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13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复合功能笔,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
背景技术
笔除了用来书写外,常常被附加其它功能,如小饰物、小工具、或其它电子工具等,被附加的功能一般在笔的后半端。有时在使用上或因为功能性的因素,以整支笔来使用附加功能并不方便,因此便有了将笔一分为二的设计,也就是笔可以被分成两段,前半段依旧能够用来书写,后半段可以作为其它功能使用,例如照明或光点投影等等。
由于携带上与书写上的考量,笔的长度通长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当笔被一分为二时,书写的那一段可能过短而不方便书写,因此需要有额外的设计来使得笔在被分段后依然能够书写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段式多功能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该多功能笔在分开为两段或多段时,可通过由拉杆来延长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该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包含一笔,该笔是用于书写;一拉杆,该拉杆包含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是被限制于该笔内,该拉杆是通过由该第二端的拉动来作为该笔的延伸,其中该第二端包含一第一扣件;以及一笔身,该笔身包含一第二扣件,该笔身是通过由该第二扣件与该第一扣件的结合来与该笔结合。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拉杆是于该第一扣件与该第二扣件结合时随该笔身相对于该笔的相对距离而滑动。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笔与该笔身被施以不同方向的力而分离时,该第二端距该笔最远。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拉杆包含复数个串联的子拉杆,每一个子拉杆包含一限制端与一被限制端,除最前端的子拉杆外,每一该子拉杆的被限制端被限至于前一该子拉杆内,其中最前端的该子拉杆的被限制端与最末端的该子拉杆的被限制端分别为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更包含至少一笔身与至少一拉杆,除了与该笔结合的最末端的该笔身外,每一该笔身内限制一个该拉杆的该第一端,每一该笔身的该第二扣件是用以与一个该第一扣件结合。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该笔身包含复数个串联的子笔身,除了最前端的该子笔身外,每一个该子笔身是与前一该子笔身组合,其中该第二扣件是包含于最前端的该子笔身。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笔身包含另一个该笔。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笔包含一笔芯与一伸缩夹持装置,该笔芯是被该伸缩夹持装置固定于该笔内,并且由该伸缩夹持装置控制该笔芯凸出该笔的长度。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笔是选自下列群组铅笔、原子笔、钢笔、自动铅笔、钢珠笔、中性笔。
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中上述的笔身是用以装入一纸卷并包含相应于该纸卷的一开口,该纸卷可从所相应的该开口的被拉出,以供书写。
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包含一笔与一笔身,笔与笔身可分离。笔内含一拉杆,笔身是与拉杆末端结合。当笔与笔身分离时,拉杆会被拉出,以做为笔的延伸。


图1A至图1C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此所探讨的方向为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结构。显然地,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未限定于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的技艺者所熟习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成或制程步骤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不必要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的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限定,其以的后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此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可拆解成复数段,各段可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如图1A所示,包含一用于书写的笔140、一拉杆150与一笔身110。拉杆150包含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是被限制于笔140内,拉杆150是通过由第二端的拉动来作为笔140的延伸,其中第二端包含一第一扣件154。此外,笔身110包含一第二扣件126,笔身110是通过由第二扣件126与第一扣件154的结合来与笔140结合。本具体实施例更可包含一连接部120,此连接部包含一开口124,连接部120是被固定于该笔身110,以开口124插入拉杆150内来收纳,连接部可用来与笔140内的伸缩夹持装置相连接,做为伸缩夹持装置的延伸,伸缩夹持装置将于之后详述。
图1B是本具体实施例的细部分解图。笔140可以是铅笔、原子笔、钢笔、自动铅笔、中性笔、钢珠笔或其它提供书写的文具,以上仅为举例之用,本实用新型对于笔140的种类与功能并不加以限制。笔140内可包含一笔芯130与一伸缩夹持装置132,笔芯130是被伸缩夹持装置132固定于笔140内,并且由伸缩夹持装置132控制笔芯130凸出笔140的长度。其中伸缩夹持装置132可以是以螺旋转动、弹性推出或其它推升方式将笔芯130凸出笔140,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例如伸缩夹持装置132可以是以螺旋转动方式将笔芯转推出或拉回,而伸缩夹持装置132的转动可以是在连接部120的连接伸缩夹持装置132时,通过由转动笔身110来达成。另外,笔身110与连接部120亦可以是可拆式的,连接部120是以一第一结合端122与笔身110的第二结合端112结合。
此外,拉杆150可以是一段或多段式,分别如图1A与图1C所示,亦即拉杆是由一个或多个串联的子拉杆152所构成,每一个子拉杆152包含一限制端与一被限制端,除最前端的子拉杆152外,每一子拉杆的被限制端被限至于前一该子拉杆内,其中最前端的子拉杆152的被限制端与最末端的子拉杆152的被限制端分别为第一端与第二端,并且该第二端为第二扣件126。上述的拉杆150是于第一扣件154与该第二扣件126结合时随笔身110相对于笔140的相对距离而滑动,笔140与笔身110是于被施以不同方向的力而分离时,第二端距笔140最远。
此外,本具体实施例更可以包含至少一笔身110与至少一拉杆150,除了最末端的笔身110外,每一笔身110内限制其中一个拉杆150的第一端,每一笔身110的第二扣件126是用以与一个第一扣件154结合。也就是笔身110可以是多段,前后段笔身110间可以是以拉杆150来连接。另外上述的笔身110可以是包含复数个串联的子笔身,除了最前端的子笔身外,每一个子笔身是与前一子笔身组合,其中第二扣件126是包含于最前端的子笔身。每一个子笔身可以被用于不同用途,例如包含另一只笔、照明或光点投影、或其它小工具等等,另外子笔身也可以是与其它装置结合,例如笔身可以装入一纸卷并包含相应于该纸卷的开口,纸卷可从相应的开口的被拉出,以供书写。另外,图2是本具体实施例拉杆折迭后的成品示意图。
显然地,依照上面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能有许多的修正与差异。因此需要在其附加的权利要求项的范围内加以理解,除了上述详细的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施行。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下述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该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包含一笔,该笔是用于书写;一拉杆,该拉杆包含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是被限制于该笔内,该拉杆是通过由该第二端的拉动来作为该笔的延伸,其中该第二端包含一第一扣件;以及一笔身,该笔身包含一第二扣件,该笔身是通过由该第二扣件与该第一扣件的结合来与该笔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是于该第一扣件与该第二扣件结合时随该笔身相对于该笔的相对距离而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与笔身被施以不同方向的力而分离时,该第二端距该笔最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包含复数个串联的子拉杆,每一个子拉杆包含一限制端与一被限制端,除最前端的子拉杆外,每一该子拉杆的被限制端被限至于前一该子拉杆内,其中最前端的该子拉杆的被限制端与最末端的该子拉杆的被限制端分别为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笔身与至少一拉杆,除了与该笔结合的最末端的该笔身外,每一该笔身内限制一个该拉杆的该第一端,每一该笔身的该第二扣件是用以与一个该第一扣件结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笔身包含复数个串联的子笔身,除了最前端的该子笔身外,每一个该子笔身是与前一该子笔身组合,其中该第二扣件是包含于最前端的该子笔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身包含另一个该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包含一笔芯与一伸缩夹持装置,该笔芯是被该伸缩夹持装置固定于该笔内,并且由该伸缩夹持装置控制该笔芯凸出该笔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是选自下列群组铅笔、原子笔、钢笔、自动铅笔、钢珠笔、中性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身是用以装入一纸卷并包含相应于该纸卷的一开口,该纸卷可从所相应的该开口的被拉出,以供书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可分离式复合功能笔,包含一笔与一笔身,笔与笔身可分离。笔内含一拉杆,笔身是与拉杆末端结合。当笔与笔身分离时,拉杆会被拉出,以做为笔的延伸。
文档编号B43K29/20GK2784202SQ20052000244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林昭仁 申请人:台湾玄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