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53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使用显示面板和背光(背面光源)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显示装置,大多使用液晶显示装置(LCD),特别是针对每个像素配设有薄膜晶体管的有源矩阵驱动型LCD,具有轻薄、低消耗电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特征,在薄型TV、笔记本型计算机、台式监视器等中广泛地利用。现在使用的有源矩阵驱动型LCD的结构,具有在2块玻璃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的液晶面板(显示面板)的内部配置有彩色滤光片、在液晶面板背面设置有背光的结构。此时,作为在有源矩阵驱动型LCD中利用的背光,广泛使用直径几mm的直管、U字管等荧光灯(冷阴极管)。该荧光灯使用利用直接配置在液晶面板背面的方式即"正下方方式"或将荧光灯配置在导光板的端边上并通过该导光板将光引导至液晶面板背面的方式即"边缘光方式"的面光源。另外,最近,使用LED代替上述荧光灯作为背光的结构也在增加。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如图10所示,公幵了使用具有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像素以1:1对应的发光像素的FED(场致发射型显示器)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另一方面,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的动态范围这点上不及CRT的显示性能。因此,提出了使以往不随时间变化的背光的亮度能够根据图像信息而改变,从而扩大显示的动态范围的技术。作为这样的技术,可举出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技术。在这些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中,背光被分割为NxM的多个发光区域(照明区域)。对每个照明区域,算出基于图像信息的最佳亮度,对每个发光区域,进行背光的亮度控制和图像信号的图像处理。以下,将该技术称为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这样,根据被分割的图像的图像信息,使与其对应的背光的发光区域的发光亮度适当改变,由此能够显示动态范围高的图像。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和专利文献24中公开的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会产生以下的问题。首先,当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上述专利文献24所述的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的情况下,会产生背光的发光区域的分割图案自由度受到在背光中使用的光源的排列形状限制的问题。例如,如上述专利文献4所述,在使用荧光灯作为背光的情况下,需要使直径几mm的直管或U字管空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因此,发光区域的分割数和形状大大依赖于荧光灯的形状和配置场所。另外,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在使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的情况下,发光区域的分割数和形状依赖于LED的排列图案。另外,背光的发光区域的分割图案的最小发光单位依赖于光源(荧光灯、LED)的最小模块单位,因此,也会产生不能用比其小的单位对发光区域进行分割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所述,当使用具有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像素以1:1对应的单位发光像素的FED作为背光时,需要与液晶面板具有相同分辨率(像素数)的FED,因此,FED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成本高。[专利文献l]:特开平10-148829号公报(1998年6月2日公开)[专利文献2]:特开2002-99250号公报(2002年4月5日公开)[专利文献3]:特开2004-350179号公报(2004年U月9日公开)[专利文献4]:特开2000-321571号公报(2000年11月24日公开)[专利文献5]:特开2004-228062号公报(2004年8月12日公开)[非专利文献l]:Y.Takeuchi,T.Nanataki,I.Ohwada,"NovelDisplayPanelUtilizingFieldEffect—FerroelectricElectronEmitters",第11回国際f吖77°^7—夕、>3、乂7°予稿集(Proceedingsofthe11thInternationalDisplayWorkshops(IDW'04)),pp.1193-1196(2004),2004年12月8日发行
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显示面板和背光(背面光源)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中,当分割背光的发光区域进行画面分割有源驱动时,不依赖于作为背光使用的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能够以更细小的单位进行发光区域的画面分割,并且能够将背光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抑制至最小限度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排列有多个单位显示像素的显示面板;配设在该显示面板背面的平面光源;和将上述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分割为多个分割发光区域,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亮度信息,针对每个分割发光区域对上述平面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平面光源包括能够通过矩阵驱动对上述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进行控制的多个单位发光像素,并且,各单位发光像素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上述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上述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使用具有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板和配设在显示面板背面的平面光源进行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中,通过使从平面光源射出的光透过显示面板而进行显示。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分割发光区域。上述控制部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亮度信息,针对每个分割发光区域对平面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由此,对于显示面板的整个显示画面中包含很多亮度相对较高(亮)的图像信息的显示部分,与该亮度相应,平面光源的亮度变高。相反,对于显示面板的整个显示画面中包含很多亮度相对较低(暗)的图像信息的显示部分,与该亮度相应,平面光源的亮度变低。结果,能够使整个显示画面的动态范围扩大。另外,根据上述结构,上述平面光源具有多个单位发光像素,该单位发光像素能够通过矩阵驱动对上述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进行控制。即,根据上述结构,受到上述控制部的控制的平面光源的亮度信息被输入各单位发光像素。在上述结构中,各单位发光像素根据输入的平面光源的亮度信息,对分割发光区域进行控制。另外,各单位发光像素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即,当受到控制部的控制的平面光源的亮度信息被输入各单位发光像素(施加电压)时,在各单位发光像素中,从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电子。该电子与荧光体碰撞。荧光体当电子与其碰撞时被激发,进行发光。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专利文献l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具有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像素以1:1对应的发光像素的部件作为背光。因此,要求平面光源的分辨率与液晶面板的分辨率一样高。因此,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平面光源的制造困难、并且伴随着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的问题。但是,根据上述结构,上述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上述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即,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与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相比,密度较疏。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不需要像上述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使用分辨率高的平面光源。结果,能够利用大多使用印刷工序的制造工艺来制造平面光源,能够抑制显示装置整体的成本升高。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4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发光区域的画面分割依赖于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存在不能进行更细小的画面分割的问题。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平面光源的各单位发光像素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因此,能够根据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体的尺寸,自由地设定平面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发光像素)的尺寸。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不依赖于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以更细小的单位进行画面分割。另外,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因此,能够使用具有比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粗的分辨率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平面光源。因此,能够将平面光源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抑制至最小限度。如以上所述,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当分割背光的发光区域进行画面分割有源驱动时,不依赖于作为背光使用的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能够以更细小的单位进行发光区域的画面分割,并且能够将背光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抑制至最小限度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的说明将可充分理解。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图3(a)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概略结构,是表示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的立体图。图3(b)为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概略结构的等价电路图。图4(a)为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光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4(b)为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光的概略结构的截面结构立体图。图4(c)为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光的概略结构的等价电路图。图5(a)用于对实施方式1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显示面板的像素布局的平面图。图5(b)用于对实施方式1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为了进行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而将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的图。图5(c)用于对实施方式1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图6(a)表示实施方式1的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的驱动动作,是表示显示面板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图6(b)表示实施方式1的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的驱动动作,是表示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的说明图。图6(c)表示实施方式1的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的驱动动作,是表示背光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图7(a)用于对实施方式2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布局的平面图。图7(b)用于对实施方式2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为了进行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而将背光的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的图。图7(c)用于对实施方式2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背光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图8(a)表示实施方式2的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l'和背光2'的驱动动作,是表示显示面板l'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图8(b)表示实施方式2的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l'和背光2'的驱动动作,是表示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的说明图。图8(c)表示实施方式2的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l'和背光2'的驱动动作,是表示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图9(a)用于对实施方式3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布局的平面图。图9(b)用于对实施方式3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为了进行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而将背光的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的图。图9(c)用于对实施方式3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是表示上述背光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图10为表示以往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根据图1图6(a)、图6(b)和图6(c),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不一定限于此,也可以是电泳显示器等利用背面光源(背光)的其它显示装置。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在此为液晶面板)、背光2和控制部3。背光2配置在显示面板1的背面(与进行显示的面相反侧的面)顶ij。显示面板1为通过使从背光2发出的光透过而进行显示的透过型显示面板。另外,背光2为具有发光面的平面光源。背光2的发光面(发光区域)被分割成mxn(规定的数)。对于该分割成的各个发光面(分割发光区域),能够单独地对亮度进行控制。在图1中,分割发光区域的数目为mxn—2x9。但是,背光2的发光区域的分割发光区域的数目并不限定于此。所谓发光面(发光区域)是指背光2能作为光源起作用的区域。以下,将分割发光区域记为M(p,q)。其中,p表示lm的整数,q表示1n的整数。图像信号被输入显示面板1。控制部3根据该图像信号的亮度信息,对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单独地控制背光2的发光区域的亮度(平面光源的亮度)而进行驱动。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这样的由控制部3进行的驱动称为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在此,根据图2更具体地对控制部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部3包括帧存储器4、图像亮度运算电路5、图像亮度数据保持部6、平面光源亮度运算电路7、平面光源亮度数据保持部8、平面光源亮度控制电路9、灰度等级变换电路IO、灰度等级校正用LUT(look-uptable:査找表)11、灰度等级校正电路12、和LCD驱动器1.3。帧存储器4用于暂时存储从外部的信号源输入的图像信号(RGB输入图像信号)。帧存储器4中存储的图像信号,针对背光2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例如,在图1的情况下,是被分割为mxn=i2x9的分割发光区域)而被读出。另一方面,上述图像信号也针对显示面板1的每个单位显示像素而依次被读出。首先,对针对背光2的分割发光区域而被读出的图像信号的处理进行说明。图像亮度运算电路5根据读出的图像信号的数据,算出背光2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的亮度值(平均亮度(APL))。然后,图像亮度数据保持部6保持由图像亮度运算电路5算出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的亮度值的数据。平面光源亮度运算电路7根据由图像亮度数据保持部6保持的亮度值的数据,算出背光2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的亮度电平。然后,平面光源亮度数据保持部8保持由平面光源亮度运算电路7算出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的亮度数据。平面光源亮度控制电路9根据平面光源亮度运算电路7的运算结果(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的亮度电平),针对每个发光区域M(p,q)来控制背光2(平面光源)的发光亮度。接着,对针对显示面板1的每个单位显示像素而依次被读出的图像信号的处理进行说明。灰度等级变换电路10根据由上述平面光源亮度数据保持部8保持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平面光源的亮度数据,对帧存储器4中存储的图像信号(RGB输入图像信号)进行灰度等级调制。灰度等级校正用LUT(查找表)11为用于将数字化的灰度等级数据校正(Y校正等)为任意的灰度等级而使用的输入与输出的对照表。灰度等级校正电路12对在灰度等级变换电路10中接受灰度等级调制后的图像信号进行适当的灰度等级校正。然后,灰度等级校正电路12将图像信号变换为最终输入LCD驱动器13的RGB信号(R"G"B")。此时,灰度等级校正电路12根据灰度等级校正用LUT11的数据和在平面光源亮度数据保持部8中保持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平面光源的亮度数据,进行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校正。最终,LCD驱动器13将由灰度等级校正电路12变换后的RGB信号(R"G"B")输入显示面板l,驱动显示面板l。这样,在显示装置100中,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针对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对背光2(平面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由此,对于显示面板1的整个显示画面中包含很多亮度相对较高(亮)的图像信息的显示部分,与该亮度相应,背光2(平面光源)的亮度变高。相反,对于显示面板1的整个显示画面中包含很多亮度相对较低(暗)的图像信息的显示部分,与该亮度相应,平面光源的亮度变低。结果,在显示装置100中,能够使整个显示画面的动态范围扩大。但是,由于针对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使平面光源的亮度变化,在输入图像信号以原封不动的灰度等级被供给显示面板1的情况下,显示图像的亮度在各分割发光区域M(p,q)间有可能产生偏差。但是,在显示装置100中,灰度等级变换电路IO和灰度等级校正电路12根据在平面光源亮度数据保持部8中保持的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平面光源的亮度数据,对输入显示面板1的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进行校正。S口,在显示装置100中,根据各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平面光源的亮度,对输入图像信号进行变换。因此,利用根据各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平面光源的亮度进行变换后的适当的灰度等级信息,能够得到在各分割发光区域M(p,q)间,显示图像的亮度没有偏差的适当的图像。这样,即使对于在显示画面内具有大的亮度梯度的图像,显示装置100也能够显示具有广阔的动态范围、并且高对比度、高品质的适当的图像。接着,根据图3(a)图3(b)对显示面板l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a)为表示显示面板1的截面结构的立体图,图3(b)为其等价电路图。在此,作为显示面板l,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说明。但是,显示面板1如果是通过使从配置在背面的背光发出的光透过而进行显示的透过型显示面板,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如图3(a)和图3(b)所示,显示面板1为利用对向基板14和有源矩阵基板15夹持液晶层的结构。另外,在对向基板14和有源矩阵基板15的与两基板的相对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偏光板23和24。对向基板14包括玻璃基板16、彩色滤光片17和取向膜/对向电极18。在玻璃基板16的液晶层侧的面上形成有彩色滤光片17。在彩色滤光片17的液晶层侧的面上形成有取向膜/对向电极18。另外,有源矩阵基板15包括玻璃基板19、多条扫描信号线GL1GLm(m表示2以上的任意整数)、多条数据信号线SLlSLn(n表示2以上的任意整数)、开关元件20、像素电极21和取向膜22。在玻璃基板19的液晶层侧的面上形成有多条扫描信号线GL1GLm、多条数据信号线SLlSLn、开关元件20和像素电极21。各数据信号线SLlSLn以与多条扫描信号线GLlGLm分别交叉的方式形成。针对这些数据信号线SLlSLn和扫描信号线GL1GLm的每个组合,设置有上述像素电极21…。另外,在数据信号线SLlSLn和扫描信号线GLlGLm的交叉部附近形成有开关元件20。以下,将设置有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21的部位简单地定义为"像素"。将针对数据信号线SLlSLn和扫描信号线GLlGLm的每个组合而设置的"像素"作为单位显示像素L(m,n)。该显示面板1为利用有源矩阵驱动进行驱动的公知的显示面板。另外,作为上述开关元件20,主要使用TFT(薄膜晶体管)。艮l],当向LCD驱动器(例如图2所示的LCD驱动器13)供给用于在显示面板1上进行显示的电压时,数据信号线SLlSLn和扫描信号线GLlGLm被驱动。在各单位显示像素L(m,n)中,当选择扫描信号线GLi(i表示1以上的任意整数)时,幵关元件20导通,根据由未图示的控制器输入的显示数据信号而决定的信号电压,通过数据信号线SLi(i表示1以的任意整数),施加在显示面板1上。当上述扫描信号线GLi的选择期间结束、开关元件20被遮断的期间,理想地,显示面板1继续保持遮断时的电压。此外,显示面板1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有源矩阵驱动型,例如,也可以是不使用开关元件的无源矩阵驱动型。接着,对显示面板1的背光2的结构进行说明。背光(平面光源)2包括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体,是利用从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场发射型光源。另外,作为上述电子发射元件,如果能够向上述荧光体发射电子,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电子发射元件,例如可举出具有强电介质的电子发射元件、圆锥发射体型电子发射元件、碳纳米管电子发射元件、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其中,电子发射元件优选具有由强电介质构成的层。以下,根据图4(a)对电子发射元件具有由强电介质构成的层的情况下的背光2(平面光源)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4(a)为表示背光2(平面光源)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如图4(a)所示,背光2包括基板(陶瓷基板)31、电源32、电子发射元件33和对向基板34。在基板31的与对向基板34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电子发射元件33。另外,电子发射元件33包括阴极28、发射层29和阳极30,是发射层29由阴极28和阳极30夹持的结构。g卩,电子发射元件33为从基板31侧朝向对向基板34顿ij,依次叠层有阳极30、发射层29和阴极28的结构。另外,为了使从发射层29发射的电子e通过,在阴极28中形成有很多微小的孔(电子发射孔35)。电子发射孔35通过蚀刻等形成,该部分用于电子发射。另外,对向基板34包括玻璃基板25、透明电极(集电极)26和荧光体层27。在玻璃基板25的与电子发射元件33相对的面上,在整个面上形成有透明电极26。透明电极26与电源32连接。另外,在透明电极26的与电子发射元件33相对的面上,在整个面上涂敷有荧光体层27。另外,在背光2中,电子发射元件33与对向基板34以规定的间隔隔开配设,该间隙保持为真空。另外,虽然在图4(a)中未图示,但阳极30(X电极)、阴极28(Y电极)和透明电极26分别与驱动电路连接,被施加规定的电压。射'元亍牛(Surface-conductionElectron-emitter)当向阴极28和阳极30施加电压时,电子e—从发射层29,通过电子发射孔35,从电子发射元件33发射。当利用电源32向透明电极26施加加速电压(510kV)时,从电子发射元件33发射的电子e、在加速的状态下与荧光体层27碰撞。荧光体层27当电子e—与其碰撞时被激发,进行发光。透明电极26作为集电极起作用,作为材料,可使用例如ITO等。另外,在荧光体层27的电子发射元件33侧的面上可以形成金属底层。基板31为陶瓷基板。更具体地说,作为基板31,可举出由氧化锆、氧化铝等构成的基板。反射层29为由强电介质构成的层。作为用于发射层29的强电介质,可举出例如钛酸钡等。另外,该发射层29能够利用对由丝网印刷形成的膏进行烧制的方法形成。如图4(a)所示,在背光2中,对向基板34与上述电子发射元件33相对并分离而配置。另外,将电子发射元件33与对向基板34的间隙保持为规定的间隔(13mm),并在真空状态(l(T5torr以上)进行封装,由此构成无源矩阵型的平面光源。荧光体层27由包含多种荧光物质的混合荧光体物质形成,该多种荧光物质当从电子发射元件33发射的电子在由向透明电极26施加的加速电压(510kV)加速后的状态下与其碰撞时,作为整体进行白色的发光。作为这样的混合荧光体物质,例如可举出ZnS:Ag、Al(蓝)、ZnS:Cu、Al(绿)、Y202S:Eu(红)的混合材料等。以下,根据图4(b)和图4(c),更详细地对背光2中的"单位发光像素"以及阴极28与阳极30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图4(b)为表示背光2(平面光源)的概略结构的截面结构立体图,图4(c)为其等价电路。在图4(b)中,为了防止图面的烦杂,将由阴极28和阳极30夹持的发射层29省略。如图4'(b)和图4(c)所示,在基板31上,作为阳极30的多个电极XlXj(j表示2以上的任意整数)以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作为阴极28的多个电极YlYk(k表示2以上的任意整数),通过强电介质层,以与各电极XlXj正交的方式配置。针对多个电极X]Xj和多个电极YlYk的每个组合,设置有单位发光像素N(j,k)。在此,所谓"单位发光像素"是指由多个电极XlXj和多个电极YlYk形成的单位区块。单位发光像素N(j,k)的驱动由无源矩阵驱动进行。以下,对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无源矩阵驱动详细地进行说明。阳极30和阴极28被加工成互相正交的条状,各电极被施加扫描信号和图像信号。在发射层29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情况下,设计成在各单位发光像素N(j,k)中,在从上述二个电极同时施加的信号的合成电压超过发射层29的动作阈值电压的情况下,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或电子的发射)。即,在无源矩阵驱动中,不另外形成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有源元件,而利用电子发射元件33自身的非线性特性,按线顺序扫描动作线,进行驱动。单位发光像素N(j,k)的驱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无源矩阵驱动。例如,也能够通过并用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驱动,来驱动单位发光像素N(j,k)。但是,与有源矩阵驱动比较,无源矩阵驱动不需要形成有源元件,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升高。因此,单位发光像素N(j,k)的驱动优选为无源矩阵驱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采用强电介质材料的电子发射元件作为发射层29的理由,如非专利文献l所述,能够在低电压(阳极与阴极间的无源矩阵驱动电压(写入电压))下进行高效率的电子发射,容易兼得驱动电路的低成本化和高亮度化。关于这样的使用强电介质的电子发射元件的详细的形成方法,可以参考专利文献5等。接着,根据图5U)图5(c),对上述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显示面板l的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图5(a)为表示显示面板1的像素布局的平面图。图5(b)为表示为了进行上述的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而将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的图。图5(c)为表示上述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如图5(a)所示,在显示面板1中,由有源矩阵驱动进行控制的多个单位显示像素L(m,n)呈矩阵状排列。例如,在显示面板1为VGA监视器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640x480。另外,在显示面板1为WXGA监视器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1280^768。另外,在显示面板1为高清晰度电视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1366x7681920xl080。这样,显示面板1具有非常多的像素数。另外,如图5(b)所示,在背光2中,将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为12x9。另外,图5(c)中的klkl2示意性地表示平面光源的无源矩阵驱动时的多个电极X1X12的排列位置。另夕卜,jlj9示意性地表示多个电极Y1Y9的排列位置。即,在背光2中,12个电极X与9个电极Y以互相正交的方式配置,针对12个电极X1X12和9个电极Y1Y9的每个组合,设置有单位发光像素N(j,k)。如图5(b)和图5(c)所示,分割发光区域M(p,q)与单位发光像素N(j,k)1对1地对应。g卩,在背光2中,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占有面积与单位发光像素N(j,k)的占有面积大致相等。此外,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与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的分割图案为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在背光2中,当单位发光像素N(j,k)被驱动时,与它对应的1个分割发光区域M(p,q)发光。例如,为了使分割发光区域M(p2,q3)发光,对单位像素N(j2,k3)进行驱动。与此相对,如图5(a)和图5(c)所示,单位发光像素N(j,k)具有与显示面板1的多个单位显示像素L(m,n)相当的占有面积。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艮卩,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与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相比,以较疏的密度配设。在图IO所示的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具有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像素以1:1对应的发光像素的FED作为背光。因此,要求平面光源的分辨率与液晶面板的分辨率一样高。因此,在使用FED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平面光源的制造困难、并且伴随着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的问题。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利用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方式进行显示,包括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液晶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的平面光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不需要像上述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使用分辨率高的平面光源。结果,能够利用大多使用印刷工序的制造工艺来制造平面光源,能够抑制显示装置整体的成本升高。当然,也能够缩小对平面光源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的规模。在专利文献24中所述的使用荧光管或LED作为背光的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发光区域的画面分割依赖于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存在不能进行更细小的画面分割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平面光源为包括利用从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层的场发射型光源。因此,能够以更细小的单位对由无源矩阵驱动进行驱动的单位发光像素进行画而分割。另外,能够由无源矩阵驱动进行控制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因此,能够使用具有比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粗的分辨率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平面光源。因此,能够将平面光源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抑制至最小限度。特别地,在上述平面光源为包括多个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的无源矩阵驱动型的场发射型光源的情况下,能够根据矩阵配线(电极X、电极Y)的配置间距自由地设计单位发光像素的尺寸。另外,与以往那样铺满荧光管或LED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相邻的单位发光像素间的间隙狭窄得多。另外,单位发光像素内的亮度分布比以往的荧光管或LED要均匀得多,这点是优点,对于针对分割后的每个发光区域进行亮度控制的上述的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是有用的。接着,根据图6(a)图6(c),对具有上述单位显示像素L(m,n)、上述分割发光区域M(p,q)和上述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和背光2的驱动动作进行说明。图6(a)为表示显示面板1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图6(b)为表示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的说明图,图6(C)为表示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在显示装置100中,与显示面板1的水平扫描方向的线顺序驱动同步,背光2的发光区域在水平扫描方向按线顺序进行发光。首先,如图6(a)所示,显示面板1的水平扫描定时以通常的液晶面板的线顺序驱动为基准。即,在显示面板.l中,每条扫描信号线依次被选择,将图像信号写入显示面板1中。再换句话说,在各单位显示像素L(m,n)中,当扫描信号线GL1、GL2、……、GLm按该顺序依次被选择时,将图像信号依次写入单位显示像素L(1,n)、L(2,n)、......、L(m,n)中。显示面板1为保持型的显示模式。因此,直到在下一帧中选择相同的扫描信号线为止,基本上保持单位显示像素的显示数据。如上所述,分割发光区域M(p,q)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多个像素的占有面积。因此,在显示装置100中,在与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占有面积相当的多个单位显示像素L(m,n)中读入有图像信号后,分割发光区域M(p,q)进行发光。即,如图6(b)所示,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为在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相当的显示面板1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结束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进行发光那样的定时。另外,在显示装置100中,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相当的显示面板1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从时间t0开始,在时间tl结束。然后,与第p2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2,q)相当的显示面板1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从时间tl开始。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也可以说是在与第p2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2,q)相当的显示面板1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时(即时间tlt2的期间),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进行发光那样的定时。接着,对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分割发光区域M(p,q)与单位发光像素N(j,k)的占有面积大致相等。艮口,分割发光区域M(p,q)与单位发光像素N(j,k)1对1地对应。因此,例如,为了使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发光,只要使与第pl行的单位发光像素对应的单位发光像素N(」,k)水平扫描即可。例如,在背光2的电子发射元件33使用强电介质材料的情况下,如图6(C)所示,在将数据写入与第p行的发光区域相当的显示面板1的像素时,选择背光2的第p条扫描信号线(电极Yj),进行与第p行相当的单位发光像素的亮度数据写入。例如,在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相当的显示面板1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时(即时间t0tl的期间),选择电极jl,进行与第pl行的单位发光像素对应的单位发光像素N(jl,k)的亮度数据写入。这样,能够实现图6(b)所示的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在此,向单位发光像素写入亮度数据的定时(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与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不同。这是由于作为电子发射元件使用的强电介质材料具有记忆性。在该情况下,背光2能够记住数据己写入单位发光像素中的状态。因此,通过在亮度数据被写入单位发光像素N(j,k)中后、使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上的极性反转,背光2能够在任意的定时发射电子从而进行发光。这样,通过使用具有记忆性的强电介质材料作为电子发射元件,具有能够任意地设定向单位发光像素写入亮度数据的定时和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的优点。在此,对使用具有记忆性的强电介质材料作为电子发射元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电子发射元件。在使用其它的电子发射元件的情况下,只要设定成使得向单位发光像素写入亮度数据的定时(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O与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的定时相同即可。[实施方式2]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相比较,单位发光像素、分割发光区域和单位显示像素的尺寸的关系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背光和控制部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l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根据图7(a)图7(c),对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分割发光区域M(p',q,)和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图7(a)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布局的平面图。图7(b)为表示为了进行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而将背光的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吋的分割图案的图。图7(c)为表示上述背光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如图7(a)所示,在显示面板l'中,由有源矩阵驱动进行控制的多个单位显示像素L(m,n)呈矩阵状排列。例如,在显示面板1为VGA监视器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640x480。另夕卜,在显示面板l'为WXGA监视器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128(^768。另夕卜,在显示面板l'为高清晰度电视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1366x7681920xl080。这样,显示面板r具有非常多的像素数。另外,如图7(b)所示,在背光2'中,将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为4x3。另外,图7(c)中的k'lk'12示意性地表示平面光源的无源矩阵驱动时的多个电极X1X12的排列位置。另外,j,lj'9示意性地表示多个电极Y1Y9的排列位置。艮卩,在背光2中,12个电极X与9个电极Y以互相正交的方式配置,针对12个电极X1X12和9个电极Y1Y9的每个组合,设置有单位发光像素N(j',k,)。如图7(a)和图7(c)所示,单位发光像素N(j,,k,)具有与显示面板l,的16个单位显示像素L(m,n)相当的占有面积。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具与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艮卩,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与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相比,以较疏的密度配设。如图7(b)和图7(c)所示,分割发光区域M(p,,q')具有与9个单位发光像素N(j',k')相当的占有面积。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分割发光区域具有和与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大致相等的尺寸。这样,可以是利用多个单位发光像素照射1个发光区域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与分割发光区域具有共同的分辨率、而分割数不同(即单位发光像素与分割发光区域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与1个分割发光区域相当的单位发光像素的数目,也能够适当应对,是有用的。接着,根据图8(a)图8(c),对具有上述单位显示像素L(m,n)、上述分割发光区域M(p,,q,)和上述单位发光像素N(j',k,)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l'和背光2'的驱动动作进行说明。图8(a)为表示显示面板l'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图8(b)为表示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的说明图,图8(c)为表示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的说明图。首先,如图8(a)所示,显示面板l'的水平扫描定时以通常的液晶面板的线顺序驱动为基准。即,在显示面板r中,每条扫描信号线依次被选择,将图像信号写入显示面板r中。再换句话说,在各单位显示像素L(ni,n)中,当扫描信号线GL1、GL2、……、GLm按该顺序依次被选择时,将图像信号依次写入单位显示像素L(1,n)、L(2,n)、......、L(m,n)中。显示面板l'为保持型的显示模式。因此,直到在下一帧中选择相同的扫描信号线为止,基本上保持单位显示像素的显示数据。另外,分割发光区域M(p',q,)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具有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多个像素的占有面积。因此,在与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占有面积相当的多个单位显示像素L(m,n)中读入有图像信号后,分割发光区域M(p',q')进行发光。g[],如图8(b)所示,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为在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相当的显示面板r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结束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进行发光那样的定时。另外,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相当的显示面板l'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从时间t'0开始,在时间t'l结束。然后,与第p'2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2,q)相当的显示面板l'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从时间t'l开始。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也可以说是在与第p'2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2,q)相当的显示面板l'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时(即时间t'lt'2的期间),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进行发光那样的定时。接着,对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分割发光区域M(p',q')具有和与单位发光像素N(j',k')的多个像素(在此为9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大致相等的尺寸。即,是1个分割发光区域M(p',q')通过多个单位发光像素N(j',k')的驱动而进行发光的结构。因此,例如,为了使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发光,只要使与第p'l行的单位发光像素对应的单位发光像素、即第j,lj,3行的单位发光像素N(j,l,k)N(j'3,k)水平扫描即可。例如,在背光2'的电子发射元件使用强电介质材料的情况下,如图8(c)所示,在将数据写入与第p'行的发光区域相当的显示面板1的像素中时,选择与平面光源的第p'行的分割发光区域相当的多条扫描信号线(多个电极Yj'),按线顺序进行与第p'行相当的单位发光像素的亮度数据写入。例如,在与第p'l.行的分割发光区域M(p'l,q)相当的显示面板l'的全部像素的数据写入时(即时间t'0t'l的期间),选择电极j'lj'3,进行与第pl行的单位发光像素对应的单位发光像素N(j'l,k)N(j'3,k)的亮度数据写入。这样,能够实现图8(b)所示的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此外,在写入例如第pl行的发光区域亮度数据的情况下,将数据依次写入j'lj'3的扫描信号线(电极Yj,lYj,3)中。在此,向单位发光像素写入亮度数据的定时(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与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不同。这是由于作为电子发射元件使用的强电介质材料具有记忆性。在该情况下,背光2能够记住数据已写入单位发光像素中的状态。因此,通过在亮度数据被写入单位发光像素N(j',k')中后、使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上的极性反转,背光2能够在任意的定时发射电子从而进行发光。这样,通过使用具有记忆性的强电介质材料作为电子发射元件,具有能够任意地设定向单位发光像素写入亮度数据的定时和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的优点。在此,对使用具有记忆性的强电介质材料作为电子发射元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电子发射元件。在使用其它的电子发射元件的情况下,只要设定成使得向单位发光像素写入亮度数据的定时(背光2'的水平扫描定时)与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相同即可-。[实施方式3]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又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1和2的显示装置相比较,背光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和控制部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因此,在此省略说明。以下,根据图9(a)图9(c)对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背光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进行说明。图9(a)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布局的平面图。图9(b)为表示为了进行画面分割有源背光驱动而将背光的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的图。图9(c)为表示上述背光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如图9(a)所示,在显示面板l"中,由有源矩阵驱动进行控制的多个单位显示像素L(m,n)呈矩阵状排列。例如,在显示面板l"为VGA监视器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640x480。另外,在显示面板l"为WXGA监视器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1280x768。另外,在显示面板l"为高清晰度电视的情况下,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排列为1366x7681920xl080。这样,显示面板l"具有非常多的像素数。另外,如图9(b)所示,在背光2"中,将发光区域分割为m(横)xn(竖)时的分割图案为4x3。另外,图9(c)中的lc"lk"12示意性地表示平面光源的无源矩阵驱动时的多个电极X1X12的排列位置。另外,j"lj"9示意性地表示多个电极Y1Y9的排列位置。即,在背光2中,12个电极X与9个电极Y以互相正交的方式配置,针对12个电极X1X12和9个电极Y1Y9的每个组合,设置有单位发光像素N(j",k")。另外,背光2"包括以3x3的单位发光像素N(j",k")作为1个单元的小型平面光源40。小型平面光源40配设成4x3的瓷砖状。结果,除了上述的效果以外,能够使小型平面光源的尺寸减小,因此,能够得到容易使用陶瓷基板作为平面光源的基板材料的优点(陶瓷基板比玻璃基板难以做成大面积)。艮P,在制造平面光源时,与制造1个平面光源的情况比较,能够以尺寸小的小型平面光源为单位进行制造。因此,作为平面光源的基板材料,能够使用难以做成大面积的材料。另外,当与按线顺序对1个大的平面光源进行驱动的情况比较时,同时对所有分辨率小的小型平面光源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平面光源的驱动信号难以产生延迟,所以,容易形成大面积的平面光源,并且,因为各个平面光源的分辨率小,所以驱动电路也能够简化。(a)液晶面板水平扫描定时、(b)分割后的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和(C)平面光源的水平扫描定时,与实施方式l中说明的图6的定时相同。在上述的画面分割有源背光的驱动中,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扫描方向的线顺序驱动同步,平面光源也按线顺序进行发光。结果,能够实现脉冲发光驱动。因此,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对于在画面内具有大的亮度梯度的图像,能够得到具有广阔的动态范围的对比度高的图像,并且,利用脉冲发光,也能够得到也适合于运动图像显示的高品质的图像。此外,关于显示装置的发光区域的分割图案(mxn)的数目、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的数目(密度),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数目,在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的条件下,可以适当设计。另外,对于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小型平面光源的瓷砖配置数也没有限定。也可以说,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排列有多个单位显示像素的透过型显示面板;在该透过型显示面板的背面配设的平面光源;和将上述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分割为规定的多个区域,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亮度信息,针对上述分割后的每个发光区域,单独地对上述平面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其中,上述平面光源由包括多个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的无源矩阵驱动型的场发射型光源构成,能够由上述无源矩阵驱动进行控制的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上述透过型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另外,也可以说,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分割后的发光区域与上述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占有面积大致相等。另外,也可以说,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分割后的发光区域和与上述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大致相等。另外,也可以说,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平面光源包括以上述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多个像素作为1个单元的小型平面光源,该小型平面光源配设成多块瓷砖状。另外,也可以说,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电子发射元件由强电介质材料构成。另外,也可以说,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与上述透过型显示面板的水平扫描方向的线顺序驱动同步,上述发光区域在水平扫描方向上按线顺序进行发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即,将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后的技术手段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平面光源包括能够通过矩阵驱动对上述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进行控制的多个单位发光像素,并且,各单位发光像素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上述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上述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因此,因为平面光源的各单位发光像素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所以,能够根据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体的尺寸,自由地设定平面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发光像素)的尺寸。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不依赖于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以更细小的单位进行画面分割。另外,因为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所以,能够使用具有比显示面板的单位显示像素粗的分辨率的单位发光像素的平面光源。因此,能够将平面光源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抑制至最小限度。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上述分割发光区域与上述单位发光像素的占有面积相等。根据该结构,可达到两者的分割不会偏离、能够实现没有不协调感的显示的效果。此外,上述的"相等"是指分割发光区域与单位发光像素的占有面积实质上相等。因此,上述分割发光区域的占有面积与上述单位发光像素的占有面积,只要在实际使用的显示装置的设计范围内相等即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上述分割发光区域和与上述单位发光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相等。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平面光源的单位发光像素与分割发光区域具有共同的分辨率、而分割数不同(即单位发光像素与分割发光区域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与1个分割发光区域相当的单位发光像素的数目,也能够适当应对,是有用的。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上述平面光源还包括以上述单位发光像素的多个像素作为1个单元的小型平面光源,小型平面光源配设成多块瓷砖状。其中,所谓"配设成瓷砖状"是指具有长方形形状的多个平面光源配设成棋盘格状或矩阵状。上述平面光源,以小型平面光源作为1个单元,成为配设有多个单元的小型平面光源的结构。因此,在制造平面光源时,与制造1个平面光源的情况比较,能够以尺寸小的小型平面光源为单位进行制造。因此,作为平面光源的基板材料.,能够使用难以做成大面积的材料。另外,与对1个大的平面光源进行驱动的情况比较,同时对所有分辨率小的小型平面光源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平面光源的驱动信号难以产生延迟,所以,容易形成大面积的平面光源,并且,因为各个平面光源的分辨率小,所以驱动电路也能够简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上述电子发射元件包括由强电介根据上述结构,发射层由强电介质材料构成,因此,能够在低电压(阳极与阴极间的无源矩阵驱动电压(写入电压))下进行高效率的电子发射,容易兼得驱动电路的低成本化和高亮度化。另外,通过使用具有记忆性的强电介质材料作为电子发射元件,具有能够任意地设定向单位发光像素写入亮度信息的定时和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定时的优点。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上述矩阵驱动为无源矩阵驱动。根据上述结构,上述单位发光像素通过无源矩阵驱动对上述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进行控制。无源矩阵驱动与并用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驱动比较,不需要形成有源元件,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升高。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水平扫描方向的线顺序驱动同步,上述发光区域在水平扫描方向上按线顺序进行发光。由此,可达到能够提高作为保持型显示的缺点的运动图像显示性能的效果。另外,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说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是用于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清楚,不应当仅限定于这样的具体例子而狭义地进行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依赖于作为背光使用的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能够以更细小的单位进行发光区域的画面分割,并且能够将背光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抑制至最小限度,因此,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例如电视或监视器等图像显示装置;文字处理机或个人计算机等OA设备;或者摄像机、数码相机、便携式电话等信息终端等所具有的图像显示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排列有多个单位显示像素的显示面板;配设在显示面板背面的平面光源;和将所述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分割为多个分割发光区域,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亮度信息,针对每个分割发光区域对所述平面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光源包括能够通过矩阵驱动对所述分割发光区域的发光进行控制的多个单位发光像素,并且,各单位发光像素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所述单位发光像素具有与所述单位显示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发光区域与所述单位发光像素的占有面积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发光区域和与所述单位发光像素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相等。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光源还包括以所述单位发光像素的多个像素作为1个单元的小型平面光源,小型平面光源配设成多块瓷砖状。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射元件包括由强电介质材料构成的发射层。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驱动为无源矩阵驱动。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扫描方向的线顺序驱动同步,所述发光区域在水平扫描方向上按线顺序进行发光。全文摘要以在进行画面分割有源驱动时,不依赖于光源的最小模块单位,能够以更细小的单位进行发光区域的画面分割,并且能够将平面光源的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的成本升高抑制至最小限度为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排列有单位显示像素(L(m,n))的显示面板(1);配设在该显示面板背面的平面光源;和将该平面光源的发光区域分割为分割发光区域(M(p,q)),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亮度信息,针对每个分割发光区域(M(p,q))对平面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平面光源包括能够通过矩阵驱动对分割发光区域(M(p,q))的发光进行控制的单位发光像素(N(j,k)),并且,各单位发光像素(N(j,k))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利用从该电子发射元件发出的电子进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单位发光像素(N(j,k))具有与单位显示像素(L(m,n))的多个像素相当的占有面积。文档编号G09G3/36GK101218622SQ20068002461公开日2008年7月9日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优先权日2005年7月7日发明者和泉良弘,山根康邦,石住隆司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