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761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印刷机无论是凹版印刷机还是柔性版印刷机,都是单一的印刷方式,要么柔性版印刷,要么凹版印刷,还没有发现凹柔版两用的印刷机。这些单一印刷方式的印刷机虽然都能完成印刷功能,但可以被印刷的材料都有特定的要求。如凹版印刷机,由于上墨量少,印材纸限于表面特别平整、光滑、粗糙度极低的塑料薄膜、铜版纸和涂布纸等,低于某些表面不太平整、光滑和粗糙度大的的印材,如胶版纸、白卡纸等,印刷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柔版印刷机则恰恰相反,由于其上墨量大,对于表面不太平整、光滑和粗糙度大的印材有着远远超过凹版印刷的良好适应性和印刷效果。因此根据印材的需要,就需要采用不同版式的印刷机。故而生产者根据印材的不同,需要同时购置凹版印刷机和柔性版印刷机,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成品率高、效率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凹版印刷机构和柔版印刷机构,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进料导辊,机壳的侧壁额设有第一导辊组,机壳内柔版印刷机构位于凹版印刷机构的上方,两者之间设有压合胶辊部,机壳的上方设有上烘箱,上烘箱内设有第二导辊组,上烘箱的下方设有下烘箱,下烘箱的底部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导辊。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辊组,包括两个导辊导辊通过支座固定在机壳的侧壁上,两个导棍一上一下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凹柔组合印刷机中设有压合胶辊部,包括压合胶辊、等腰三角架、活塞缸和连杆,压合胶辊可在支架的两个边角互换安装,等腰三角架的顶角处与机壳铰接,活塞缸墙板铰接并通过连杆与等腰三角架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凹版印刷机构通过支撑连接机壳上。
[0008]优选的,所述凹版印刷机构包括凹版版辊、刮墨刀、凹版墨盒和墨盒升降机构,其特征是通过支撑连接在机壳上
[0009]优选的,所述柔版印刷机构通过支撑连接机壳上。
[0010]优选的,所述柔版印刷机构,包括柔版印刷版辊、承印辊、定量陶瓷网纹辊、定量反向刮墨刀、带墨辊和柔版墨盒,通过支撑连接在机壳上,其中柔印版辊、定量陶瓷网纹辊可进行压力调节。
[0011]优选的,所述凹柔组合印刷机中的下烘箱,通过支座上下支撑来固定在机壳的侧壁上。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辊组,包括加热辊和四个导辊,其特征在是加热辊设置在上烘箱的顶部,上烘箱一侧设有一个导辊,上烘箱的另一侧交错设置三个导辊。
[001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凹柔组合的印刷组,它是将卷筒印刷材料,在一组印刷墙板内实现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或者完成其中一种印刷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机器结构紧凑,占有车间面积小,走纸线路短等特点,具有成品率高、效率高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印刷烘干效率。一个印刷墙板里分别设计有凹版印刷机构和柔版印刷机构,使承印物分别印刷,套印,再进入上置式加长烘箱下,也可以进行其中任何一种印刷方式的印刷,实现了印刷组印刷方式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I机壳、2进料口、3进料导辊、4第一导辊组、5活塞杆a、6连杆、7等腰三角架、8压合胶棍、9凹版版棍、10刮墨刀、11支撑a、12支撑b、13导轨a、14、凹版墨盒、15墨盒升降、16调压机构a、17、导轨b、18柔版墨盒、19活塞杆b、20传墨辊、21定量陶瓷网纹辊、22定量反向刮墨刀、23、活塞杆C、24柔版版辊、25承印辊、26导轨C、27调压机构b、28第二导辊组、29上烘箱、30加热辊、31下烘箱、32出料口、33出料导辊、34传墨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包括设置在机壳I内的凹版印刷机构和柔版印刷机构,所述机壳I的底部设有进料口 2,进料口 2处设有进料导辊3,机壳I的侧壁额设有第一导辊组4,机壳I内柔版印刷机构位于凹版印刷机构的上方,两者之间设有压合胶辊8部,机壳I的上方设有上烘箱29,上烘箱29内设有第二导辊组26,上烘箱29的下方设有下烘箱31,下烘箱31的底部为出料口 32,出料口 32处设有出料导辊33,第一导辊组4,包括两个导辊导辊通过支座固定在机壳I的侧壁上,两个导辊一上一下设置,凹柔组合印刷机中设有压合胶辊8部,包括压合胶辊8、等腰三角架7、活塞缸和连杆6,压合胶辊8可在支架的两个边角互换安装,等腰三角架7的顶角处与机壳I铰接,活塞缸墙板铰接并通过连杆6与等腰三角架7连接,凹版印刷机构通过支撑连接机壳I上,凹版印刷机构包括凹版版辊9、刮墨刀10、凹版墨盒14和墨盒升降15机构,通过支撑连接在机壳I上,柔版印刷机构通过支撑连接机壳I上,柔版印刷机构,包括柔版印刷版辊、承印辊25、定量陶瓷网纹辊21、定量反向刮墨刀22、带墨辊和柔版墨盒18,通过支撑连接在机壳I上,其中柔印版辊、定量陶瓷网纹辊21可进行压力调节,凹柔组合印刷机中的下烘箱31,通过支座上下支撑来固定在机壳I的侧壁上,第二导辊组26,包括加热辊30和四个导辊,其特征在是加热辊30设置在上烘箱29的顶部,上烘箱29 —侧设有一个导辊,上烘箱29的另一侧交错设置三个导辊。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包括设置在机壳I内部印刷材料通过进料口 2再由进料导辊进入3第一导纸辊组4,再由活塞杆a5通过连杆6连接安装在等腰三角架7上的压合胶辊8,将印刷材料与凹版版辊9相接触,凹版版辊9通过支撑all和支撑bl2来连接在机壳I上(导轨al3是为了方便了凹印版辊9的拆卸),并侵入在由墨盒升降15上下调节的凹版墨盒14中,再通过刮墨刀10将凹印版辊9上多余的油墨去除,来实施凹版印刷功能,然后经过承印辊25和由侵入在柔印墨盒18中的传墨辊20、传递给定量陶瓷网纹辊21、经由定量反向刮墨刀22将多余的油墨去除,并全部装夹在传墨墙板34,通过导轨bl7与机壳I连接,再通过调压机构al6和活塞杆c23来调节与柔版版辊24的均匀传墨,柔版版辊24通过导轨c26与机壳I连接,最后再由调压机构b27和活塞杆bl9来调节与在承印辊25上的印刷材料的均匀印刷,来实施柔版印刷功能,再通过第二导辊组28进入上烘箱29,在经过加热辊30由第二导辊组28出上烘箱29,并进入下烘箱31最后经由出料口 32后面的出料导辊33来完成所有工序,并将印刷材料转入下一道工序。
[0019]在实施过程中:
[0020]1.印刷材料有三种印刷方式,其一是经过凹版印刷功能和柔版印刷功能的两道印刷工序,来完成所需印刷产品;其二是只经过凹版印刷功能一道印刷工序,来完成所需印刷产品;其三是只经过柔版印刷功能一道印刷工序,来完成所需印刷产品。
[0021]2.烘干有三种方式,其一是经过上烘箱和下烘箱两道烘干工序,其二是只经过上烘箱一道烘干工序,其三是只经过下烘箱一道烘干工序。
[0022]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印刷工艺。
[0023]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凹柔组合的印刷组,它是将卷筒印刷材料,在一组印刷墙板内实现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或者完成其中一种印刷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机器结构紧凑,占有车间面积小,走纸线路短等特点,具有成品率尚、效率尚的优点,有利于提尚印刷供干效率。一个印刷墙板里分别设计有凹版印刷机构和柔版印刷机构,使印刷材料分别印刷,套印,再进入上置式加长烘箱,也可以进行其中任何一种印刷方式的印刷,实现了印刷组印刷方式的多样性。
[00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凹版印刷机构和柔版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进料导辊,机壳的侧壁额设有第一导辊组,机壳内柔版印刷机构位于凹版印刷机构的上方,两者之间设有压合胶辊部,机壳的上方设有上烘箱,上烘箱内设有第二导辊组,上烘箱的下方设有下烘箱,下烘箱的底部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导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辊组,包括两个导辊导辊通过支座固定在机壳的侧壁上,两个导辊一上一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柔组合印刷机中设有压合胶辊部,包括压合胶辊、等腰三角架、活塞缸和连杆,压合胶辊可在支架的两个边角互换安装,等腰三角架的顶角处与机壳铰接,活塞缸墙板铰接并通过连杆与等腰三角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机构通过支撑连接机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机构包括凹版版辊、刮墨刀、凹版墨盒和墨盒升降机构,其特征是通过支撑连接在机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版印刷机构通过支撑连接机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版印刷机构,包括柔版印刷版辊、承印辊、定量陶瓷网纹辊、定量反向刮墨刀、带墨辊和柔版墨盒,通过支撑连接在机壳上,其中柔印版辊、定量陶瓷网纹辊可进行压力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柔组合印刷机中的下烘箱,通过支座上下支撑来固定在机壳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辊组,包括加热辊和四个导辊,其特征在是加热辊设置在上烘箱的顶部,上烘箱一侧设有一个导辊,上烘箱的另一侧交错设置三个导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凹版印刷机构和柔版印刷机构,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进料导辊,机壳的侧壁额设有第一导辊组,机壳内柔版印刷机构位于凹版印刷机构的上方,两者之间设有第二导辊组,机壳的上方设有上烘箱,上烘箱内设有第三导辊组,上烘箱的下方设有下烘箱,下烘箱的底部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导辊,成品率高、效率高。
【IPC分类】B41F11-00
【公开号】CN204547294
【申请号】CN201520013302
【发明人】李新胜
【申请人】西安德鑫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