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1791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等离子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可防止驱动电路损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前衬底和后衬底的等离子显示板,和在其间形成单位室的隔板。主放电气体,例如氖(Ne)、氦(He)、或氖和氦的组合(He+Ne)以及包含少量氙的惰性气体被充填在各单元中。当惰性气体通过高频电压进行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UV)射线并且激发在隔板之间的荧光体,以显示图像。由于这种等离子显示装置能够被制造成既薄又轻,因此,等离子显示装置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装置。
图1所示为说明普通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的透视图。
如在图1中所示,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前衬底100,其一侧上若干对具有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维持电极对成对地设置在显示图像的显示侧的前玻璃101上,以及后衬底110,其一侧上若干编址电极113与维持电极对交叉地设置在后面的背面玻璃111上。前面板100和后面板110以预定的间隔相互结合。
前衬底100包括在一个单元内相互放电并维持单元发光的成对的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每个包括由透明ITO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a)和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总线电极(b)。在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上涂覆一个或多个上介电层104,以限制放电电流并绝缘该对电极。另外,在上介电层104的顶面上形成保护层105以减轻放电条件。
在后衬底110,有若干放电空间,即,条形(或者井形)隔板112平行地排列以构成放电单元。而且,进行编址放电的多个编址电极113与隔板112平行设置。后衬底110的上面被覆盖有R、G和B荧光粉114,以在维持放电期显示图像。用于保护编址电极113的介电层115形成在编址电极113和荧光粉114之间。
图2所示为说明常规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方法的视图。
如在图2中所示,在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一个帧划分为具有不同放电次数的多个子场,并且,按照对应于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子场期间等离子显示板发光,以形成图像。
每一个子场被划分为一个用于均匀进行放电的复位期、一个用于选择放电单元的编址期和一个用于按照放电次数表现灰度的维持期。例如,当图像按照256灰度被显示时,对应于1/60秒的帧时间(16.67ms)被划分为8个子场(SF1至SF8),如图2所示。
另外,8个子场中的每一个被划分为复位期、编址期和维持期。这里,在各子场中的维持期以2n(n=0、1、2、3、4、5、6、7)的比率增加。以这种方式,因为维持期随每一个子场而不同,所以,它能够实现灰度级。
图3所示为说明传统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传统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等离子显示板300,图像信号处理器310,子场映射单元320,数据校准器330,数据驱动单元340,扫描驱动单元350,维持驱动单元360和控制器370。
在等离子显示板300中,形成有扫描电极(Y1至Yn)、维持电极(Z)以及与扫描电极(Y1至Yn)和维持电极(Z)相交叉的若干编址电极(X1至Xm)。
图像信号处理器310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变换为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像信号。这种图像信号处理器310包括用于反向伽马校正图像信号的反向伽马校正单元(未示出),用于调整图像信号的增益值的增益控制器(未示出),以及用于增强灰度表示的半色(half tone)单元(未示出)。
子场映射单元320将从图像信号处理器310输入的图像信号按照子场单位映射到相应的子场。
数据校准器330按照子场重新排列由子场映射单元320以子场单位映射的图像信号。
数据驱动单元340将对应于已校准的图像信号的编址脉冲加到等离子显示板300中所形成的编址电极(X1至Xm)。
扫描驱动单元350驱动等离子显示板300上所形成的扫描电极(Y1至Yn)。扫描驱动单元350在复位期加上升脉冲和下降脉冲,在编址期顺序地加扫描脉冲,以及在维持期加维持脉冲。
维持驱动单元360驱动等离子显示板300上所形成的作为共用电极的维持电极(Z)。维持驱动单元360在编址期加正偏置脉冲,并在维持期交替地加至少一个或多个维持脉冲以与扫描脉冲一起进行维持放电。
在复位期、编址期和维持期,控制器370控制加到数据驱动单元340、扫描驱动单元350和维持驱动单元360的各个驱动脉冲的时序。另外,控制器370控制根据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由数据校准器330重新排列的图像信号顺序读取,再按照扫描线的数量加到数据驱动单元340。
同时,在在图像中表示特定的图形时,各传统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单元330、340和350存在缺陷。具体地说,在显示交替模式时扫描驱动单元350和维持驱动单元360的电路元件会严重损坏。在此,交替模式是指接通线和关闭线交替的图像。在交替模式保持大约1分钟的情况下,维持驱动单元360将损坏,并在扫描驱动单元350中生热而退化。其原因将参照图4和5进行描述。
图4所示为显示常规的交替模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图,而图5为表示常规的交替模式的编址脉冲的波形图。
同时参照图4和5,维持驱动单元410包括用于从提供偏置脉冲的偏置电压源(Vzb)和提供维持脉冲的维持单元源(Vs)加脉冲的各开关元件,以及在驱动维持驱动单元410时用于恢复或提供能量的能量恢复电路413。另外,扫描驱动单元420包括提供上升脉冲、下降脉冲、扫描脉冲和维持脉冲的每个开关元件以及能量恢复电路(未示出)。
在此,若输入对应于交替模式的图像信号到等离子显示装置,当扫描到一线时,高电平编址脉冲加到所有编址电极,当扫描到下一条线时,低电平编址脉冲加到所有编址电极。
在维持驱动单元410中,当加编址脉冲时,由于在编址电极(X)和维持电极(Z)之间形成的电容(C1),第一峰值电流(Ip1)和第二峰值电流(Ip2)流入。换句话说,当将从低到高电平加入的编址脉冲加到编址电极时产生第一峰值电流(Ip1),而当将从高到低电平加入的编址脉冲加到编址电极时产生第二峰值电流(Ip2)。此时,由于当第一峰值电流(Ip1)和第二峰值电流(Ip2)流过编址期接通的第一开关411和第二开关412时产生过量的热,存在维持驱动单元410被损坏的缺点。
在扫描驱动单元420中,加编址脉冲时,由于在编址电极(X)和维持电极(Z)之间形成的电容(C2),第三峰值电流(Ip3)和第四峰值电流(Ip4)流入。换句话说,当从低到高电平加入的编址脉冲加到编址电极时产生第一峰值电流(Ip3),而当从高到低电平加入的编址脉冲加到编址电极时产生第二峰值电流(Ip4)。此时,由于当第一峰值电流(Ip3)和第二峰值电流(Ip4)流过编址期接通的第三开关413和第四开关414时产生过量的热,存在扫描驱动单元420被损坏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和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在显示交替模式时控制数据驱动单元以使得编址脉冲的切换次数减少,从而防止维持和扫描驱动单元损坏。
为了实现它们以及其它的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一样,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包括模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其中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cell)打开和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子场映射单元,用于将子场单元的图像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场;控制器,用于在模式识别单元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在一个帧期间的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一种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步骤识别其中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和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将子场单元的图像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场;在模式识别步骤中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在一个帧期间的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包括子场映射单元,用于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以子场为单元映射到相应的子场;模式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比较映射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mapping code),识别其中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以及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控制器,用于在模式识别单元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在一个帧期间的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步骤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以子场单元映射到相应的子场;通过比较映射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识别其中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以及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在模式识别步骤中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一个帧期间的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控制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以在识别交替模式(alternate pattern)时在一个帧的期间被使用,从而减小生成的峰电流(peak current),以防止损坏维持和扫描驱动单元。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似的标号代表相似的元件。
图1所示为说明普通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所示为说明常规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显示图像的方法;图3所示为说明传统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显示常规的交替模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图;图5为表示常规的交替模式的编址脉冲的波形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示意方框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工作特性的图;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控制器的控制操作的真值表;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示意方框图;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操作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以更详细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用于识别交替模式的模式识别单元,其中,根据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在第N行上打开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cell)并且第N+1行上关闭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用于将图像信号通过子场单元映射到相应子场的子场映射单元;及当模式识别单元识别交替模式时将控制一个帧期间内在整个子场中规定数量的子场被使用的控制器。
优选地,模式识别单元包括中心单元设置单元,用于在一个帧期间将至少不少于两个单元设定为中心单元;第一阈值比较器,用于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水平方向相邻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一阈值相比较;第二阈值比较器,用于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垂直方向相邻的单元的灰度值的差与第二阈值相比较;第三阈值比较器,用于对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量进行评估并将其数目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及模式识别信息发生器,用于将帧的图像信号确定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的数量多于第三阈值时产生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优选地,第一阈值比较器比较至少不少于两个邻近作为中心的中心单元的单元的灰度值。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子场映射单元,用于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由子场单元映射到相应的子场中;模式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比较映射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识别交替模式,其中第N行上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被打开并且第N+1行上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被关闭;及控制器,用于在模式识别步骤中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在一个帧期间整个子场中规定数量的子场被使用。
优选地,模式识别单元包括中心单元设置单元,用于在一个子场期间将至少不少于两个单元设定为中心单元;第一阈值比较器,用于在子场期将中心单元相同行上的具有与中心单元相同映射码的单元的数量与第一阈值相比较;第二阈值比较器,用于在子场期将中心单元下一行上的具有不同于中心单元映射码的单元的数量与第二阈值相比较;第三阈值比较器,用于评估高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量并将其数量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及模式识别信息发生器,用于在一个帧期间将帧的图像信号确定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的数量多于第三阈值时产生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优选地,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数据校准器,用于按子场重新排列映射到子场的图像信号;及数据驱动单元,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相应于校准后的图像信号的编址脉冲施加到编址电极上。
优选地,当识别交替模式以进行选择时,控制器控制子场切断,并控制用于在选择的子场的编址期内关闭数据驱动单元的开关元件的断开信号被施加到数据驱动单元上。
优选地,控制器控制切断的子场不相互连续。
优选地,控制器根据在一个帧期间使用的子场控制施加的维持脉冲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识别其中第N行上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被打开并且第N+1行上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被关闭的交替模式;通过子场将图像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场;及在模式识别步骤中识别交替模式时在一个帧期间控制整个子场中规定数量的子场被使用。
优选地,模式识别步骤包括下列步骤在一个帧期间设定至少不少于两个单元作为中心单元;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与在水平方向相邻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一阈值相比较;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与在垂直方向相邻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二阈值相比较;评估少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量并将其数量与第三阈值相比较;并将该帧的图像信号确定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的数量多于第三阈值时产生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优选地,在第一阈值比较步骤中比较至少不少于两个邻近中心单元的单元的灰度值。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按子场单元映射到相应的子场;通过比较映射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来识别其中第N行上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被打开并且第N+1行上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单元被关闭的交替模式;及在模式识别单元识别交替模式时在一个帧期间控制整个子场中规定数量的子场被使用。
优选地,模式识别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一个子场期内设定至少不少于两个单元作为中心单元;在子场期内将中心单元相同行上的具有与中心单元相同映射码的单元的数量与第一阈值相比较;在该子场期内将中心单元下一行上的具有与中心单元不同映射码的单元的数量与第二阈值相比较;评估高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量并将其数量与第三阈值相比较;及在一个帧期间将帧的图像信号确定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的数量高于第三阈值时产生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按子场重新排列映射到子场的图像信号;及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对应于校准了的图像信号的编址脉冲施加到编址电极。
优选地,当识别交替模式时,在控制步骤中选择切断的子场,并且用于关闭数据驱动单元的开关元件的断开信号在选择的子场的编址期内施加到数据驱动步骤中。
优选地,在控制步骤中切断的子场彼此不连续。
优选地,根据使用的子场施加的维持脉冲的数量在控制步骤中控制。
下面参照附图以更详尽的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图6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如在图6中所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一个等离子显示板600、一个模式识别单元610、一个图像信号处理器620、一个子场映射单元630、一个数据校准器640、一个控制器650、一个数据驱动单元660、一个扫描驱动单元670、和一个维持驱动单元680。
在等离子显示板600中,存在有形成的扫描电极(Y1到Yn)、维持电极(Z)和多个编址电极(X1到Xm),编址电极(X1到Xm)与扫描电极(Y1到Yn)和维持电极(Z)交叉。
模式识别单元610识别交替模式,其中,按照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在第N条线上不小于预定数量的单元被接通,并且,在第N+1条线上不小于预定数量的单元被断开。换言之,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式识别单元610,通过比较分配给每一个单元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判断显示为交替模式的图像信号。为此,通过比较灰度值与预定阈值的差,模式识别单元610设置一个中心单元并检测交替模式。下面将参照图7和8更详细地描述。
图像信号处理器620转换从模式识别单元610输入的外部图像信号为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像信号。这样的图像信号处理器620包括一个用于反伽马校正图像信号的反伽马校正装置(图中未示出)、一个用于调整图像信号的增益值的增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一个用于提高灰度表示的半色调装置(图中未示出)。
子场映射单元630以子场单元映射从图像信号处理器620输入的图像信号到对应的子场。
数据校准器640按子场重新排列由子场映射单元630映射为子场单元的图像信号。
在复位、编址和维持期,控制器650控制施加到数据驱动单元660、扫描驱动单元670和维持驱动单元680的各驱动脉冲的时序。又,控制器650控制按序读入按照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由数据校准器640重新排列的图像信号,并且然后,按扫描线的量提供到数据驱动单元660。
当模式识别单元610识别交替模式时,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650控制在一个帧期间全部子场中的预定数量的子场被使用。首先,交替模式识别信息从模式识别单元610传递到控制器650。此后,控制器650选择按按照扫描线的数量提供的图像信号的数据中的切断的子场到数据驱动单元660,并且然后,在选择的子场的编址期,施加断开数据驱动单元660的开关元件的切断信号到数据驱动单元。这时,由于在相应的子场期中的切断信号,编址脉冲不被施加到整个图片。于是,开关元件的开关时间被减少,因此,降低峰值电流。
同时,因为对应的子场的编址脉冲被切断,所以,生成一个暂停时间,其中,整个图片的图像不被显示在子场期。如果施加一个编址脉冲以致于在这样的暂停时期被维持不小于一个预定的时期以后,一个图片被瞬间显示,那么,就会生成一个闪烁(flicker)。考虑这一情况,控制器650控制断开的子场为相互连续。换言之,控制器650控制暂停时期维持。
又,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650控制按照在一个帧期间使用的其余子场的结合施加的维持脉冲的数量,以防止由于子场断开而损坏显示的图像。因此,在交替模式被表示时防止图像被损坏是可能的。
数据驱动单元660施加对应于由数据校准器640校准的图像信号的编址脉冲到形成在等离子显示装置600中的编址电极(X1到Xm)。这时,当交替模式被表示时预定的子场按照前述的控制器650的切断信号被断开,从而开关次数被减少。
扫描驱动单元670驱动形成在等离子显示板600中的扫描电极(Y1到Yn)。扫描驱动单元670在复位期施加一个上升脉冲和一个下降脉冲,在编址期顺序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在维持期施加维持脉冲。在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扫描驱动单元670中,当交替模式被表示时,在编址期生成的峰值电流随着数据驱动单元660被减少的开关次数被降低。又,扫描驱动单元670在使用的子场的维持期中施加由控制器650控制的维持脉冲的数量。
维持驱动单元680驱动维持电极(Z),维持电极(Z)是形成在等离子显示板600中的公用电极。维持驱动单元680在编址期施加一个正偏置脉冲,和在编址期施加一个正偏置脉冲,并且,在维持期交替地施加至少一个或多个维持脉冲,用于与扫描脉冲一起实现维持放电。在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维持驱动单元680中,当交替模式被表示时,在编址期中生成的峰值电流随着数据驱动单元660的开关次数降低而被降低。又,维持驱动单元660在使用的子场的维持期中施加由控制器650控制的维持脉冲的数量。在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这样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用于识别交替模式的模式识别单元将参考图7和8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示意框图,而图8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操作性能的图。
参考图7,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包括一个中心单元设置装置710、一个第一阈值比较器720、一个第二阈值比较器730、一个第三阈值比较器740、和一个模式识别信息生成器750。一起参考图7和8,模式识别单元的操作将被描述。
中心单元设置装置710在一个帧期间设置至少不少于两个单元为中心单元。整个图片中任意的单元被设置为中心单元以检测交替模式。换言之,在第N条线上的单元(XN)被设置为中心单元。
第一阈值比较器720比较在设置的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水平方向与其邻接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一阈值。这时,优选当交替模式被检测时,第一阈值比较器720将中心单元(XN)的灰度值与至少不少于两个在水平方向邻接的单元的灰度值进行比较以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换言之,在第一阈值比较器720计算在第N条线上的中心单元(XN)的灰度值与在水平方向邻接的单元(XN-1,XN+1)的各灰度值之间的差以后,第一阈值比较器720把差值的平均值与第一阈值比较。这里,如果灰度值的差小于第一阈值,那么,在水平方向邻接的单元之间有小的或没有灰度值的差异。因此,数据驱动单元为单元执行同一的或相似的开关操作。
第二阈值比较器730比较在通过第一阈值比较器720判断的小于第一阈值的中心单元(XN)的灰度值和在垂直方向与第二阈值邻接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换言之,在第二阈值比较器730计算在第N条线上的中心单元(XN)的灰度值与在垂直方向邻接的单元(XN+1)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以后,第一阈值比较器720把差值与第二阈值比较。这里,如果灰度值的差大于第二阈值,那么,在垂直方向邻接的单元之间有大的灰度值的差。因此,数据驱动单元为各单元执行不同的开关操作。
例如,如果在第N条线上的中心单元(XN)的灰度值是小的,并且,在第N+1条线上的单元的灰度值是大的,那么,中心单元(XN)在负责低灰度的子场中主要是接通的,并且,在第N+1条线上的单元(XN+1)在不是低灰度的子场中主要是接通的。换言之,在低灰度子场时,在第N条线上的中心单元(XN)主要是接通的,并且,在第N+1条线上的单元(XN+1)是断开的,并且,在高灰度子场时,单元反向切换。
按照由第一阈值比较器720的判断结果和由第二阈值比较器730的判断结果,通过计算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量,第三阈值比较器740把中心单元的数量与第三阈值比较。因此,在一个帧期间的整个图片中,如果该中心单元的数量大于第三阈值,那么,对应的帧被确定为交替模式。
当中心单元的数量多于第三阈值时,模式识别信息生成器750确定一个帧的图像信号为交替模式。此后,模式识别信息生成器750生成交替模式识别信息,然后传递它到控制器650。
图9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控制操作的真值表。
参考图9,按照图9中所示的真值表在编址期期间数据驱动单元的数据驱动器IC(集成电路,图中未示出)被控制。尤其是,按照通过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控制的LBLK 910的真值确定驱动输出状态920。
换言之,在需要被切断的子场的编址期中,控制器控制LBLK 910的真值为“LOW”。因此,因为数据驱动器IC的输出值是“LOW”,所以,编址脉冲不被施加到编址电极。
又,在一个帧期间使用的编址期中,真值被施加为“HIGH”,使得编址脉冲被施加到编址电极。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灰度值识别交替模式,并且,按此使用的子场被减少。因此,编址驱动单元的开关次数被减少,能够防止对维持和扫描驱动单元的破坏。
第二实施方式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1000,图像信号处理器1010,子场映射单元1020,模式识别单元1030,数据校准器1040,控制器1050,数据驱动单元1060,扫描驱动单元1070,维持驱动单元1080。在此,由于其各部分与图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各功能单元具有相同的工作特性,因此省略对等离子显示板1000,图像信号处理器1010,子场映射单元1020,数据校准器1040,控制器1050,数据驱动单元1060,扫描驱动单元1070,维持驱动单元1080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1030设置在子场映射单元1020的后端。该模式识别单元1030通过比较子场映射单元1020映射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识别第N线上不少于预定数量的单元开启且在第N+1线不少于预定数量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1030通过比较分配到每个子场的所有单元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判断显示的的图像信号为交替模式。为此,该模式识别单元1030通过用预定阈值比较单元的数量来设置中心单元并检测交替模式。下面将参照图11和图12更详细地描述。
在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交替模式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1050利用预定数量的子场控制彼此不连续的子场切断并控制加到子场的维持脉冲的数量。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示意方框图,而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的操作特性的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模式识别单元包括中心单元设置单元1110,第一阈值比较器1120,第二阈值比较器1130,第三阈值比较器1140以及模式识别信息产生器。下面同时参照图11和12描述模式识别单元的操作原理。
中心单元设置单元1110在一个子场期至少设置两个以上单元作为中心单元。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不同,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该中心单元设置单元1110按子场期设置整个图像的任意单元作为中心单元以检测交替模式。也就是说,将第N线的单元(XN)设为中心单元。
第一阈值比较器1120在该子场期将中心单元的相同的线上与中心单元具有相同的映射码的单元的数量与第一阈值比较。也就是说,第一阈值比较器1120估算在第N线的中心单元(XN)的相同线上具有与单元(...XN-1,XN+1,...)中的中心单元(XN)映射码相同的单元的数量。在此,若在相应的子场周期具有相同映射码的单元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第N线的驱动单元的开关元件大致同样开关。此时,映射码为通过子场单元映射的具有“0”或“1”值的代码以施加编址脉冲。
第二阈值比较器1130在该子场期将中心单元的下一线的与中心单元具有不同的映射码的单元数量与第二阈值比较。也就是说,第二阈值比较器1130估算在第N线的中心单元(XN)的N+1线上的单元(...XN+1-1,XN+1+1,...)中具有与中心单元(XN)映射码不同的单元的数量。在此,若在相应的子场期具有彼此不同映射码的单元数量大于第二阈值,第N线和第N+1线的数据驱动单元的开关元件大致相反地开关。
第三阈值比较器1140根据第一阈值比较器1120的判断结果以及第二阈值比较器1130的判断结果估算大于第一和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量,并将该数量与第三阈值比较。因此,若一帧中的图形中中心单元数量大于第三阈值,则确定该帧中的相应的子场为交替模式。
当中心单元数量大于第三阈值,模式识别信息产生器1150确定一帧中该子场的图形信号为交替模式。因此,模式识别信息产生器1150产生交替模式识别信息并发送到控制器650。
如上所述,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模式识别单元设在子场映射单元的后端并按照子场为单位检测交替模式,从而比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更可靠地检测数据驱动单元的开关操作情况。而且,可有效地检测一帧中所用的子场。
所描述的本发明,显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变更。这种变更不认为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所有这些修改和变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并包括在后续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模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其中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和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子场映射单元,用于将子场单元的图像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场;控制器,用于在模式识别单元识别交替模式时在一个帧期间控制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模式识别单元包括中心单元设置单元,用于在一个帧期间设置至少两个单元作为中心单元;第一阈值比较器,用于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水平方向与其邻近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第二阈值比较器,用于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垂直方向与其邻近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第三阈值比较器,求出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目,并将其数目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以及模式识别信息生成器,用于确定帧的图像信号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生成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阈值比较器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水平方向与其邻近的至少两个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4.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子场映射单元,用于将通过子场单元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场;模式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比较映射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识别其中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以及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控制器,用于在模式识别单元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在一个帧期间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模式识别单元包括中心单元设置单元,用于在一个子场期间设置至少两个的单元作为中心单元;第一阈值比较器,用于在子场期间,将与中心单元在同一线上的具有与中心单元相同映射码的单元的数目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第二阈值比较器,用于在子场期间,将在中心单元下一线上的具有与中心单元不同映射码的单元的数目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第三阈值比较器,求出大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目,并将其数目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以及模式识别信息生成器,用于在一个帧期间确定帧的图像信号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生成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数据校准器,用于通过子场再排列映射到子场的图像信号;以及数据驱动单元,用于在控制器控制下,将对应于校准的图像信号的寻址脉冲应用于寻址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交替模式被识别而选择时,控制器控制子场切断,并控制在选择的子场的寻址周期切断数据驱动单元的转换元件的切断信号应用于数据驱动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控制器控制切断的子场不相互连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控制器根据在一个帧期间使用的子场控制应用的维持脉冲的数目。
10.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步骤识别其中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和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将子场单元的图像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场;以及在模式识别步骤中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在一个帧期间的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模式识别步骤包括步骤在一个帧期间设置至少两个的单元作为中心单元;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水平方向与其邻近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垂直方向与其邻近的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求出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目,并将其数目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以及确定帧的图像信号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生成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阈值比较步骤中,将中心单元的灰度值和在水平方向与其邻近的至少两个单元的灰度值之间的差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13.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步骤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通过子场单元映射到相应的子场;通过比较映射的图像信号的映射码,识别其中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以及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在模式识别步骤中识别交替模式时,控制在一个帧期间的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模式识别步骤包括步骤在一个子场期间设置至少两个的单元作为中心单元;在该子场期间,将与中心单元在同一线上的具有与中心单元相同映射码的单元的数目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在子场期间,将在中心单元下一线上的具有与中心单元不同映射码的单元的数目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求出大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中心单元的数目,并将其数目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在一个帧期间确定帧的图像信号为交替模式,并在中心单元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生成交替模式识别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步骤通过子场再排列映射到子场的图像信号;以及在控制器控制下,将对应于校准的图像信号的寻址脉冲应用于寻址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交替模式被识别时,选择子场切断,并且在控制步骤中,用于在选择的子场的寻址周期切断数据驱动单元的转换元件的切断信号被应用于数据驱动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切断的子场在控制步骤中相互不连续。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控制步骤中,根据一个帧期间所用的子场而施加的维持脉冲的数目受到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等离子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可防止驱动电路损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模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在第N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打开和在第N+1条线上不少于预定数目的单元关闭的交替模式;子场映射单元,用于将子场单元的图像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场;控制器,用于在模式识别单元识别交替模式时在一个帧内控制整个子场中的预定数目的子场被使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当识别交替模式时,在一帧中所有子场中预定子场的数量被控制使用以使得所产生的峰值电流减小,从而防止维持和扫描驱动单元的损坏。
文档编号G09G3/20GK1716357SQ20051008060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宋炳受, 金泰亨, 金正焕, 梁熙赞 申请人:Lg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