离材料卷R3之前的状态(未用带盒TK的情形)。因此,图5示出被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夹持分离材料层151的大致圆形的上述卷凸缘部f3、f4,并且包括为了方便起见而被添加到形成分离材料卷R3的位置的附图标记“R3”。
[0066]〈已打印带卷及其周边〉
[0067]另一方面,如在图2和4中所示,上述第三存储部4从上方接收用于顺序地缠绕上述已打印带150〃的卷取机构40(对应于卷取装置)。卷取机构40是在已打印带150〃的缠绕的轴线02被定义在左右方向上的情况下存储的,并且绕轴线02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被存储在第三存储部4中的同时,卷取机构40由在壳体主体2a的内部设置的粘着卷取马达M2经由未示出的齿轮机构驱动,以在第三存储部4中在预定旋转方向(图2的B方向)上旋转,由此卷取并堆积已打印带150"。作为结果,已打印带150〃绕卷取机构40的外周侧顺序地缠绕,由此形成已打印带卷R2。
[0068]〈切割器机构〉
[0069]如在图2中所示,沿着带馈送方向在打印头11的下游和已打印带卷R2的上游设置切割器机构30(对应于切割装置)。
[0070]虽然未详细地示出,但是切割器机构30具有:可移动刀刃;和能够支撑可移动刀刃并在带宽度方向(换言之,左右方向)上行进的行进体。行进体由切割器马达(未示出)驱动行进,以在带宽度方向上移动可移动刀刃,从而在带宽度方向上切割上述已打印带150〃。沿着上述馈送路径在打印头11的下游和包括上述芯41的卷取机构40的上游设置切割器机构30 ο
[0071]〈带打印机的总体操作〉
[0072]将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带打印机I的总体操作。
[0073]当带盒TK被安装在第一预定位置13上时,打印接收带卷Rl被存储在位于壳体主体2a的后侧上的第一存储部3中,并且用于形成分离材料卷R3的轴线03侧被存储在位于壳体主体2a的前侧上的第二存储部5中。用于形成已打印带卷R2的卷取机构40被存储在位于壳体主体2a的前侧上的第三存储部4中。
[0074]在该状态下,当馈送辊12被驱动时,通过存储在第一存储部3中的打印接收带卷Rl的旋转,送出打印接收带150,并且朝向前侧馈送打印接收带150。在正被馈送的打印接收带150的打印接收层154上,打印头11形成期望的打印,以将带转变成已打印带150 ’。当在打印形成之后的已打印带150’被进一步朝向前侧馈送到剥离部17时,剥离部17剥除分离材料层151,以将带转变成已打印粘着带150〃。被剥离的分离材料层151被朝向底侧馈送并且被引入到第二存储部5中,并且在第二存储部5中被缠绕以形成分离材料卷R3。
[0075]另一方面,在分离材料层151的剥除之后的已打印粘着带150〃被进一步朝向前侧馈送并且被引入到第三存储部4中,并且绕在第三存储部4中的卷取机构40的外周侧缠绕以形成已打印带卷R2。在该状态下,在馈送方向上的下游(S卩,前侧上)设置的切割器机构30切割已打印粘着带150"。作为结果,使用者能够以期望的定时切割逐渐地绕已打印带卷R2缠绕的已打印粘着带150〃并且在切割之后从第三存储部4取出已打印带卷R2。
[0076]虽然未被参考绘图描述,但是可以绕打印接收带卷Rl缠绕非粘着带(不带有上述粘着剂层152和分离材料层151的带)。此外在该情形中,当安装了带盒TK时,通过缠绕非粘着带形成的打印接收带卷Rl被从上方接收,并且在非粘着带的缠绕的轴线01被定义在左右方向上的情况下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3中。在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3中的同时(在安装了带盒TK时),打印接收带卷Rl在第一存储部3中在预定旋转方向(图2中的A方向)上旋转以送出非粘着带。
[0077]在该情形中,可以设置斜槽15(见图2),以在朝向已打印带卷R2的路径和朝向排放出口(未示出)的路径之间切换非粘着带(或者上述打印接收带150)的馈送路径。特别地,通过利用切换杆(未示出)通过斜槽15的切换操作切换带路径,可以在不如后所述在第三存储部4中缠绕的情况下直接从例如在第二可打开盖Sb侧上在壳体2上设置的排放出口(未示出)向壳体2的外部排放在打印形成之后的非粘着带(或者已打印带150〃)。
[0078]〈在卷的轴线附近的详细结构〉
[0079]该实施例的特征之一在于在轴线01、03附近在上述带盒TK中包括的打印接收带卷Rl和分离材料卷R3的详细结构。将在下文中顺序地描述其细节。
[0080]〈打印接收带卷的支撑结构的细节〉
[0081]如在图5与图7和8中所示,打印接收带卷Rl (对应于第一带卷和带卷)包括芯103(对应于第一芯)。特别地,通过绕芯103的外周缠绕上述打印接收带150使得能够送出带(=形成卷形缠绕体RR),形成上述打印接收带卷Rl(对应于带卷)。
[0082]芯103被固定轴构件106(对应于第一支撑构件)可旋转地支撑,通过将左和右一对左固定轴部106L和右固定轴部106R直接彼此联接而形成该固定轴构件106。因此,芯103具有一体地包括外筒103A和内筒103B的双筒结构。位于左固定轴部106L的右端侧上的短筒部115a被从内筒103B的左侧可滑动地插入。具有比短筒部115a的外径大的内径的通孔20L(在图8中概略地示出)设置在左侧上的上述第一托架部20上。短筒部115a在穿过通孔20L的同时经由第一托架部20插入到位于相反侧(S卩,右侧)上的上述芯103的内筒103B中。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