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元件基板、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86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元件基板、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元件基板、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机器。
背景技术
在电光学装置中,有一种叫作“有机EL元件”的、具有电流驱动型电子元件的电光学装置。在所述电光学装置中,在其显示屏上,具有多个有机EL元件的象素,被配置成矩阵状。各象素通过数据线,与数据线驱动电路连接。然后,在所定的时刻,向各象素供给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与该数据信号的电流水平对应的有机EL元件就会发光(参阅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98/36407号小册子可是,在所述电光学装置中,常常因构成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等的制造偏差,致使其显示等级下降。例如,假设未能良好地形成有机EL元件,其结果就会在所述有机EL元件形成的象素形成区域,经常成为黑色显示,最终导致电光学装置的显示等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即使出现制造偏差也能精确控制的电子装置、元件基板、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机器。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是与多个第1信号线和多个第2信号线的交差部位对应、具有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装置,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都包括具有第1端子和第2端子,在施加给所述第1端子的驱动电压或流入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驱动电流的作用下被驱动的电子元件;控制所述驱动电压或所述驱动电流的有源元件;所述多个单位电路,包括至少包含2个以上的所述电子元件及所述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的单位电路。
这样,就能提供具有即使构成单位电路的电子元件或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不良而不动作时也能正常驱动的单位电路的电子装置。
在该电子装置中,还包括多个电源线,所述有源元件,可以在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多个电源线对应的一个电源线之间,进行电连接。
这样,就能提供在具有驱动电力通过多个电源线供给的电子元件或有源元件的电子装置中,即使在电子元件或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不良而不动作时,也能正常驱动的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是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对应,设置多个单位象素的电光学装置,所述多个象素电路的每一个都包括具有第1端子和第2端子,在施加给所述第1端子的驱动电压或流入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驱动电流的作用下被驱动的电光学元件;控制所述驱动电压或所述驱动电流的有源元件;所述多个象素电路,包括至少包含2个以上的所述电光学元件及所述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的象素电路。
这样,就能在构成单位象素的电光学元件由于不良而不动作时,从有源元件中切断该电光学元件,正常驱动其它的电光学元件。另外,即使构成单位象素的有源元件由于不良而不动作时,也能从电光学元件中切断该有源元件,利用正常驱动的有源元件,控制所述电光学元件。
所以,其象素形成区域就不会由于电光学元件或有源元件不良,而经常显示黑色。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是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对应,设置多个单位象素的电光学装置,所述多个单位象素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电光学元件和控制供给所述电光学元件的所述驱动电压或所述驱动电流的控制用电子元件;所述多个单位象素,包括与所述电光学元件电性断开的所述控制用电子元件。
这样,就能在即使构成单位象素的控制用电子元件由于不良而不动作时,从电光学元件中切断该控制用电子元件,利用其它正常驱动的控制用电子元件,控制所述电光学元件。所以,其象素形成区域就不会由于控制用电子元件不良,而经常显示黑色。这样,就能控制由于控制用电子元件不良而产生的电光学元件的显示级别的下降。
在该电光学装置中,所述多个电光学元件的每一个,都是EL元件。
这样,就能在电光学元件是EL元件的电光学装置中,控制其显示级别的下降。
在该电光学装置中,所述EL元件,可以是有机EL元件。
这样,就能在电光学元件是有机EL元件的电光学装置中,控制其显示级别的下降。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是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对应,设置多个单位象素的电光学装置,所述多个单位象素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配置电光学材料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所述多个单位象素,包括所述多个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中的所述电光学材料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的单位象素。
这样,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具有多个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中不发挥其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这样,因为实际上不使用不发挥其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所以,就能控制其显示级别的下降。
在该电光学装置中,所述电光学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
这样,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其电光学材料是有机材料,具有多个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中不发挥其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这样,因为实际上不使用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所以能控制其显示级别的下降。
本发明的元件基板,在透明基板上具有元件形成区域和电路形成区域,前者是为了形成构成一个光学特性或电特性随着供给第1端子与第2端子之间的电压水平或供给第1端子与第2端子之间的电流水平而变化的电子电路的多个电子元件的区域;后者则是形成包含构成将与电信号对应的所述电压水平或所述电流水平供给所述各电子元件的第1端子的所述电子电路的晶体管的驱动电路的区域;配置在所述元件形成区域的中央部位,在该元件形成区域的周围,配置所述电路形成区域。
这样,就能使电路形成区域的中央部位集中输出在透明基板上的形成的多个电子元件的输出信号。所以,例如,在上述元件基板上形成电光学元件时,可以使作为由那些电光学元件输出的输出信号的光,集中在电路形成区域的中央部位发光。这样,即使多个电光学元件中,有若干个由于制造不良而不发光的电光学元件,也能抑制其发光不匀。
在该元件基板中,在所述元件形成区域,还可以形成电子元件。这样,就可以将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的多个电子元件的输出信号,向电路形成区域的中央部位集中输出。所以,例如,在所述元件基板上形成电光学元件时,就可以使由各电光学元件输出的作为输出信号的光,在电路形成区域的中央部位集中发光。这样,即使多个电光学元件中,有若干个由于制造不良而不发光的电光学元件,也能抑制其发光不匀。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对应设置多个单位象素,所述多个单位象素的每一个都具有配置电光学材料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和控制所述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的功能的多个有源元件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所述多个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中的所述电光学材料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与所述有源元件的电连接切断的工序。
这样,就将多个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中不发挥其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与有源元件的电连接切断。所以,能够制造出实际上不使用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的电光学装置。其结果就能提供控制其显示级别的下降的的电光学装置。
在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将所述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与所述有源元件的电连接的切断,可以采用激光进行。
这样,就采用激光,将不发挥其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与有源元件的电连接切断。所以,能够精确而容易地制造出实际上不使用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的电光学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安装着所述电子装置。
这样,就能提供即使构成单位电路的电子元件或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由于不良而不驱动时,也能正常驱动的电子机器。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安装着所述电光学装置。
这样,就能提供即使构成象素电路的电光学元件或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由于不良而不驱动时,也能正常驱动的电子机器。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安装着所述元件基板。
这样,即使多个电光学元件中有若干个由于制造不良而不发光的电光学元件时,也能提供能够抑制其发光不匀的电子机器。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采用所述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
这样,就能够实际上不使用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从而能控制其显示级别的下降。


图1是为了讲述有机EL显示器的电气结构的而绘制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显示屏部及数据驱动电路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象素的电路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屏部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为了讲述有机EL显示器的驱动方法的时间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象素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为了讲述第3实施方式而绘制的移动型手提式电脑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其它示例的象素的电路图。
图9是其它示例的显示屏部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F-布线,Qd-作为有源元件的驱动晶体管,Qd1、Qd2-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sw1-第1开关晶体管,Co-保持电容器,D1-作为第1端子的阳极,D2-作为第2端子的阴极,Idata-作为电信号的数据信号,Iel-作为驱动电力的驱动电流,Sd-透明基板,T-元件基板,X1~Xm-作为信号线的数据线,ZC-电路形成区域,ZL-元件形成区域,20-作为单位电路或驱动电路的象素电路,OLED-作为电子元件或电光学元件的有机EL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图1~图5,讲述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有机EL显示器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显示屏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有机EL显示器10,具有控制电路11、显示屏部12、扫描线驱动电路13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4。有机EL显示器10的控制电路11、扫描线驱动电路13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4,可以分别由独立的电子部件构成。例如,控制电路11、扫描线驱动电路13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4,可以分别由1个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构成。另外,控制电路11、扫描线驱动电路13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4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用可编程序的IC芯片构成,其功能可以通过写入IC芯片的程序,软件性地实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器10,是所谓“后发射”型的显示器,在透明基板S的背面,显示所需的图象。
控制电路11,根据图中未示出的外部装置供给的图象数据D,产生在显示屏部12上显示图象的扫描线驱动信号SK及数据线驱动信号DK。然后,控制电路11,在将所述扫描线驱动信号SK向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的同时,还将所述数据线驱动信号DK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4输出。
显示屏部12,在透明基板S上的中央部位,具有显示区域P。在显示区域P中,正如图2所示,将多个象素20配置成矩阵状。另外,在显示区域P中,沿着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象素20的列方向延长设置着m根数据线X1~Xm(m是自然数)。另外,在显示区域P中,沿着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象素20的行方向延长设置着n根扫描线Y1~Yn(n是自然数)。然后,所述象素20,配置在与各数据线X1~Xm和扫描线Y1~Yn的交差部位对应的位置。各象素20,分别与对应的各数据线X1~Xm和扫描线Y1~Yn连接。
另外,在显示区域P中,设置着驱动电压供给线Lo。驱动电压供给线Lo,被供给驱动电压Voel。另外,驱动电压供给线Lo,与m根电源线VLI~VLm(m是自然数)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源线VLI~VLm,与所述数据线X1~Xm平行设置。而且,各电源线VLI~VLm,与对应的象素20连接。所以,通过驱动电压供给线Lo及电源线VLI~VLm,将驱动电压Voel供给各象素20。
进而,在显示区域P中,设置着n根信号线LSI~LSn(n是自然数)。各信号线LSI~LSn,沿着象素20的行方向平行设置。而且,各信号线LSI~LSn,在与对应的象素20连接的同时,还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连接。各信号线LSI~LSn,将所述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的后文将要叙述的时间信号SY1~SYn(n为自然数)供给对应的象素20。
扫描线驱动电路13,根据所述控制电路11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SK,选择在所述显示区域P中延长设置的n根扫描线Y1~Yn中的1根扫描线,将扫描信号SC1~SCn(n为自然数),向被选择的那根扫描线输出。另外,扫描线驱动电路13,在根据扫描驱动信号SK,产生控制各象素20内形成的有机EL元件OLED的发光时间的时间信号SY1~SYn的同时,还通过对应的所述信号线LS1~LSn产生的时间信号SY1~SYn,向各象素20输出。
数据线驱动电路14,如图2所示,具有多个单1线驱动器23。各单1线驱动器23,分别通过所述数据线X1~Xm,与对应的象素20电连接。另外,各单1线驱动器23,根据所述控制电路11输出的数据线驱动信号DK,分别产生数据信号Idata。而且,各单1线驱动器23,将分别产生的数据信号Idata,通过数据线X1~Xm,向对应的象素20输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信号Idata,是电流信号。所以,各单1线驱动器23,分别产生根据所述数据线驱动信号DK的电流值,将产生的该值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Idata,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数据线X1~Xm,向对应的象素20输出。
下面,利用图3,讲述所述象素20的电气结构。图3是表示象素20的电气结构的图形。
象素20,在其形成区域中具有电路形成区域ZC和发光区域ZL。电路形成区域ZC,是形成驱动电路KC的区域。发光区域ZL,是形成多个有机EL元件OLED的区域,该有机EL元件OLED是用有机材料构成,其发光层是后文将要讲述的发光膜LF(参阅图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形成区域ZC,是除了其略为中央的部位之外的环状的形成区域;所述发光区域ZL,是在所述略为中央的部位形成的形成区域。
由于各象素20的结构完全相同,所以为了便于叙述,在下面只讲述在对与第n根扫描线Yn和第m根数据线Xm的交差部位对应的位置上配置的象素20。
驱动电路KC,包括驱动晶体管Qd,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开始晶体管Qst及保持电容器Co。驱动晶体管Qd,是作为供给电流的电流源而发挥作用的晶体管。另外,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及开始晶体管Qst,是分别作为开关元件而发挥作用的晶体管。
此外,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导电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是p型。另外,所述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开始晶体管Qst的导电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是n型。另外,所述驱动晶体管Qd,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开始晶体管Qst,通常分别由TFT(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驱动晶体管Qd,其漏极与第1开关晶体管Qsw1的漏极连接。第1开关晶体管Qsw1的源极与数据线Xm连接。
在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漏极/栅极之间,连接着第2开关晶体管Qsw2。第2开关晶体管Qsw2的栅极,在与所述第1开关晶体管Qsw1的栅极连接的同时,还与扫描线Yn连接。所以,所述第1晶体管Qsw1及所述第2开关晶体管Qsw2,通过扫描线Yn,按照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的扫描信号SCn,被同时控制成ON·OFF状态。
另外,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线VLm连接,被供给驱动电源Voel。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栅极,与保持电容器Co的第1连接端子E1连接,该保持电容器Co的第2连接端子E2,与该驱动晶体管Qd的源极连接。所述保持电容器Co,积蓄与所述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对应的电荷。
另外,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漏极,与开始晶体管Qst的漏极连接。开始晶体管Qst的源极,通过布线F,分别与发光区域ZL形成的多个有机EL元件OLED的阳极D1连接。开始晶体管Qst的栅极,与所述信号线LSn连接。这样,开始晶体管Qst,通过所述信号线LSn,按照扫描线驱动电路13供给的时间信号SYn,受到ON·OFF控制。
在结构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KC中,通过扫描线Yn,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H级的扫描信号SCn。于是,所述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同时成为ON状态。这时,通过所述数据线Xm,将数据信号Idata供给驱动电路KC。然后,与所述数据信号Idata对应的电荷被积蓄在保持电容器Co中。与所述数据信号Idata对应的电荷积蓄在所述保持电容器Co中后,通过扫描线Yn,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L级的扫描信号SCn。其结果,在所述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成为OFF状态的同时,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源极/漏极间,则成为与保持电容器Co积蓄的电荷对应的驱动电流Iel流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信号线LSn,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供给H级的时间信号SYn后,所述开始晶体管Qst就成为ON状态,所述驱动电流Iel通过所述布线F供给各有机EL元件OLED的阳极D1。就是说,所述驱动电路KC,可以根据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的扫描信号SCn及时间信号SYn,将与数据信号Idata对应的驱动电流Iel,供给各有机EL元件OLED。
所述发光区域ZL,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后文将要叙述的存储体36、37(参阅图4)按上下左右方向各2个、合计划分成4个。而且,在其划分的各区域,都形成一个有机EL元件OLED。就是说,各象素20,在其略为中央的部位,按照上下左右方向邻接形成4个有机EL元件OLED。
而且,这样形成的各有机EL元件OLED,其各阳极D1,如前所述,通过布线F及所述开始晶体管Qst,与1个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漏极连接。另外,各有机EL元件OLED的阴极D2,分别接地。就是说,4个有机EL元件OLED,在所述开始晶体管Qst的源极与接地之间,相互并联。
所以,所述开始晶体管Qst成为ON状态后,流入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源极/漏极间的驱动电流Iel,就供给4个有机EL元件OLED的每一个。
于是,如果象现有技术那样,每一个象素只有1个有机EL元件OLED时,在各象素之间,由于有机EL元件OLED的输入阻抗存在偏差,施加给驱动晶体管Qd的漏极/源极间的漏极/源极间电压Vds就要出现偏差。其结果,驱动电流Iel也要出现偏差。而如果象本发明那样,每一个象素有4个有机EL元件OLED,那么即使其各有机EL元件OLED的输入阻抗存在偏差,由于在输入阻抗低的有机EL元件OLED中流过的驱动电流,也和流入输入阻抗高的有机EL元件OLED中的驱动电流大小相等,所以4个有机EL元件OLED整体流过的驱动电流Iel被平均化。就是说,对1个驱动晶体管Qd而言,互相并联4个有机EL元件OLED后,就能吸收各有机EL元件OLED的输入阻抗的偏差。
另外,对1个驱动晶体管Qd而言,互相并联4个有机EL元件OLED后,4个有机EL元件OLED中,即使3个有机EL元件OLED由于制造不良,而经常不发光,也能使剩下的那个有机EL元件OLED发光。这时,发光的有机EL元件OLED,即使从4个减成3个,在4个有机EL元件OLED整体中流过的驱动电流Iel也不变,所以能以4个有机EL元件OLED全部发光时的亮度发光。其结果,与现有技术的1个驱动晶体管Qd只形成1个有机EL元件OLED的象素的显示器相比,可以抑制有机EL元件OLED的发光不匀。
下面,利用图4讲述这种结构的象素20的制造方法。
图4是包括所述象素20的显示屏部12在内的剖面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4所述的局部剖面图,是形成所述开始晶体管Qst和通过布线F与该开始晶体管Qst连接的2个有机EL元件OLED、与沿图3中的A-A线的剖面对应的情况。此外,其它象素20,其剖面结构都与此相同,所以不再详述。
所述显示屏部12,如图4所示,包括透明基板Sd,在所述透明基板Sd的上方形成的元件形成层DZ,在该元件形成层DZ上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或元件形成区域形成的构成有机EL元件OLED的发光膜LF。而且,由所述透明基板Sd和所述元件形成层DZ,构成元件基板T。
正如图4所示,在电路形成区域ZC元件形成层DZ上的电路形成区域,形成与各发光膜LF对应的所述驱动电路KC。另外,发光区域,在所述元件形成层DZ上,不形成驱动电路KC。
在所述元件形成层DZ上,形成构成所述各驱动电路KC的所述开始晶体管Qst。
详细地说,在透明基板Sd及用二氧硅构成的绝缘膜32上,形成构成开始晶体管Qst的硅层33。另外,在绝缘膜32上形成的用二氧化硅构成的氧化膜上,形成开始晶体管Qst的栅极34G、源极34S及漏极34D。
而且,所述源极34S,通过所述布线F,与在元件形成层DZ上形成的象素电极35电连接。象素电极35,由导电性透明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铱一锡氧化物(ITO)构成。另外,在元件形成层DZ上,还形成用无机材料构成的第1存储体36,以便将所述象素电极35与其它的象素电极35电气绝缘。在所述第1存储体36上,形成用有机材料构成的第2存储体37。所述第1及第2存储体36、37,是旨在将邻接形成的所述发光膜LF彼此划分开的存储体。所述象素电极35,其一部分开口。而且,在所述象素电极35上,形成用有机材料构成的发光膜LF,包括该象素电极35的开口位置。所述发光膜LF,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采用墨水喷射方式,将有机材料喷射到所定的、用第1及第2存储体36、37包围的位置上后形成的发光膜。
而且,在制造了结构如上所述的显示屏部12后,用激光之类的方法,将与4个发光膜LF中不发挥其光学性功能的发光膜LF的象素电极35连接的布线F切断。这样,驱动电流Iel就不供给该发光膜LF。结果就能使发挥光学功能的其它发光膜LF起作用,所以就能实质不使用经常显示黑色的发光膜LF。能该抑制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等级的下降。
综上所述,即使有机EL元件OLED存在制造偏差,也能提供能够精确控制的有机EL显示器10。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晶体管Qd,分别对应于专利要求范围所记述的有源元件或控制用元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有机EL元件OLED,分别对应于专利要求范围所记述的电子元件或电光学元件。还有,本实施方式中的有机EL元件OLED的阳极D1及阴极D2,分别对应于专利要求范围所记述的第1端子及第2端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信号Idata、数据线X1~Xm及象素20,分别对应于专利要求范围所记述的电信号、信号线及电子电路、单位电路或单位象素。
下面,利用图5,讲述采用如此结构的有机EL显示器10的驱动方法。
图5是为了讲述有机EL显示器10的驱动方法而绘制的时间图。
首先,扫描线驱动电路13,根据所述控制电路11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SK,选择扫描线Y1。然后,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H级的扫描信号SC1。于是,所述第1及第2开关Qsw1、Qsw2同时成为ON状态。与此同时,各数据信号Idata,通过所述数据线X1~Xm,被供给各自的所述保持电容器Co。这样,所述各保持电容器Co,分别积蓄与所述数据信号Idata对应的电荷。就是说,向被选择的扫描线Y1上的各象素20写入数据。
另外,这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L级的时间信号SY1。这样,扫描线Y1上的各象素20的开始晶体管Qst成为OFF状态。所以,不供给有机EL元件OLED驱动电流Iel,该有机EL元件OLED仍不发光。
其后,在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供给L级的扫描信号SC1的同时,还输出H级的时间信号SY1。于是,所述开始晶体管Qst成为ON状态,各有机EL元件OLED和所述驱动晶体管Qd,通过布线F,成为电连接的状态。其结果,流入所述驱动晶体管Qd的电流,被作为驱动电流Iel,供给所述各有机EL元件OLED。该有机EL元件OLED,按照流入驱动晶体管Qd的电流的电流水平发光。
接着,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根据所述扫描驱动信号SK,选择下一个扫描线Y2,如前所述,依次向被选择的扫描线Y2上的象素电路20,供给扫描信号SC2及时间信号SY2。于是,与扫描线Y2连接的象素20的有机EL元件OLED,按照流入驱动晶体管Qd的电流的电流水平发光。然后,如前所述,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根据所述扫描驱动信号SK,依次选择扫描线,向与被选择的扫描线连接的象素电路20,供给扫描信号SC1~SCn及时间信号SY1~SYn。其结果,有机EL元件OLED,就依次按照流入驱动晶体管Qd的电流的电流水平发光。这样,选择最后的扫描线Yn,按照数据信号Idata发光后,1帧的象素,就在显示屏部12上显示完毕。
再接着,在1帧期间终了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根据所述扫描驱动信号SK,选择扫描线Y1,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所述信号线LS1,向各象素20供给L级的时间信号SY1。这样,扫描线Y1上的各象素20的开始晶体管Qst全部成为OFF状态,扫描线Y1上的各象素20的有机EL元件OLED停止发光。其结果,扫描线Y1上的有机EL元件OLED的发光期间结束。
另外,在由扫描线驱动电路13,供给L级的时间信号SY1的同时,还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所述扫描线Y1,向各象素20供给H级的扫描信号SC1。于是,扫描线Y1上的象素20的第1及第2开关Qsw1、Qsw2,成为ON状态,再次写入数据。
这样,1帧期间结束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按照所述扫描驱动信号SK,依次选择扫描线Y1~Yn,进行如上所述的动作,显示图象。
综上所述,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按照所述扫描驱动信号SK,依次选择扫描线Y1~Yn,依次向与被选择的那根扫描线连接的象素20输出扫描信号及时间信号。另外,向与被选择的那根扫描线连接的象素20供给数据信号Idata,写入数据。这样,就能在所述显示屏部12上显示希望的图象。
采用所述实施方式的象素及有机EL显示器后,可以获得如下优点。
(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被显示屏部12配置的象素20的除了略为中央的部位之外的环状的形成区域,形成电路形成区域。另外,在该略为中央的部位,形成发光区域。而且,在所述电路形成区域ZC,形成一个驱动电路KC的同时,还在所述发光区域ZL,形成4个有机EL元件OLED。另外,还用布线F,将所述驱动电路KC和各有机EL元件OLED并联。所以,即使由于有机EL元件OLED的制造偏差,各有机EL元件OLED的输入阻抗大小不一时,也能使流入输入阻抗低的有机EL元件OLED的驱动电流和流入输入阻抗高的有机EL元件OLED的驱动电流相同。其结果,在4个有机EL元件OLED整体上流过的驱动电流Iel被平均化,所以能在每个象素20中抑制输入阻抗的偏差引起的发光不匀。这样,即使存在有机EL元件OLED的制造偏差,也能提供能够精确控制图象20的发光的有机EL显示器10。
(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4个有机EL元件OLED中,如果有1个有机EL元件OLED不良时,就将连接该有机EL元件OLED和驱动电路KC的布线F切断。其结果,4个有机EL元件OLED中即使有3个有机EL元件OLED由于制造不良而经常不发光时,也能使剩下的那1个有机EL元件OLED发光。所以,与具有现有技术的的象素对1个驱动电路KC形成1个有机EL元件OLED的显示器相比,即使由于有机EL元件OLED的连接不良而被供给数据信号Idata,也能抑制经常显示黑色的有问题的象素的发生。所以,即使由于有机EL元件OLED的制造不良,而经常不发光,也由于剩下的那个有机EL元件OFFD发光,所以能抑制有机EL元件OFFD的发光不匀。
(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象素20中,例如1个发光膜LF的膜厚比其它发光膜的膜厚显著厚或显著薄时,可以利用激光之类的方法,切断与该发光膜LF的象素电极35连接的布线F。而且不向该发光膜LF供给驱动电流Iel。
所以,能使发光的发光膜LF的膜厚均匀。其结果,就能使各有机EL元件OFFD的输入阻抗相等。
(第2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图6,讲述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不再赘述。
图6是在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屏部12中配置的象素30的电路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象素30的电路形成区域ZC及发光区域ZL,并不局限于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象素20的电路形成区域ZC及发光区域ZL的形成位置,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上设定。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各象素30的电路结构,和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完全相同,所以为了便于叙述,只讲述配置在与第n根扫描线Yn和第m根数据线Xm的交差部位对应的位置上的象素30。
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路KC,包括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开始晶体管Qst,以及保持电容器Co。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是分别作为供给电流的电流源而发挥作用的晶体管。另外,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以及开始晶体管Qst,是分别作为开关元件而发挥作用的晶体管。
所述第2驱动晶体管Qd2的放大系数,与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放大系数相等,所以,流入第2驱动晶体管Qd2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的电流水平,与流入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的电流水平相等。
此外,所述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导电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是p型。另外,所述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和开始晶体管Qst的导电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是n型。另外,所述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和开始晶体管Qst,通常分别由TFT(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第1驱动晶体管Qd1,其漏极与第1开关晶体管Qsw1的漏极连接。第1开关晶体管Qsw1的源极与数据线Xm连接。
在所述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漏极/栅极之间,连接着第2开关晶体管Qsw2。第2开关晶体管Qsw2的栅极,在与所述第1开关晶体管Qsw1的栅极连接的同时,还与扫描线Yn连接。所以,所述第1晶体管Qsw1及所述第2开关晶体管Qsw2,通过扫描线Yn,按照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的扫描信号SCn,被同时控制成ON·OFF状态。
另外,所述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线VLm连接,被供给驱动电源Voel。所述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栅极,与保持电容器Co的第1连接端子E1连接,该保持电容器Co的第2连接端子E2,与该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源极连接。所述保持电容器Co,积蓄与所述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对应的电荷。
另外,所述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漏极,与开始晶体管Qst的漏极连接。开始晶体管Qst的源极,通过布线F,与有机EL元件OLED连接。开始晶体管Qst的栅极,与所述信号线LSn连接。这样,开始晶体管Qst,通过所述信号线LSn,按照扫描线驱动电路13供给的时间信号SYn,受到ON·OFF控制。
采用这种结构的所述第1驱动晶体管Qd1,与同该第1驱动晶体管Qd1并联的第2驱动晶体管Qd2连接。
详细地说,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源极与第2驱动晶体管Qd2的源极连接。另外,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栅极与第2驱动晶体管Qd2的栅极连接。进而,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漏极,与第2驱动晶体管Qd2的漏极连接。就是说,所述保持电容器Co的第1连接端子E1,与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各自的源极连接的同时,第2连接端子E2,还与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各自的栅极连接。
在采用这种结构的驱动电路KC中,通过扫描线Yn,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H级的扫描信号SCn。于是,所述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都成为ON状态。其结果,通过数据线Xm,数据信号Idata被供给象素30。然后,与所述数据信号Idata对应的电荷,被保持电容器Co积蓄。
这时,在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都正常驱动时,如前所述,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各源极/漏极间,流入互相相同的电流水平的电流。所以,在所述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各源极/漏极间,流入成为所述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的1/2倍的电流。
其结果,在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都正常动作时的所述保持电容器Co中,积蓄相当于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的1/2倍电荷。
另外,在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中只有某一个正常驱动时,就利用激光将另一个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电气性地切断。这样一来,就能只向正常驱动的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各源极/漏极间供给数据信号Idata。
其结果,在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只有某一个正常动作时,所述保持电容器Co中,积蓄相当于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的电荷。
另外,在所述保持电容器Co积蓄电荷的状态下,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扫描线Yn,输出使所述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都成为OFF状态的扫描信号SCn。
于是,所述第1及第2开关晶体管Qsw1、Qsw2都成为OFF状态。
其结果,在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都正常驱动时,在各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源极/漏极之间,流过与所述保持电容器Co蓄积的电荷相应的驱动电流Iel。这时,流过各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源极/漏极之间的驱动电流Iel的电流水平,是与数据信号Idata的1/2倍的电流水平对应的值。
另外,在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中只有某一个正常动作时,就成为与所述保持电容器Co蓄积的电荷相应的驱动电流Iel,流入该正常驱动的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源极/漏极之间的状态。这时,流过正常驱动的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的源极/漏极之间的驱动电流Iel的电流水平,是与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对应的值。
在这种状态下由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信号线LSn,供给使开始晶体管Qst成为ON状态的时间信号SYn后,该开始晶体管Qst成为ON状态。
其结果,在各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都正常驱动时,所述开始晶体管Qst被供给流入其各源极/漏极间的驱动电流Iel的总和。就是说,供给开始晶体管Qst的驱动电流Iel的电流水平,是与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对应的值。
另外,在各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只有某一个正常动作时,所述开始晶体管Qst被供给流入正常动作的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中的某一个的源极/漏极间的驱动电流Iel。就是说,供给开始晶体管Qst的驱动电流Iel的电流水平,是与数据信号Idata的电流水平对应的值。
而且,所述驱动电流Iel,通过所述布线F,供给有机EL元件OLED的阳极。该有机EL元件OLED,按照驱动电流Iel的电流水平发光。
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流KC,即使所述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中的某一个不驱动,也能使有机EL元件OLED,按照驱动电流Iel的电流水平发光。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象素30的有机EL显示器10中,也和第1实施方式一样,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3,根据所述扫描驱动信号SK,依次选择扫描线Y1~Yn,依次向与被选择的扫描线连接的象素20输出扫描信号及时间信号。另外,向与被选择的扫描线连接的象素20供给数据信号Idata,写入数据。这样,就能在所述显示器部12上显示所需的图象。
采用所述实施方式的象素及有机EL显示器后,可以获得如下特点(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与构成各象素30的第1驱动晶体管Qd1并联,连接具有与该第1驱动晶体管Qd1的放大系数相等的放大系数的第2驱动晶体管Qd2。然后,在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中某一个不正常动作时,用激光将该不正常动作的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从驱动电路KC中切断。其结果,即使所述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中某一个不正常动作,也能使有机EL元件OLED按照驱动电流Iel的电流水平发光。
(第3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图7,讲述作为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讲述过的电光学装置的有机EL显示器10的应用示例。有机EL显示器10,可以在移动型手提式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各种电子机器中使用。
图7是表示移动型手提式电脑的结构的立体图。在图7中,手提式电脑50包括具有键盘51的本体部52,使用所述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组件53。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所述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组件53,也能发挥与所述第1或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其结果,就能提供具有即使存在制造偏差也能精确控制的有机EL显示器10的移动型手提式电脑50。
此外,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施。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形成多个(4个有机EL元件OLED)作为电子元件或电光学元件的有机EL元件;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多个(2个驱动晶体管Qd1、Qd2)作为晶体管的驱动晶体管。但是也可以在形成多个有机EL元件OLED的同时,再一并形成多个驱动晶体管的电子电路、电子装置或电化学装置中应用它。这时,可以兼有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两者的优点。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象素20的电路形成区域ZC,是除了略为中央部位之外的环状的形成区域;发光区域ZL,是在所述略为中央部位中形成的形成区域。而且在所述电路形成区域ZC形成驱动电路KC的同时,还在所述发光区域ZL形成多个有机EL元件OLED。
如图8所示,将象素20的略为中央的部位作为电路形成区域ZC,将包围该略为中央的部位的环状的形成区域作为发光区域ZL。而且,在所述电路形成区域ZC形成驱动电路KC。另外,还可以在所述发光区域ZL的上下左右的方向,分别形成有机EL元件OLED。图9示出包含这种象素20的显示屏部12的剖面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9所示的局部剖面图,是形成开始晶体管Qst和通过布线F与该开始晶体管Qst连接的2个有机EL元件OLED、与沿着图8中的B-B剖线所形成的剖面对应的状况。如图9所示,在电路形成区域ZC的元件形成层DZ中形成驱动电路KC,包围着该电路形成区域ZC,形成发光区域ZL。通过形成具有发光膜LF的发光区域ZL,可以使电路形成区域ZC不发光的情况不引人注目。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数据信号Idata是电流,使驱动晶体管Qd控制与该数据信号Idata对应的电流水平的驱动电流Iel。也可以使用由电压构成的数据信号,使驱动晶体管Qd控制与该数据信号对应的电流水平的驱动电流Iel。这样一来,也能获得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发光区域ZL形成4个有机EL元件OLED。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2个以上有机EL元件OLED。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在从元件基板T的背面显示图象的所谓“后发射型”的有机EL显示器中采用。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上端发射型的有机EL显示器中采用。这样一来,就能使开口率只提高各象素20、30的电路形成区域ZC的大小。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分别用一个晶体管构成。但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单元晶体管,将该单元晶体管串联或并联,构成第1或第2驱动晶体管Qd1、Qd2。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是设置着由1色构成的有机EL元件OLED的象素20、30的有机EL显示器10。但也可以在对红色、绿色及兰色等3色的有机EL元件OLED设置着各色用的象素20、30的有机EL显示器中采用。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在象素20、30中采用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可以在有机EL元件OLED以外,例如驱动LED及FED等发光元件之类的电流驱动元件的电子电路中采用。还可以在RAM(尤其是MRAM)的记忆装置中采用。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流驱动元件,是在有机EL元件OLED中采用。但也可以在无机EL元件中采用。就是说,可以应用于由无机EL元件构成的无机EL显示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是在对应多个第1信号线与多个第2信号线的交差部位具有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具备具有第1端子和第2端子,由施加在所述第1端子的驱动电压或流入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驱动电流所驱动的电子元件;和控制所述驱动电压或所述驱动电流的有源元件,所述多个单位电路,包含至少包含2个以上的所述电子元件及所述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的单位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个电源线,所述有源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多个电源线中对应的一个电源线之间。
3.一种电光学装置,是对应多个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设置多个单位象素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象素电路的每一个具备具有第1端子和第2端子,由施加在所述第1端子的驱动电压或流入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驱动电流所驱动的电光学元件;和控制所述驱动电压或所述驱动电流的有源元件,所述多个象素电路,包括至少包含2个以上的所述电光学元件及所述有源元件中的某一个的象素电路。
4.一种电光学装置,是对应多个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设置多个单位象素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象素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电光学元件;和控制供给到所述电光学元件的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的控制用电子元件,所述多个单位象素,包含与所述电光学元件电性断开的所述控制用电子元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光学元件的每一个,都是EL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L元件,是有机EL元件。
7.一种电光学装置,是对应多个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设置多个单位象素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象素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配置有电光学材料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所述多个单位象素,包含含有所述多个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中的所述电光学材料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的单位象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学材料,是有机材料。
9.一种元件基板,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基板上具有用于形成多个构成光学特性或电特性随着供给到第1端子与第2端子之间的电压水平或供给到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电流水平而变化的一个电子电路的电子元件的元件形成区域;和形成包含构成将与电信号对应的所述电压水平或所述电流水平供给到所述各电子元件的第1端子的所述电子电路的晶体管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形成区域,配置在所述元件形成区域的中央部位,在该元件形成区域的周围配置所述电路形成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元件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元件形成区域,形成有电子元件。
11.一种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在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交差部位对应设置多个单位象素,所述多个单位象素的每一个都具有配置有电光学材料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和控制所述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的功能的多个有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将所述多个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中的不发挥作用的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与所述有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切断的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光学材料配置区域与所述有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的切断,采用激光进行。
13.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安装着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
14.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安装着权利要求3~8中的某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
15.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安装着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元件基板。
16.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即使存在制造偏差,也能精确控制的电子电路、元件基板、电子装置、电光学装置及电子机器。在除了显示屏部配置的象素(20)的略为中央的部位之外的环状的形成区域,形成电路形成区域(ZC)。另外,在该略为中央的部位形成发光区域(ZL)。而且,在所述电路形成区域(ZC)形成1个驱动电路(KC)的同时,还在所述发光区域(ZL)形成4个有机EL元件(OLED)。另外,用布线(F),将所述驱动电路(KC)和各有机EL元件(OLED)并联。
文档编号G09G3/20GK1534555SQ20041003178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城宏明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